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用户研究第三章笔记(彭兰)

第三章 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与个体化节点
一、个性化节点地位的不断上升
网络社交平台结构的演变,使得网络中人的“关系网络”更加明晰,个体节点的地位上升。
小说世界早期人们在网络中的互动,是被圈定在特定社区内的特定社区内的互动。这样一种圈层结构使得社区边界明确,社区成员有较明确的身份意识,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容易形成。但却很难体现自己独立的存在感。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交环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消除了明确的边界,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动态的,边界可以随时伸缩的社交空间。这样的社交空间更有利于人们获取社会资本。
而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息息相关,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社会资本即社会网络关系,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多,则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越大。
总体而言,从“圈式结构”到“链式结构”这样一种社交空间的结构变化,意味着个体突破了小范围的集体约束,进入到一个更开放的社会网络中,增强了个体作为节点的存在感和意义。
东巴基斯坦
二、个性化节点在网络社会中的诉求
(1)自我塑造与存在感:人们试图通过自我形象塑造以及相关能力的展示来寻求存在感,而不同的社交平台则会给予用户不同的存在方式,同一平台中用户本身的差异也会让用户自身形成不同的“醒目”程度。这种存在感不仅关系到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感。
(2)情绪表达与情感支持: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尤其是互动行为)都是用户情感调节和管理的一种方式,人们通常在网络中的情绪释放更为强烈。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的“去抑制”功能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情绪释放,随着实名制网络应用越来越多,“去抑制”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网络社会仍旧是人们重要的情绪释放窗口。
(3)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参与:获取社会归属感是人们减少孤独的重要方式,而网络中的多种社区、社、圈子都能带来归属感,通常加入这些体通过门槛和成本都相对较低。
(4)社会网络构建与资本获取:人们希望在网络互动中获得更多有助于他们在现实空间发展的资源性回报,而新的社交平台推动了个人社会网络的构建,使得人们的关系扩张有了更多可能,为人们赢得了更多获得社会成本的机会。
(5)环境认知:网络一方面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让用户在互动过程中感知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但由此也会使用户有时对环境的认知产生缺失或偏差,加剧信息茧房现象,并引发更多的“回声室效应”,使得受众失去对周围环境的完整认知。
第二节、连接:个体节点间多元关系的建立
一、连接技术演进基本方向: 
人与人连接效率的提升:在技术的革新发展过程中,用户之间的互动连接所受到的条件限制和障碍越来越少。而未来的智能翻译将进一步提高连接的效率,将为打破人与人连接中的语言壁垒提供可能,为突破地域、国别限制的关系网扩张提供可能。
人与人连接纬度的丰富:在共享经济模式中,2016年以来逐渐风靡的问答式应用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超出“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新线索,即供求关系的匹配。而移动视频直播,
这种新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在场感和陪伴感,也为人们带来了更丰富的互动体验。
人与人连接体验的变化:未来的社交会带给人们更多真实的临场化体验。
个体作为节点角的存在感及作用力的增强。
二、连接模式的演变
(1)以内容为纽带的体互动: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往往是围绕各平台中的内容展开的。例如知乎中的“问题”,豆瓣中的“书、电影、音乐”等具体作品。这些以内容为纽带的互动,有助于内容交流的深入,在内容互动中个人的社交活动和社交表演空间有限,但人们的注意力会更多聚焦于内容而非人。
(2)以社交为核心的一对一互动:以点对点的人际交流为基础,即时通信推动了社会连接,为满足了人们持续、稳定的交流需要,为网络中的公共信息传播、公共活动开展提供了基础。
(3)基于游戏的虚拟情境互动: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完全自主的选择游戏,创建自我角设计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游戏角完成自我认同或自我塑造的过程。网络游戏的体验大多也是一种补偿性体验,往往是玩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获得的。
(4)以个体为中心的基于内容的“表演”与“观看”:新兴的视频直播与短视频,通过视频的表演手段来满足用户的存在感。在微博、博客、等平台上,文字是赢得关注和影响力的主要手段,文字能力也就成为一种门槛,阻碍一些人的自我展示。但直播和短视频消除了这种障碍,为某些体给予了一种新赋权,让更多草根走入公共空间,使视频内容也带有更多生活底,唤起普通用户的共鸣和代入感。
(5)以个体为节点的多链条连接:SNS提供的是一种“个人展示”+“多重关联”的传播模式,这些关联包括:社交关联、内容关联、兴趣关联、时间关联、空间关联、活动关联。
(6)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中介的“泛连接”:以产品和服务为中心或中介的平台也使人与人之前形成了一种松散、泛化的关系,例如大众点评、淘宝等。
(7)借助标签的隐性连接:在今天的个性化推荐平台,用户被平台打上的标签,成为另一
种隐性的连接诶线索。虽然人与人之间没有直接互动,但标签也可以将有共同兴趣、属性的人连接在一起,隐性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metropolis算法
三、用户关系性质的摇摆
