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二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国民党的倒退
1.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11938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在新的形势下,日本侵华方针出现新的变化,即由过去对国民政府实行的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改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把战略中心转移到敌后战场,对敌后解放区加"扫荡",大力培植伪军和伪政权,以确保其占领区,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
   
2.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1在日寇的政治诱降下,汪精卫等于193812月叛国投敌。
2霍夫曼比例193912月,日汪签订《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
19403月,汪精卫在南京正式拼凑了一个全国性的"国民政府"。同年11月,日本与汪伪政府签定《中日基本关系条约》。日、汪、伪满还签署了《中日满共同宣言》。日本政府宣布正式承认汪伪政府。   
3.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1)背景:随着抗战格局的新变化,国民党对其政策也进行了调整。19391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其政策变化的重要标志
2)内容:这次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决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会后,国民党陆续颁布一系列秘密的防共限共的文件。五届五中全会还决定设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售检票系统国防最高委员会,由蒋介石任委员长,以强化法西斯独裁统治。
   
二、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1.南岳军事会议
1)背景: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8-11湖南召开南岳军事会议。(2)内容:重新部署了军事力量。会议重申继续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方针,采取转守为攻,牵制和消耗敌人的战术,粉碎日"以华制华"的阴谋。
3)会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了《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
   
2.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1)背景:为配合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对华南和华中地区实行有限的局部进攻,以施加军事压力。
2)内容:1939- 1940,国民党军队在华中、华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组织了南昌战役随(县)枣(阳)战役第一次长沙战役桂南战役枣(阳)宜(昌)战役等
3)评价:A.基本上阻止了日军的进攻,保持了战线相对稳定和战略相持态势,牵制了日军兵力,配合了敌后战场的作战。
B.但与此同时,国民党在战略上实行全盘收缩,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
   
三、敌后战场的巩固与扩大
1.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进攻重点转向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加强军事"扫荡",实行“三光政策”,而华北抗日根据地则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华北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巩固华北"的方针,坚持长时间、连续反"扫荡"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历史背景:1940年春夏之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出现了妥协的危机;日本的“囚笼政策”对根据地的封锁   
2 19408月到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场旨在破袭日军交通线、粉碎其“囚笼政策”的著名战役,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独立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果辉
煌的一次进攻性战役,由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3)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交通总破袭,重点进攻正太路;第二阶段重点是消灭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第三阶段是粉碎敌人的扫荡。
4)历史意义:第一、在军事上,此战在华北给予日军重大打击。第二、在政治上、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也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华中、华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争
华中战场,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东进北上的指示,向敌后的战略展开。到1940年底,新四军已发展到10万人,先后创建苏南、苏北、苏中、皖南、皖中、皖东北,豫皖苏、豫鄂等抗日根据地,使华北、华中敌后战场连成一片。在华南也有快速的发展,到1939年春,曾生率领东江纵队在珠三角建立了以淡水为中心的东江抗日根据地
1940年底,琼州海峡货船失火冯白驹领导的琼崖抗日独立游击纵队,在海南岛地区创建了琼崖抗日根据地
   
四、摩擦与反摩擦斗争
1.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事件
(1)背景:
加花工具
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党制定了一系列反共反人民的法令,一方面对日军实施有限连续攻势的抵抗,另方面则积极地在各地从事反共摩擦活动。
(2)过程:
1939年冬开始,国民党顽固势力先后向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根据地进攻,制造了山东博山、河北深县、湖南平江和河南确山等地的流血事件。
193911,国民党召开五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定由"政治限共""军事限共"的方针。随后阎锡山即在山西制造了"十二月事变" 晋西事变)。与此同时,国民党胡宗南部在陕甘宁、朱怀冰部在太行山区也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民党政府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3)中共的反应:
在坚持团结抗战的前提下,针锋相对,领导解放区军民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
   
2.皖南事变
11941- 1-4,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九千余人,奉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八万余人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多人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
2)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将叶挺军长交付“军事法庭”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
3)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了严重危机,几乎陷于破裂。中共中央采取军事上坚决自卫、政治上猛烈反攻的方针。同时国民党的行为也遭到了全国人民以及国际舆论的批评。在内外压力之下,蒋介石被迫退兵。至此,这次反共活动平息下来。
4)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成立了华中局,总结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旅游网站论文   
3.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顽固派的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团结了一切可能团结的抗日力量,有效地维护了全民族团结抗日。P231
4.关于三民主义的争论  共产党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 P234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争论
1)背景: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发动制造摩擦的同时,也在思想理论上加紧反共。此外,共产党内有右倾思想的人和某些进步学者,在理论上产生了混乱,混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
奇瑞b14
2)内容:
为了捍卫马列主义和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的团结,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共产党人连续发布一系列文章,阐明自己关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中 国革命的基本观点。主要有的《新民主主义论》、洛甫的《拥护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王稼祥的《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陈伯达的《三民主义概论》等。
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拥护真三民主义,反对假三民主义,坚持新三民主义。
第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关系。
第三,坚持革命阶段论,驳斥“一次革命论”。
3)意义:
捍卫了马列主义,维护了三民主义的革命原则,揭露了假三民主义,打击了顽固派,澄清
了某些混乱思想。同时促进了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的发展和完备。
二、中共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
1)背景:
A.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发动制造摩擦的同时,也在思想理论上加紧反共。
B. 为了给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革命路线,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进攻,并且打破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幻想;为了从政治上思想理论上建设中国共产党,纠正党内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是中国革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等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巨大的力量研究工作。
C.1939年和1940,先后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2)内容:
阐明了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进程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实现社会主义前途的最后结果;
提出了新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驳斥了利用"三民主义" 反对共产主义的谬论。
(3)评价:
新民主主义理论著作的发表,表明中共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路线和相应的一整套具体政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学说,是思想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五、宪政运动的开展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一、宪政运动
(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加强一党专政、压制民主,引起各民主党派不满与
失望,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以19399召开的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发动了一场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行民主宪政的运动。
2)内容及结果:重庆、成都、桂林等地先后组织起宪政座谈会宪政促进会。中共中央也向全党发出了关于宪政运动的指示,提出了对宪政运动的立场和实行办法。但由于国民党顽固坚持一党专政,缺乏宪政诚意,宪政运动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1)成立:在积极开展宪政运动的同时,各民主党派为求得意见的一致和行动的团结,于1939-10重庆发起组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
2)改组:皖南事变后,为反对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加强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增强抗战力量,调解国共关系,19413,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发表了《成立宣言》《对时局主张纲领》
3)从性质上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为国内在政治上一向抱有民主思想各党派一初步结合"。它的成立,它标志着抗日民主力量的增长,成为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影响和力量最
大的中间党派的政治团体。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一、珍珠港事件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珍珠港事件
1941年至1942年,是德、日、意法西斯最为猖狂的时期。1941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并完成了战略突破任务,暂时得势。由此助长了日本扩大侵略的野心。7月,日本决定"继续向南扩展",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128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日军又袭击了英国在太平洋的战略基地新加坡。同时向英、美、荷等国在西南太平洋的属地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10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民国时间表
标签:进攻   革命   日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