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静难军节度相关问题考

晚唐静难军节度相关问题考
以 京兆翁氏族谱 为线索
李 军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系,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根据 京兆翁氏族谱 及敦煌文献的记载,晚唐昭宗朝,翁郜曾先后以河西防御使和河西节度使的身份兼领静难军节度使。虽然宁节度曾被唐僖宗赐号静难军,但此军号很快即被取消。所以,
翁郜所兼领的静难军并非宁节度,而应是唐政府以旧有之军额所新设置的藩镇,其辖区当为陇右地区的
河、兰等州。
关键词: 京兆翁氏族谱 ;翁郜;静难军;辖区
中图分类号:K24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0)04-0100-08
收稿日期:2009-12-31
基金项目:本文是西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唐宋之际中央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经营措施及影响 (09NW 37)的阶
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军(1979  ),男,河北肥乡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隋唐史及
敦煌学研究。
杨德政等: [万历]建阳县志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34页。
四库全书存目丛编编纂委员会编: 闽书 ,福建省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史部第207册,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419页;吴任臣: 十国春秋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92-1393页。
李军: 晚唐政府对河西东部地区的经营 , 历史研究 2007第4期,第27-41页; 晚唐凉州节度使考 , 敦煌研究 2007年第6期,第71-79页。
冯培红: 归义军节度观察使官印问题申论 ,刘进宝、高田时雄主编: 转型期的敦煌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97-329页。荣新江、余欣: 沙州归义军史事系年(咸通七年-十三年) , 庆祝宁可
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71-294页;荣新江、余欣: 沙州归义军史事系年(咸通十四年 中和四年) , 敦煌学 第27辑,2008年,  清抄本 京兆翁氏族谱 (以下简称 族谱 )是晚唐河西节度使翁郜的家谱。根据 族谱 所收 重修京兆翁氏族谱序 ,可知此件文献当抄录自莆田清江翁氏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所修订的族谱。1994年,翁忠言、翁金水曾利用福建省图书馆藏 翁氏历代族谱 等资料,对 族谱 进行了重新增订(以下简称 增订本 )。翁郜,两 唐书 无传。据笔者管见,传世史料中最早记载翁郜事迹的是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的 [万历]建阳县志 。此书卷6 隐逸 条收有翁郜小传,记载其曾在唐昭宗朝担任过 尚书左仆射、河西节度使 ,并在朱温篡唐后由长安迁至建阳
。此后,沿袭者渐多,如何乔远 闽书 卷233 侨寓 翁郜
条及吴任臣 十国春秋 卷97 翁郜传 等陈朝波
