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面纱》中的异国形象及其与注视者的关系

解读《面纱》中的异国形象及其与注视者的关系
作者:张雪勤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12期
    张雪勤[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女主人公基蒂的婚外恋和自我觉醒为主线展开叙述,塑造了英国人视野下独具特征的诸多异国形象,既有中国的又有法国的,既含人物也含事物。这些异国形象是注视者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叙事下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注视者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面纱》 异国形象 注视者 关系
    一、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异国形象与注视者
    形象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当代的新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异国形象。其着眼于注视者、他者等方面,注视者通常表现为作者、叙述者、作品中的人物等等,他者表现为文本中的人像、物象等。异国形象即是一个重要的他者。“形象包含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a,注视
者所建构的异国形象,不论是异国人物形象、异国肖像还是异国地理环境等,是注视者在主观叙事与客观叙事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异国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心理。注视者眼中的每一个形象,暗含了当时的文化背景,或者说暗含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这种文化认知体现出跨国性、跨文明性、跨学科性。“异国形象就属于一个社会的想象,它在各方面都超出了文学的固有范畴,而成为人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b,所以,注视者建构的异国形象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识,不只是囿于文学认知,也包括对某一社会的人性、历史等的文化认知,是一个文学形象与文化形象相融合的“文化的表征”c。
    二、《面纱》中的异国形象
    (一)英国人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英国作家毛姆创作的《面纱》,从英国人的视野下审视中国形象,通过英国女子基蒂、英国医生沃尔特、殖民助理大臣汤森、海关瓦尔顿来建构中国形象。既含有中国人物形象、物象与环境,也包含身份形象,这些中国形象是英国视域下中国文化风貌的表现。在作品中呈现的中国典型人物形象主要有中国的女子和各类小人物。文本中塑造的典型中国女人是瓦尔顿的情人——一位满洲贵族女子。这位女子在作品中呈现出复杂性,既有东方女性的魅力与高贵,又像一个人偶般麻木与卑微。基蒂将其定义为一个“尤物”,“眼睛透露着机警、沉稳,显得深不可测”,“有着令基蒂相形见绌的高贵”,具有可以代表东方的“古老、玄奥、深邃”。但在基蒂看来,她像是人偶而非女人。而瓦尔顿作为女子的依靠,不是出于爱情,更像是无可奈何地接受。对于女子为了
爱情离家出走的行为,瓦尔顿认为是“一种相当可笑的感觉”。他可能对女子存在异性之爱,但这种爱情充满了男权主义的味道,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爱情,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他眼中的这个中国女子是卑微的,必须依附于他才能存活。作品建构了另一类中国人——中国仆人与其他社会底层小人物。中国仆人在作品中出现次数较多,他们的每一次出场与沉默和顺从共生,注视者认知中的中国仆人仿佛就是如此。当基蒂和汤森偷情暴露,思虑转动门把手的人是谁时,就拧把手这一动作发出“肯定是那个仆人,只有中国人才会那么拧把手”的固定认知,拧把手这一动作与民族文化和传统相结合了。基蒂将中国仆人看作是忍气吞声、不敢张扬的,“反正这事中国仆人早就知道了,但他们会管好自己的嘴巴”。女佣则是“跪在地上”收东西。基蒂以一种命令和高人一等的姿态看待中国仆人。文本中中国仆人出场的其他地方也是与此类似:顺从麻木、只会做事不会言语、卑微低贱而冷漠。作品提到的其他社会底层小人物也具有这些特点。小伙计是“狡猾”的;古董店主是不会与权利作对的“肥脸小个子男人”;轿夫们怪异肮脏;修道院的小婴儿“几乎不属于人类”;厨子“带着中国人一贯的冷漠”。通过文本中的这些中国仆人和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可知,在英国人视野下,中国人的形象是根深蒂固的屈从冷漠,这些形象是否真切尚不深析,但反映了英国人在英国文化影响下对中国人形象的固定认知,深层次是对中国文化的固定心理。
    (二)英国人视野下的中国物象与地理环境 《面纱》中出现的中国物象令人神往,但主要是破败不堪让人厌恶。在基蒂眼中,幽会的屋子、湄潭府的建筑、古董店等肮脏恶心,她渴求逃离。湄潭府
维护国家五大安全
的拱门和沃尔特的棺材则是比较特殊的存在。拱门是专为某位幸运的单身汉或者贞洁的寡妇修建。基蒂把它看作象征贞洁的标志,这标志于她而言却并不友善,“瞧上去有些古怪又颇具讽刺意味”,仿佛是在嘲笑这个出轨的女人。象征贞洁的拱门在英国文化视野下仍旧是怪异的。中国棺材是另一个具有深厚意味的物象。棺材伴随着基蒂在湄潭府的觉醒与自我救赎。初到湄潭府所见的棺材让人畏惧;基蒂梦中的棺材无声而过让人惊醒。这几处的“棺材”让基蒂知晓死亡,而沃尔特的死亡和沃尔特的棺材让她在死亡体验中彻底成长,让她从死亡中冷静并获得救赎与解脱。但在基蒂看来是“奇怪的坟墓”“会休息得不踏实”,同中国的拱门一样,英国人视野下的中国棺材始终带有中国彩的怪异性。
