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汉朝来 第一集 家的记忆 解说词

《我从汉朝来》运动数据分析
第一集家的记忆
【解说】公元147年,东汉儒士武梁已经年近70岁,他的母亲已离世两年。武梁深感自己去日无多,开始在墓地上,用石头建造一座祭祀的祠堂。这种祠堂是后世宗祠的早期形态,也叫享堂,这将是他留给家族和后人最后的记忆。
字幕】山东嘉祥
【解说】2015年,山东嘉祥,武梁生活的武翟山,仍然出产上好的青石。嘉祥县80多万人口中,每十人就有一人以石为生。武梁离世已经1864年,他建造的祠堂,早已毁塌于时光之中,但石头上的画像却新如昨日,犹如一个汉代家族的图像迷宫。
家,是成长的堡垒,也是最后的归宿,是中国人永恒的庇护之所。今天的我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不变的永远是家的温情和归宿。这些画像从未与石头分离,坚守着一份汉代家族的真意,等待着我们去探寻。
【字幕】第一集家的记忆
【字幕】荷兰阿姆斯特丹
【同期】我的名字是望安余,中文叫法是余望安,余是我的姓。即使我说了自己的名字是an oe之后,人们还是会问你是从哪来的啊。【解说】余望安是一名自由作家,上世纪90年代,因为创作一部关于祖母的小说,再次唤起了她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怀着对祖先强烈的
好奇,余望安展开了对家族历史的探寻。对于余望安一家寻中国祖先,他们海外的亲戚们充满了期待,但他们和余望安一样不会中文,对于家族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些照片是他们手头仅有的家族记忆,也是寻根最为重要的线索。
【同期】我们都知道这些照片,这是14个孩子和祖母辈的父母的照片。这个是An和Su的祖母,这是曾祖父的,这是Tjan Jipeek曾如柏。
【解说】曾外祖父曾如柏,是余望安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祖先名字,他是印尼一家糖厂的经理,有14个子女,然而线索到这里便断了,他们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却没有任何进展。对中国家族体系的陌生,让他们的寻之路愈加艰辛,
【同期】余望安丈夫:我开始在荷兰做关于家族历史的研究,但是完全没有办法进行,因为什么材料都没有。
【解说】迁徙与融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一代又一代,流转不息。迷失在时间中的余望安开始追根
t5003
溯源,重新理解自己,在这条艰难的寻根之路上,等待他们的也许是未知之谜,也许是一场久别的重逢。【字幕】中国广州李氏宗祠
【解说】今天的中国,传统的家族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祠堂遭到损毁和遗弃,追根溯源已经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调查显示,两人家庭和三口之家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的主流,占到了全部家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中国人的家族正在变得微小和游离。作为一个繁忙的当代人,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家族的历史呢?
【同期】杨芳(匾额收集者):有些匾额是在猪圈,在阁楼的楼板,或者是说在取仓库的门板的时候发现的,裁了三分之一的,被火烧的,或者上面有很多动物的粪便的,应该说是伤痕累累。当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被我们践踏在脚底的时候,作为脚踏板的时候,作为猪圈门的时候,我觉得其实这是一种很悲哀的事情。
【字幕】福建连城
【解说】匾额,悬挂于祠堂之上的家族名片,一次偶然的机会,杨芳接触到了这些褪的旧物,从最初的兴趣到执着地收藏,十多年来,她已经搜集了七百多块来自祠堂的牌匾。
江西中医学院图书馆
【同期】杨芳:清洗的过程当中是花了非常多的精神,它上面有一层非常厚的灰尘,或者是说一层油
污,用指甲去抠出来的话是黑黑的粘稠的。很多家族的人,很多百姓,他并不知道有文字的这些匾额代表了什么意义,他觉得这个有人喜欢嘛,反正有人要,有人要那就卖掉了。他们是在卖匾我是在买匾。
【解说】这些牌匾本应该作为一个家族的荣耀悬挂在祠堂当中,如今这些家族的象征物正在从我们的生活中慢慢地消失,即使是始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对中国传统的家族概念充满了陌生。贫铀弹是什么
【字幕】山东武梁祠
【同期】小时候我们把这石阙,当地的百姓把它说成是斗鸡台,因为当时它在村子挖的水塘里面,大部分都在淤泥里,上面就露出来一米多高,一米多高一层一层的,小孩很容易就爬上去了,爬上去就从上面往下跳。
【解说】这里是武氏墓石刻博物馆,收集着来自一千八百年前的汉代石刻。神仙、英雄、历史典故、社会生活都被镌刻于此,它们被称作汉画像石
【同期】我们刻的一公分是六个道,实际上武氏祠画像石上面的背景处理比我们刻的还要精细,一公分达到七个道。
【解说】梁秉公是嘉祥当地的石匠,和石头打了四十多年交道,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梁秉公手里的锤
子和凿子却从未改变。汉代的工匠们也同样使用这些工具雕刻石像。通过这门古老的手艺,梁秉公和汉代工匠们建立了某种密切的联系。
【同期】那种技法,一看那种熟练程度,真正要功夫的衣领、袖口,或者衣服的这个下摆,这个边上,那些斜道道,包括外面的装饰花边,那上面那些道刻的确实精美之处令人叫绝。
【解说】汉代历经四百多年建立了中国人许多内在的伦理和秩序。【字幕】汉画像石《楼阁燕居》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解说】武梁祠建立至今,经历了损毁与重现的不朽传奇,它坍塌过,遗失散落过,被砌入桥梁,甚至被泥沙掩埋。
【字幕】汉画像石《孝子》系列
【解说】现在的武梁祠是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巨大石条,透过石条上包罗万象的细密浮雕,汉代人蓬勃浑厚的气息扑面而来。
【字幕】汉画像石《车马出行》系列
【解说】面对这些刻满了汉代生活的巨大石块,我们难以想象,汉代人会以怎样的心境面对这些画像,如此复杂的人物和场景,当它们组
合在一起时,会构建出一个怎样的空间呢?
【同期】蒋英炬:这些石头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在建筑上的配置是什么?这整个建筑是什么样的?他是为什么来搞这些画呢?这些画原
来的功能是什么呢?这些画都刻在什么地方?你不解决这些问题,你怎么知道这些画像是干什么的呢?
【解说】千百年来,武梁祠以离散之躯静静地守候着,但越是接近它,就越容易迷失在这个复杂的图像迷宫当中。1963年,年轻的蒋英炬第一次接触到武梁祠,从此,武梁祠和武梁成为他学术研究中最为重要和持久的研究对象。蒋英炬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复原武梁祠,从建筑的角度入手,也许才能打开武梁祠的神秘之门。
公元145年,武梁68岁,母亲以及官居敦煌长史的侄子武斑相继离世。这一年,京师地震,儒生们把这解释为上天对君王的警告。垂暮之年的武梁精心地挑选场景和故事,雕刻于这座祠堂之中。每一幅画像石都有它的含义,同时也隐藏着一个一千八百年前的汉代人对家的诠释。
【字幕】汉画像石《楼阁受祭》
【字幕】汉画像石《伏羲女娲交尾图》
【解说】这块画像石上刻画的是伏羲女娲交尾图,人身蛇尾的伏羲和女娲被云气和成对的神仙包围着,寓意人丁和家园的兴旺。上古传说,他们是化生万物的始祖,伏羲统一了天下,是婚姻、衣服、饮食等生活规则的创造者,女娲则补天造人,创立了大自然的秩序。画像中,他们以夫妻的形象出现,手中持握着象征天地法则的规和矩。武梁把
安泰卓越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2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1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画像石   字幕   祠堂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