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成长的烦恼

创业板成长的烦恼
与主板市场只接纳成熟的、已形成足够规模的企业上市不同,创业板以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具有上市门槛低、信息披露监管严格等特点,它的成长性和市场风险均要高于主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创业板的探索,其中,美国的NASDAQ、英国的AIM是比较成功的代表。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也开始了对创业板的尝试,并出现了许多成功案例,如韩国的KOSDAQ和新加坡的SESDAQ。从世界经验来看,创业板是主板市场的有益补充,在资本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毛利润
创业板十年作茧
中国建设创业板的谋划由来已久,这不仅是健全资本市场的需要,更迫切的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换,以科技创新为特点的广大中小企业开始成为活跃社会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缺乏成长资金也成为抑制这些企业发展的致命瓶颈。而小规模、分散性和风险不确定等特点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是银行青睐的对象,也是中央财政所无法负担的。于是,中国资本市场迫切需要一个能为这类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中国创业板的建设开始被提上日程。
毛果绣线菊
如果从1 998年国家首次提出设立创业板的概念算起,到现在已经10年有余。历程堪比世界首例创业板——美国NASDAQ的初创阶段,这其中的迂回曲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
1 998年12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国务院要求证监会提出研究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提出设立创业板的概念。2000年4月,证监会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设立二板市场有关问题的请示》:5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证监会关于设立二板市场的意见,并定名为创业板;10月,深市停发新股,筹建创业板。2001年,以NASDAQ为代表,国际主要创业板市场陷入低迷,国内证券监管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建议暂缓创业板计划。2002年8月,《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同时,成思危提出创业板“三步走”建议,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2004年5月1 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这个在主板市场框架内相对独立运行,并逐步推进制度创新的新市场的诞生,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2007年1月17日,证监会表示争取上半年推出创业板:3月,深交所称创业板技术准备到位i8月22日,《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创业板框架初定。2008年3月22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
意见稿)。2009年3月31曰,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7月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9月1 7日,证监会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9月21日,中国首批1 0家创业板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正式启动发行程序;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股票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
10年间,创业板一直牵扯着各方面的视线,在“众目睽睽”之下,创业板孕育的十年并非虚度光阴,而是经过了严密的论证、周详的技术准备,并且经历了实践探索,即“中小板”。中小板的设立和发展为创业板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见,创业板“三步走”的做法是成功的。但也有人质疑,创业板实际上是否就是“挂着羊头”的中小板。对此,有必要考察一下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区别。首先,创业板企业的发行条件比中小板要更为宽松;其次,两个板块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中小板主要服务于即将或已进入成熟期、盈利能力强但规模较主板小的中小企业。而创业板以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性特点突出,开始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在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方面非常活跃。从理论上讲,以及从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一个“正宗”的创业板已经被推到公众面前。但现在的创业板是否“名副其实”,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去考察。
预期的“蝴蝶效应”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是对蝴蝶效应的形象描述。实际上,蝴蝶效应的科学表述是,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如果将整个中国经济比喻成一个动力系统的话,那么创业板的创立虽是经济条件的小变化,也足以引起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连锁反应。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一)微观层面:企业和投资者的“福星”
电子杂志软件
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事实上,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远不止这一点。首先,对于能够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不仅解决了融资难、渠道单一的困境,而且具有巨大的广告效应。其次,对于尚未进入创业板,但已进入券商辅导期的企业,由于其增值的价值预期会引起PE、VC等机构投资者关注,从而带来大量资金注入。再次,创业板对于其他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一旦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价值得到认可,融资问题得以解决,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就会激励其他中小企业进行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质量和发展能力。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尽管创业板的风险明显高于主板,但它无疑提供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特别是在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国内主板市场长期不见起,一些投资者在不良预期的影响下,迟迟不敢出手买进,积累大量资金,而一些陷身股市的投资者则希望寻求另一条生财之道以弥补损失。创业板的适时出现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另一扇财富之门。
更为重要的是,创业板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一个顺畅的“出口”。近几年我国风险投资业高速发展,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创业板推出,能够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通过上市交易正常退出的机制,使其继续进行风险投资成为可能。这样就达到了分散投资风险,促进高科技投资良性循环,提高高科技投资资源流动和使用效率的目的。
(二)中观层面:资本市场“生力军”
创业板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它表明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已基本完成。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是主板的有益补充,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长期共荣的关系。同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创业板也起到了“探路者”的作用。棱镜常数
献文帝
从短期来看,创业板的推出会对主板市场造成不可忽视的挤出效应。因为在一个范围既定的市场上,新板块的出现必然意味着“资金分流”,此前股市的波动也恰好印证了这一推论。9月下旬,在创业板即将发行的消息爆出后,股市经历了整整一周的“寒潮”。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创业板集中发行,吸引大量股市资金转投创业板一级市场造成的。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由于创业板和主板的投资对象和风险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况下,二者不会相互影响。并且,当创业板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后,可以为主板输送优质的上市资源,从而对主板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创业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创新性尝试,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一直以来颇有争议的OTC市场建设,创业板的一些成功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29: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2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创业板   市场   企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