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SNS

一、社交网络简介
1、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2、涵义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网络,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节点,编织社会结构,扩大社交范围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
3、应用领域
    集即时通信、 博客、论坛、邮箱、游戏、音乐、视频等于一体,其用户在线上线下皆以相对真实化的背景为纽带,以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为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用户关系网。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网络效应,使用这项产品或者服务的人越多,这项产品或服务就越有
价值和吸引力。
4、基本理论
(1)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一个人与世界上任意一个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2)“150法则”
张琨维150定律,也称“邓巴数字”,是由罗宾.邓巴(Robin Dunbar)——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提出的,150定律指出:维持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人数的最大值约为150人。
(2)强连接和弱连接理论   
根据沟通的频率和深度看,人们在社会网络中,有的关系是“强连接”,如血亲关系、亲密朋友关系等,而有的关系则属于“弱连接”,如偶然在某聚会上结识的熟人关系等。
    最早的SNS网站SixDegrees.Com创立于1997年,随后各种SNS迅速发展。但由于当时SNS本身的服务模式不成熟,无法满足网民的访问需求,SNS并没有成为主流网站。直到2004年以社交游戏和实名制交友见长的Facebook出现后,SNS才真正兴起。
5、传播特征
    SNS具有互动性强、去中心化、开放封闭并存以及同步异步传播等四个主要传播特征。
6、主要功能
(1)个人页面
    人们在其上通过自我描述让自己页面栩栩如生。 SNS的个人页面包括姓名、年龄、地区、兴趣、生日、爱好等个人信息。
(2)中韩渔业协定好友列表
每名SNS用户都拥有一个其他用户可见的显示朋友关系的好友列表,列表中的好友同时也是该网站的用户。SNS网站公开展示每个人的朋友关系网,正是SNS的核心特征之一 ,人
们可以点击进入好友的个人页面,不断追溯他们好友的关系网络。
(3)状态发布
SNS网站中通常有一个状态发布区域,在该区域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公布最近状态,他的好友们可在自己的个人页面上实时看到该条状态。
二、社交网络起源与发展
1、早期观点
社交网络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的著作里。在十九世纪晚期,涂尔干和斐迪南·滕尼斯在他们关于社会体研究中暗示了社交网络的观点。滕尼斯认为:社会体既可以作为联接分享价值观和信仰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客观的、正式的和工具性的关系而存在。
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2、代表性观点
①涂尔干侧重从非个人主义的角度解释社会事实,他认为:当相互作用的个人不再占有个
人角属性的现实出现时,社会现象就产生了。
②西美尔也是早期社交网络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认为在研究个人时,不能仅从孤立的单个人出发,而应该从他所处的社会网络角度出发。当个人进入网络时,他不仅仅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且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入到现在的网络中。
一般认为,社交网络研究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类学的研究。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了“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的概念,他把社会关系看作是一种“网”或“网络”;1954 年,J.A.巴恩斯在对挪威渔村研究时进一步将人类社会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社会关系构成的这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隐喻变为系统研究;伊莉莎白·鲍特在《家庭与社会网络》一书中对社交网络的分析至今仍然被看作是对英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经典范例。
3、学派
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中,有三个派别对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们分别是:
(1)社会测量学学派
    他们主要在运用图论(graph theory)方法方面对网络分析有所贡献;社会测量学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关系密切。如库特·勒温(Kurt Lewin)、雅各布·莫雷诺(Jacob Moreno)等都是“格式塔”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们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从纳粹德国移居美国后,发展了社会测量学这一方法。特别是莫雷诺,他一直关注人际关系与心理之间的关联问题,或者说是个人的心理满足与“社会构型” (social configurations) 的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
(2)哈佛学派
    他们主要在研究人际模式和“团伙”(cliques)形式方面有所成就;20 世纪 30 年代,哈佛大学的沃纳和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具体运用了社会网络图来反映体结构,主要说明体中的非正式关系。因此,霍桑实验被认为是第一个在调查中使用社会网络图来描述体关系的重要研究。后来,沃纳又做了著名的“扬基城”研究,他认为社区是由各种子体构成的,他把这些子体称为“团伙”,认为它们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其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体感和亲密性,内部也确立了某些体行为规范。
(3)全身长指甲曼彻斯特学派
    他们主要对个体中心网方面研究很深。这些派别分别沿着两个研究取向发展,一种是个体中心网络分析,另一个是整体网络分析。曼彻斯特学派在社会网络研究中,主要分析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通过对每一个体的考察,就可以形成以个体为中心的(ego-centered)网络。米切尔提出,可以通过一些描述人际关系的质量的概念来对个体间的网络加以分析。这些概念有“互惠性”(reciprocity)、“强度”(intensity)、“持续性”(durability)等。
