他者的欢腾与集体无意识工人对“机器换人”缘何反应如此冷淡——基于长三角智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智能制造与机器换人”专题
2
2
1
>
«
1邀
«
3
6腓
M
O
4轄他者的欢腾与集体无意识:
工人对“机器换人”缘何反应如此冷淡
—基于长三角智能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文/唐晓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战略的实施。经典理论认为,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产业升级,都会加剧技术、资本及工作等要素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引发工人体的抵触。从理论逻辑和历史的发展来看,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必然会引起工人不同形式的反应。但在最近几年全国普遍推进的以工业机器人替代工人生产的“机器换人”浪潮中,出现了两种极具反差性的图景:一方面,“官产学媒”建构出“技术即进步”的主流话语,对生产线上的“机器换人”表现出极大的欢腾;另一方面,身处车间、直面“机器换人”的工人体
对此却表现出异样的冷漠和疏离。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8家实施“机器换人”的智能制造企业的田野调査,从工人主体性的消解和技术的社会建构两个维度,分析社会对技术升级的欢腾和工人对技术升级的漠然这一显著反差的社会图式何以形成。本文认为,工人对“机器换人”反应冷漠的生成逻辑是中国工人主体性的消解,而社会对技术进步推崇的背后隐含着太多的社会建构性。
[关键词]工人主体性社会建构“机器换人”劳动社会学ccyv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机器换人'背景下低技术工人的失业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汪华主持,编号为19BSH1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晓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动社会学和基层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彌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21)01-0048-13
_、问题的提出
按照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产业升级,都会加剧技术、资本及工作等要
048
素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引发工人体的抵触。①自18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
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使用让资本家的压榨更为强烈和深入,也让工人们处在高强
度的劳作和监控之下,成为生产强制下的劳动榨取对象②③,从而使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矛盾和抗争无
时不在。®
较多的文献认为,大机器时代的到来使工人逐渐沦为机器的附庸:一方面,大机器的使用使得工
人失去了工作自由,生产节奏由机器“节拍”决定,工人仅仅是辅助完成生产的“工具”;另一方面,工
人被控制的程度加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和工作强度是被“计划”和强制的,在“机器换人”
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也呈现出工人劳动降级、控制增强等特征。⑤此外,机器的投入使用对岗位会产
生一定的替代效应,减少工人体的岗位获得机会。
无疑,在既有的学术脉络中,技术升级背景下“人-机对抗”成为理论界的主流叙事,不过,在笔
者看来,上述推论似乎并不能在中国现阶段“机器换人”实践中获得很好的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80年到2019年,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由1.5%增加到28.1%,其中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
地位。可以说,中国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工厂中日夜轮转的机器和流水线上工人不停歇的身
影。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全球制造业高端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如果中国要在新一轮的发
展中获得胜利,就必须抢占先机,占领“智能制造”的高地。由此,“机器换人”一路高歌,备受关注,媒
体、学界、政府以及产业界对这一波基于智能制造的技术升级表示出了极大的赞同。
不过,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从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机器换人”的热议及笔者在长三角地区进
行的实地调査来看,存在着“外围很热闹,里面很冷清”的巨大反差。时至今日,在这一轮的技术升级
过程中,各方面的反应都很热烈,不管是政府、媒体,还是学界,近些年都对“机器换人”投入了极大的
关注,并进行了讨论。但是笔者在田野调査现场却看到一个相反的图景,即与此密切相关、颇受影响
的工人体却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冷漠”。作为这一波“机器换人”浪潮最为宜接的利益相关方,生产
线上的工人体对这一波大力推行的“机器换人”所表现出来的集体无意识,不但与经典的理论演绎
以及“人-机对抗”的历史传统形成巨大反差,也与政府、媒体以及社会其他方面对这一波基于工业
化、信息化基础上的“智能制造”所表现出来的欢腾与崇拜形成巨大反差。如此极具反差性的景观何
以形成?对上述现象的追问,构成了本文关注的核心所在。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冲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4-464页。apnic
②许辉:《“世界工厂”模式的终结?一对“机器换人”的劳工社会学考察》,《社会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
