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树——精选推荐

宠物小精灵bw粤语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家庭树》教学设计
江苏⾼邮市武安中⼼⼩学陈海峰⽑荣秋
⼀、教学⽬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通过开展⼩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激发亲情体验,萌发对家的热爱,并乐于和同伴分享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陇西地震⾏为与习惯:在唤醒亲情体验的同时让学⽣明⽩爱需要回报,懂得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并愿意做个尊敬长辈的孩⼦。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懂得⾃⼰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借助“树”的形象理清⾃⼰家的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形
成“家”的概念,知道⾃⼰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并在此学习过程中提⾼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能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分享感受与活动成果。
过程与⽅法:引导学⽣学会关爱⾃⼰的长辈,在游戏活动中理清⾃⼰的家庭结构,在调查活动中尝试体验家的亲情,并能和他⼈交流⾃⼰的感悟。灯光王愿坚
⼆、教学重点
1.理清家庭结构关系,确⽴“家”的初步观念。
2.明⽩尊敬长辈的基本礼节
三、教学难点
课内:帮助学⽣在理清家庭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家”的概念。
实践:唤起学⽣的亲情体验,激发对家的热爱,引导学⽣学会回报长辈的爱,主动尊敬长辈。
四、准备活动
1.组织开展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的⼩调查
2.搜集学⽣的家庭照⽚
3.多媒体课件及卡⽚的制作
第⼀课时
⼀、课前准备
1、学⽣在家长的协助下,对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基本情况进⾏调查,填写好相关的调查表。
2、教师准备“⼤树家庭”课件、“⾮常6+1”节⽬节选及“我爱我家”的MTV。
⼆、教学过程
(⼀)认识“⼤树家庭”。
导⼊: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画的什么?——是⼀棵树,这是⼀棵奇特的树,因为这棵树中蕴藏着⼀个个朴实⽽幸福的故事,想⼀睹为快吗?
1、课件①:师点击树叶,屏幕上出现⼀段录像:⼀⽚树叶坐在⽉光下,等树⼲(爸爸妈妈)回来过中秋节。(树叶配童⾳)
2、师再点击树⼲。(树⼲配成⼈语⾳,树⼲带着树叶去看望树根长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师继续点击树叶、树⼲、树根。提⽰学⽣将同辈、⽗母辈、祖⽗母辈与树叶、树⼲、树根三者之间的
关系联系起来。
相机出⽰课题:为这棵树取名——家庭树(板书)
(⼆)贴贴“家庭⼤树”。
费雪效应
1、让学⽣在⿊板上⽤卡⽚拼贴“家庭树”。引导学⽣说出先有了树根,树根再衍⽣出树枝,树枝⼜长出了树叶。
2、根据树的⽣长特点,联系家庭的组成情况,说说树根、树枝、树叶在家庭中分别指哪些⼈?让学⽣在⿊板上已贴的“⼤树家庭”中贴相应的家庭成员结构卡⽚。
3、课堂⼩制作,⾃制“家庭树”。(先画⼤树,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反映各⾃的家庭结构。)
(三)解读“家庭⼩词典”。
提⽰:两代⼈⽣活在⼀起为⼩家庭,三代及三代以上⼈共同⽣活的是⼤家庭。
1、说说⾃⼰的家庭是怎样组成的,你家属于⼤家庭还是⼩家庭?
*选取照⽚的时候注意选取三⼝两代之家、五⼝三代之家、四世同堂三种不同的家庭类型。
a.指名简单介绍照⽚:
(1)这张是谁的家庭照⽚?(两代之家)你来给⼤家介绍介绍。你们看他长得⽐较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呀?
评:他长得⼜像爸爸⼜像妈妈。那是因为他和爸爸妈妈之间有着⾎缘关系。这位同学的家庭是个三⼝之家,我们称为⼩家庭。哪些同学的家庭和这位同学⼀样?贾耀斌
(2)这张照⽚中⼈可挺多的,⼩主⼈公是谁呀?上台来说给⼤家听听。(三代之家)
评:这位同学的爷爷奶奶也和他们⽣活在⼀起,这样他的家⾥有⼏代⼈啦?这是⼀个五⼝之家,哪些同学的家庭也和这位同学⼀样?
