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趋势展望
这一部分在高考中出题比重并不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情感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关注热情,但这中间也有重点内容,在这两年的高考出题都有体现,例如,2007年广东的高考体中,考察文化包容性,2008年江苏高考题中,把文化常识和哲学常识结合考察,其中文化常识就是关于文化的民族性的内容。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民汉通婚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用中华印--舞动的北京开篇,先通过中外文化比较引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然后再讲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历程,而后用一个探究活动和学生一起学习近代中华文化衰落的历史,由以往的历史回顾引入我们现在的文化发展现状,在这里,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辩论题材,让学生通过辩论加深对文化现状的思考和总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我们怎样来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理解包容性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懂得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离不开共产党领导的道理。在能力上,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通过对教材的再构造,理清学习的思路,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自由讨论、辩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参与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
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教学难点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方法
贯彻启发教学法、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举例法、讨论法、比较法综合应用。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情境导入】大屏幕展示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
北京,和祥云火炬的图片
【导语】这些设计都是非常具有中国的特的设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个设计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它就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的体育盛会,而且必将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
华文化的盛会。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学习的内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节课我们就从中华文化讲起,简单了解一下中华文化是一个怎样的文化。
要了解中华文化,还要从她的源头说起,我们大家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那么,是不是所有文化都通过历史长河的流动而没有中断的传承到了今天?
【大屏幕展示】: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图片和一则小故事。
1843年,当时法国驻摩苏尔领事保罗·埃米勒纯粹出于好奇心,决定在属于东方沙漠世界的土丘地区开始挖掘。他挖出了一个庞大的城市,包括建在巨大平台上的宏伟王宫、数对巨形人面狮身石兽、栩栩如生的浮雕石板、神秘的楔形文字铭文和其他古物。这些发现轰动了整个欧洲,并带动了此后数十年间西方世界的大规模考古活动。发现了大批古物及包括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在内的楔形文字碑石和泥版文书。他们的发现使世界突然意识到,神秘的巴比伦是一个和中国、希腊、埃及一样曾经繁荣兴
旺的伟大文明。它的突然毁灭导致它被世界遗忘了约2000年。
中国思维
同学们可以先看一下课本的62页和64页。然后回答老师的这一问题。
【生】: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由于波斯人的入侵,巴比伦国家夭折;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唯独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流传了下来。
【师】对很好,我们看到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那么大家说,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生】源远流长(板书:源远流长)
【师】所以,我们说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换句话说也就是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化没有中断的传承下来了,那么为什么只有中华文化流传下来了呢?
北京折叠 在线阅读
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的64和65页的内容。然后进行我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
看完课本,运用你们所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分两个组来讨论一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第一组同学运用所学知识重点讨论一下外因。第二组同学则重点讨论一下内因。(板书:见证,原因)
【第一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等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
【第二组】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文字,史书典籍和中华文化独特的包容性。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欠缺不完整,教师可引导归纳)
【师】好,我们先来看一下汉字,我想问一下同学,你们知道汉字的发展历程吗?
【生】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多媒体展示】汉字字体演变过程的图片资料,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奥运火炬传递在河南哪几个城市进行的传递?
【生】郑州,洛阳,开封,安阳
【师】对,其中有安阳,那么为什么选择了安阳呢?
【生】因为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殷墟的发源地,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就是在这里发现的。
【大屏幕展示】视频,安阳市小学生学写甲骨文为奥运祝福。
【师】对,在今天,各种语言形式充斥的今天,汉字、汉语作为我们独特的传播交流的方式,时刻彰显着一个伟大祖国的魅力,汉字是博大精深的,汉字是灵活的,汉字是聪明的,汉字也是充满智慧的,他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是一个中国人!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样的伟大文明传承下去。【大屏幕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说过: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所以时代越是发展,我们越需要把我们的文化发扬广大。
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的“方块字”,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我再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这个巨大的作用体现在哪?或者说汉字和文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板书:见证一:文字)
【师】文字记载的这种形式,我们今天叫什么呢?
