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策略探究——以《乡土中国》为例

周刊
166教材教法|精品课例
摘  要:阅读策略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高中阶段施行整本书的阅读策略,而整本书阅读任务的学习必将要贯穿必修、选择与选修这三个方面,整本书阅读也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对此,本文就将以《乡土中国》阅读为例,全面探讨整本书的阅读策略,并希望以此种教学方式来有效的激发高中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提高于都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当前,整本书阅读更加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与阅读学习的
需求,因此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十分的重视整本书阅读策略。在新课程改革下,整本书的阅读策略逐渐被大范围应用,但在很多地区仍然没有队整本书阅读策略展开实质性的规划与应用,以至于阅读教学的效果依旧不佳。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也很大,语文课时变得紧张,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阅读,在这样的状态下,整本书
的阅读策略能够从兴趣、思考以及效率方面带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习。
一、高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繁重,面临高考,很多学生都紧绷着注意力,一头埋在学习环境中,然
而语文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能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学习进度,然而因为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针对某高中高一到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下能够发现,从不进行阅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详见表1。
表1某校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由此,我们能够发现,高中的阶段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偶尔进行阅读的学生体占据最多,而从不进行阅读的学生体数量也很多,这也说明在环境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领就不会进行任何的阅读学习。
二、阅读策略在高中整本阅读中的意义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当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施行的同时,不能忽视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对整个阅读充满兴趣,才会充分的展现出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学生紧张有充实的高中阶段,阅读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教学设计内容是围绕新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展开的,是文阅读类教学设计。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实践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以期让学生热爱朗读,热爱世界。
二、学习者分析
很多老师只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背诵能力,偏向于死记硬背。由于不会朗读,导致我们错过了文本中的很多美景,无法感受其中的美,更无法感知真正有价值的朗读艺术。但是学生的思维是开阔而活跃的,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就能在朗读上游刃有余,就会有自己关于朗读的习得。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朗读,能够真正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实践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自然景物的美,热爱朗读,热爱世界。(重点)
四、媒体应用:PPT、音频材料五、教学过程
化维纤胶囊1.导入课堂,初遇朗读: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将是一节愉快的语文课,所以请放松心情。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在这段音乐里你想到了什么画面,音乐结束后把它写下来并读出来。
学生活动:放松心情,进入音乐氛围,想象画面,书写并展示。
教师活动:为了使你的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现,现在我给你一个权利,你可以班上你认为比你读得更好的同学来朗读你的作品;并且你可以在听了之后给他提要求,让他再读,读到你满意为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朗读的魅力。教师导新课:不同的朗读呈现的是不同的画面,好的朗读可以让好的文章锦上添花,这就是朗读的魅力。余映潮老师说“朗读,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道风景。”
华硕u62.在春景里朗读,品味美:教师活动:(PPT 出示朱自清《春》)这是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要求背诵的文章,会背就一定会朗读吗?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读。
学生活动: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活动:同学们,这可是作者反复盼望来的春天,作者内心是喜悦的。所以再读,读出喜悦的情味来。
学生按要求朗读。
教师活动:同学们领悟能力很强。那么,选文哪句话应该读得陶醉一点?
明确:“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设计意图:化被动朗读为主动探寻。
教师活动:好,综合以上要求,我们再完整地朗读选文,读。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3.在盛夏里朗读,感受美: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的风景。(PPT出示梁衡《夏感》)梁衡先生《夏感》里的夏天的主要特征是“紧张、热烈、急促”,请同学们“紧张、热烈、急促”地朗读选文。
学生朗读。
教师活动:读得还不够有味道。同学们,请想象“现在是夏天,你们家院子里晒满了玉米,而这时候你突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播放惊雷声和暴雨声)”再读一遍!
学生活动:学生想象画面,进入音乐,再次朗读。设计意图:想象情景促朗读,学生能加深体会。教
师活动:那么,是不是所有夏天都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读,用一个词来概括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夏天。
学生活动:听老师朗读,概括、展示。
减压蒸馏设计意图:同样的季节在不同的作品里呈现出来的美是不同的,结合朗读和听读,学生能够得到更深入的体会。
4.在秋思里朗读,探寻美:教师活动:我们走过盛夏,来到了深秋。(PPT 出示元曲内容《天净沙·秋思》)这是同学们很熟悉的课文《天净沙·秋思》,哪位同学愿意朗读展示?
教师活动:刚刚几位同学的朗读各有千秋,但是不够“断肠”。何为“断肠”?
