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习题

1.流行病学的病因,就是危险因素,那些能使疾病人发病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即有该因素存在,其发病率高于无该因素时的发病率。相应地,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2.生态学模型强调宿主(机体)和环境的整体性,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为远外围和近机制两个层次,病因网模型强调多病因的链接和交错形成的系统性。新的医学模式(型)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3.疾病因素模型 将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生物学、环境、心理和行为以及卫生保健因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医学生物学因素),操作性和指导性较强。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外围的远因。
4.多因多果与直接间接病因联结方式结合起来,就形成病因网。
5.因果关联是指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这意味着暴露-疾病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关系以及排除偏倚后的统计学关联。
6.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
7.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
8.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9.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
10.静脉注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间接病因。
11.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 。
1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则
A.先行条件不成立 B.假设不成立 C.先行条件和假设均不成立
13.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  继发关联
14.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  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
15.广义关联强度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分布的一致性)。
16.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流行病学三角轮状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
17.要判定为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尚需确定
A.时间顺序 B.无三大偏倚 C.无随机误差
18.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危险因素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特征或暴露因素。
19.病因链: 多个存在联系的病因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
20.直接间接病因: 与疾病之间没有中间病因的病因,称为直接病因;与疾病之间有中间病因的病因,称为间接病因。
21.同异并用法: 是求同法和差异法的并用,包括求同、差异和求同与差异的比较,相当于同一研究中设有比较(对照)组,用以控制干扰因素。
22.发病密度
23.双盲
24.SPIR agent ,reservoir ,genetic ,epidemiology
25.罹患率,流行疫源地, SMR ,实验流行病学
26.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该病的传染期
27.当某一因素与另一因素无联系时,RR=1
28.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
29.某医生进行一次爆发调查(无对比组),什么指标不能获得:归因危险度
罹患率、死因比例、患病率 可获得
30.A.B两村冠心病的粗死亡率为4%o,年龄校准后,冠心病死亡率A为5%o,B为3%o,结论是A村的人比B村的人年老。
31.早期发现是:医生在健康人中。
32.平均寿命是指人中某时期死亡者平均死亡年龄。
33.混杂和偏倚发生在观察研究的设计阶段。
34.要进行“流感在某地区人中过去感染情况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时,选择---自然人
为研究对象。
35.免疫效果评价指标:体阳转率=抗体阳转人数/疫苗的接种人数
36.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
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
疫苗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
37.计划免疫免疫管理评价指标:
建卡率、接种率、四苗覆盖率、冷链设备完好率
38.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
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流行特征
39. 疫源地 (epidemic focus)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传染源存在;病原体能持续传播;
40.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
41. 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等的临床表现
42. 网络直报 
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甲类(和鼠疫)和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脊髓灰质炎 )
    城镇2小时
    农村6小时
  乙类
    城镇6小时
李富春    农村12小时
  丙类
苏格兰风情    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43. 随时消毒  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
44. 计划免疫(planed immunization)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45. 预防接种 (vaccination):是将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46. 人工自动免疫(中国高射机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
    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47. 疫苗(vaccine)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联想et980所制备的生物制品.
48.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其制剂有:
      (1) 免疫血清
      (2) 免疫球蛋白 
49. 病人作为传染源分为: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89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病因   因素   免疫   疾病   人群   传染源   模型   发病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