(3)瞧,这个家庭有⼏⼝⼈?我们⼀起来数⼀数。这是谁的家?你们家⾥⽣活着这么多⼈,请你为我们⼤家介绍⼀下他们都是谁?
评:这位同学的家是四世同堂,真是⼀个⼤家庭呀。班上还有哪些同学的家庭也是四世同堂的?
b.同学们,刚才通过照⽚我们认识了三个温馨的家庭。其实,⽆论是两代⼈的⼩家庭,还是五⼝之家,或者是四世同堂的⼤家庭,每⼀个可爱的家都像是⼀棵⼤树。
c.同学们,在三⼝之家中,谁是树根呀?
在五⼝之家中,谁⼜是树根呢?为什么?
d、我们来听听图中这个⼩朋友的介绍吧。
点击孩⼦头像,播放录⾳:我的家先是爷爷奶奶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爸爸;外公外婆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妈妈;后来,爸爸、妈妈有了婚姻关系,才有了我。我是全家⼈的希望。
2、在家庭这所学校⾥,谁是⽼师,⽗母是怎样关⼼教育你成长的?
3、拓展家庭概念:亲戚也算家庭成员吗?
课件2:芳芳⼀家三⼝及他的亲友团去参加“幸运52”节⽬,⽐赛结束了,他们要合影留念,如果按辈份坐,可以怎样为他们安排?(怎样坐不重要,只要能说出称呼。)
(四)介绍⾃⼰的家庭。
1、运⽤调查表完成书上的⼩调查练习,可增添些栏⽬,⽐⼀⽐谁对家庭成员了解更细致。如他们的⽣⽇、年龄、⼯作单位、职务、学历、爱好及嗜好等。
2、⼩组内介绍⾃⼰的家。
3、课堂交流:“我爱我家”。在介绍完⾃⼰家庭的主要组成情况后,每⼈⽤⼀句话赞美你的⼀位家⼈,并说清楚为什么要赞扬他(她),给⾃⼰的⼀位家⼈提⼀条意见或建议。
4、播放MTV《我爱我家》。
⽣边看边唱,捕捉温馨的细节。
第⼆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相关家庭⾓⾊的卡⽚。
2、学⽣每⼈准备⼀张或⼏张“全家福”照⽚,与亲戚合照的更好。教师课前要选择⼀些典型的照⽚,让学⽣准备在课堂上介绍。
3、准备“连⼀连”及“抢答”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进⼊情境,理解尊称。
过渡:在⼤家庭⾥,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很多⼈也是我们的亲⼈,该怎样称呼他们呢?看谁反应⼜准⼜快。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快乐岛。(点击课件出现“快乐岛”)
课件演⽰:快乐岛画⾯,岛上分为“快乐猜想”、“快乐⽐拼”、“快乐城堡”、三个游戏项⽬。快乐岛上智慧多,要想获得快乐,必须智闯三关。让我们⼀起先闯第⼀关——快乐猜想。
【活动⼀】快乐猜想
情境1:猜猜他是谁?
师拿出照⽚,边展⽰边介绍:
(1)这是⼩明的爷爷的哥哥,⼩明该怎么称呼他?
(2)这是李刚妈妈的妹妹的孩⼦,李刚该怎么称呼她?
(3)这是盼盼爸爸的妈妈,盼盼该怎么称呼她?