学生活动:“孤独伤心到极致就是断肠”“尝尽了漂泊之苦就是断肠”……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结合文眼来分析古诗词的情感基调,协助朗读。
5.总结课堂,技巧归纳:教师活动:我们今天朗读了这么多关于自然美景的诗文,请同学们组内讨论概括:朗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组内讨论,总结发言。
明确:朗读关注五个要点:1.基调;2.语气;3.语速;4.轻重;5.融情。
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从万物生长的春天走到蓬勃灿烂的夏天,从硕果飘香的秋天走到万籁俱寂的冬天。打开文学世界里的春之景、夏之感、秋之思、冬之韵,朗读,从这里开始;美景,从这里生发……让我们热爱朗读,热爱世界!(PPT 出示“我们热爱朗读,热爱世界!”)请同学们用热爱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朗读三次为今天的课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学生用热爱的语气三次朗读“我们热爱朗读,热爱世界!”结束课程。
六、作业布置朗读《雨的四季》,反复练习,进行组内展示、班级展示。
板书设计:
文阅读:自然美景——朗读,享受美在春景里朗读,品味美在盛夏里朗读,感受美在秋思里朗读,探寻美在冬韵里朗读,领悟美朗读五个要点:基调;语气;语速;轻重;融情。教学反思:可取之处:
把一年四季的景物变化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丽,让学生能领略春之景、夏之感、秋之思、冬之韵,并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读出不一样的景物之美。多种音频资料的使用让课堂更饱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尾处的复沓朗读使得课堂得到升华,对学生的朗读导向和精神
导向落实得很好。
不可取之处:
学生合作讨论的空隙太少,应该多关注小组内、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评价机制有落实,但还有很大进步空间;还应多给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
自然美景——朗读,享受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文阅读教学设计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木冲沟中学  唐小瑛
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陈晓春——
以《乡土中国》为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策略探究
年级经常阅读偶尔阅读从不阅读高一547818高二416643高三355956合计
130
203
117
167
周刊
教材教法|精品课例
摘  要: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
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摆事实,讲道理”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活动。开会讨论要说理,演讲作报告要说理,与人交流更需要说理,总之,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课本中仅有的议论文,让学生学习论证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议论
辩论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听王调喜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文,让我明白了:只要立足课文,依循文体特征教学,掌握这类课文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就能让议论文教学充满魅力,更好地发挥议论文的教学功能,丰富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议论辩论能力。
一、抓文脉,感受结构的严谨性
议论文一般都按“摆出观点——事例析理——总结提升”的结构展开论述,更讲究结构的瞻前顾后,前呼后应,语段之间联系更加紧密,难以分割。六年级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仔细观察文本的语言,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这是议论文的一大特点。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第三部分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依循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教学,围绕课文的结构,先让学生和课文对话,明确课文的观点;接着品读文中事例,牢牢抓住“事例”是怎样论述“观点”这个教学核心任务展开。使文章观点深入人心;最后在感知内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不但使学生在简洁明快的教学环节设计中,学得轻松,使原本可能出现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更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议论文整体结构的认识,发挥议论文
的教学价值。
二、善比较,感悟说理的透彻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
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教学时只看到这三个事例及明白一个道理,是不足的,没有体现议论文的教学价值。应该教学生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发现事例的内在关联,探究作者“如何以事说理”的秘密。
1.事与理的关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通过三个事例说明: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通过三个事例的相同点的对比,得出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
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令人信服。这便是“事与理的一致性”。
2.事与事的关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文中引用了三个事例,故事内容一读就懂,然要让学生细细推敲、比较,发现每个事例都说明了科学真理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见微知著,不断追根求源,然后到真理。”正所谓“智者察同”,让学生在事与事的比较中发现之间的逻辑关系,正是探究作者“如何以事说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更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理与理的关系。“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先是有所发现,再是有所发明,再是有所创造,最后是有所成就,这些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的,这便是“理与理的递进性”。
通过以上的比较阅读,学生就能发现并把握“事与理”的三重关系,对于如何选择事例、如何揭示事理等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有了透彻的理解,学会了一种专业的阅读视角,也正体现了议论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三、明方法,发展言语的工具性
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议论文在言语和表达方式上具有
自己独特的密码。在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选择相应的解码策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尝试与作者对话,学习作者是如何“说理”的,将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融为一体。
议论文的语言力求简洁流畅、滴水不漏。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列举了三个非常典型的事例,像这样的表达在议论文中非常普遍。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仿写。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还知道的其他事例。
“(    )因为(    ),通过反复研究,最终(    )。”的句式练笔。如此不但可以使文本语言学以致用,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其表达的简洁缜密。
总之,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说什么理”,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说理。通过学生的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逻辑规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议论辩论能力,更好地发挥议论文的教学功能。
探寻议论文的教学价值
——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棕树蛇
易信营销深圳市南山区科华学校  陈景东
2.提高学生阅读思考
高中阶段的学生会经常阅读一些名著,但是当老师或者同学们提问著作中的内容,和阅读后的看法时,阅读过的学生反而是没什么感慨,也就是没有属于一个自己的读后思考能力,这样的阅读方式就像是表面阅读,没有知识内涵,根本没有深入到阅读的深层次,这的阅读作用不高,想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必须让学生通过适合的文章来开拓思维,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
例如,以阅读《乡土中国》中的《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为例,这三章所讲述的是四种权利。在基于乡土中国的权利结构基础上,阐述了作者视阈下的四种社会权利的形式。而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这三篇文章的阅读来提升自我思考的能力,全面分析思考社会环境下,四种权利的关联性,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像这样的阅读,文章内容的层次和涉及的问题环境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只有思考的深入才会了解其中的真意,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3.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我国,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就一直被要求进行课外阅读来巩固语文基础,即使到了高中阶段,课外阅读的学习方式一直都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但是,很多学生的阅读效率却十分低,阅读情绪不高,阅读的质量不佳,以至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效率十分低迷,即使是一些古典名著读三年,整本书读完,仍然不知文中含义,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效率不高,对于课外阅读而言就是有名无实,无法为学生带来任何的价值。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以阅读《乡土中国》中的《家族》和《男女有别》一章为例,内容中主要就阐述乡土社会中的中国乡土社会与家庭环境,在内容上这两篇文章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理论,可以从基础入手,让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内容,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学习,对于文章中不懂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向教师请教,或者是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从而理清文章的线索,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更好的将文章中的内容知道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促使阅读学习不只是表面功夫,更是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无疑是帮助学生巩固自身阅读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缓解了高中环境下的巨大学习压力,丰富自我阅读知识范围,吸收知识点,更加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因此,在整本书的阅读策略推行下,会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阅读氛围,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艳娜.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0(36):1-3.
[2]马倩.关于高中语文课程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87-88.
杨淑荣
[3]汤菊贵.如何将历史化的书读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72.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61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阅读   朗读   教学   学习   事例   发现   整本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