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秦姝姝,朱文娟*,杨丹锋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133002
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solation and health among elderly
QIN Shushu, ZHU Wenjuan, YANG Danfeng
School of Nursing, Yanbian University, Jilin 133002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UWenjuan,E⁃mail:*************
Keywords elderly; social isolation; health; nursing; review
摘要阐述社会隔离的概念,总结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管理措施及我国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提高人们对社会隔离的认识,为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奠定基础,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隔离;健康状况;护理;综述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02.019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受活动能力减弱、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等影响,老年人社会活动减少,社会网络逐渐收缩,交往预期下降,个体与他人、体和社区社会关系断裂,出现社会隔离现象。已有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约30%的老年人会经历某种程度的孤独感,超过50%的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风险[2]。社会隔离作为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关系,可能是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之一[3‐4],可造成抑郁、自杀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5]。社会隔离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对国内外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社区护理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对社会隔离的关注度,确保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有效干预。
1 社会隔离的概念
社会隔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Nicholson[6]研究指出,社会隔离是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心理或身体距离,或社交网络中的差距,其可表现与社会缺乏互动,在社会交往中缺乏有意义、有吸引力和高质量的社会关系,或缺乏归属感或亲密感的主观感觉[7‐8]。姚永珊等[9]认为,社会隔离是个体主动或被动地与社会脱离,人际交往、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处于某种断裂或绝缘状态。社会隔离与孤独感是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孤独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10],社会隔离是对关系、社会互动
和社会接触的客观统计,由其数量和质量决定[11]。Taylor等[12]提出,应从家庭和朋友两个维度分析社会隔离,并阐述了客观社会隔离以及主观社会隔离。客观社会隔离指与家人和朋友的接触频率减少,其衡量标准为社会支持程度、社交网络规模;主观社会隔离指与家人和朋友的亲密度下降,多用孤独感测评。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会隔离是社会联系减少或存在强烈的孤独情绪,从而产生与社会脱节的行为表现[13]。
2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2.1 社会隔离与衰弱 社会隔离可导致老年人出现身体衰弱,但其机制尚不确定。已有研究表明,未呈现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具有更好的动态平衡、肌肉力量以及更健康的肺功能,可见,参加社会活动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4]。原因可能为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刺激肌肉收缩、减少全身炎症、氧化应激和老年综合征,如肌肉减少症、骨骼肌减少症和虚弱等[15]。李少杰等[16]对社区老年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隔离意味着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和社会接触减少,老年人无法从中获取充足的物质和信息资源以建立正确的健康认知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可能对躯体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
·科研综述·
作者简介秦姝姝,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朱文娟,E‐mail:*************
引用信息秦姝姝,朱文娟,杨丹锋.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23,37(2):284‐288.
响,出现躯体衰弱等不良健康结局。Cantarero‐Prieto 等[17]对欧洲老年人调查后发现,社会隔离使老年人躯体活动能力加速退化,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加。国外一项纵向调查发现,老年女性较男性社会隔离程度略高,社会隔离程度与身体虚弱风险间的关联因性别而异,社会隔离程度得分高的男性身体虚弱风险增加[18]。但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指出,社会参与的增加与较低的衰弱程度相关,与性别无关[19]。提示相关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2.2 社会隔离与炎症 呈现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容易出现神经内分泌反应失调,导致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Walker等[20]分析了英国8 780名老年人的血液样本,结果显示,高水平的社交活动与低水平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有关,社交活动各方面均与炎症指标有关。原因可能为社会隔离与健康间存在相互关联的生物机制,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动改变和先天免疫系统功能受损[21],社会隔离等社会应激源可导致促炎症反应基因上调,一系列炎症标志物水平可能升高[22]。但该研究中仅检验了社会隔离的1个维度,无法确定对不同维度社会隔离的具体反应。Smith等[23]研究显示,社会隔离和C反应蛋白间存在显著关联,二者最有力的联系集中在中老年人。
2.3 社会隔离与营养不良 社会隔离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Boulos等[24]通过对中东地区65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访谈发现,1 020名老年人中有470名老年人面临社会隔离风险,其中10.6%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37.9%的老年人有营养不良风险。一项包括欧洲11个国家4 000多名老年人的调查发现,社会隔离与体重下降风险显著相关[25]。金佳瑶等[26]对社区1 028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隔离可以正向预测营养不良。原因可能为较高水平的社会融合、社交互动影响饮食品种以及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可降低营养不良风险。Vesnaver 等[27]对社会隔离影响老年人饮食摄入的潜在社会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的社会融合和社会接触(尤其是与朋友)会提高饮食多样性,增加幸福感,改善食欲。