椰子剥壳机    中国地理环境孕育了诸多中国物象。《面纱》中英国人视野下的中国环境主要是通过香港和湄潭府两座城市得以展现。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带有东方国家的神秘,基蒂对香港感到好奇与神往。但是文本中却表现出另一个脏乱的模样:屋子里弥漫着烟味、楼梯黑乎乎的、维多利亚大道旁的小屋子肮脏不堪。湄潭府则是宁静与噩梦的交融处。基蒂在这里看过黎明、黄昏和夜晚,“偶尔能再次捕捉它的美”。宁静背后却是肆行,基蒂更多时候看到的是“死亡在迂回曲折的街上狂奔”,整个城市处于惶恐之中。这是基蒂总在想象逃离的城市。城市中存在的一丝华丽被死亡与肮脏淹没。基蒂始终“厌恶中国的城市”;瓦尔顿视湄潭府为人间地狱。英国人视野下的中国城市,难以脱离脏乱、落后的印象。
    (三)英国人视野下中国人的职业与身份 英国人视野下的中国人物和环境印刻在白种人对黄种人的文化认知中,即是一种与职业和身份相关的文化心理。在杜拉斯的情人系列作品中,法国女子不能
与中国男人结婚,与中国男子发生肉体关系后惨遭毒打与辱骂,充满了浓重的种族主义歧视。《面纱》表面上看似不存在种族痕迹,没有通过爱情婚姻表现出来,但是在这场婚姻关系中,基蒂带有明显的优越感,原因之一在于沃尔特是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细菌学家。此外,文本中呈现的中国军官和各类政府官员,瓦尔顿带有蔑视的态度。汤森更是对这些中国的殖民代表不屑一顾。总之,文本中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奴性,这实质上是白种人在黄种人面前的傲慢与偏见,白种人所认知的黄种人及由黄种人发展的文化与地理环境都是不堪而低贱的,这是异国形象中蕴藏的身份与种族认知。
    (四)英国人视野下的法国形象 《面纱》着力建构的异国形象是中国形象,对另一个异国形象——法国形象也有重要描绘。白种人眼中的白种人的形象和文化与黄种人的形象和文化有着本质区别。法国形象集中体现为湄潭府的修道院与法国修女,二者的出场带着“爱”的光辉。修道院是由一个法国女人在中全力修建,以救治病人和士兵、收留孤儿为责任,中“静谧在那里停留”,仿佛是脏乱恐慌的城市中唯一的洁净之地。修道院的院长与修女是爱的化身和传递者。院长的出场充满爱和威严之气,“ 就像上帝在对人类施爱”,这个女人让高傲的基蒂信服并感到压迫;修女们是天真无邪的,瓦尔顿对她们的牺牲与信念高度赞美。在这些英国人视野下修道院与修女代表了崇高的信仰,无人可比,哪怕是英国人本身也不及。这样一种赞美存在于白种人与白种人之间,不带有种族主义歧视,对同种族的人持有无法解释的认同感。
    三、注视者与异国形象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注视者通常含有作者本身、作品中的叙述者、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等,注视者与异国形象的关系,立足于作品中的叙述者与异国形象、作品中的人物与异国形象的关系,最终会反映出作者与异国形象的关系,本质上体现出创作者对某一文化的认知。在《面纱》中,基蒂、沃尔特、汤森、瓦尔顿、修道院长及修女均是中国形象与文化的注视者。在他们的注视下,文本呈现出中国华丽与肮脏的两面性,其中肮脏形象居于主导地位,是英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意识。而中国人及英国人是法国形象的注视者,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法国人与法国文化虔诚而崇高。总之,注视者通过自己的感受反映出“他者”或“被注视者”的形象,被注视者也反映注视者的形象特征。《面纱》由英国作家所作,作者在文本中塑造的英国人物与异国形象,实际上也是作者自身对异国形象的感受与认知,作者毛姆是对这些异国形象最大的最根本的注视者。文本中英国人物对异国形象带有的种族主义、殖民主义或者是文化认同感,实则是毛姆本人的一种文化心理,通过文本人物的注视来表现自己的注视角度与结论,注视者与异国形象的关系是多维度的。
    四、结语雷州市附城中学
    《面纱》塑造了两大突出的异国形象——中国形象和法国形象,中国形象占据作品的主要部分。在这些异国形象中,包含着英国人视野下对中国和法国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认知,不同认知背后隐藏着殖
民者心理与种族意识。注视者的文化意识通过异国形象得以体现,异国形象又让注视者的文化心理表现鲜明。《面纱》是研究异国形象值得关注的文学作品。
    ab 刘献彪、刘介民:《比较文学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9 页,第117 页。
校园记趣
    c 杨松芳:《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透析》,《社会科学辑刊》2017 年第11 期。
    作 者: 张雪勤,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ddt-300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
金瓶梅1迅雷下载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5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1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形象   中国   异国   文化   注视者   作品   认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