【生】史书典籍
【师】很好,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就非常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再问,同学们能举例说明一下你们所熟知的史书典籍吗?
【生】《春秋》,《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
【师】【大屏幕展示】典型的史书典籍,考察到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我们把记录这些记录史书典籍的人叫做--
波特五力分析【生】史官
【师】对,相传呢,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古代事关大都终身世袭,这使得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比如,《二十四史》、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四库全书》,皆堪称世界之最的古代文化工程。所以我们的史书典籍还有一个很大特点,那就是--
【生】规模之大,留存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记载传承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板书:见证二:史书典籍)全桥整流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除了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外还有什么?
【生】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师】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为什么说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生】略(见证三:包容性)
【师】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大屏幕展示】佛教东传图片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促成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促成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
承。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的文化的发展历程。
【大屏幕展示】“古代辉煌的历程”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的辉煌历程
(屏幕可以设计成填空形式,分组让学生对每个时期的文化做一描述)
【大屏幕展示】秦史皇陵兵马俑图片,及课本63页材料。
通过对过去辉煌的描述,引出中华文化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历经的衰微过程。(板书:
【探究提示】:(1)①在政治上: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
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落后的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浙渐丧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也不利于国家发展。
【师】《功夫熊猫》在六月20日终于在内地与影迷们见面了,这部美国动画片一公演,国内一片惊呼。除了阴谋论者号召抵制外,羞愧不已者有之,愤懑不已者亦有之。高度概括部分舆论心理如下:熊猫是中国的,功夫也是中国的,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功夫熊猫》。一时间媒体、专家、影迷评论如潮,这只来自美国的熊猫卓实在中国火了一把。请同学从文化西用是喜是悲来辩论一下。
【大屏幕展示】辩题:
金瓶梅有几个版本
正方:熊猫西用是喜
反方:熊猫西用是悲
辩论过程:略
【师】不管熊猫西用是喜是悲都是我们内心对中华文化复兴的呼唤和渴望。过去的都已经过
去,我们需要把握住的是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复兴,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中华文化的未来)
【生】略(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很简单的想法,可以不系统,可以不全面,只要有自己的见解就行)
【师】刚才同学说的都非常有道理,我们来总结一下:经过曲折的探索,实践象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名了道路:【大屏幕展示】
1、实现民族复兴(总结教训)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加大对外文化交流(总结经验)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大屏幕展示】小结
【师】再次展示课本上的材料,我们可以用基辛格的话来展望我们的未来: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效果体验
1.(2007年高考广东卷)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
解析:该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从题中我们可以“君子和而不同”强调的就是包容性的特点。答案A
2.(2008年江苏政治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
解析:从“如你初妆”,到“穿越千年的历史”的含义我们不难推测出正确答案,
答案:D
质疑解惑
学生质疑: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我们上课学了它通过汉字,史书典籍,和她特有的包容性体现出来。这样回答对吗?
教师答疑:问的非常好,回答的也好,这也是我们一开篇提出的框架基本问题。综合我们这节课所学,就会发现:第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首先从古代辉煌的历程中体现出来;其次从汉字与史学典籍中体现出来;再次从历史上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做法中体现。最后还体现在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与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中。最后的这一点也要回答才会更加全面。
第四部分课后跟踪
自主探究
2008年,西方文明孕育出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终于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日益走
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将与越来越富于世界性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密切携手,共同谱写现代奥运发展的新篇章。
你能从中华文化包容性这个角度对奥运精神和中华文化结合做一个说明吗?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把课本顺序进行了一下调整,按照:四大文明发展历程的比较——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承的原因——古代辉煌的历程——近代的衰微——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觉得这样的顺序更利于学生一步步的了解中国文化,授课过程中多让学生来参与,如分组讨论,分组回答问题,最后在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上,我用一个美国大片《功夫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3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91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中国   学生   发展   展示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