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矿压与震动的机理及预报研究

冲击矿压震动的机理及预报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窦林名 何学秋 王恩元重庆大学  曹树刚       
摘要 本文分析了煤矿冲击矿压与矿山震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矿山震动的机理及震动模型,给出了矿山震动中心的定位方法以及矿山震动能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与预测预报的微震法。实践检验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冲击矿压 震动 危险性评价 预报
1 震动与冲击矿压
从煤矿发生的动力现象震动来看,岩体中发生的震动都是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是岩体断裂破坏的结果。从记录的地震图来看,震动发生的时间很短,从几秒到几十秒,震动传播的距离有长有短。有些震动传播的距离很远,强烈的在地表都能感觉到。
冲击矿压是煤岩体中聚积的弹性能震动动力释放、动力冲击造成的。冲击矿压可能出现在震动中心。若在震动中心没有发生动力过程,则不会在震中发生冲击矿压,而在有动力过程的地点发生。即冲击矿压的地点可能是震动中心,也可能是发生在距震中很远的地方。因此震动和冲击矿压的基本关系为:
(1)冲击矿压是矿山震动的事件集合之一;(2)冲击矿压是岩体震动集合中的子集;(3)每一次冲击矿压的发生都与岩体震动有关,但并非每一次岩体震动都会引发冲击矿压。
图1 冲击矿压和震动的次数与震动能量级之间的关系
从冲击矿压与岩体震动的关系来看,发生冲击矿压的最低能量为1E 03J ,大部分是从1E 05J 开始的。在能量级别为1E 06J 时,发生的冲击矿压最多。但并非每次1EJ 的震动都有冲击矿压发生。图1表示发生震动、冲击矿压发生的次数与震动释放的能量级之间的关系。2 震动发生的机理
在开采应力影响下,岩体的弹性特性决定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使机头下降,机器越上调,下沉越严重,最后任其下沉,达极限后再慢爬坡进行。
(6)进行地质编录工作困难,后盾后底部仅有3m 2的开口暴露处。所以在机械运行中,无法判断围岩情况。
作者简介 贾春年,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采矿系,1988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学习,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曾从事煤矿安全培训教学等工作,现在山西引黄工程任施工监理工程师,已发表论文多篇。
夹竹桃教学设计(收稿日期:1999-01-06;责任编辑:晓南)
着岩体的动态变化,而且与岩体的震动参数相关。图2表示了几种由于采矿引发的震动
图2 由采矿引发的断裂和震动模型
211 震动位移方程
地震波源是某个封闭的区域,其内部为非弹性变形,外部只有地震波传播。如果是在距波源较远,如大于几个波长的地方,则可将该波源的区域处理为点。图3为地震波的点源模型。
图3 地震波的点源模型
在这种情况下,岩石介质中的弹性波在作用力f (t )的作用下,从零(t <0)迅速增加到稳定值。如该力作用x 轴方向,这时,当t ≥0时,位移场(x ,y ,z 方向)可由下式表示:
u =1
4ΠΘ52( -7)
5x
锻压技术
2
+ 27Τ=
14ΠΘ52( -7)
5x 5y (1)w =
14ΠΘ52( -7)5x 5z
式中 Θ密度;
  ,7球形波函数;
=1
r F (t -r
ΤΑ)
7=
1
r
F (t -
r
ΤΚ
)
(2)
苯磺唑酮F (t )是与力源f (t )的变化有关的函数。
f (t )=
d 2F (t )
d t 2
(3)
  借助上式,可分析在震源不同力系的作用情况。考虑波源的发射特征,并通过地震观察确认,地震学中最常用的是双力带力矩的模型。用M (t )代替f (t ),远波场中不考虑1 r 2、1 r 3,并用球形坐标r ,(, 表示,则
纵波 u r =14ΠΘ1Τ3
Α1r M ’(t -r
ΤΑ)sin 2(sin2 横波 u (=14ΠΘ1Τ3
Β1r M ’(t -r
ΤΒ)sin (cos (sin2 (4)横波 u  =14ΠΘ1Τ3
Β1r
M ’(t -r
ΤΒ)sin (sin2 由上式可见,对于纵波和横波,其位移场是变化的。存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一是断
层的剪切面,一是垂直于断层面的法向面,在该两个平面上,纵波的振幅为零。纵波的最大振幅在(=±45°,向外为正,向内为负。而横波却恰好旋转了45°。图4为双力带力矩的模型的震动纵横波位移图。
图4 双力带力矩的模型的震动纵横波位移图
212 震动中心位置的确定
矿山微震观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震动中心的位置。而岩体震动中心位置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微震网各个观测站观察、记录到的地震波为基础的。采矿中,确定矿山震动中心位置的近似方法主要有:
—强度法。以人的感觉或环境破坏的程度,作出等震线,其最高值的中心即为震动源。—方位角法。在微震观测中,布置两个三维地震仪观测站,根据地震波纵波首次进入的振幅,来预计其运动方向和近似确定中心位置。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震动中心定位法有:
(1)纵横波首次进入时间差法。根据纵横波传播时间的不同,而确定其中心位置。即
t s -t p =s
ΤΑ-ΤΒ
ΤΑ-ΤΒ(5)式中 ts ,tp 横波,纵波的首次进入时间;ΤΒ,ΤΑ
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 s 震源到观测站的距离。
(2)纵波首次进入时间法。根据纵波从震动中心传播到各个观测站首次进入时间的不同,确定震动中心的位置。即:
s i =ΤΑ(t i -t 0)(6)式中 s i 震源到i 个观测站的距离;t 0震动发生的时刻;t i 纵波首次进入第i 个观
测站的时间。
(3)相对定位法。即在震源附近,采用人工激发(如爆炸等)的方法,进行修正,以便精确定位。
