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ldraw 比 Illustrator 好的地方

Coreldraw Illustrator 好的地方,希望大家继续增加。
1.就先说选择物件  我先自定义cd中的几个名称
点选:用鼠标单击物件以选择物件
框选:用鼠标拉一个矩形框,包围住整个物件以选择物件
碰选:配合Alt,用鼠标拉一个矩形框,只要矩形框碰到物件,就会选择物件。
这个三个是最基本的选择方式,此外还有与 Alt 配合选择被其他物件挡住的物件,与 Ctrl 配合选择组中的物件。
而在AI中,没有框选,有时候是很不方便的,也不能选择被其他物件挡住的物件。

2.对齐物件,如果几个物件是用框选的,则对齐的时候最底层的物件不动,其他物件移动与它对齐,也可以框选后,再按下Shift 鼠标在去把某个物件点击两次(不是双击),相当于这个物件是最后选入的,那么再对齐,这个物件不动,其他物件移动与它对齐。而在AI中,左对齐就是以最左边的物件对齐,右对齐就是以最右边的物件对齐,中对齐则所有物件都要移动。

3.CD中有把外框转换成填的功能,快捷键是 Ctrl+Shift+Q
AI中也有类似的功能 Object->;Path->Outline Stroke
在转换一条普通实线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区别,但转换一条虚线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CD中转换出的填还是虚线的样子,而AI中原来画好的虚线变回了实线的样子。
关于选择,AI搞得很繁杂却没CD方便和强大,不过AI的魔棒选择,CD没有。
关于修改形状,AI 也是搞得繁杂却同样没CD方便和强大。
关于对齐,AI也可以和CD一样(楼主所说的情况是错的,你对AI还不熟),不过AI有个缺点,就是含剪切蒙板的对象,对齐时完全混乱(因为它把蒙板外看不见的路径计算了)。
关于各种矢量效果,AICD各有所长,不相上下。
关于各种位图效果,AI虽然容入了PS的滤镜,但还是比不上CD强大。
关于绘画,AI的符号、板系统等都比CD来得方便。
关于彩管理,AICD强大。
关于排版拼版(含文本),AI比较鸡肋,但AI有它兄弟ID帮忙。
关于输出,AI比较鸡肋,但同样有ID可以帮忙。
关于兼容,对系统AICD强,因为它支持MACPC。而CD不支持MAC。对本机文件,A
I借助PDF兼容方式勉强克服版本反上兼容,CD只能向下版本兼容。对非本机文件,AICD强大,不管导入还是导出都很不友好。
关于操作性,CD比较人性,AI比较死板,这也是AI比较难上手的一个主要原因(学CD不到一年就认为CD很简单的菜鸟级,请不要藐视CD的强大,学AI不到一年就认为AI也不过如此的菜鸟级,也请不要看轻AI的强大)。
其他更多方面,没考虑太多,暂不比较。
总结:用AIMAC机用户无视CD,而对PC机用户来说,CD该是首选。AI正于它名字一样是插画(矢量)专业者,CD也正于它名字一样整个一大杂烩,全能者
首先,這個主題是 Coreldraw Illustrator 好的地方,所以基本上不該有這爭論。

不過,既然產生了爭論,就應該讓爭論有個客觀的結果。

很多人在評論的時候,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因為較擅長某一軟體,就大肆宣揚某軟體的優點,對另一軟體一知半解,就大肆抨擊它的弱點,說實在,十分不客觀。也有人宣稱對兩者皆懂,可是他們實際上還是較懂其中一個,即使兩者皆熟,也因為主觀喜愛,而使評論
失去公正性。當然我的評論也許也會犯下同樣錯誤,當然,可以做的是儘量避免偏頗。

我先不直接進入評論,先談談評論的一些原則:

1、評論應該具有全面性,評論者不能以我用不到為理由,說那個或這個不重要,所以不予評論,你可以不評論,但不要說不重要,重要性是眾人自己決定的。軟體會有這個功能存在,一定有它的用途,有它的使用者,軟體公司不可能浪費成本開發不需要的功能。

2、評論的目的不就是要讓眾人(尤其是初學者)作為參考的嗎?所以評論當然以客觀為主,主觀的部分讓初學者自己感受即可,況且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不須浪費筆墨在主觀的論述。

3、不具全面性的評論,不要輕易下總結,說那個軟體好,但可以說那個軟體的全面特質。

4、不應該以習慣性這種個人因素作為評論依據,就算再差勁的軟體,只要用慣了,可能會
產生依賴性、親切感、習慣性,也都會覺得還不錯,也能適應。所以客觀來說,繁複就是繁複,簡易就是簡易,這是可以量化、數據化的。