。由于诸书记载甚为简略,且没有唐代相关文献予以印证,所以翁郜其人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2007年,笔者通过将 增订本 所载翁郜相关文献与敦煌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证明敦煌文献P  3863 河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状 中被唐政府授予河西都防御等使的某郜即 族谱 中记载的翁郜。此外,笔者还探讨了晚唐凉州节度使的人选及凉州节度的辖区及名称变化等问题 。此后,冯培红及荣新江等先生也先后利用 增订本 的内容,对晚唐河西节度使及河西都防御使的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充分证明了 族谱 所收翁郜文献的真实性 。但笔者在利用 增订本 的过程中,发现其录文舛误颇多,
2010年第4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2010 (总第163期)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 o  163
故于2009年8月间赴福建莆田及建阳等地,在翁氏后人手中到了清抄本 族谱 的原件。根据 族谱 所收颁行于龙纪元年(889)四月十六日的 慰劳翁郜制 及作于乾宁元年(894)八月四日的 王尚父请兵部尚书翁郜举兵牒 ,晚唐时期翁郜曾以河西都防御使及河西节度使的身份兼领过静难军节度使
。对此,不仅正史当中没有记载,就连记载有翁郜事迹的 [万历]建阳县志 等福建地方志书中也没有提及。所以,本文希望利用敦煌文献及 族谱 的相关记载,对晚唐之际翁郜所兼领的晚唐静难军节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翁郜兼领静难军节度使的时间
在颁行于龙纪元年四月十六日的 慰劳翁郜制 中,翁郜的职衔被记作 静难军节度使、河西都防御押蕃落等使、朝散大夫、检校兵部尚书、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而在敦煌文献P  3863 河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状 中,则提及某郜被唐政府任命为河西都防御使的情况:
不审近日体气何似。伏惟顺时善加保爱。前月廿五日,当使先差押衙张弘信入奏回。郜奉二月十九日
敕,就加右散骑常侍,充河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者。郜素乏韬钤,才非超众,叨窃宠渥,骤奉敕恩,不任荣惧。此皆端公迥赐吹嘘,远及庥庇,仰荷恩德,悚惕难申。伏以当州自京国不宁,省绝支遣,欠阙至甚,今专差押衙阴文建等,赍书牒上仆射,请赐救接。伏望端公因言话之次,请为借便。伏垂照察,谨状。郜状 。
文书中所载的 京国不宁 ,应指黄巢起义攻陷长安、僖宗播越而言。而据笔者考证,此件文献中所提及的被唐政府 加右散骑常侍,充河
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 的某 郜 ,就是 族谱 中所记载的翁郜,唐政府任命其出任河西都防御使的时间应在中和五年(885)二月十九日 。而从上述文献的记载看,此时翁郜尚未兼领静难军节度使。
对于翁郜开始兼领静难军节度使时间, 族谱 所收 授翁郜检校工部尚书制 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参考依据:
敕:朝议郎、检校右散骑常侍、持节凉州诸军事守凉州刺史兼凉、甘、肃等[州]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翁郜  可加检校工部尚书,余如故。主者施行。
文德元年六月六日舍人刘建初行 。如果我们将此件制文所载翁郜的职衔同P  3863 河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状 所载进行比对的话,就会发现两者不仅对于翁郜的检校官的记载完全相同,即使是其所领
的使职也基本可以一一对应。这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 族谱 所收翁郜相关文献的可信性,另一方面也证明在中和五年二月十九日至文德元年(888)六月六日间,翁郜并没有得到唐政府的任何加封。而结合 慰劳翁郜制 的记载,可知翁郜始以河西都防御使兼领静难军的时间应在文德元年六月六日至龙纪元年四月十六日之间。
作于乾宁元年八月四日的 王尚父请兵部尚书翁郜举兵牒 则载:
