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所罗门之歌》中的人名意蕴

印山大墓探寻《所罗门之歌》中的人名意蕴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作者:伍喆
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3
        内容摘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对人物颇具匠心的命名方式,不仅展现了非洲的背景文化与民俗传统,而且对于深化作品主题,塑造人物性格特征,丰富读者想象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食品包装纸种类人名寓意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奶娃到南方进行寻宝探根之旅,在古老的传统文化洗礼中,得到了精神的新生。书中莫里森独具匠心的命名不仅表达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而且还使她的作品蕴含多重寓意和多元主题。下面,本文将从文本批评和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该书中的主要人物的命名进行解析。
       
        1.派拉特·戴德
        在《所罗门之歌》中,派拉特·戴德(Pilate Dead)是奶娃的姑姑,也是众多女性人物中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派拉特这个名字所蕴涵的多层意义使她成为书中刻画得最成功的女性之一。书中莫里森赋予了派拉特树的形象。在许多古代文明中,树被普遍看作世界之轴。宇宙就是以它为中心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的。因此,这个名字具有十分深刻的寓意。派拉特正如她的名字所提示的那样,就像是一棵大树一样庇护着自己的民族。这种树的形象使她更为朴实自然。如树一样,她根植于黑人文化,不被世俗所染。她独立自强,不依赖男性,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同时,这个名字也反映了莫里森对《圣经》典故的嘲弄般的模仿。在《圣经》中,派拉特是一个杀害基督的凶手,而在这里,派拉特则是黑人社区的灵魂指引者。作者试图解构白人主流文化来解除其对黑人文化的压抑,这实质上象征了黑人女权主义者对白人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学传统和种族主义社会传统的一种挑战。
刀述仁
        同时,由于她的名字有不要告诉妈妈宇航员的谐音,作为黑人文化的代言人,她引领黑人后代回归黑人文化,是传播黑人文化的使者。派拉特通过卖糖人飞走了这首歌和其他口头的非洲故事给奶娃传授了黑人文化,也激起奶娃了解家族历史的欲望,指引着他回梅肯家族的历史和非洲飞行神话和《所罗门之歌》的价值所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4:2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黑人   奶娃   传统   人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