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在网络社交中的心理建构分析-以用户为例

2018.1
rose病毒
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
学术园地
一、社交现状
近年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已近乎巅峰状态。打开手机刷已成为常态,看看朋友圈里有没有人评论或点赞,别人发了什么状态,更新了哪些消息,大家都在聊里说了些什么等等。在一个个页面被点开,消息红点被消灭后,人们的好奇心才会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快速接收和反馈信息,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接收到消息,这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不停地想拿出手机看一看有何新动态,这就是自媒体时代所呈现的人们的主要社交状态,可以说是有种“成瘾”的趋势,具有网瘾的一般特征。
在2012年以前,还没成为主流社交工具时,腾讯QQ 和博客等社交软件是主力,但当时的功能也仅限于聊天、状态分享等,远远没有的语音、视频、摇一摇、扫一扫、抢红包、消费支付、各类等延伸的实用功能。可以说是具备了日常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功能,甚至拥有超出其范围内的其它
业务,满足了消费大众的需求。如今的公共场所,包括书店、咖啡厅、餐厅、地铁上、公交车上等,无一不是“低头族”,抠着手机沉默不语,沉溺在与手机互动的世界中。这是一种与外界隔离,互不相干的社会状态,在家里这种私人领域中更是如此。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受众体内多巴胺会增多,产生循环持续的兴奋感。因为网络的盈利性和用户导向性会让消费者倾向于接触自己喜爱的内容,按照个体路桥年票
意愿型塑一个,表现在操作、公众服务、延伸功能上。亿万用户刷着朋友圈,只要有wify 和4G,网络社交就会不断进行着。
二、社交“怪圈”
我们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社交怪圈”,是称作“虚拟满足综合征”的这样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我们使用书信往来、手机通话和面对面交流的社交方式越来越少,几乎都沉浸在以为代表的虚拟社交中不能自拔。当然,中的社交圈不是我们传统上所理解的完全虚拟体,它只是交流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互动双方或多方都是屏幕外实实在在的人,所以还是存在大部分有效社交的。但是,人与人只有在眼神交换、言语传递和肢体语言相互接应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交流效果的最大值,它是全方位人心的互通和触碰,所产生的误解率和隔阂值就会大大降低。
而在里,首先,所谓的朋友其实一半以上都只是“认识的人”而已,现在人们的手机通讯录都
是可以连结的,在自动匹配功能中搜寻到对应手机号的用户,也就是说只要存有你手机号的人都可以通过到你,所以许多人是在稀里糊涂添加好友后从没真正聊过。其次,朋友圈是个可以公开可以私密甚至可以“分组可见”的半公开领域,在这样一个看不到别人真实目光,听不到别人真实想法的自由支配公开程度的地方发状态是种相对安全、享受的事。富人可以把一切奢侈品挂图炫价
盐城卫生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毛星月,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受众在网络社交中的心理建构分析
——以用户为例
毛星月
(贵州大学贵阳550025)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线上线下的社交结构和方式及理解看待社交活动的视角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网络社交和真实存在之间的界限也愈发模糊。在如今主导的时代中,人们的社交心理有了全然不同的新面貌,网上的“一窝蜂”现象及“秀”出的满足对比现实的焦虑不安及社交恐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孤独”心理和“聚众”现象成为了最明显的特征。网络特质和人性特征融合所产生的“幕后操纵者”让这一切发展得如此迅速而隐秘。
【关键词】受众;社交网络;朋友圈;用户;心理建构
17
2018.1
News Dissemination中国儿童网
新闻传播
学术园地
秀到朋友圈,要面子的穷人也会隐藏真实的生活而展现自己“并不差”的条件。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朋友圈已经弥漫着虚荣和“暗斗”氛围,久而久之,人们会不断混淆对彼此的印象,尤其是现实表现和网上表现的极端对比。再次,朋友圈中充斥着言论和图片的真真假假,各种娱乐碎片,微商们的横行霸道,各种“虐狗”“虐穷”等行为都会让人觉得“贵圈真乱”,让生活在这个片段化时代的我们更加弱化了识别力和判断力,甚至丧失了主动性。在这种状态下,被动的我们更容易被网络给俘虏,损失的是时间、精力甚至金钱。最后,在里聊天的我们都是根据对方所发的表情、标点符号和语气词来判断气氛和情境的,一定程度上带有许多主观成分,在摸不准的情况下就乱猜测或者直接选择逃避式对话,让双方都经常陷入一种云里雾里的聊天状态,对话也就戛然而止尴尬地结束,这不仅不利于长期
的社交关系保持,还有可能增添不信任感。
三、用户“孤独”心理建构