2.4 社会隔离与心血管健康 前瞻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记录了社会隔离与心血管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将行为因素、共病和社会经济地位混杂因素排除后,这种相关性仍然显著[28]。Grant等[29]以238名健康中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研究对象在应激后收缩压恢复缓慢,男性在遭受压力后出现胆固醇升高;男性和女性都有较强的皮质醇唤醒反应和皮质醇输出。这可能与压力相关的心血管、代谢和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周鼒等[30]应用边际结构模型探讨中老年人社会隔离与脑卒中发病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社会隔离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原因可能为早期社会隔离会提高惊反射基线水平,引起多巴胺异常及激素水平失调,长期社会隔离可能进一步导致大脑结构异常[4];此外,长期处于社会隔离状态还会耗竭海马中5‐羟胺(5‐HT)含量,增加5‐HT和多巴胺周转量,改变神经化学物质,增加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31]。
2.5 社会隔离与睡眠质量 睡眠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过程,睡眠的好坏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32]。社会隔离可能与老年人睡眠障碍和睡眠质量有关。已有研究发现,当主客观社会隔离同时被纳入相同的多变量模型时,主观社会隔离与睡眠障碍强烈相关[33]。但该研究中的睡眠障碍、抑郁和疲劳评估依赖工具为自我报告问卷,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倚。Yu等[34]研究发现,在考虑多个变量的影响后,社会隔离依然可以预测6年后不良睡眠质量,客观社会隔离与不良睡眠质量间存在关联。Hawkley等[35]提出可以从进化角度推测社会隔离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人类需要安全的环境以保护自己在睡眠时免受伤害,而对于居动物的人类而言,这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安全感。社会隔离的老年人如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导致缺乏安全的睡眠环境,进一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36]。
3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1 社会隔离与抑郁 抑郁病人会存在心理痛苦,严重的心理痛苦往往会导致自杀[37]。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相关,但二者是否互为因果尚不明确。赵迪[38]研究发现,呈抑郁状态的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高于非抑郁老年人,抑郁是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原因可能是存在抑郁情绪的老年人常处于悲观消极状态,社交行为明显减少,与社会联系减弱,社会隔离发生风险较高[39]。国外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症状能够预测3年后社会隔离发生情况[40]。石婷婷等[41]调查结果表明,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隔离程度随时间延续逐渐加重,社会隔离可以预测抑郁症状,但最初的抑郁症状对10个
月后社会隔离的预测作用不明显,说明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间可能不存在双向关联,这可能是由于调查开展时间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程度加重,社会关系在老年人情绪
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长期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社会关系网络薄弱,容易出现情感空缺,易产生无助和无用感,引发抑郁情绪[40]。
3.2 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 社会隔离是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危险因素,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较低[42‐43]。Shankar等[44]对6 034名老年人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探讨社会隔离和孤独感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其是否受教育水平调节,结果显示,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且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的联系在教育水平较低的个体中更为明显。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可能花费更多时间阅读或从事其他智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交接触缺乏带来的不利影响。Grande等[45]研究发现,独自生活与轻度认知障碍有关,在轻度认知障碍病人中,独居增加了50%的痴呆风险,并预计将提前1年被诊断为痴呆症。原因可能为广泛的社交网络可以通过提供情感和智力刺激以及实际支持延迟痴呆症发作。王艳红等[42]通过对981名6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调查发现,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与社会联系越紧密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越高。可见,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缺乏社会参与,更易采取消极的生活方式,长期单一的生活易导致老年人思维退化,从而加速认知减退。
3.3 社会隔离与自评健康 社会隔离可能与老年人自评健康不佳有关。Zhang等[46]对2011年—2014年中国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主客观社会隔离均可以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处于主观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更有可能报告自评健康、认知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困难。这可能是由于主观社会隔离可以通过心理途径影响老年人健康,破坏他们的归属感和社会联系,进而产生自评健康不佳。但Zhang等[46]的研究主观社会隔离仅采用1个问题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程新峰等[47]研究发现,与未遭遇社会隔离的老年人相比,遭遇社会隔离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差,朋友隔离、感知隔离维度可对老年人自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原因可能为遭遇朋友隔离的老年人更可能强化自身的社会疏离感,对自身有更负面的自我评价,老化态度消极,进而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感知隔离的老年人更可能产生生活的无目标感和无意义感,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但程新峰等[47]研究未排除个人性格及人格等因素,研究也未纳入认知能力较差的个体,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3.4 社会隔离与自我老化感知 社会隔离对老年人自我老化感知影响的研究较少。秦琼等[48]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调查后发现,抑郁和社会隔离是自我老化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降低社会隔离能够缓解抑郁对机构老年人自我老化感知的影响,原因可能为养老机构多为高龄老年人,其长期脱离家庭,归属感降低,更易出现负性情绪,且其与社会接触较少,自我价值感缺失,对自我老化感知评价较为消极。秦琼等[48]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调查地点为养老机构,对于社区老年人及农村老年人参考意义不