敕静难军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兵部尚书右朴(仆)射翁郜牒。尚书秦台宝镜,汉室灵芝。垂谦益于礼防,早彰谨密厚粹。和于德表,全著融明。况又藻思雕忠(虫),辩锋流电。昔持蛟梦,屡经文战于科场;今
101
李军: 晚唐政府对河西东部地区的经营 , 历史研究 2007第4期,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第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3页。翁忠言、翁金水编: 京兆翁氏族谱 , 京兆翁氏族谱 编修理事会,1994年,第185页。 河西都防御押蕃落等使 , 族谱 原作
河西防御使押番落等使 。据P.3863 河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状 及 授翁郜检校工部尚书制 等资料均记载翁郜担任的为河西都防御使,而非河西防御使, 族谱 、 修订本 均夺 都 字。
慰劳翁郜制 , 族谱 原题作 赐劳敕书 , 增订本 作 赐劳翁郜敕书 。按 唐六典 卷9中书省中书令职掌条载:
王言之制有七 ,其中, 褒赞贤能,劝勉勤劳 则用 慰劳制书 ,故以名之。 王尚父请兵部尚书翁郜举兵牒 , 族谱 原题 王尚父请兵部尚书右仆射翁郜举兵牒 , 增订本 作 敕静难军节度使翁郜牒 。据 族谱 所收 授翁郜朝请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制 ,乾宁元年八月二十三日,翁郜始加授朝请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故乾宁元年八月四日的牒文中尚不会 右仆射 之检校官。此外,翁郜此时担任的是静难军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故其职衔中的 兵部尚书右仆射 只能为检校官。虽然唐朝前期有以六尚兼领仆射的记载,但作为唐后期使职加官的检校官, 兵部尚书 和 右仆射 两者不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所以,牒文中所出现的 右仆射 显然是族谱编纂者事后追加,当删。
第4期李 军:晚唐静难军节度相关问题考
掌龙韬,思立武功于圣代。既蕴下帷之志,乃为出塞之游。果协拔茅,即谐拾芥。爰自从知卫幕,已多借著(箸)之谋。旋陟韩坛,雅得投醪之誉。遂使波清犷俗,咸为礼义之乡;风靡戎陬,尽变豺(豹)狼之性。去岁偶经斗蚁,遂绝辞龟。睹攀车借一之心,咸闻殒泪;窥无襦有衤夸之咏,无不去思。昨者以遽命弘夫,俾专重寄,岂谓何晏之鼻,忽集青蝇;伯有之门,俄生荒莠。固骄矜之自,亦鼎刑之难逃。今则流泽双旌,已承大赐;侯藩千乘,归启行期。虽昼锦之或殊,亦绣衣之何异?行瑜已具事由闻奏,外须简请尚书,便主牌印。谨牒。乾宁元年八月四日牒。
翁郜被牒文中自署为 行瑜 的 王尚父 即王行瑜,称为 敕静难军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兵部尚书右仆射 。此外,牒文中又有 今则流泽双旌,已承大赐 的记载。王行瑜所谓的 流泽双旌 ,应指翁郜所担任的 静难军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 而言。而在 族谱 所收的翁郜于乾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所上之 奏状 中,翁郜仅自署 河西节度使 ,表明此时其已不再兼领静难军节度使。据薛廷王圭于光化年间(898 901)所草的 授前河西防御押蕃落等使冯继文检校工部尚书依前充河西防御招抚等使制  ,可知翁郜自凉州离任之后,当由冯继文接管凉州等地政务。但从此后凉州等地的事务多由朔方节度使兼领的事实看,河西都防御使或河西节度使再度兼领静难军节度使的可能性已不是太大。
综上所述,翁郜始以河西都防御使兼领静难军节度使的时间应在文德元年六月六日至龙纪元年四月六日间。此后,翁郜由河西都防御使晋升为河西节度使,故其继以河西节度使兼领静难军。虽然直至乾宁元年八月二十三日,翁郜尚以河西节度使兼领静难军,但至迟到乾宁三年正月,翁郜已不再兼领。翁郜自河西节度使离任赴闽后,唐政府命冯继文等人前往凉州任职,但多
以朔方节度使兼领凉州等地的事务,所以在翁郜之后,唐政府应不再以河西都防御使或河西节度使兼领静难军。