现代人的相处更多地是把face-to-face 的传统模式用科技复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可是当彼此觉得越了解越信任对方时,在传统交流形式中就可能会表现得越生疏。因为双方在网络互动中已经逐渐建立了一种相处方式,相互之间在交流模式、心理状态、性格特征等方面都塑造了一个固定的印象。根据Altman 和Taylor 提出的社会渗透理论来看,一方表露得越多,就会取得另一方更深的信任。这种途径的一般表现主要是语言用词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身体姿势和面容表情),但是如今在网络上却被各种贴图和表情包所取代。虽然它们形象生动,情感表达到位,但是也最能产生误导,尤其在可能出现歧义的情况下。网络沟通的便利性、趣味性是确定无疑的,可如果忽视了真实存在性就是一种现代危机。东岳论丛
社交最缺失的一点就是不具备“人性感应”能力,它只是一种高仿人类生活蓝图的“拟态环境”,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满足各种人性需求所建筑的“乌托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线上对比,线上优越和线下落差,这种反差状态轻则让人焦虑不安,懒惰颓废;重则让人精神萎靡,心理扭曲。这所带来的后果是细思极恐的。日本学者中野牧在1980年出版的《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表示,“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1]。显而
易见,过度沉湎于中封闭的自我空间,不利于人们社交社会化的发展。但是之所以能保持这么
几年不衰败而且还有蒸蒸日上的势头主要是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和有趣性,之前的二维码仅是一种获取一些相关信息的高科技符号,后来广泛地用于消费支付领域,还涉及理财、融资、出行、安全等方面,可以说它的发展潜力无限。这样的便捷诱惑恰恰更真实地响应了现实生活节奏,取得了大众的信任和喜爱,再加上各种新兴功能的开发,人们会依赖就不足为奇了。近年来人们还喜欢通过平台来拉票,亲朋好友们只要关注某活动所属的,点开页面投票即可,有些还要求每天一票。这种现象适当时会增进熟人间的情谊,觉得得到了帮助,可是当泛滥的拉票行为充斥朋友圈和聊天时,就会给一些人带来不便和繁琐,也就造成了人们的反感,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
四、用户“聚众”心理建构
中国人都有一种“聚心理”,不仅是日常生活情绪的宣泄,凡事都喜欢热闹,喜欢“一窝蜂”,很多娱乐新闻就是这样被亿万同胞炒作出来的,各家新闻媒体也积极响应受众需求,登出许多爆炸性新闻标题来吸引眼球,全民喜欢八卦的这种风气,使得朋友圈这种受关注度极高的活跃地带自然成了全民讨论的极好之地,尤其像明星感情生活的话题更是火热。2016年8月14号上午,微博首先爆出“王宝强
与马蓉离婚”的新闻,不久朋友圈就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常见的是“宝宝不哭”“宝宝挺住”等字眼,大家发的状态内容都像复制粘贴一般雷同,接下来几个小时就是新闻发酵的时期,大家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拓宽,更有甚者社会学家、各类小编等都来“凑热闹”,从这样一件名人家事来共同探讨人性欲望和婚姻发展的联系等,引出更多的话题来讨论。回过头来,就针对王宝强和马蓉离婚这件事情,各种舆论声也把事态扭曲得真假难辨,人们好像特别地在意“别人家的事儿”,事情发生后,很多人都在转载譬如“这才是王宝强离婚内幕”一类的文章,里面都是各种劲爆的“内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讽刺的是有一篇有着同样标题的文章,点开后只有四个大字:“关”,这种搞怪的新闻让许多人有恍然一悟之感,觉得自己真的是很闲才会关注此类新闻,这种大规模“跟风”的网络社交现状也许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养成的聚众习惯,或者是独生子女时代所引发的“体性孤独”延续的后果,都值得反思。
马克·格拉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理论用“强连带”和“弱连带”两种概念来指称不同的社会关系,用个
18
2018.1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学术园地
来越近,VR的强势进入,带动了专业出版的进一步发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内容,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对于建筑领域、医学领域等专业化程度要求高的专业读者开展知识服务将更加有力。而这从源头上来说离不开优质的内容提供。在提供付费内容的时候,还必须有免费内容支撑,不论是出于吸引流量也好,提高用户粘性也好,还是为付费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也好,否则很难运作起来,受众习惯了网络上免费的午餐,通过免费向付费引流,帮助消费者完成付费观念的转变。实践中,“得到”提供免费的知识新闻,“喜马拉雅”提供免费的音乐和有声书。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过程的简化,凸显了专业化,多元化知识壁垒塑造的紧迫性,未来知识服务平台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头部IP打造,不论是UGC还是PGC,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资源的才有可能吸引读者的知识消费。当然,单纯依靠优质内容并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内容与读者的贴合程度,内容的包装推广方式,增值服务等都是影响因素,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协同创新才能提升知识服务效果。由于内容资源体量的庞杂,未来的知识服务将
