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第七章 细菌感染免疫
一、名词解释
1.感染  2.病原菌  3.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4.正常菌(normal flora)
5.菌失调  6.二重感染  7.毒力(virulence  8.LD50  9.ID50  10. 微生态失调
11.隐性感染  12.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 )  13.侵袭力(invasiveness)
14.毒血症(toxemia)  15.败血症(septicemia)  16.菌血症(bacteremia 
17. 脓毒血症  18.内毒素血症  19.带菌状态  20.带菌者(carrier)  21.致病性
二、填空
1.正常微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发生大幅度改变时,出现    ;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则称为   
2.正常菌成为机会致病菌的条件有                     
3.构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包括                两个方面。
4.依据外毒素的作用机理不同,可将外毒素分为               
5.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有          吞噬和          吞噬两种。
6.机体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赖        ;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赖       
7.医院感染按微生物来源可分为                   
8.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过程包括趋化、              、杀灭与消化等步骤。
三、选择题
1.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    B.普通菌毛  C.异染颗粒  D.鞭毛  E.脂磷壁酸
2.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性菌毛   B.细菌素   C.脂磷壁酸   D.内毒素   E.透明质酸酶
3.决定内毒素毒性的主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质双层      C. 核心多糖    D. 脂质A    E. 脂蛋白
4.下列哪项不是细菌产生的侵袭性酶
A.溶菌酶  B.透明质酸酶   C.血浆凝固酶   D.胶原酶   E.链激酶
5.主要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弧菌  C.破伤风梭菌 计算机控制系统 D.脑膜炎奈氏菌   E.淋球菌
6.下列毒素中属于细胞毒素的是
A.白喉毒素  B.破伤风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  D.破伤风溶血毒素  E.红疹毒素
7.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是
A.破伤风痉孪毒素    B.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 肉毒毒素  E.毒素
8.带菌者是
A.体内有病原菌潜伏,但不向体外排菌者  B.体内带有机会致病菌者
C.体内带有正常菌者  D.体内带有病原菌,自身不表现临床症状,并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体内带有病原菌,临床症状明显,并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9.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的是
A.抗生素    B.溶菌酶    C.补体  D.吞噬细胞杀菌素    E.防御素
10.构成机体固有免疫的因素,不包括
A.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吞噬作用  C.NK细胞杀伤作用 
D.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的作用  E. 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11.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构成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C.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D.抗毒素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E.抗体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12.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为
A.败血症  B.毒血症  C. 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13.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全身中毒症状为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14.细菌侵入血流并经血流播散,但不在血中繁殖为黄酮醇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合成塔
15.金黄葡萄球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他组织器官引起新化脓性病灶为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16.下列细菌中不属于胞内菌的是
A.结核杆菌      B.脑膜炎球菌        C.伤寒沙门菌
D.布鲁菌          E.麻风杆菌
17.有关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的特点,错误的是
A.细菌为主    B.病毒和真菌为辅     C.常具有耐药性  D.机会致病菌为主      E.致病菌为主
18.关于医院感染,错误的是
A.多由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引起 B.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
C.分离的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  D.入院前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在医院发作属于医院感染
E.感染来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19.关于机会致病菌引起医院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例上升的原因,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滥用  B.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C.侵入性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 
D.器官移植等诊疗技术的应用  E.缺乏理想疫苗
20.防止医院感染蔓延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消灭传染源          B.消毒灭菌    C.保护易感者        D.科教导刊隔离预防  E.合理使用抗生素
四、问答题
1.试述正常菌的生理作用。
2.细菌毒素的种类有哪些?列表比较其特点。
3.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有哪些?
4.试述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
5.细菌临床感染类型有哪些?
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一、名词解释
1.感染: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宿主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
2.病原菌:能引起感染或宿主疾病的细菌称为病原菌。
3.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4.正常菌(normal flora):正常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黏膜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称为正常微生物,通称正常菌。
5.菌失调:某种原因使宿主某部位的正常菌中各细菌间的比例关系发生大幅度改变,这种现象称菌失调。
6.二重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原有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生的另一种新病原菌引起的感染。
7.毒力(virulence):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
8.LD50:半数致死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 (50%) 死亡所需的最少细菌数或最小毒素量。 
9.ID50:半数感染量,即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 (50%) 感染所需的最少细菌数或最小毒素量。 
10. 微生态失调:是指正常微生物之间及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过程。
11.隐性感染: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或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时,细菌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
12.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 ):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系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或患者入院时已发生的直接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13.侵袭力(invasiveness):致病菌突破机体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14.毒血症(toxemia):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侵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经血循环到达易感的组织或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性症状。 
15.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16.菌血症(bacteremia):致病菌有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经血循环到达机体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生长繁殖而致病。 
17.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病灶。
18.内毒素血症:革兰氏阴性菌侵入血流繁殖并崩解释放出大量的内毒素或病灶内大量革兰氏阴性菌死亡、崩解、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的疾病。 
19.带菌状态:致病菌在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并未及时消失,而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与宿主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并不断向体外排菌,称之为带菌状态。
20.带菌者(carrier):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未被及时清除,可在体内继续存在且经常或间歇性地排出体外,称为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个体称为带菌者。 
21.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的能力为致病性或病原性。
二、填空
1.菌失调、菌失调症
2.正常菌的寄居部位改变、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失调
3.侵袭力、毒素
4.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5.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
6.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7.内源性医院感染、外源性医院感染
8.黏附、吞入
三、选择题
1.C  2.E  3.D  4.A  5.C  6.A  7.D  8.D  9.A  10.E  11.E  12.B  13.A  14.C 
15.D  16.B  17.E  18.D  19.E  20.A
四、问答题
1.试述正常菌的生理作用。
正常菌的生理作用主要有:①生物拮抗:其机制主要是竞争黏附作用使外来致病菌不能定植;产生对病原菌有害的代谢产物;营养竞争作用。②营养作用:正常菌能够参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及吸收。③免疫作用:正常菌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也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对具有交叉抗原组分的致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④抗衰老作用:与其产生过氧化物歧化酶等有关。⑤抗肿瘤作用:正常菌可将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而且可以激活巨噬细胞等的免疫功能。
2.细菌毒素的种类有哪些?列表比较其特点。
细菌毒素按其性质、来源和作用等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比较
种类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活菌分泌或细菌溶解后释出
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北京农学院信息平台脂多糖
稳定性
差、60-80 30分钟破坏
好、160 24小时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反应、休克,DIC
抗原性
科研能力评价
强,能刺激机体形成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能形成类毒素
弱,能刺激机体形成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处理后不能形成类毒素
编码基因
质粒或前噬菌体或染体
染体基因
3.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有哪些?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45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感染   细菌   免疫   机体   作用   医院   宿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