二、翁郜所兼领之静难军节度非宁节度
根据 新唐书 卷64 方镇表一
节度栏的记载,地处西北的
宁节度在晚唐僖宗
光启元年(885)曾被赐号静难军节度 。既然宁节度在光启元年已获赐静难军号,而翁郜在龙纪元年四月六日至乾宁元年八月二十三日间曾兼领静难军节度使,故翁郜所兼领之 静难军节度使 似应即
宁节度使。但根据史书的记载,
随着光启二年(886)正月朱玫遣州兵逼迫僖宗銮舆,唐政府应随即取消了宁节度的静难军
号,所以翁郜所兼领之静难军并非
宁节度。对此,笔者略述如下。
光启元年三月,僖宗自蜀地返回长安。为了争夺蒲州盐利,田令孜招引
宁节度使朱玫、凤
翔节度使李昌符等人,以对抗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河东节度使所结成的军事同盟。而田令孜在沙苑战败后,先与僖宗逃往凤翔、宝鸡,又自宝鸡度大散关逃至兴元。由于朱玫、李昌符不甘再受田令孜利用,故其在联合、王重荣后,随即派兵逼迫僖宗乘舆。光启二年四月,朱玫更是在凤翔召集百官,奉襄王李为权监军国事。对于朱玫在逼迫乘舆及拥立李
之后静难军
号的使用情况, 新唐书 僖宗纪 光启二年九月戊寅载: 静难军将王行瑜陷兴、凤二州  ;而 资治通鉴 卷256僖宗光启二年十二月戊寅则载: 杨复恭传檄关中,称: 得朱玫首者,以静难节度使赏之。  可证在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看来
宁节度仍然延续了静难军的军号。光启二年十二月,朱玫部将王行瑜率军反正,入长安诛朱玫。对于王行瑜诛朱玫后唐政府对其的任命, 资治通鉴 卷256僖宗光启三年春正月条载: 以
州都将王行瑜为静难军节度
使  。 新唐书 懿宗纪 没有相关的直接记载,
102
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 资治通鉴 ,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341页, 新唐书 ,第278页。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9页。此外,根据 新唐书 僖宗纪  光启元年九月 及 光
启二年九月戊寅 的记载,可知欧阳修对 宁节度 、 静难军 的称号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而在 新唐书 僖宗纪 中,朱玫在光启元年九月尚被记为
宁节度使,由此,
宁节度获赐静难军号又当在光启元年九月至十二月间。
对于此件制文颁发的时间,可参李军: 晚唐凉州节度使考 , 敦煌研究 2007年第6期,第71-79页。
翁忠言、翁金水编: 京兆翁氏族谱 ,第186页。 仆 、 虫 、 箸 等,均据 族谱 校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但 新唐书 卷10 昭宗纪 乾宁二年(895)五月甲子条却载: 静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及李茂贞犯京师,杀太保致仕韦昭度、太子少师李石奚  ,证明欧阳修、司马光仍坚持认为宁节度的静难军号得以继续使用。但唐政府授
宁节度以静难军号,本为表彰
宁节
度使朱玫在平定黄巢起义中的战功。随着朱玫逼
迫乘舆并拥立李,对于播越在外的僖宗来说,其已为叛臣,我们很难理解唐政府在讨伐朱玫的檄文中,还会继续沿用其静难军的称号,并在平叛后再以此授予王行瑜。
同样是杨复恭传檄讨朱玫事, 旧唐书 卷175 朱玫传 却载为: 时行在出令,有能斩朱玫首者,则授以帅  行瑜率兵仗入见。玫犹责以擅还,行瑜曰: 我要代尔领州节制,何复多言? 遂斩之。  此外,
新唐书 卷82
李传 载: 枢密使杨复恭等传檄三辅,募能斩玫者以宁节度畀之。  新唐书 卷224下 朱玫传 亦载: 及王行瑜败于大唐峰,惧归且见杀,又闻购能得玫者以
宁节度畀之。  根据
两 唐书 李及朱玫本传的记载,杨复恭传檄讨伐的并非静难军而是宁节度。而对于王行瑜诛朱玫之后唐政府所授, 旧唐书 卷19下 僖宗纪 载: (光启)三年春正月乙亥朔,车驾在兴元府。制以州都将王行瑜检校刑部尚书,兼州刺史、宁庆节度使。  旧唐书 卷175 王行瑜传 则载: 王行瑜者,
州人也  以
部下反攻朱玫于阙下,斩之,因授州节度使。  新唐书 卷224下 王行瑜传 亦载:
