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大坝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右坝肩施工图设计文件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3
4、《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6、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坝肩地形地质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青平乡境内的普子河下游,距彭水县城35km,是普子河流域规划的第四个阶梯级电站。
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一水利综合利用工程,工程的开发任务为发电、灌溉、场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三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水库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306.0m,总库容6813m3,灌溉面积5.231万亩,向乡镇及人畜年供水量1325m3,电站总装机3.0kw
郭金服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大坝、溢流表孔、电站进水口、发电引水系统及电站厂房、灌溉干渠及大型渠系交叉建筑物等组成。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在其右岸非溢流坝段设置取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包括溢流表孔、大坝底孔。大坝基础高程为236.00m,坝顶高程309.50m,最大坝高73.5m,坝顶长度201.06m,中部偏左岸布置5孔表孔泄洪;坝顶宽5m,底宽18m;压力引水隧洞全长603m,圆型洞身开挖断面6.3m我们都是大导演
2.2工程地质
2.2.1气象
普子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弃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 3.8℃,多年平均降雨量1248.9mm,降水天数163.3d;日照时数1035h;多年平均风速0.9m/s,最大风速15.0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
2.2.2区域地质概况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隶属杨子准地台上杨子台坳的川东南陷褶束中的黔江凹褶束内。出露的地层岩性由老至新有:(1)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2)寒武系(ε),(3)奥陶系(0),(4)志留系(S),(5)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6)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7基金经理面对面),二叠系(P),(8)三叠系(T),(9)第四系(Q)。
工程区位于新华夏系川鄂湘黔降起褶皱带,区域内北东和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以及背斜与断层的相伴而生,构成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框架。区内的主要构造由西向东有;老厂坪背斜和马武断裂、普子复向斜、郁山背斜和郁山断层。本区自震旦系以
来,区域内曾多次沉积间断,形成多层古溶蚀面和古岩溶,它们大多数被后期沉积物充填。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工程区属VI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度区。
2食品网络营销.2.3工程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两岸岸坡高陡,相对高差5001000m,平均自然坡度40°~60°,其中灰岩地段稍陡。库区位于普子复向斜东南翼,岩层呈单斜构造。走向NE35°~45°,倾向NW,倾角30°~43°,库尾接近向斜核部,倾角62°~74°。库区无区域性断裂和较大规模断层通过,层间断层较发育,但规模小,破碎带内常见糜棱岩、碎裂岩,少量岩溶角砾,多数未胶结。
2.2.4工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普子河在坝址区流向为SE120°,河谷两岸地形呈“V”型对称,315m高程以下平均自然坡度60°,局部近直立,315m高程以上平均35°左右;右岸岸顶高程大于400m,平均自然坡度50°。
1)坝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第二段和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组第一段,二者之间以及与上覆地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第二段(S11n2)岩性为青灰~灰绿薄层~中厚层泥质砂岩,岩石软弱,强度较低,易风化,易崩解,裸露于地表者多为强风化,岩体较为破碎。
2)志留系中统罗惹坪组第一段(S11r1):主要为中厚层石英粉砂石,局部夹有薄层泥质粉砂岩。根据其岩性、岩层结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划分为4个岩组。
第一岩组(S21r11):浅灰中厚层石英粉砂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等,岩石致密坚硬,完整性好,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层理发育,单层厚度一般1020m。该岩组在坝址区总厚约53m,与下伏龙马溪组地层在地形和岩性上界线明显。
第二岩组(S21r12):薄层泥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石英砂岩,总厚约38m,该岩组岩石相对软弱,强度低,易风化,易崩解,在地形上形成一相对平缓的凹槽,局部地段呈薄层泥质粉砂岩夹层出露。夹层一般出露宽度58m,单层厚度210m,夹层间多为岩屑或岩粉充填,局部夹有0.30.5的泥膜,泥化特征不明显。第二岩组与覆盖第三岩组界线较明显。
第三岩组(S21r13):中厚层石英粉砂岩,岩石坚硬完整,强度高,层理发育,坝址区出露厚度60m,主要分布在坝线河床坝基一带,是建坝的主要岩体,该岩组顶部和底部分别有8齐齐哈尔洪水~10m厚的薄层泥质粉砂岩夹层(Jcr)。
泥质粉砂岩(Jcr1)分布在第三岩组的底部,为薄层泥质粉砂岩,产状基本稳定,单层厚度58m,单层厚度15cm,层理发育,层间结构面多为岩屑夹泥膜,宽一般0.31.5cm,泥膜厚度一般小于0.5cm。分布较连续,遇水易软化,工程性质较差。
薄层泥质粉砂岩(Jcr2),分布在第三岩组的顶部,右岸通过变形体的上游边缘,平面出露宽度810m,厚68m,分布连续,产状稳定。单层厚度35cm,层间结构面发育,多为岩屑夹泥膜,宽度一般为0.31.5cm,泥膜厚度一般小于0.5cm,浅部裂隙局部夹有黄褐次生泥膜,分布较连续,遇水易软化,工程性质较差。
第四岩组(S2lr14):石英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该岩组以软硬相间的互层为基本特征,由于差异风化,在地形上表现为脊槽相间特点。
3)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包括河流冲积和崩坡积物。冲积分布于现代河床及高漫
滩上,厚310m,为含砂的卵砾石石层,卵砾石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砂不连续,不成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厚度变化较大。崩坡积物零星分布于冲沟及缓坡地带,一般厚度13m,成分主要为碎石土。
坝址区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呈单斜构造,走向NE40°~50°(与河流近直交),倾向NW(上游偏左岸),倾角35°~4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6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工程   砂岩   大坝   分布   泥质   出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