大,可能使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性。李茜等[49]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和自我感知老化均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社会隔离、家庭隔离、朋友隔离的老年人面对衰老的看法更消极。表明社区工作者应多关注空巢或独居老年人,增加老年人间的交流,减少社会隔离,促进其成功老龄化。
4 社会隔离与老年人其他方面的关系
4.1 社会隔离与死亡 已有研究发现,实际和感知到的社会隔离均与早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Steptoe 等[50]对英国52岁及以上人进行社会隔离状况评估,结果发现,社会隔离和孤独与死亡率增加有关,调整人口因素和基线健康情况后,社会隔离仍与死亡率增加相关。一方面,社会隔离与较差的健康行为(如吸烟、酗酒、久坐不动等)有关,容易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另一方面,社会隔离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进一步通过氧化应激增加血管张力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10,29]。德国一项随访20年的研究发现,社会隔离和孤独协同作用将增加死亡风险[51],医护人员应尽可能考虑孤独感与社会隔离的相互作用。
4.2 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 社会隔离可能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我国学者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模型发现,社会隔离可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还可通过抑郁、活动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对老年人
生活质量产生影响[52]。原因可能为呈现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在社会接触和人际交往方面往往采取较被动的行为,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照护,甚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对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社会隔离与生活质量间存在负向关系,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与他人互动可促进其产生规律运动、营养、医疗保健等健康行为,同时拥有强大社会关系网络可缓冲应激性事件中的心理压力,改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53]。
5 启示与建议
当今世界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孤独[54],独居、空巢、慢性病、行动能力下降以及视听障碍等使老年人面临更严峻的社会隔离和孤独风险[19]。社会隔离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最急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55]。因此,针对老年人制订预防社会隔离的措施尤为重要。
5.1 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开发新型养老模式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蓝图”明确提出智能化养老服务。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改革创新,开发智能养老软件、虚拟养老院、可视化居家设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应大力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资金支持,保障智能化养老体系稳步发展,使老年人充分享受社会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便捷。管理部门和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畅通诉求渠道,提供再就业机会,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需求。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城乡发展差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应充分考虑农村中老年体的特殊性,减少中老年人出行障碍,提高便利性。
5.2 完善基层功能,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社区内可设置多处服务中心和老年活动娱乐场所,定期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如健康讲座、邻里互助、健康咨询等,加深邻里关系和沟通交流,拓宽社会网络关系[56]。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应对中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及时筛查、诊断、,做好健康教育。医疗小组以及社会志愿者应定期进行家庭访视、义诊,向老年人传授社交技能,改变其不良社会认知,帮助其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网络,对有特殊病情、空巢、失能的老年人加大护理力度和访视频率。医疗机构可将社会隔离评估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医务工作者应用灵敏的社会隔离评估工具及时识别有社会隔离倾向或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
5.3 家庭成员紧密团结,发挥家庭主导作用 家庭是老年人最基本的支持体系,子女应主动与父母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老年人的真实想法,加强家庭亲属间的情感建设,增强老年人安全感和获得感[38]。子女可以教会老年人通过语音、视频聊天功能增强与朋友、家人间的联系。鼓励老年人参与隔代抚育,增强老年人自我价值感,尊重老年人的意见和意愿。鼓励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真正展现老年人的生命价值和活力。
6 小结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早期识别和筛查有社会隔离倾向或处于社会隔离状态的老年人,及时发现由社会隔离导致的健康问题。目前,社会隔离概念尚未统一,研究者采用的研究工
具存在差异,建议我国研究者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社会隔离评估工具,构建合理的干预方案,减少社会隔离对老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童玉芬.中国人口的最新动态与趋势——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
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35(4):15-25. [2] FAKOYA O A,MCCORRY N K,DONNELLY M.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adults:a scoping review of reviews[J].BMC Public Health,2020,20(1):129.