即位,授行瑜天平节度使,令率兵守大散关,为李金廷所败,即奉款行在,还取玫首以献,擢宁节度使。  由此可见,对于朱玫兴兵作乱之后宁节度的称号,不但撰修 旧唐书 的后晋史臣与宋朝史臣之间意见不合,即使是同为 新唐
书 撰修者的欧阳修和宋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尾气处理
按照 资治通鉴 及 新纪 的记载,王行瑜在诛朱玫之后,获得了唐政府所授予的静难军节度使之任命,但李茂贞在景福二年(893)正月所上的 请再降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制命表 中却言: 臣与州节度使王行瑜,同兴义旅,共伐奸谋。  这就从侧面证明了 旧唐书 、 新传 中关于王行瑜被授以
州(
宁)节度使记
载的可信性。此外, 唐摭言 卷9 四凶 条载: 李沼者,封川相犹子也。其妻乃董常侍禹之女也。大顺中,
州节度使、尚父王行瑜外族
董氏,以舅事于禹。  唐摭言 的作者王定保生于870年,卒于940年。由于其主要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所以其所记唐末之事的可信度较高。徐铉撰 大唐故中散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泰州诸军事兼泰州刺史御史大夫洛阳县开国子贾宣公墓志铭 载: 公讳潭,字孟泽,洛阳人也  上疏论
宁节度王行瑜恃功恣横,坐贬爱州
掾。及行瑜就戮,优诏征还。
徐铉生于五代
初期,卒于宋初。据其所记也可知王行瑜诛朱玫后,被授予的并非静难军节度使。而 旧唐书 昭宗纪 乾宁二年十月丁亥引昭宗诏曰:
节度副使崔金廷,破城之时,勿令漏网。金廷与昭玮去年朋党,交结行瑜,构合祸胎,原由此贼。付
四面行营知委。
旧唐书 所载应是沿袭自诏
令原文,这也就证明至迟在乾宁二年十月之前,唐政府已经取消宁节度的静难军赐号。
乾宁二年十月,奏请以匡国军节度使苏文建代王行瑜,由于
州未下,暂理宁州。对
此,司马光延续了此前的观点,认为苏文建被授予的是静难军节度使。 旧五代史 卷26 武皇纪下 乾宁二年十月庚寅则记作: 宁州守将徐景乞降。武皇表苏文建为
州节度使,且于宁州
103
董诰: 全唐文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252页。
王定保: 唐摭言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6页。王钦若: 册府元龟 ,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138页。 新唐书 ,第6405页。
旧唐书 ,第4548页。 旧唐书 ,第726页。 新唐书 ,第6404页。 新唐书 ,第3620-3621页。刘日句: 旧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548页。 新唐书 ,第291页。
第4期李 军:晚唐静难军节度相关问题考
为治所。  据5文苑英华6卷458崔远5授苏文建州节度使制6º,可以明确苏文建被授予的为州节度使,而非静难军节度使。这不但印证了5旧五代史6记载的可信性,更进一步证明宁节度在此之前已经被取消了静难军的称号。综上所述,在晚唐五代时期的记载中,王行瑜及苏文建多被记作州或宁节度使,而在宋人的著作当中才出现静难军节度使和宁节度使的差别。对此,显然唐人及五代史臣的记载更为准确,故唐政府授予王行瑜的应为州(宁)节度使,而非静难军节度使。由此,也可以反证杨复恭传檄许诺的并非如5资治通鉴6、5新唐书#昭宗纪6中所载的/静难军节度使0,而只能是5旧唐书6及5新传6所记的/州(宁)节度使0。这也就证明杨复恭传檄时,
宁节度的静难军号已被取消。
所以,唐政府以静难军代称
宁节度的时间只能
在光启元年九月至次年十二月间»。在龙纪元年四月六日之前,翁郜已经开始以河西都防御使兼领静难军节度使,其静难军节度使之任至少持续到了乾宁元年八月,所以其兼领的静难军节度并非
宁节度,而应另有所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三、翁郜所兼领之静难军节度辖区臆测据上文所考,光启二年十二月杨复恭传檄之时,宁节度的静难军号已被取消。所以,乾宁元年八月还存在的静难军节度当并非宁节度,而应是唐政府以曾经赐予
宁节度的军额所新置