5、評論時至少要證實你說的部分是否屬實,不懂的部分應有相當的實驗精神,確實驗證,短時間不能驗證的,應請教專精者,否則,不應該在半猜測的情況下,妄加評論,應對眾人負起責任。

6、評論時應該儘量詳細說明,面對不同目的時,會有不同的優缺點,譬如輸出的部分是指印刷,還是指印表機,還是輸出中心,還是輸出網頁,不同目的各有優劣,不能一概而論。

7、比較這個軟體的時候,不應該牽涉其他軟體,除非這個軟體與那個軟體在設計上原本就有相當程度的結合性(不是相容性)。

8、不應該語焉不詳,只說不能認同,或說這個就是比那個好,卻不交待清楚,我覺得這樣
寫不如不寫對初學者比較好。

9、評論不應該牽涉市場大小,不應該牽涉其他技術領域,我想你聽過為什麼劣幣會驅逐良幣。

我得先承認我是CorelDRAW GS的愛用者,我也學過循证医学Illustrator,但我較擅長CorelDRAW GS,但我確信一直儘量保持客觀公正,不清楚的部分,至少會打上?號,以疑問的方式寫出評論。

我相信不管如何評論,CorelDRAWCorel PHOTO-PAINTIllustratorPhotoshop中,沒有任何一套軟體能取代另一套軟體。

我也要不客氣的說,通常就是Illustrator的愛用者在批評CorelDRAW GS時,最常犯以上的這些原則,當然Illustrator的愛用者也許不認同我說的這些原則,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最後,我針對上面的評論做一些回應:

1、單就軟體內的功能而言,點陣圖效果的確是CorelDRAW略勝一疇(當然各有優劣),只要把功能表及對話方塊列出來比較就很清楚。針對不同使用目的,比較只能針對功能數量、調整細節、效果正確性來比較,不應牽涉對某功能或效果的個人愛好。

2、關於個人愛好,不是不能評論,可以評論做為初學者參考,但不須牽涉比較優劣,也就是說屬於個人愛好部分,可以出現肯定,但不應出現對另一軟體的否定。

3、關於點陣圖,如果真的要說到輔助軟體,IllustratorPhotoshopCorelDRAWCorel PHOTO-PAINT,若說到結合性,以我目前驗證結果,CorelDRAWCorel PHOTO-PAINT的組合,比IllustratorPhotoshop的組合來得緊密相容。CorelDRAW的點陣圖功能表,或右鍵功能表,能直接以Corel PHOTO-PAINT編輯CorelDRAW內的點陣圖,透明的部分能在CorelDRAW中保持透明,也可將CorelDRAW的向量圖貼至Corel PHOTO-PAINT,透明的部分在Corel PHOTO-PAINT中依然保持透明。這部分,Illustrator CSPhotoshop CS
的組合我實驗不能成功,先持保留。

CorelDRAWCorel PHOTO-PAINT能大致相容IllustratorPhotoshop的檔案,反過來,IllustratorPhotoshopCorelDRAWCorel PHOTO-PAINTmotorala>孔莹微博的相容性極差,就這點而言,用CorelDRAWCorel PHOTO-PAINT的人比較吃香。我不清楚cdr, cpt的格式有沒有公開,還是Adobe的開發太小心眼。

4Corel PHOTO-PAINT在中國大陸、臺灣使用者較少,但這不代表Corel PHOTO-PAINT的功能較弱,有的國家則是Corel PHOTO-PAINT的使用者較多,Corel PHOTO-PAINT高手的作品並不亞於Photoshop的作品。事實上,只要是Photoshop能做到的,Corel PHOTO-PAINT幾乎都能做,甚至在效率上比Photoshop更好,因為Corel PHOTO-PAINTCorel一貫的友善介面與理分明的軟體組織架構(初學者的普遍感覺才可為準),做同一個效果,它的步驟通常會少於Photoshop。譬如,在頻(板)的應用上,Corel PHOTO-PAINT有一個「填塗於遮罩」的功能,大大地簡化了頻應用於遮罩的步驟。還有強大的錄製器功能,錄下任何常用的步驟並重複播放,並進行檔案批次處理,強大的VB
A附加功能,隨心所欲開發所想要的功能等。

此外,PhotoshopCS版之前,在國際專業的軟體評鑑公司的評比下,是不及Corel PHOTO-PAINT的,早期的Photoshop以追隨者的角度苦苦追趕Corel PHOTO-PAINTPhotoshop有多數的功能,從早期開始大概都是取經於Corel PHOTO-PAINT的,直到CS版以後,才能說追平了Corel PHOTO-PAINT,往後,整體上才稍稍超越了Corel PHOTO-PAINT,但是兩者優劣互見,算是同第一等級的軟體。說實在,Photoshop氯己定的功能可發展到這種地步,該感謝Corel PHOTO-PAINT做為一個先驅領導者所給的壓力與經驗的推波助瀾。(這些是Adobe自己也承認的)

