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泯灭与觉醒

金基德时间论《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泯灭与觉醒
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彻底泯灭及黑人女性的觉醒,期望世人能够倾听黑人女性心灵深处的呐喊与挣扎,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同时,黑人女性自身要努力挣脱白人价值观的桎梏,建构出黑人女性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
标签:女权主义;泯灭;觉醒;价值观
蒲剧苏三起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展示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与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的冲突,探索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审美观对黑人女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无论题材还是主题都渗透着女权主义思想,处处都在体现着黑人女性女权遭到无情践踏,心灵受到彻底摧残的事实。
女性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和受歧视的等级,黑人女性的地位则更为不堪,在白人和男性统治的社会中,黑人女性被认定为”第二性”。她们的自我定义被删除、自我身份被粉碎、人性尊严被扼杀,她们自身也因而被认定为牺牲者。她们早已迷失在白人与男性所创设的迷
雾里。所有的人都拒绝看见她们,甚至她们也拒绝看见自己,最终成为不可见的隐形人。她们没有一点自主权力,她们渴望”白化”自我,渴望”男性化”。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文化,女性主义都被完全的泯灭在了白人统治的世界之中,女权最终被彻底淹没在男权世界中。金属材料>usr
关于女权主义从政治角度一般界定为”一项结束压迫的运动”,是要实现正真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从文化角度则被界定为”对妇女独特的或传统的价值观、信仰、思想和行为的自觉兴趣和礼赞”,强调女性应该立刻觉醒,起来抗争,努力破除自身精神上的枷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争取自身应有的权力,早日实现内心世界的解放。
2012安徽文综《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194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镇上,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Pecola)在一年之间的遭遇。佩科拉遭受着歧视和虐待,她慢慢地察觉自己生活的困境居然源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女孩。按照白人的审美标准,白皮肤、蓝眼睛、金发为美,黑皮肤为丑。她渴望着改变自身而取得众人的欢心。于是日里夜里她开始向上帝祈祷,想要拥有一双代表脱离黑人特征的漂亮蓝眼睛来”白化”自我。可见,白人强势文化表现出的种族主义彩,扭曲了佩科拉幼小的心灵,导致她产生出一种对自己的鄙视和厌恶。
>聚氨酯丙烯酸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8:5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黑人   女性   白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