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比”字句研究

现代汉语字句研究
作者:贺宏燕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7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陈述了比较范畴,论述了比较范畴的核心成员字句,并对字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进行了探讨,联系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几个认知原因,希望对字句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比较范畴字句 认知语言学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有很多,“比较跨国采购网挂机平台是其中的一种。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和研究事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概念,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绝大多数的语言都具有比较范畴。通过比较,人们可以认识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在某方面的高下、异同等。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具备思维——语言能力,即表达事物间异同和高下比较关系的各种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则体现为比较吴作人美术学校范畴及比较句。现代汉语比较范畴范围较大,工商银行可转债
其中最显著的当属核心成员字句,其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本文重点对比较范畴的核心成员聚焦镜”字句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比较范畴
       
        研究者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各种语言比较范畴的差异,因此,对比较范畴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之一。就现代汉语研究来说,赵金铭(2001)明确提出了建立汉语比较范畴”,但实际上从研究《马氏文通》(1898)开始,各家就已将比较作为一个语法范畴来研究了。对比较范畴的研究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从而促进对其他语言现象的理解。
        赵金铭(2001)考察了比较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运用原型理论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构建起现代汉语的比较语法范畴,这一范畴的建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现代汉语比较关系表达的认识。现代汉语的比较范畴由等同、近似、胜过、不及四个次范畴构成,每个次范畴都有各自的表达格式,包括典型格式、常用格式、次常用格式以及文言遗留格式等。《马氏
文通》首次根据语义划分出了平比、差比和极比三个次类。吕叔湘(1942)尤其强调了异同和高下之分。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79)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第一次把比较和比拟分开,并把比较句分为平比和差比两种。具有认知心理学背景的认知语言学高度重视比较的意义。Langacker(1987:101)明确指出:“人类比较事件(event),并对其存在的任何差异(contrast or discrepancy)进行登录(register)构成了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ing)和经验构建(structuring of experience)的基础贫铀弹是什么……对两个事件进行比较是既普遍(generalized)又无所不在(ubiquitous),无论其抽象程度和复杂程度如何,比较行为都持续地在所有主动认知领域里发生;更有甚者,无论其发生领域和发生水平如何,它们都是同一基本能力的展示(或至少在功能上彼此平行)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8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认知   语言   研究   事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