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流动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张克树  S090113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是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名作,它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之流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最后成书。《礼物的流动》主要分析了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问题。
植物仿生学
一、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北方一个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民族志报告。作者细致考察了这个北方农村的礼物交换过程和网络培育,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在这个村庄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方式。全书主要围绕三个论题开的,首先是中国礼物交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学中有关礼物之
l-苯丙氨酸持续探讨的意义,紧接着作者探讨了在中国文化中关系和人际行为之道德规则(人情)的复杂性,最后论述了礼物经济与更大范围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本书脉络紧凑,论证严密,透过复杂多样的礼物交换形式和礼物类别的表面现象,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性。可以说是对中国礼物研究的比较深刻的著作之一。
二.书籍写作思路
这部著作中,作者把对中国礼物流动的研究置于人类学有关礼物研究的大体系中,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中的礼物流动及社会关系网络来考察它的独特之处,并指出它如何挑战了人类学既有的理论成果。
(一)礼物及礼物的分类问题
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先从莫斯的经典名著《礼物》开始,介绍了人类学中的礼物与礼物馈赠,提出了涉及礼物研究的核心问题:回礼动机;互惠原则;礼物与商品的关系;并就它们在人类学中的研究状况做了回顾,指出了中国礼物研究的现状及主要不足,介绍了他本项研究的框架。
第三章中作者又借用交换关系模型的理论,对下岬村的礼物世界进行了分类。在下岬村,礼物的物质内容和它的文化意义及仪式情景是浑然一体的。所以礼物交换的分类不能单纯基于所赠物品的类型,或者只是基于礼物交换中潜在的经济原则。根据礼物交换的场合可以分为仪式化的馈赠(即“大事”,包括生育庆典、流产和妇女绝育、订婚、婚礼、丧礼等)和非仪式化的馈赠(即“小情”,包括亲戚间的互访、探病等)。根据赠礼动机可以分为表达性的和工具性的。下岬村民把表达性礼物馈赠叫做“随礼”,而把工具性礼物馈赠叫做“送礼”。工具性的礼物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物)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巴结性礼物以上级与从属之间的垂直交易为特征,而润滑性礼物最明显的特点是必须在求人帮忙之前赠送。这两种形式分别从不同意义上阐述了礼物交换的重要性,它们都在特定情境中扮演者重要的角,对于关系网络的构建和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把下岬村的礼物划分了21种,并由此提出一系列关于礼物交换的问题,引出后面章节的分析。
(二)礼物交换的原因及功能
作者在第四章中对此进行了分析,村民们要把收入的10%到20%用在随礼上面,这一方面
是社会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表达性礼物意味着一个人的道义或情感的关心,另外也是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其关系网的基本方式。下岬个案表明,乡村社会中私人网络的培养既是一种权力游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关系不仅涉及工具性和理性计算,也涉及社会性、道德、意向和个人感情。作者用丰富典型的实例介绍了关系网络在村民生活中的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支持功能和政治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人类学研究中的回礼动机理论(——互惠原则),也与礼物与商品的关系理论相区别。作者在对下岬的个案研究中表明,在礼物关系和商品关系之间存在一个或许可以称为灰区域的东西,在这一区域中,工具性礼物,扮演了一个兼容这两套对立性关系的角。
(三)礼物交换形成的关系网络
阎云翔先生在第五章中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这种关系网络的特征:对朋友关系而非亲属关系的严重依赖;大量屯亲的卷入以及姻亲的积极角。这与第二章作者描述的社会分层与亲属制度中,姻亲的显要位置相呼应,从而挑战了宗族范式在中国北方农村社区的适用性。并且,作者在考察这一关系结构时,旨在理解个体层面上的村庄生活,因而强调村民们作为积极的行动者的一面,这不同于以往的倾向于从某种集体的和组织的视角对
村庄生活的考察。关系网络构建的好坏,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很重要的影响,那些在网络建构方面积极能干的人则被广泛地描述为很“活”,其字面意思是指有保证的私人关系;相反,在社会交换和网络构建方面的失败,其不利不只是限于口头上的表达,还有社会的制裁。通常,那些没能履行其礼物馈赠义务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交换的人在村里会受到大家的孤立。
全书的重点章节,讨论了农村关系网络的形成及其功能在中国社会,关系是一个以工具性和个人操纵性为特征的过程,它本身具有贬义。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关系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随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循随礼的规矩,而且一个人如果落下拒绝随礼义务的名声,他就会失信于全村,并且由于关系网络而受到孤立。”农村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很多时候人们在乎的不是你随了多少钱的礼,而是你有没有这份和别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心意,随礼其实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家庭对他人的看法,是否随礼以及随礼的多少都会影响两个家庭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农村,随礼会不自觉的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如若不愿意随礼或不参加别人的庆典,就表明了不愿和主家维持良好关系的意向,总是这样逃避责任的话,在别人面前就没了地位,并且朋友很少,亲戚网络业很小,在农村就很难办事。若培养好关系,书中总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随礼方