213 震动能量的估算
(1)Gutenberg -R ich ter 法。根据质点的振动传播理论,并认为质点以正弦的形式振动,则其能量可由下式计算:
E =2Π3ΘΤk r 2e kr (A k f k )2
Σk (7)式中 Σ
波组的持续时间;A ,f 波的振幅和频率;Θ
地震波的阻尼系数;
 k
表示纵波或横波;
r
距震中的距离。
(2)能量密度法。根据观测点测量的能量密度来计算震动能量。认为,震动能量可由某个封闭球表面的能量密度参数来计算。即:
    Ε(r )=2Π3Θ2Τk (A k f k )2
Σk
(8)    Ε(R )=Ε(r )F (r )
    F (r )=(2r )2n e r (2r -1)
如取球半径R =500m ,从震源释放的能量为    E =106ΠΕ(r )F (r )(9)(3)震动持续时间法    l og E =B l og t +F (10)
    t =L 2-L 1
式中 L 1震动波进入的时间;L 2震动波结束的时间。
(4)地震图积分法
    E =4ΠΘΤk r 2e r  ∫
t 2
t 1  Τ(t ) 2
d t (11)
式中 Τ(t )振动速度;t 1,t 2i 波组的时间间隔。(5)里氏震级法
    l og E =a +B l og M L
(12)
3 冲击矿压危险性的评价311 指标的选取
对冲击矿压的危险性评价,主要是根据矿山震动能量的大小进行。其选用的指标如下:(1)发生的某个能量等级的能量(E )和最大能量(E m ax );即e 1=l og (E ),e 2=l og (E m ax );(2)5m 推进度内平均释放能量总和(
∑E
5),e 3=l og (
∑E
5);(3)振动卸压放炮激发的能量(E strz ),e 4=l og (E strz );
(4)巷道中的震动后果观察;(5)5m 推进度的总平均能量(
∑E
5)与推进5m 释放的总能量(∑E sr  5)之比,
        e 5=
2E  5
2E sr  5
312 冲击矿压危险状态的评价
采掘工作面冲击矿压的危险性及危险性预报可由下式来进行:
Λs =∨n
i =1{Λei (e i )}
(13)
其中:
当 a i ≤e i <b i 时 Λei (e i )=
e i -a i b i -a i
(14)
当 e i <a i 时    Λei (e i )=0当 e i ≥b i 时   Λei (e i )=1
式中 a i ,b i 系数,根据是采面还是巷道及采用的支护方式,采煤方法等来确定。图5表示了采用微震法对某矿535b 垮落法工作面、535a 充填法工作面、535a 切眼及535a 风巷的冲
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的危险状态值。结果表明,其危险性评价及防治的效果良好。
图5 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变化情况
-・-535a面;-■-535b面;-▲-535a斜巷;-×-535a切眼
4 总结与结论
(1)岩体中发生的震动都是由于地下开采引起的,是岩体断裂破坏的结果。
(2)每次发生冲击矿压都与岩体震动有关,但并不是每次岩体震动都会引发冲击矿压。
(3)岩体中力作用的结果,将产生两种变形,以两种不同的波,即纵波和横波,波速为ΤΑ和ΤΒ传播。
参考文献
1 Konopko W・Stan o p rzyczyny zagrozenia tapania m i w kopalniach w egla ka m iennego Gornoslaskiego zaglebia w e2 gl ow ego.Bezp ieczenstwo P racy w Gornictw ie,N o.3,1984
2 徐芝纶.弹性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 M arcak H.,Zuberek W.M.Geofizyka gornicza.STW,Katow ice,1994
4 D ubinski J.M etoda sejs mol ogii gorniczej-podsta w y pom iarow e i interp retacyjne.W iadomosci,N o.5,1997
5 Dou L inm ing,B.D rzezla.Z modyfikow ana komp leks ow a m etoda oceny stanu zagrozenia tapania m i w kopalniach w egla ka m iennego.P rzeglad Gorniczy,N o.11,1998
6 Dou L dyfikacja klasyfikacji stanow zagrozenia tapania m i w kopalniach w egla.P raca Doktorska,U ni w ersity Silesia,1998
(收稿日期:1999-07-20;责任编辑:尤里)
作者简介 窦林名,1963年生,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博士。198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进修学习,获博士学位。从事矿山压力,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危险性评价及防治,采场控制设计,顶板灾害防治,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采矿地球物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完成《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等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参加《中国煤矿采场围岩控制》等书的编写工作。
>生物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9:28: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65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震动   冲击   矿压   能量   岩体   发生   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