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史研究述评

孙郎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美国城市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美国学术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城市。美国学术界以其敏锐的目光和迅捷的反应,紧紧跟随美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对其进行了及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种城市发展政策和破解之道。简言之,根据美国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美国学术界的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20世纪前期,学术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城市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宏观概况,其关键词往往是“城市”(city)、“城市的”(urban)或“城市化”(urbanization)等。“二战”以后,随着郊区的爆炸式发展,郊区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以郊区为视角的学术成果不断问世,其关键词往往是“郊区”(suburb)、“郊区的”(suburban)、“郊区生活方式”(suburbia)和“郊区化”(suburbanization)等。随着郊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大都市区的整体性受到了威胁,因此以整个大都市区为视角的著作纷纷涌现,其关键词往往是“大都市区的”(metropolitan)和“大都市”(metropolis)等。到了90年代以后,大都市区蔓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许多学者将目光集中于蔓延所产生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各种政策措施加以应对,于是许多以蔓延为视角的论著纷纷面世,其关键词往往是“蔓延”(sprawl)、“城市蔓延”(urban sprawl)、“郊区蔓延”(suburban sprawl)、“大都市区蔓延”(metropolitan sprawl)等。当然这种划分并非十分严谨,事实上,许多相关论著的主题往往是交叉的和综合的。此外,在20世纪后期还涌现了众
多与
208
城市发展相关的专题研究,比如关于种族隔离、政治碎化、交通拥堵、城市复兴、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增长管理和精明增长等方面的著作。
一、 城市和城市化视角的研究
社会学界首开城市研究的先河,以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帕克(Robert E. Park)、伯吉斯(Ernest W. Burgess)和麦肯齐(Roderick D. McKenzie)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在1915—1940年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城市研究的论文,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城市社区研究,提出了“人类生态学”这一概念,创立了城市社会学,并于1925年出版了论文集《城市》(The City)一书,系统地阐明了城市社会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理论方法,奠定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基础。a
在史学界,老阿瑟·施莱辛格于1933年出版了《美国城市的兴起》一书,提出了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它打破了社会学家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史学家研究城市史的先河”。随后,老施莱辛格又于1940年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一文,奠定了美国城市史的基础,因此被誉为“当代美国城市史的奠基人”。b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城市史”学派名噪一时,该学派的代表塞恩斯特罗姆(Stephan hgt
雄心飞扬Thernstrom)概括了该学派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主张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将社会学理论与史料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第二,扩大城市史研究的视野,关注普通城市居民的社会经历,进而考察城市化与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关系;第三,充分运用计量史学的分析方法。c 此外,1974年《城市史杂志》的创刊和1988年城市史协会的成立,既是城市史发展的重要标志,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史的研究。总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队伍,建立了完善的学术体系,研究视角逐渐拓宽,内容层次日趋深入,理论方法不断
a Robert E. Park, Ernest W. Burgess, and Roderick D. McKenzie, The Cit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5, 1967.
b 黄柯可:《美国城市史的产生与发展》,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
c 王旭:《美国城市史研究概述》,载《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
209
更新,史学新著频频问世,从而形成了一个城市史研究的热潮。
在早期的美国城市史著作中,理查德· C. 韦德的《城市的边疆——1790—1830年间西部城市的兴起》是一部反响巨大的著作,对特纳的边疆学说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特纳认为,在19世纪前期,西部完全
是一个农业的边疆,农业开发完成了西部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化。而韦德在开篇中就开宗明义地宣布:“城镇是边疆的先导。”韦德认为,特纳的解释忽视了城市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在铁路到来之前,是城市推动了西部由蛮荒走向了文明。a 赞恩·米勒和帕特里夏· M. 梅尔文的《现代美国的城市化》一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城市发展的通史之作。他们认为,从殖民地时期以来,城市是塑造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力量。根据城市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演变,他们将美国城市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16世纪后期到1840年左右的前工业时代的城市;19世纪中后期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的工业城市;20世纪中后期的后工业城市。该著比较全面地探讨了美国城市的兴衰历程,以及城市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美国城市发展的概貌。b
倍美力软膏
霍华德· P. 胡达考夫的《美国城市社会的演进》探讨了从殖民地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另一部综合性的通史著作。该著分析了人口增长、交通运输、商业活动、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竞争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城市化对美国社会提出的挑战,比如对饮水、消防、治安和公园等方面的需求。作者认为,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方面,私人部门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特别强调公共交通在大都市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该著还对城市老板、市政改革、罗斯福新政以及后来的联邦城市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c 萨姆· B. 沃纳的《城市荒野——美国城市史》是一部见解独特和影响广泛的名著。该著并不是一部全面探讨美国城市史的综合性著作,而是选取了
a Richard C. Wade, The Urban Frontier: The Rise of Western Cities, 1790—1830, Cambridge, Mas
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vistb Zane L. Miller and Patricia M. Melvin, The Urbanization of Modern America: A Brief History, New York: Harcc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73.