[3] KARELINA K,NORMAN G J,ZHANG N,et al.Social isolation
alters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strok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9,106(14):5895-5900.
世博主题馆[4] 雷铭,罗路,马士棋,等.早期社会隔离构建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
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特征[J].生理学报,2013,65(1):101-108. [5] 高兆溶,洪壮,胡芳芳,等.老年人居住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4):615-617;621.
[6] NICHOLSON N J.Social isolation in older adults:an evolutionary
concept analysis[J].J Adv Nurs,2009,65(6):1342-1352.
[7] NICHOLSON N R,FEINN R,CASEY E A,et al.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Social Isolation Scale in older adults[J].The Gerontologist,2020,60(7):e491-e501.
[8] ONG A D,UCHINO B N,WETHINGTON E.Loneliness and
health in older adults:a mini-review and synthesis[J].Gerontology, 2016,62(4):443-449.
[9] 姚永珊,张红,张硕,等.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调研[J].新
西部(理论版),2016(16):16-17.
[10] CACIOPPO J T,HAWKLEY L C,CRAWFORD L E,et al.
Loneliness and health:potential mechanisms[J].Psychosom Med,
2002,64(3):407-417.
[11] CUDJOE T K M,ROTH D L,SZANTON S L,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social isolation:national health and aging trends study[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2020,75(1):107-113. [12] TAYLOR R J,TAYLOR H O,CHATTERS L M.Social
isolation from extended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among African Americans: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J Fam Soc Work,
2016,19(5):443-461.
[13] 王宁,季红,宋菲菲,等.丧偶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研究进展[J].护理横山大刀队
研究,2022,36(2):260-265.
[14] TOMIOKA K,KURUMATANI N,HOSOI H.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3-year change in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adults[J].J Am Geriatr Soc,2017,65(1):107-113.
[15] SEPÚLVEDA-LOYOLA W,RODRÍGUEZ-SÁNCHEZ I,
XXIX4PÉREZ-RODRÍGUEZ P,et al.Impact of social isolation due to COVID-19 on health in older people:mental and physical effects and recommendations[J].J Nutr Health Aging,Health & Aging,
2020,24(9):938-947.
[16] 李少杰,崔光辉,尹永田.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及孤独感对衰弱影
响[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4):399-403.
[17] CANTARERO-PRIETO D,PASCUAL-SÁEZ M,BLÁZQUEZ-
FERNÁNDEZ C.Social isolation and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after age 50:a European macro-regional analysis[J].PLoS One,
2018,13(10):e0205062.
[18] GALE C R,WESTBURY L,COOPER C.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as risk factors for the progression of frailty: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J].Age and Ageing,2018,47(3):392-397.
[19] GE L X,YAP C W,HENG B H.Associations of social isol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and loneliness with frailty in older adults in Singapore:a panel data analysis[J].BMC Geriatr,2022,22(1):26. [20] WALKER E,PLOUBIDIS G,FANCOURT D.Social engagement
and loneliness are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neuro-immune markers in older age:time-varying associations from 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J].Brain Behav Immun,2019,82:
224-229.
[21] ZILIOLI S,JIANG Y P.Endocrine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across adulthood[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21,128:105194.
[22] HACKETT R A,HAMER M,ENDRIGHI R,et al.Loneliness
zo0sko0icom性
and stress-related inflammatory an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s in older men and women[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2,37(11):
1801-1809.
[23] SMITH K J,GAVEY S,RIDDELL N E,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neliness,social isolation and inflamm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Neurosci Biobehav Rev,2020,112:
519-541.
[24] BOULOS C,SALAMEH P,BARBERGER-GATEAU P.Social
isolation and risk for malnutrition among older people[J].Geriatr Gerontol Int,2017,17(2):286-294.
[25] ROMERO-ORTUNO R,CASEY A M,CUNNINGHAM C U,
et al.Psychosocial and functional correlates of nutrition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in Ireland[J].J Nutr Health Aging,2011,15(7):527-531.
[26] 金佳瑶,张会君.营养不足在社区老人社会隔离与能力下降间的
中介效应[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5):843-846.
[27] VESNAVER E,KELLER H H.Social influences and eating
behavior in later life:a review[J].J Nutr Gerontol Geriatr,2011,30
(1):2-23.