更加细分。■
参考文献:
[1]杨瑞仙.知识交流内涵和类型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
[2]2016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3]王传珍.知识付费奇点与未来[J].互联网经济,2017(2).
[4]克莱·舍基.认知盈余[M].胡泳,哈丽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高原.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5(35).
[6]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服务的现在与未来[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7]宁菁菁.基于“弱关系理论”的知识问答社区知识传播研究——以知乎网为例[J].新闻知识,2014(2).
[8]张瑶.网络知识传播的内容付费探讨[J].青年记者, 2017(2).
体间的“情感强度”“互动频率”“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四个指标来衡量关系的强弱[2]。基于的社交关系网络实际上就是以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社交圈,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中的“强弱连接关系”也会随着个人社会属性的变化而改变。再回到上看,从哲学方面上说,成瘾的人持有一种“我‘微’故我真,我‘秀’故我在”的想法,一切能激发“秀逗”思维的戏谑生活状态才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感觉,狂发图片和五花八门的文字已成为上瘾者的流行偏好,进行“无节制”式的暴露来获得关注度,尤其是那些家庭生活不和谐,从小缺乏人间温暖的青少年,或是家庭条件优越使得虚荣心和面子心爆棚的人们更希望从朋友圈中得到赞和评论。但是此类极端的“自我展演”极度混淆了前台和后台的关系,将自我进行透明化的放大,却在费尽心机之后,茫然不知自己的社交定位,
陷入越展演、越寂寞、越焦虑的困境[3]。因此,“越,越疏远”似乎是当下一些网络社交的真实写照。
结语
国际形势黄皮书在中怒刷朋友圈的人们实际上是在寻一种“社主义”的存在感,是在阻止一种孤独感的迫近。然而将现实社交转移到网络空间,试图以“符号社交”代替“现实交往”,以此实现人的交往需求,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挚和专注,达到反效果[3]。正如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提到“人们平等而亲密地交往,对话与游戏,尽情狂欢,对一切神圣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逻辑予以颠倒、嘲弄、戏仿、歪曲等,这是暂时通向乌托邦世界之路”[4]。网络和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呈现对向发展的趋势,在网络上越活跃,在现实中越沉默。总体看来,在现实生活中社交如鱼得水的人们不爱频繁接触,相反是现实中处处碰壁的人们才会过多地选择来逃避真实的社交,最后发现身边的朋友渐行渐远,这显然违背了人性的本真和社交活动(线上和线下)的原初意义。由此可见,为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网络文明、树立积极的网络社交观念,就需要正确使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掌控使用频率和不断调整积极心态来对待它,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汪靖、顾晓晨.“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当代传播,2008(05):42.
[2]冀鹏丽.浅析对大学生社交网络的解构和变革[J].西安:新闻研究导刊,2016(08):334.
[3]蒋建国.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101.
[4]廖举举、赵发扬.社交网络中表情符号的视觉影响[J].新媒体研究,2016(17):18.
(上接第16页)
19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6:3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87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微信   社交   网络   知识   人们   内容   状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