Paint Shop Pro Photo的確只能算是次級的影像軟體,不過還算中高級,大概比Fireworks的等級高點(不過定位不同,不能說那個好)。PhotoImpact不用多說,只算是初中階的便利軟體。

5IllustratorIndesign根本是兩碼事,CorelDRAW载荷谱也有一個Ventura,而CorelDRAWIn
design的相容性如何?反過來說,IllustratorVentura的相容性如何?不能以Indesign為標準,雖然它的市場比較大,但這也應該是比較IndesignVentura時才說的話,不是比較IllustratorCorelDRAW的時候說的。換句話說,這是出版範疇,不是繪圖範疇。

6表膜、關於兼容的問題,CorelDRAW只能向下兼容,所以可以在較高版本存成較低版本(有時會走樣),用避免的方式避免此一問題。關於IllustratorPDF兼容,但以PDF開啟後,其編輯性如何,修改性如何?這是否為真的兼容?如同我把CorelDRAW檔存成SVG檔或點陣圖,這能不能算兼容?

7、關於輸出檔案(不是列印),我至少確定CorelDRAW在輸出較低版本的AI檔時,調整細節比Illustrator本身還要多,輸出的檔案也有較好的普遍相容性。而大多數檔案格式的輸出,CorelDRAW的調整細節通常比Illustrator來得好。CorelDRAW支援的輸出輸入格式也比Illustrator來得多。

8、關於操作性,CorelDRAW的確比較人性化,從初學者可以得到證實,Illustrator使用者
所強調的適應性、習慣性,所謂一些技巧要靠自己摸索,正是讓Illustrator的不人性化得到證實。

9CorelDRAW已經很人性化,但還是有很多進階功能需要摸索才能學會。所以Illustrator的使用者常以為CorelDRAW不需要摸索,只學會CorelDRAW的表面功能,就看輕CorelDRAW大肆抨擊。CorelDRAW容易入門,但不易精熟,這點和Micorsoft Office很像。

10CorelDRAW 9以後,1011公認不是很好,但12X3X4整體越來越好是公認事實。也有繪圖教授說Illustrator 9還是最好的,這應該也不是事實。那些說法都是指某些情況下而言,特別是牽涉到出版設備而言。

11CorelDRAW的彩管理,就軟體本身而言,的確是CorelDRAW略勝一疇(這點和第一點的道理一樣)。之所以很多人說CorelDRAW的彩不好,那是出版設備的問題,起因於出版設備為Adobe PS技術所壟斷,出版技術跟不上其他軟體的技術,就造成Illustrator
的技術與出版技術較相容,而其他軟體較不相容的情形。另一原因為出版公司人員技術不足,無法將非PS技術的軟體與PS技術的設備調整好。

所以這個問題在非印刷出版時即不存在,譬如印表機輸出、網頁輸出,甚至用不到彩管理,CorelDRAW的彩表現並無任何問題。印刷的部分,若真有問題,可以將cdr檔轉成ai檔(只要不走樣),就可與PS出版技術相容(只要在Illustrator中開啟正常),彩問題就可以解決。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轉成高解析度點陣圖亦可,點陣圖可以用任何軟體開啟,轉存時要先轉成RGB模式,在列印用的軟體上再轉成CMYK模式(因為不同軟體,CMYK模式的轉換機制不同。若CMYK→RGB→CMYK,過程幾乎不失真,因為RGB範圍大,如果只有RGB→CMYK就會失真)。(這點可以實證)

12、彩的選擇方式,CorelDRAW比起Illustrator,更具多樣性與功能性,譬如CorelDRAW有盤、彩樣式、彩泊塢、彩模型、混器五種擇方式,有九種彩模型,有六種彩模型檢視器,有標準、漸層、花紋、材質、PostScrip五種填方式。相形之下,Illustrator顯得十分單薄。


13、我補充一個評論:有些人認為Illustrator的準確度優於CorelDRAW,其實正好相反,CorelDRAW有六位小數的準確性,Illustrator只有四位小數。所以CorelDRAW也適合拿來做數學的幾何繪圖,甚至代替AutoCAD做簡易的工業繪圖,CorelDRAW有一個相似(80%)的姊妹作品Corel Designer(類3D繪圖),正是工藝製圖的絕佳軟體。所以CorelDRAW常被說成是全能型的(美術、插畫、美工、工藝、排版),什麼都能做。當然這是要配合CorelDRAW的整體功能,反觀Illustrator並不適合,它比較純粹定位於美術及插畫設計。此外,CorelDRAW可以根據目的不同調整準確度,讓準確性與運算效能平衡,Illustrator則否。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1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76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軟體   評論   功能   物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