的藩镇。但由于其存在时间甚短,以至于史书中并没有留下相关的记载。但是我们根据晚唐西北地区的形势及5族谱6所载的相关内容,可对翁
郜所兼领静难军节度的辖区进行探讨。
5族谱6所收5授翁郜朝请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制6载:
自倾分吾忧寄,御彼边陲,积粟训兵,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安人和众,威望远同于颇牧,机谋动合于孙吴。致夷狄绝贪婪之患,垣墙无战伐之劳。永念功庸,宜加宠奖。矧当关帅,尤善得人。是宜委以双旌,俾之复临故土¼。由此可知,唐政府之所以委翁郜以重任,就是希望其能/复临故土0,这就证明河西节度及静难军节度的辖区都应是吐蕃王国崩溃后唐政府所收复的河陇失地。
5新唐书#方镇表四6/河西0节度咸通四年载:/置凉州节度,领凉、洮、西、鄯、河、临六州,治凉州0½。
随着河陇地区形势的变化,此后唐政府又将凉州节度的辖区调整至河西的凉、甘、肃三州¾。而据5旧唐书6卷205昭宗纪6的记载,光化三年(900)八月己巳,张承奉被唐政府册封为/归义节度、瓜沙伊西等州观察处置押藩落等使0¿。由于河西诸州分别由凉州节度使(后又曾改置为河西都防御使及河西节度使)及归义军节度使辖理,所以翁郜所兼领之静难军节度使的辖区应并不在河西,而只能在陇右及其侧近的原、威、武诸州范围之内。
大中三年(849),趁吐蕃内乱之机,唐政府收复秦、原、安乐三州。此后,唐政府陆续以安乐州置威州,以原州之萧关置武州,由此,唐政府最初所收复的三州七关就形成了秦、原、威、武四州辖区。大中五年(851),张议潮以河陇十
104
¹º»¼½¾李军:5晚唐政府对河西东部地区的经营6,5历史研究62007第4期,第27-41页。
5新唐书6,第1886页。
翁忠言、翁金水编:5京兆翁氏族谱6,第186页。5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6上册收李权撰5大唐太原郭公(顺)墓志铭6,载志主生前担任过/静难军节度都兵马使兼押衙充丰
义厢镇使0,于文德元年八月七日卒于/泥阳之西丰义镇之公舍0,十一月九日葬于/州新平县大谷之原0。
5元和郡县图志6卷35关内道6/
州0条载宁州西北八十里有丰义县,所以丰义镇当为县、镇并置。郭顺生前担任
宁节度属下的/丰义厢镇使0,死后又葬于
的新平县,李权所言的静难军仍指
宁节度。此外,5关中石刻文字新编6卷2收有自署/节度衙推充梨园镇判官0赵珏所撰的5静难军梨
园镇新修禅院建尊胜经幢铭记6,此经幢立于大顺二年(891)正月一日。据宋敏求5长安志6卷20的记载,梨园镇在唐京兆之云阳县,宋淳化四年置淳化县。而据唐史,乾宁二年(895)七月至十月间,曾率军大破王行瑜于梨园镇,可知此前梨园镇为宁节度军队所驻期间核查
防。所以,赵珏所言的/静难军0亦指宁节度。虽然在上述资料中
宁节度仍被记作静难军,但皆属
宁节度人员的自称,并不代表此
时唐政府仍然保留了宁节度的这一军号。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代宗时期魏博节度曾被唐政府赐军号为天雄军,但不久以其悖傲而削之。天
二年(904),唐政府始复魏博天雄军号。但是据5唐代墓志汇编续集6咸通0505唐故魏博节度天雄军司马南阳
郡宗府君墓志铭并序6的记载,咸通九年(868)之际,魏博节度仍有天雄军的设置。这也就证明,藩镇的自称并不等同于唐政府的官方承认。此外,晚唐归义军节度自称河西节度的现象也与此类似。由此,虽然宁节度内部在光启二年十二月之后仍使用静难军的称号,但
并不能证明唐政府在朱玫作乱之后仍然延续了
宁节度的静难军军号。
李日方:5文苑英华6,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2330-2331页。
薛居正:5旧五代史6,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52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6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节度使   节度   河西   政府   防御   族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