面不能吝啬,该随的礼一定要随,从长远看,这有利于良好关系网络的培养。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随礼记录是入礼的凭据单,也是将来必须偿还的借账簿记,因为礼尚往来有一定的规则。3.长期良好的关系必须通过有关双方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精心维持,当互相关系被打断或破坏了,就不得不通过做出额外的努力来重修和好。
书中将关系网络的功能分为四类: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支持功能和政治功能。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构建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农村是一个相互之间联系很紧密的组织,整个村的人都是相互认识了解的,具体到某一个家庭,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非常重要。物质上,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借助相互熟知信任的纽带,相互挪动资金,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果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平时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就能轻而易举的从别人那里拿到急需的资金;精神上,家里需要办事的时候,乡亲们会主动去义务帮忙,这样在主人赢得脸面的同时,也会让喜庆的事更热闹,悲伤的事情更易承担。可以说,“人多了好办事”在农村是个普遍真理。
书中还将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大唐营养师界定三个范畴:“实在亲戚”、“靠得住的”和“一般亲友”。作者又将这三个术语分别译成关系网中的“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其中“实在亲戚
”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组成---亲近的族亲与姻亲,是一个人的亲属网络中心;“靠得住的”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核心区域和可靠区域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因为最好的朋友可能被认为较亲戚还要亲近,从而可能进入一歌私人关系的核心;“一般亲友”包括更多的人,而且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为开放。
(四)互惠与非均衡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是下岬村礼物交换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个原则的实现会依据许多动态因素而变化,由此引出人情问题。互惠原则可以说是人情的最重要的原则,而沾光和面子是支撑人情伦理道德领域的两个本土概念。在第六章中阎教授对此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且对人情伦理做了“尝试性”概括,认为人情伦理体系有三个结构性纬度: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人情在行动上的复杂性和弹性就源于这三个结构因素变动不定的组合。下岬村的村庄生活告诉我们,至少在礼物赠送和社会交换的领域,道德义务更可能主导人的行为。另外,在下岬村还存在很多非均衡互惠的礼物交换,而且是收礼而不是送礼被认为是声望的象征,这是与早期的人类学研究截然不同的景象。为此,与第二章关于社会分层体系的论述相呼应,作者在第七章对1956——1982年间的社会等级体系做了重点分析,认为是收礼的荣誉驱动着村民们随礼。
(五)谁从礼物交换中获得了声望和权力?
对于这个问题,莫斯的“夸富宴”等的例子让我们认为送礼者往往有声望。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收礼被认为是声望的象征这与家庭发展周期和社会地位等级有关。首先,年轻的夫妇需要巩固他们自己的小家庭,需要判断要和谁建立长期的礼物交换关系,这是一个家庭成长的过程,期间,可能由于人际关系在长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变迁,他们的一些礼物得不到回礼;另外,地位差异是打破礼物流动平衡的一种另一种社会力量,例如长辈和万倍之间的孝敬礼,下属和上级之间的礼物流动等,这种单向送礼有以下三种形式:村民送给干部;低层干部送给上级;村民送给城里的亲戚。村民和干部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利—依附”关系,干部的优越地位排除了平等交换的可能性。村民们向上送礼体现了位卑者对位尊者的尊重和忠诚,反映了后者在他们的下属中的权力和威信,长此以往,这种干部“不回礼也无所谓”的态度养成了,因为他占有着足以吸引工具性礼物的资源;村民们对此习以为常的同时,还把上级能接受自己礼物本身的行为看做是给自己面子,这样,最终在礼物交换中获得声望和权力的是收礼者。
乙二酸
军品论坛既然收礼者和送礼者之间的礼物流动时如此的不均衡,那为什么这种关系还得以维持呢?
答案是收礼的荣誉给送礼提供了一个永恒的动力。不管是村民之间的礼物交换还是村民和干部之间的礼物交换,他们都把自己能收到礼物的多少看作是荣誉的象征,由此陷入一个送礼收礼的循环当中。
(六)社会变迁与礼物馈赠。
社会变迁对礼物馈赠模式有很大的影响,村民们在不同时期调整礼物的内容、形式以更好的实现礼物交换。作者以最普遍的礼物类型彩礼和嫁妆为例,分析了50年代初——90年代初新娘和新郎在婚姻交换中的积极角并兼及新型夫妻关系在农村的发展。
彩礼和嫁妆的发展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彩礼通常是指由新郎家向新娘家转移的财富,是婚姻契约的一种形式,这一习俗已从家庭间送礼的一种形式演变为家庭内部财富分配的一种方式,由此,间接的嫁妆也变成了直接的嫁妆,这种变化表明了新娘在婚姻协商乃至财务交换上地位的上升。婚姻交换的性质也在经历偿付、资助和家产继承的变化,婚姻礼物朝着一种财产继承方式转变,彩礼和嫁妆是新郎、新娘的父母送他们这一潜在夫妻单元的代际的义务型礼物,同样也符合前面提到的互惠原则,只是这种互惠并不会立即兑现,但某种延期的回报通过特定的文化预期而得到保障!最后总结指出:下岬村婚
姻交换模式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用婚姻偿付理论或婚姻资助理论来解释,它是一种偿付,资助还是家产继承,要放在50年代——90年代社会主义变迁的不同情景中区别考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6: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9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礼物   关系   交换   社会   网络   作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