……
情境2:静⼼连⼀连。(投影)
附《辈份歌》:
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爷爷的妈妈是奶奶。
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妈妈的妈妈是外婆。
爸爸的哥哥是⼤伯,爸爸的是姑妈。
……
听《辈份歌》后,你还知道哪些称呼?静⼼思考后连线。
爸爸兄弟的⼉⼦外婆
妈妈妹妹的⼥⼉堂兄
爸爸的妹妹的丈夫表妹
妈妈的兄弟姑⽗
妈妈的妈妈舅舅
(过渡)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进⼊第⼆关——快乐⽐拼了。
【活动⼆】快乐⽐拼
1.要想在“快乐⽐拼”的游戏中顺利过关,必须熟唱《家族拍⼿歌》。(出⽰课件)
爸爸的爸爸是爷爷,妈妈的兄弟是舅舅,
爸爸的妈妈是奶奶,妈妈的妹是姨妈;
爸爸的哥哥是伯伯,同姓的兄妹是堂亲,
爸爸的弟弟是叔叔,外姓的兄妹是表亲;
爸爸的妹是姑妈;家族关系牢记⼼,
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快快乐乐⼤家庭。
妈妈的妈妈是外婆,
*全班拍⼿对唱⼉歌。
2.课件演⽰“快乐⽐拼”第⼀关,进⾏抢答游戏。
(1)抢答前分好代表队,看哪⼀队反应⼜准⼜快。安排10题左右,每题10分。
师依次出⽰投影题⽬,如:舅舅的⼥⼉真漂亮,她是我的__?
⽣抢答,⼩组计分。
(2)⼩组对考,指导顺问、逆问结合。如爸爸的妹妹是我的___。我是爸爸的妹妹的___。
情境表演。
以⼀家庭亲友聚会为例,随机抽取卡⽚头饰,组合成⼀个个新家庭,让学⽣现场演⼀演该怎样互相尊称,重点是分清⼈与⼈之间的称谓关系。
【活动三】快乐城堡
聂耳钢琴1.课件打开“快乐城堡”的⼤门:快乐城堡⾥住着⼀名⼩学⽣,他特别尊敬长辈,播放短⽚。(主要内容为:宁宁为爷爷端早点,上学,放学向长辈问候等)宁宁在尊敬长辈⽅⾯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相机学习《弟⼦规》的两条古训(点击出现古训“出必告,⼊则⾯”“或饮⾷,或坐⾛,长者先,幼者后”)。
2.和宁宁相⽐,⽼师相信你们做得更好。你平时是怎样尊敬长辈的?(随机指名学⽣上台戴头饰表演)
3.但是宁宁也有难题呢!课件出现⼀个⼤问号:
播放《书包谁来拎》(简介:放学的路上,奶奶总是抢着把宁宁的书包拿过去,宁宁不肯,奶奶就⽣⽓了。)
请学⽣说说在这种情况下宁宁该怎么办?
4.你们真棒!连宁宁的难题也解决了,顺利通过了快乐城堡!⽼师相信能通过快乐城堡的孩⼦⼀定会给⾃⼰的家庭带来快乐与快乐。
(⼆)练习巩固。
1、在填图册上填写家庭关系图。
(三)安排⽣⽇宴会。
课件:出⽰相关的⼈物,并附上⼈物关系说明。
阳阳同学过⼗岁⽣⽇,家⾥来了许多客⼈。
1、假如你是阳阳,请你给我们介绍⼀下。如,这是阳阳的叔叔,阳阳是他的侄⼥。
2、请你当⼀次⼩主⼈,代为安排⽣⽇宴会的座位。
3、⽣⽇晚餐开始了,你觉得蛋糕应先分给谁?为什么?
4、在接待各位客⼈时,你还知道该注意哪些礼节?
(四)欣赏美⽂。
听录⾳读《奶奶的跛脚》,或教师范读。
说⼀说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长辈对晚辈⾃古以来有着不求回报的⽆限的爱,我们做晚辈的也要有⼀颗感恩的⼼,⽤⼼回报长辈。
边听朗读边欣赏⾳乐《感恩的⼼》。
(五)实践作业。
抓住每次与家⼈亲友团聚的机会,弄清“我”与他们及他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展以“亲情暖我⼼”为主题,以“学会礼貌待⼈”为训练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2:3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4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庭   爸爸   妈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