(1)远距离与近距离间的摇摆:早期的网络社交应用帮助人们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发展出了“远距离”关系,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平台开始逐渐发展“近关系”,近关系表现为“现实关系”的近。在近关系中,会有更多的相互联系和束缚。远距离互动虽然没有太多约束和负担,但能给人们的实际社会支持有线,而近距离互动则相反。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寻求远距离和近距离之间的平衡
(2)匿名关系与实名关系间的摇摆:匿名关系带给了用户更多的心理释放,而实名关系则有助于用户间获得更多现实社会资源。在“实名”与“匿名”社区间切换,是用户在社会资本与心理释放间寻平衡的过程,这意味着,“实名”和“匿名”化产品都有其市场。
(3)弱关系与强关系间的摇摆:微博和近年兴起的短视频平台以弱关系为主,则以强关系为主,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着人们的需求。而频繁的互动可能会促进一些弱关系想
强关系的转化,另一方面,人们的选择性社交策略也可能会使一些原本的强关系被“弱化”。
第三节  互动:从个体到集体的不同“面向”
从个体层面来说,作为一种自我城堡的突围方式,互动有很大的自我表演的成分。但它也会受到各种社会关系链条的制约,而从体层面来看,促成相互的理解、公共意见的形成、共同行动的达成、甚至结成共同体,也是互动的主要指向。
一、作为社交表演的互动
(一)“表演”:社会互动的基本策略:人设即是表演
网络中的表演常常有两种情形:
其一是营造出有利于获得情感支持、社会信任与社会资本的个人形象;
其二是塑造出一种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获得心理满足。
(二)虚拟性:网络空间表演的情境特点:
虚拟性使得用户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了一定的身份自由度。但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人们使用它来表现自己的真实面目而不是隐藏自己的本性,或者说它允许一个人真正表现其性格的某一方面。
(三)角自由:网络空间的表演特点:
其一是角获得的自由
其二是决策表演中的自由
其三是角转换的自由
(四)网络互动中的表演舞台与手段:
用户的表演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基于文字的表演:论坛、微博、、博客等。
基于视觉符号的表演:在一些图片类社交平台、视频分享与直播平台上,表演主要是基于图片、视频等视觉符号。
基于互动手段的表演:如点赞、评论、转发、游戏等。
基于个人设置的表演:昵称、头像、签名档、标签、签到、地理位置等个人设置。
(五)表演背后的心理动因:
对于人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表演而言,每一个表演都可能涉及三重自我建构的博弈,这三重建构即是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而另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表演中的策略选择与调整的动因的心理学理论,是认知失调理论。
(六)基于表演反馈的自我审查与调整:
表演虽然看上去是人对自我塑造的自我形象塑造的一种主动行为,但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自我认知,有时也会修正自我认知并对表演行为作出调整。
二、作为社会关系作用机制的互动
用户会在互动中获得以下几类关系,一对一关系,体关系,社会网络。
(一)社会关系中一对一链条对个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在传统虚拟社区占主导的网络时代,人们更多受到社区内多对多互动的影响,而在微博、等应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人们的一对一互动也是频繁的,因此,这种互动的影响能力在不断上升。
(二)体心理的影响:
体心理会产生社会助长作用,也会形成社会懈怠,使人在体中失去自我感,即“去个体化”,亦会形成体极化。
(三)社会网络中的结构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社、社区、族、圈子、圈层、共同体等词,说明了网络人中存在着多种人的聚合模式。这些人的聚集不仅带来体心理,也会以权力、利益、情感等其他因素对身处其中的个体产生影响。
三、互动建构的网络共同体
(一)共同体概念的缘起
网络共同体是网络中以某些共性或纽带连接在一起的相对稳定的人集合。
网络共同体的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要几大要素有:空间集中性、互动、情感联系、利益导向、一致行动、行为方式相似性、文化相似性、关系结构、身份认同与共同体意识。
(二)社区、社、族、圈子:网络共同体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社会认同、社会资本、仪式、集体记忆:共同体的维系因素与机制
青青草网站社会认同是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们对不同网络共同体的选择,是他们主动建构的一种社会认同。对于共同体的形成与维系,社会资本也有着特别意义。
社会资本包括三个维度:结构资本,关系资本,认知资本。共同体发展,取决于其整体的社会资本。
互动仪式是确定体关系与边界的重要方式。互动仪式是特定的成员间为了强调彼此的关系、建立起体意识、促进相互间的情感共享而进行的共同在场的互动。网络中的互动仪式可能普遍发生,且这些互动仪式对于共同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网络中的集体记忆,是相互区隔的共同体的各自记忆。共同体的互动仪式,既是集体记忆的来源之一,也是集体记忆强化的重要手段。一些共同体内的日常活动,虽然不一定总有仪式性,但它们日复一日的累积,也会构成集体记忆的“背景板”。集体行为会加深集体记忆,这些行动也会促进人们的共同体意识。
(四)从液态到半液态:网络共同体流动性的变化
膜分离技术
网络共同体比现实共同体更容易流动、脱域,但是,在网络社会的演变过程中,网络共同体的“流动度”或“脱域度”也在发生变化。
早期互联网的社区发展虽然很繁荣,但是多数社区的生命周期并不长,能形成共同体意识和归属感的成员并不多,个体受到的约束也相对较少。但实名化或半实名化的社交产品推出后,推动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织。人们也不仅仅期待共同体的精神庇护,而是越来越多地试图在共同体内培育社会资本,并力图将其兑换成现实的“资产”。当人们需要时时顾忌现实因素时,流动也就变得不再容易。除了现实因素外,网络深度互动带来的共同体关系结构对个人的约束也越来越深。这也会使得流动性放缓。
考风考纪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5:2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网络   关系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