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者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军事行动从他者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
从他者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股权交易
摘要:本文从他者的角度解读《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是围绕作为地理他者的荒岛和巴西,和人的意义上的他者即航海中碰到的各种人,及鲁滨逊在荒岛上的信仰归属之路进行解读。关键词:地理他者;去他者化;他者还原;赎罪;存在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  《鲁滨逊漂流记》用流浪汉式小说结构,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勇于冒险,机智灵敏,追求个性自由的十八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下的普通人生活。铺开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画卷。对“海洋小说大师”康拉德的海洋冒险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将从他者建构的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他者形象。一、地理他者――“荒岛”和“巴西” 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将自然看作人类的竞争对手,人类征服的对象。而作为地理他者的荒岛则是鲁滨逊征服的第一个对象。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畏惧自然。在鲁滨逊才流落荒岛的头几年,为了躲避野兽,风雨而只能屈居于山洞。当发生地震时。“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也没人跟我谈起过,我吓得如同死去一般。”偶然发现海岸的脚印却以为是魔鬼来了,“像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思绪如万马奔腾,一片混乱”“每走两三步,就要回头望望”“受惊的兔子和狐狸逃到地下时也没有我跑回家跑得快。”第二步:探索自然。经过多年对荒岛的适应后,鲁滨逊建了间乡间别墅还经常进行环岛旅行,探究岛的地形及生存物种。捕捉雨季旱季的规律以便进行作物种植。第三步:征服自然。在岛上生活了20多年后,鲁滨逊在岛上建了座城堡,两iso9002认证
健康指数
乌拉圭回合个很大的养羊场,储备了大量的粮食,饲养各种动物。“我看上去像个国王,手下臣民不少。” 对鲁滨逊而言,巴西也是作为地理他者。鲁滨逊第二次航海到了巴西开始从事种植园管理。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当地优渥的天然环境在当地挣了很多钱。在笛福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海外扩张时代,鲁滨逊在巴西的成功反映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对地理“他者”资源的掠夺以满足“我们”资本聚富迪探索者
集的需求。二、人的意义上的他者鲁滨逊一个人流落荒岛时,没有了归属感,自己成了人类社会的“外人”,成了荒岛的“他者”,由此陷入存在主义式困境。存在主义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尊重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认为人本身就是生活在一个无意义的环境中,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但人却可以在这个无意义的环境中自我创造,活的精彩。原来本身宗教意识淡薄的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内心极度缺乏,空虚。但他不畏艰难,不息劳作,一步步成为岛的主人。存在主义理论大师让・保罗・萨特提出:“他人是地狱。”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在选择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阻逆”是缩小自我选择余地的他人的选择。每个人的自由都可能影响他人的自由。于荒岛而言,鲁滨逊是“他者”,对鲁滨逊而言,荒岛是“他者”。鲁滨逊是代表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荒岛是象征着自然界最真实未被人类破坏的一面。如果鲁滨逊自暴自弃,最终定然是自然界吞噬了鲁滨逊,一个“他者”吞并另一个“他者”。对鲁滨逊所代表的欧洲高等文明来说,人的意义上的他者是非洲,南美洲等地的低等文明下的人。如小说中的野蛮人,加勒海人,几内亚人,摩尔人等。对这些人的意义上的他者,鲁滨逊对他们进行了去他者化和他者还原。当鲁滨逊在逃离被奴隶的命运而漂零大海时被一位善良的白人船长救后,却以主人
的身份自居将同甘共苦的摩尔人休瑞卖给船长,并约定十年内如成功将休瑞改造成基督徒后才结束其奴隶身份。鲁滨逊则成为“还原”休瑞的间接人及始作俑者。救下星期五后,作为主人的鲁滨逊先是对他进行“去他者化”。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鲁滨逊通过威胁他如果再想吃人肉就开打死他和教他学习吃羊肉这种
软硬兼施的方式终于让星期五不再有吃人的欲望。并教他穿衣服,练习用打猎,克服对的恐惧。成功完成对星期五“去他者化”后开始对他进行“他者还原”。二十多年的荒岛生活让鲁滨逊将曾经不管不顾的圣经烂熟于心并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因此而当起传教者。向星期五宣讲基督教教义,企图在思想上让星期五“归化”成西方人自诩的文明人。星期五原本是有宗教信仰的,虽然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他们信“贝纳莫柯”,而经过鲁滨逊的宣扬,星期五被去除了民族特性,丢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完完全全使星期五这一“他
者”归化成“我们”中一员,鲁滨逊也曾多次表示自己和星期五的关系就像“父子关系”。十六世纪时,英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与全球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积怨已深。所以鲁滨逊是不可能将西班牙人看成“我们”中的一员,对他们也是不信任的。当那个被鲁滨逊在荒岛上从野人手中救下的西班牙人回去召集同伴前往鲁滨逊的领地时。鲁滨逊明确要求他们签一份契约,保证他们不会做出危害自己的事,并承认鲁滨逊对他们的所有权。但是当鲁滨逊随英国船回国时,却对这些同属西方文明社会的西班牙人不管不顾,仅留下一些指令就走了。而对于同为英国人的落难船长,鲁滨逊则一见面就
称“我们”,并帮助船长平息叛乱收回船只。对于叛变有罪理应受到审判的英国人,鲁滨逊却为其求情让他们呆在荒岛以免死刑,并教这些上帝的罪人如何在岛上谋生。三、赎罪之路鲁滨逊不顾父母的谆谆教导,违抗父母之命私自出海。这种不孝行为在基督教教义里就是有罪的。再加上与生俱来的原罪为鲁滨逊后来多次不幸的航海经历埋下伏笔。船上十二人,十一人都死了,就唯有鲁滨逊这个负罪的人活下来了。在基督教里死亡并不可怕,死后经审判还有机会升入天堂,而上帝选择让鲁滨逊活着是为其活在世间赎罪。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而无法自救。只能凭借信仰得到救赎,而且这是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人的必要条件。鲁滨逊幸存下来后,一步步走上赎罪之路,思想上一点点向上帝靠拢。在这条赎罪路上,上帝是辅助人克服困难的外在精神力量,具有安慰人心的作用。并对人的精神的自我完善起了推动作用。笛福创造出鲁滨逊这样面对暗涌流动的海洋坚毅不屈,面对陌生的异质文明求真务实的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冒险精神又揭示了“他者”被“我们”所征服的时代主流。参考文献:1、祝远德.他者的呼唤―康拉德小说他者建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鲁滨逊漂流记》,张蕾芳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7: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12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