—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开放时代》2013年第1期。
③汪建华、孟泉:《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
④王星:《技术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思考》,《社会》2011年第1期。
⑤许怡、叶欣:《技术升级劳动降级?一基于三家“机器换人”工厂的社会学考察》,《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3期。
减温减压049
•“智能制造与机器换人”专题
2
2
1
>
«
1邀
«
3
6腓
M
O
4轄
详妙罩強潘05
长三角地区具有突出的区位发展优势,公路、铁路和港口等资源密集,制造业发展基础和产业配套环境良好,历来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总销售收入位于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首。本文在大量收集、阅读、整理“机器换人”的文献和政策文件基础上,于2019年和2020年对长三角地区开展“机器换人”的8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需要说明的是,文中8家企业“机器换人”的程度较高,实现了70%以上的自动化生产,部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甚至达到90%以上。调研期间,笔者对10名企业管理人员、14名工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访谈了相关政府部门的6名工作人员,这些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撑。
二、文般述
在劳动社会学、劳动经济学领域内,有一个经典判断,即技术升级客观上会带来工人的岗位替代效应,从而引发工人的抵触。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讨论中,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一直是讨论和反思的焦点①,劳方和资方作为行动动机和目的不同的两大主体,都在维护和争取各自的不同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资方往往扮演着强势的角,而工人更多的是被置于受控制和反抗的话语叙事中。尽管“去技能化”“劳动降级”'制造同意”成为研究劳动过程的重要机制性分析②®®,但是也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是加深了工人被剥削的程度,工人权益受损,那么,工人抗争将不可避免。
产业革命以来,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抗争层出不穷,其中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就是“罢工”“人机对抗”等体性事件。对于工人的抗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布若威强调工人的主体性,提出关注工人的体验,从工人视角出发洞察“工人服从控制”何以发生。⑤汪建华指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可以成为动员媒介,对工人的认知形塑和集体抗争时的沟通起到助推作用。⑥何明洁以中国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工人劳作的过程中,控制和反抗相互交织、相互推动,形塑了工作场域的斗争属性。⑦在众多的反抗事件中,工人的行动主要呈现出碎片化、零散的和无团结的特征⑧,即使有,也只是一种脆弱的团结⑨。不过,地缘关系网络和宿舍体制也为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58
年,第478-479页。
②何明洁:《劳动与妹分化一“和记”生产政体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9年第2期。
③赵炜:《“双重特殊性”下的中国建筑业农民工一对于建筑业劳动过程的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5
期。
④施芸卿:《制造熟客:劳动过程中的情感经营一以女性美容师体为例》,《学术研究》2016年第7期。
⑤[美]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50页。
⑥汪建华:《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开放时代》2011第11期。
⑦何明洁:《劳动与妹分化一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⑧潘毅、卢晖临、张慧鹏:《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开放时代》2010年第5期。
⑨黄岩:《脆弱的团结:对台兴工厂连锁骚乱事件的分析》,《社会》2010年第2期。
工人的抗争提供了一定的网络和空间基础。①
“机器换人”带来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个可以想象的图景是:工厂的车间仅有机器
24小时不停地运转,偶尔可以看到几个监察和巡视人员o这一场景有助于我们理解布雷弗曼所说的
“当科学、技术等要素被纳入劳动过程后,工人会出现不理解和难控制的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行
动抵触和情绪化抗争”②,形成“控制一反抗一再控制一再反抗”的循环路径,二者相互强化、相互影
响。③同时,工人的抗争方式也颇具本土性彩,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基于经济成本和其他风险的综
合考量,“以法抗争”和“依法抗争”成为工人的首选策略。®
综上,在学术传统中,新技术使用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工人抗争始终是学者关注的核心议题,无论
是激烈的反抗还是消极的抵触,都是工人体在表达自身对技术变革的态度。这不仅是在维护自身
的利益,也是在争夺一种话语权力,为我们深层次理解“人机矛盾”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笔者认为,
以往的研究存在以下局限:第一,对行动者主体性的关注不足,目前学术界尚未密切关注身处“机器
换人”情境中工人体的态度和认知,现有的讨论多数集中在描述与呈现现象与事实本身,从工人主
