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预测

143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万众瞩目,页岩气作为非常规领域迅速崛起的天然气能源,已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今页岩气是众多学者感兴趣的课题。大量资料显示,我国已经在四川盆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和寒筇竹寺组海相页岩取得了重大突破,探明了焦石坝、长宁—威远等千亿立方米级的大气田。目前,川南地区的威远区块、长宁区块是中国页岩气资源最丰富、开发最现实的区块,最有潜力的南方区块,因此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研究。同时随着威远和长宁页岩气示范区在龙马溪层段已发现商业性开采价值,这更加肯定了川南地区海相页岩层将成为国内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
山居笔记pdf
1 地质背景
四川盆地构造上属于上扬子板块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海相和陆相两大沉积演化的盆地,从纵向上看发育了4套海相烃源岩层系,是具有多层系复杂的含油气盆地。由于加里东、海西运动时期板块活动频繁,四川盆地基底因运动而升高,造成灯影组顶部构造发生剥蚀现象,部分地层缺失。泥盆系、石炭系时期,整个盆地发生抬升隆起现象,该沉积在该期是大面积缺失的。致使志留系地层大部分遭受剥蚀,同时寒武系地层的接触方式为区域不整合接触,在早寒武世筇竹寺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侵运动全部被海水淹没,因此对页岩气的保存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2 川南地区页岩气勘探潜力
2.1 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有利区
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主要发育为一套深水陆棚相沉积,炭质含量普遍较高,主要岩性为灰黑炭质页岩、黑硅质页岩夹条带状粉砂岩,以富有高硅页岩为主。页岩层位埋深厚度巨大,有机碳含量由上至下依次不断增高。研究区全层段TOC含量大于2.0%,有机质成熟度适中R o<3%,脆性好、孔隙类型为黏土矿物晶间孔,页岩气主力产层以硅质页岩、钙质页岩为主,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几乎不含蒙脱石裂缝发育,这就说明高硅高钙有利于形成页岩基质孔隙与裂缝,含气量平均2.6m 3/t,含气性与TOC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以长宁—威远示范区14口井为例,石英、长石、黄铁矿在矿物含量中占绝大部分,这就说明龙马溪组页岩段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页岩气后期的压裂形成丰富的页岩气。
2.2 下寒筇竹寺组有利区
通过前人的大量资料证实筇竹寺组也是四川盆地一个以深水陆棚相沉积为主的黑页岩地层,沉积水体较深、还原性较强,水动力较弱,厚度整体较厚200~400m,TOC>2%。R o较高说明已经经历了生烃演化过程,脆性加大,有机质孔隙易被破坏,孔隙类型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由于黏土矿物晶间孔隙大量减少,随之页岩总孔隙空间就会变少,储集物性差,从而使含气量降低,含气量平均1.29m 3/t。
筇竹寺组页岩TOC虽然较高,但含气量却不足,普遍低于2.0m 3/t,由于筇竹寺组页岩形成的时间较五峰组-龙马溪组早时代老,岩生物成因硅质、钙质含量少,构造活动明显,对保存条件高,演化程度相对低、保存条件好具备这些条件可以充分说明研究区具有勘探潜力。
3 川南地区页岩气有利甜点区
页岩气本身具有“自生自储”连续型气藏的特点,研究区本身属于深水陆棚沉积环境,这就意味着最终会形成高丰度的有机质沉积物,会富集大量的有机质页岩。探究页岩气的富集机理就应当把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保存条件作为首要主控因素,着重考虑暗泥页岩沉积厚度、TOC、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成熟度等因素,结合与资源储量都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并进行有利优选。根据大量资料表明在四川盆地南部绥江—宜宾—自贡一带其下古生界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暗泥页岩沉积厚度大,TOC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成熟度普遍高,这充分反映该区可以作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4 结束语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勘探研究,特别是在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一龙马溪组及筇竹寺组页岩气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为南方地区页岩气富集有利区预测提供重要依据,为中国页岩气发展前景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蒲泊伶,蒋有录,王毅,等.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J].石油学报,2010,31(2):225-230.
[3]黄金亮,邹才能,李建忠,等.川南下寒筇竹寺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1):69-75.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预测
醋酸甲酯张玉颖
长江大学 湖北 武汉 430100
摘要:从四川南部有机质页岩入手,系统收集研究区的野外地质资料,探究储层页岩沉积环境,TOC含量,有机质类型,脆性矿物含量等特征和保存条件。这表明该研究区具有较强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并预测页岩气“甜点区”。
水声工程
关键词:页岩气 筇竹寺组 龙马溪组 下古生界 勘探前景蜜蜂丰子恺
Prediction of favorable areas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 in the lower Paleozoic qiozhu Si Group and the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Zhang Yu Ying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闫世可Abstract: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e organic shale in southern Sichuan,systematically collects the field geological data in the study area,and explores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reservoir shale,the content of TOC,the types of organic matter,the content of brittle minerals and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strong shale gas exploration potential and predicts shale gas dessert area.
Keywords:shale gas;qiong zhu si formation;long ma xi formation;lower paleozoic;exploration prospect.
>中共二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4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页岩   龙马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