[28] RAMSAY S,EBRAHIM S,WHINCUP P,et al.Social
engagement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older men[J].Ann Epidemiol,2008,18(6):476-483.
[29] GRANT N,HAMER M,STEPTOE A.Social isolation and
stress-related cardiovascular,lipid,and cortisol responses[J].Ann Behav Med,2009,37(1):29-37.
[30] 周鼒,马佳平,郝世超,等.中老年人社会隔离与脑卒中发病的关
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27-3029.
[31] 全美娜,杨卓.氟西汀慢性给药对大鼠社会隔离引起的糖水消耗、
不动行为及对海马、腹侧纹状体5-羟胺和多巴胺功能改变的
作用[J].天津医药,2010,38(4):284.
[32] 李建民,陈长香,邢凤梅.不良睡眠习惯与老年人睡眠质量[J].第
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0):1832.
[33] CHO J H J,OLMSTEAD R,CHOI H,et al.Associations of
objective versus subjective social isolation with sleep disturbance,
depression,and fatigu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J].
Aging Ment Health,2019,23(9):1130-1138.
[34] YU B,STEPTOE A,NIU K J,et al.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with poor sleep quality in older adults
[J].Qual Life Res,2018,27(3):683-691.
[35] HAWKLEY L C,PREACHER K J,CACIOPPO J T.Loneliness
impairs daytime functioning but not sleep duration[J].Health Psychol,2010,29(2):124-129.
[36] 张梦茹.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对大学生抑郁、睡眠及应激反应的影
响[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20.[37] 成荫,张燕红.抑郁症病人心理痛苦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
研究,2021,35(6):1021-1026.
[38] 赵迪.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
[D].青岛:青岛大学,2021.
[39] TEO A R,NELSON S,STRANGE W,et al.Social withdrawal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case-control study of hikikomori in Japan[J].J Affect Disord,2020,274:1142-1146.
[40] HERBOLSHEIMER F,UNGAR N,PETER R.Why is social
isolation among older adult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out-of-home physical activity[J].Int J Behav Med,2018,25(6):649-657.
罗隆基[41] 石婷婷,张鹏燕,韩悦.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的纵向研
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7):3154-3156;3186.
[42] 王艳红,黄菲芸,郑媛,等.黑龙江省大庆市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错误 郑愁予 赏析
与认知功能关联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4): 472-477.
[43] YANG R M,WANG H C,EDELMAN L S,et al.Loneliness as a
mediator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isola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Chinese older adults[J].Age Ageing,2020,49(4):599-604. [44] SHANKAR A,HAMER M,MCMUNN A,et al.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relationships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during 4 years of follow-up in 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J].
Psychosom Med,2013,75(2):161-170.
[45] GRANDE G,VETRANO D L,COVA I,et al.Living alone and
dementia incidence:a clinical-based study in peopl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2018,31(3): 107-113.
[46] ZHANG Y,HU W,FENG Z X.Social isol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 among older people in China[J].BMC Geriatr,2021,21
(1):721.
[47] 程新峰,姜全保.社会隔离与老年人自评健康:老化态度的中介作
用[J].人口与发展,2021,27(6):106-116;150.
[48] 秦琼,孟爽,唐启.抑郁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老化感知的影
响:社会隔离的调节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4): 977-980.
[49] 李茜,张海茹,易子涵,等.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及自我感知老化
现状调查[J].广西医学,2021,43(6):763-767.
[50] STEPTOE A,SHANKAR A,DEMAKAKOS P,et al.Social
isolation,loneliness,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men and women[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3,110(15):5797-5801. [51] BELLER J,WAGNER A.Loneliness,social isolation,their synergistic
interaction,and mortality [J].Health Psychol,2018,37(9):808-813.
[52] 赵迪,潘杰,赵梦璐,等.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路径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1-4.
[53] BERIDZE G,AYALA A,RIBEIRO O,et al.Are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ssoci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Insights from northern and southern Europe[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0,17(22):8637.
[54] HAWKLEY L C,CACIOPPO J T.Loneliness matters: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consequences and mechanisms [J].Ann Behav Med,2010,40(2):2
18-227.
[55] LAUGESEN K,BAGGESEN L M,SCHMIDT S A J,et al.
Social isola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Denmark[J].Sci Rep,2018,8:4731.
[56] 范榕.人际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对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
生的影响[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22-04-05;修回日期:2022-12-21)
(本文编辑陈琼)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2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隔离   老年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