体性的角度来看待产业变革、技术升级对工人造成的影响及其主体性认知方面的研究尚显薄弱;第
二,忽视了基于历史传统和地位变迁的脉络来考察中国工人行动背后的逻辑,由此形成的结论自然
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三、“人机矛盾啲历史传统
从历史的发展逻辑上看,工人反抗是技术发展过程中权益受损的必然行动。作为历史上“人-机
对抗”最为经典的案例,卢德运动被视作人类历史上第_次大规模的以“捣毁机器,抵制新技术”为目
的的工人运动,不仅显示了人类在面对机器和新技术时的恐慌和不安,也引发了劳动关系的深刻变
革。众所周知,在英国工业革命早期,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导致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和工
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失业和贫困的根源,于是大肆捣毁机器,并以此作为发泄不满、争取改
唐园结
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不可否认的是,卢德运动前后,仍有大量捣毁机器、抵制新技术的工人反抗行为。
实际上,本土语境下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19世纪,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的先进分子掀起
①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一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
德鲁兹人
第1期。
②[美]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方生、朱基俊、吴忆宣、陈卫、张其骈译,商务印书
馆,1979年,第380页。
—基于福州SF工厂的个案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
③许丽娜、张广利:《生产空间下女工的主体性及其实现—
第2期。
④吴同、文军:《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依法维权的集体行动策一以上海SNS企业工人抗争为例》,《社会》2010
年第5期。
051
崔亚东事件最新进展
•“智能制造与机器换人”专题
2
2
1 4fr
«
1邀
«
3
6腓讹
M
O
4轄
详妙罩強潘05“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却遭到封建势力和广大民众的抵制。其根源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专制社会,且民智封闭,科学知识匮乏。当大机器、交通工具等新技术出现时,思想保守的民众认为“机器会吃人”,对新技术产生抵触心理。民国时期,由于自动化机器带来很多工业伤害,众多工人采取打砸机器、故意拧坏螺丝等抗争行为,以此抵触新技术带来的身体伤害。
具有进一步反思意义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制中利益受损的工人的抗争及其背后的行动逻辑。国有企业是单位制时代的社会基本管理单元,工人被称为“老大哥”,“老大哥”指称的不是年岁,而
是一种社会地位。①面对国企改革,由于利益受损以及作为“老大哥”的社会地位的下降,工人集体抗争行动大幅度增加②,工人们组织起大量的抗议活动,“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这些体制价值观成为工人表达抗争、表达他们参与企业决策的强烈要求。③此时,纯粹的制度依赖与集体情结完全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国企工人一种特殊的集体情感,工人拥有非反思性的集体意识和工作“劲头”。④实际上,国企无论是组织方式的变革还是生产方式的变革都会引发工人的抗争,这是因为国家的制度安排给工人们的抗争提供了辩护的合理性⑤,其身上印烙的社会主义传统以及集体主义话语成为其抗争行动的独特属性。⑥
无论是从理论逻辑还是从历史发展的传统来看,自动化机器生产,包括当前方兴未艾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运用,本质上仍然服务于资本⑦,客观上会导致工人在劳动机会、劳动控制等方面的被剥夺感进一步增强,在某种意义上遭到工人的抵制,并由此造成程度不同、形式各异的“人机对抗”。
值得思考的是,当前这一波“机器换人”浪潮似乎并没有引发与当年英国类似的“卢德运动”。笔者在近年来的田野调查中注意到,长期身处生产车间第一线、直面此次“机器换人”的工人,对于生产线上自动化升级的生产体制变革,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形式的抵触,更多呈现的是一种“与我无关”的话语叙事。
①张霁雪、陶宇:《单位人的集体记忆与身份生产—
—基于H厂三代工人口述历史的研究》,《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6期。
②唐军:《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
—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③谢玉华、何包钢:《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中国工业民主和员工参与研究述评》,《社会主义研究》
2008年第3期。
④张晓溪:《单位制变迁中工人与国企情感疏离研究》,《学海》2016年第4期。
⑤程秀英:《从政治呼号到法律逻辑一一对中国工人抗争政治的话语分析》,《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⑥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第]期。
⑦Shoshana Zubo£f,“Big Other:Surveillance Capitalism and the Prospects of an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Journal of
InfoTinaiion Technology9Vol.30,No.l,2015,pp.75-89.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1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工人   机器   劳动   中国   技术   研究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