4、其它代表性研究
(1)格兰诺维特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对社会网络纽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他关于强关系、弱关系在个人求职中的作用的探索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提出一个论点:对于求职者来说,弱的关系网络可能比强的关系网络显得更有“力量”。他认为,能够在所有人之间建立起关系、从而维系起整个网络的,实际上是相对较弱的“熟人”关系。他称之为“弱关系强作用”。人们通过弱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而且它是联系不同阶层间的纽带。     
(2)罗纳德·伯特
    1992 年,美国学者罗纳德·伯特在其《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所谓结构洞就是“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在伯特看来,一个人拥有的利益网络越多,他将变得越有吸引力,从而更容易扩充自己的网络,获得更多的利益。任何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就必须与相互无关联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得信息和控制优势。按照伯特的说法,结构洞理论的核心是:“它以自由的理论代替了权力的理论,以讨价还价代替了绝对控制。它描述了一个竞争场域中的社会结构是如何为某些玩家创造企业家机会,并由此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三、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理论研究
  1、基础性研究
    网络交往工具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得以实现的。
1976年,AppleⅡ的个人电脑被创造出来;
1981 年,IBM 的第一部桌上计算机型号 PC 也诞生了;
1985 年,Windows1.0 发明了个人电脑的图形操作界面;
1991 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
    这一系列的技术成就造就了网络社会交往的发展和壮大,人们终于能够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使网络交往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进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研究成果相继产生。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研究这种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新型社会交往形式以及它对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西方学者对一些出现的新生事物,如:
IRC(Internet Relay Chat ,互联网中继聊天)、网络空间、虚拟空间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从网络的工具意义到网络对交往的影响等问题,从多学科角度对网络交往进行了认真研究。
John Paolillo运用社会网分析方法研究了聊天室中交往语言的变异,他将交往关联强度与语言的变异及分布联系起来,认为网络的普及使互联网成为一种有力的社会力量,其上的语言变异影响着人际关系。
霍华德·莱茵戈德在1993年写了一本名叫《虚拟社》的书,他强烈主张会有一种新型的社产生,以共享的价值和利益为中心,将人聚集在线上。
威廉·米歇尔在《比特之城:空间、场所和信息高速公路》中用学术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的城市生活和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这些新的生活是与新技术环境相适应的。他指出未来多数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都将转入到网络空间。
精氨酸酶雪莉·特克尔也是较早研究网上社交的社会学家,她通过对网络游戏者的研究,指出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上会扮演角和建构身份,而且能够创造出社感,但是“在屏幕上过着另一种生活的人,还是会受到他们实质自我的欲望、痛苦和必死命运的限制。虚拟社提供了戏剧性的新脉络,让人可以在互联网的年代思索人类认同。”
巴里·威尔曼是早期互联网社会学最杰出的研究者之一,他与他的同事在 1996-1999 年发
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主要论点是:“虚拟社”并不一定与“实质社”相对立,两者只是社的不同形式,具有各自特殊的法则和动态,并与其他形式的社互动。
威尔曼还与古利亚一起对虚拟社区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了大部分的虚拟社纽带就和实质的个人网络一样,既特殊又多样,因为人们会建立他们自己的“个人公文包”。
曼纽尔·卡斯特同样是较早关注社交网络理论的学者,他虽然并没有提出社交网络的概念,但是在他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的第一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他明确地提出了电脑中介沟通(CMC)、机构控制、社会网络与虚拟社等相关概念。在当时进展有限的情况下,他指出:“电脑中介沟通的共通点在于它并未取代其他沟通工具,而是强化了既有的社会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在以 SNS 为代表的社交网站等交往平台诞生之后,西方学者更是从多种角度探讨社交网络对人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2007 年,《电脑中介传播学刊》上发表了一篇题目为《社交网站:定义、历史和学术》的文章,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社交网站,指出:像 MySpace、Facebook 等社交网站所吸引
的用户把这些网站已经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社交网站是支持现有的现实社会网络的,但是也通过共同利益、政治观点、活动等把陌生人连接起来。文章把社交网站看作是基于网络的各种服务,它允许个人在一个有界的系统内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资料、确定列表中的用户与他们分享同一个连接、查看和遍历连接列表中的人以及系统内其他人创建的列表。
2011 年,帕帕凯瑞丝主编了《网络自我认同:社交网站上的身份、社区和文化》,书中汇聚了一部分优秀的传播学界和社会学界研究人员的文章,主要是考察数字时代的自我展现和社会连接问题,他们分别从社交网站和传播理论、社交网站上的交际模式、社交网站对外在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菲律宾国旗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1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络   社会   社交   研究   关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