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指导:什么是“干扰项”?

前⾯已经指出,如果对同⼀道试题,我们感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都满⾜正确性,那么的可能是遇到了⼲扰项,即似乎成⽴但实际上不成⽴的选项。
  不⼀定每道试题都有⼲扰项。但确实有许多试题有⼲扰项。有的题可能有多个⼲扰项。设计⼲扰项,是许多试题制作的⼀项重要内容,⽬的在于提⾼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扰项的识别、分析和排除因题⽽异。下⾯通过实例说明。
  [例14]
  ⼀个美国议员提出,必须对本州不断上升的监狱费⽤采取措施。他的理由是,现在⼀个关在单⼈牢房⾥的犯⼈所需的费⽤,平均每天⾼达132美元,即使在世界上开销最昂贵的城市⾥,也不难在的饭店⾥到每晚租⾦低于125美元的房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构成对上述美国议员的观点及其论证的恰当驳斥?
  Ⅰ.据州司法部公布的数字,⼀个关在单⼈牢房⾥的犯⼈所需的费⽤,平均每天125美元。
  Ⅱ.在世界上开销最昂贵的城市⾥,很难在的饭店⾥到每晚租⾦低于125美元的房间。
  Ⅲ.监狱⽤于犯⼈的费⽤和饭店⽤于客⼈的费⽤,⼏乎⽤于完全不同的开⽀项⽬。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Ⅱ和Ⅲ。
  答案是C。
  解析:题⼲中议员的观点及其论证的实质性缺陷,在于把两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数字进⾏不恰当的⽐较。
  如果认为Ⅰ和Ⅱ能构成对题⼲的恰当驳斥,则实际上确认了上述⽐较是成⽴的,问题只在于如何使进⾏⽐较的数字更为精确,这显然不得要领。因此,Ⅰ和Ⅱ并不能构成对题⼲的恰当驳斥。
  Ⅲ指出题⼲中的两个数字具有不同的内容,这就点出了题⼲的症结,从⽽构成了对题⼲的恰当驳斥。
weipu  上题中,复选项中的Ⅱ和Ⅲ就是⼲扰项,即单选项中D是⼲扰项。表⾯上看,Ⅱ和Ⅲ都分别指出了美
国议员的理由的不准确,⽽因似乎能构成对其观点及其论证的驳斥。但实际上这种驳斥是不恰当的。正如上述解析所指出的,如果认为Ⅰ和Ⅱ能构成对题⼲的恰当驳斥,则实际上确认了美国国议员所作的⽐较是成⽴的,问题只在于如何使进⾏⽐较的数字更为精确,⽽问题恰恰在于,美国国议员所作的⽐较⾃⾝是不恰当、不成⽴的。
  [例15]
  针对当时建筑施⼯中⼯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建筑业安全⽣产实施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两年间,覆盖全国的统计显⽰,在建筑施⼯中伤亡职⼯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中的建筑项⽬的数量有了⼤的增长。
  B.严格实施《细则》,将不可避免地提⾼建筑业的⽣产成本。
  C.在题⼲所提及的统计结果中,在事故中死亡职⼯的数量较《细则》颁布前有所下降。
  D.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的职⼯数量有了很⼤的增长。
  答案是D。
解析:衡量《细则》是否有效的标准,不是伤亡职⼯绝对数量的增减,⽽是伤亡职⼯⽐例的增减。D项断定: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的职⼯数量有很⼤的增长。如果这⼀断定为真,则虽然在这两年中,在建筑施⼯中伤亡职⼯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但完全可能这种伤亡职⼯在所有建筑业职⼯中的⽐例下降了,这说明《细则》的实施取得了成效。这就削弱了题⼲的论证。
  A项断定: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中的建筑项⽬的数量有了⼤的增长。项⽬数量的增长,有可能造成职⼯⼈数的增长(这使得A项对题⼲有所削弱),但不⼀定造成职⼯⼈数的增长。项⽬有⼤⼩之分,完全可能项⽬数量增加了,但职⼯⼈数反⽽减少了。因此,A项对题⼲削弱的⼒度不如D项。
  C项对题⼲有所削弱,但⼒度显然不如D项。
  B项不能削弱题⼲。
  在此题中,A项就是⼲扰项。
  [例16]
三江源证券  据《科学⽇报》消息,1998年5⽉,瑞典科学家在有关研究中⾸次提出,⼀种对防治⽼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经加⼯的加勒⽐椰果中才能提取。
  如果《科学⽇报》的上述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Ⅰ 1997年4⽉,芬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提出过,对防治⽼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除了未经加⼯的加勒⽐椰果,不可能在其他对象中提取。
  Ⅱ荷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证明,在未经加⼯的加勒⽐椰果中,并不能提取对防治⽼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可以在某些深海微⽣物中提取。
  Ⅲ的苏格兰医⽣查理博⼠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证明,该微量元素对防治⽼年痴呆症并没有特殊功效。
A.只有Ⅰ。
B.只有Ⅰ和Ⅱ。
C.只有Ⅰ和Ⅲ。
D.Ⅰ、Ⅱ和Ⅲ。
  答案A。p2p cache
  解析:Ⅰ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由题⼲,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已经提出过。
  Ⅱ和Ⅲ都可能是真的。因为题⼲只是断定,《科学⽇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
还原糖  在此题中,如果混淆了消息的真实性,和消息中提到的观点的真实性这两个不同概念,就会选择D项。因此,D项是⼲扰项。
周干峙  [例17]
  在司法审判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罪者判为有罪,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者判为⽆罪。肯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放。⽽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个坏⼈,不冤枉⼀个好⼈”。
  某法学家认为,⽬前,衡量⼀个法院在办案中是否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够的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错判率)是否⾜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地⽀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A.错放,只是放过了坏⼈;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冤枉了好⼈。
  B.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
阿基米德定律  C.错放造成的损失,⼤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D.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答案是D。
  由题⼲,⽆论错判,还是错放,都不利于体现司法公正。因此,肯定性误判率和否定性误判率⼆者缺⼀不可,都应当成为衡量法院办案是否公正的标准。题⼲中的法学家认为,⼀个法院的错判率越低,说明越公正,要使这个显然⽚⾯的观点成⽴,必须满⾜⼀个条件,即各个法院的错放率基本相同。否则,即使⼀个法院错判率⾜够的低,但同时它的错放率也⾜够的⾼,就并没有体现司法公正。因此,D项有⼒地⽀持了法学家的观点。
  其余各项都不⾜以使题⼲中法学家的观点成⽴。其中,A和C项对法学家的观点有所⽀持,但它们断定的只是,就错判和错放这两种司法不公正的危害⽽⾔,前者⽐后者更严重,但由此显然得不出法学家的结论。
  上题中,A和C项都有⼲扰作⽤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2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30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则   观点   法院   误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