c Howard P. Chudacoff,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Urban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1975.
210
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分时期地加以考察:在1820—1870年,以纽约为代表探讨了美国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在1870—1920年,以芝加哥为代表考察了工业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形成了放射状单中心结构的城市形态;从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则以洛杉矶为代表,考察了当代大都市区的蔓延和多中心结构的优势与缺陷。沃纳之所以称美国城市为“城市荒野”,是因为他认为,美国城市的发展不是受城市的内在规律的支配,而是受外在的思想和事件的推动,与私人财产密切相关的个人决策主导着城市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混乱以及阶级分异和种族隔离等非人道主义特征,而这些特征恰恰是与城市共同体(community)和城市主义(urbanism)背道而驰的,城市居民似乎“生活在时空的荒野”之中。他认为,“二战”后的美国城市是文明世界中最恶劣的城市,要解决美国城市的诸多弊端,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还要实行民主的规划和公众的参与。a
埃里克· H. 门克宁的《美国城市化——美国城镇发展史(1780—1980)》是另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史著作。前文指出,沃纳认为,美国城市是消极被动的,其发展是由经济和技术等外部因素所决定的;而门克宁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政府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各级政府的行为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该著将美国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前现代时期,大致在1790—1830年,美国城市确实是一种被动的非制度化的自愿性组织。但到了第二个时期,即在1830—1930年,美国城市逐渐摆脱了消极状态,积极提供各类城市服务,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三个时期为大萧条以后,由于城市建立了更加有效的政府机构,其发展更加具有了持续性,正是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创造了经济和法律环境,从而孕育了新的技术及其应用”。b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也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公民的政治行动和政府决策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门克宁的这种积极的城市观使他对美国城市充满了乐观精神。另
电厂技术改造
a Sam Bass Warner, Jr., The Urban Wilderness: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C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2.
b Eric H. Monkkonen, America Becomes Urban: The Development of U. S. Cities and Towns, 1789—198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p. 164.
211
vea
外,当美国学者对城市老板进行抨击,对自由主义改革推崇备至之时,他却认为政党机器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老板扮演了一个社会整合的角。总之,门克宁的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到的见解。
乔恩· C. 蒂福特的《20世纪的美国城市——问题、希望与现实》,探讨了20世纪美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大都市区的碎化。作者认为,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就已经在社会、经济和族裔方面出现了碎化的现象,只有中央商务区发挥着整合作用,“将大都市区各种不同的碎片联系起来”。进步主义时期的改革家试图将美国城市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社区,然而其乌托邦式的理想只留下了一个“改革的残渣”。进入20年代以后,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郊区化的发展,中心城市开始走向严重的衰退。“二战”以后,大都市区丧失了共同的中心,60和70年代的种族骚乱和城市危机,使大都市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进一步走向碎化。“碎化”成为该著的核心词。a
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口分布出现了异常现象,即非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了所谓的“逆城市化”论,最著名的代表是布赖恩· J. 贝里,他在其主编的《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一书中认为,70年代美国非都市区人口的加速发展和大都市区人口的减少,预示着美国城市时代的终结,其人口的分布模式将由城市化转向逆城市化乃至乡村化,“美国城市化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已经来临,逆城市化已经取代城市化而成为塑造这个国家居住模式的主导力量”。b
正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这种转变,郊区化和所谓的“逆城市化”已经成为美国城市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因此,郊区和郊区化研究开始在美国城市史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 郊区和郊区化视角的研究
在郊区和郊区化研究方面,社会学界再次捷足先登。早在20世纪20
a Jon C. Teaford,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ity: Problem, Promise, and Reality,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b Brian J. L. Berry, ed., 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 London: Sage Publishers, 1976, pp. 17—29.
2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5:1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201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美国   发展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