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

小额信贷运作与管理
第24卷第4期1998年12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 o rm al U n i.(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 o l.24,N o.4
D ec.,1998
收稿日期:1998204220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
张 屏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徐州,221009)
  提要 人文主义对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它发生时,欧洲社会还沉浸在对宗教的狂热与虔信中。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人文主义是在文艺复兴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艺复兴的内容比人文主义更广泛,人文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是一种社会思潮,也是伟大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人道主义
音箱  文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展开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文艺复兴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为前提,以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恩格斯评价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①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时期,它是资产阶级的一场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体系。它的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②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欧洲各国资产阶级强调发财致富的“成就”,颂扬个人的“机智”和“企业精神”,所以竭力鼓吹和传播人文主义的思潮,支持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和扩大。
人文主义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 an itas,意即人性、教养。在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③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来,其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
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运动从14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兴起,15、16世纪发展到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思想内容,通常称为人文主义(又译为“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称为人文主义者。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了发展,产生了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新哲学、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等,产生了一大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新文化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因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地推动了这些人物。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④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学者从古典文化中吸收养料,来发展与封建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新思想、新文化。所谓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展到欧洲各国,进入16世纪达到了全盛时期。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
上承袭这个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并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⑤。
14、15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出
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为前提,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要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破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以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在地理上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了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导致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强烈要求民族统一。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形成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的表现虽然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成就,代表人物为诗人但丁和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等。在德国,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
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空前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的作者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⑥
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这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几乎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
。”⑦这些巨匠们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并永远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是世界史的重要课题。前苏联的教科书认为,文艺复兴文化是“新兴资产阶级文化”⑧或“早期资本主义文化”⑨,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βκ我国1962年出版的《世界通史》指出,文艺复兴“孕育了近代西欧资产阶级文化”,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βλ。以后的著作则把文艺复兴直接称为“资产阶级文化”βµ,把人文主义称为“资产阶级个人主义”βν。在此问题上,见解各异。人文主义既是一场启蒙运动,也是一种世界观和思想体系。它是全面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在伦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历史、教育等领域内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当它发生时,整个欧洲还沉浸在宗教的虔信中,因此,恩格斯正确地称它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第一种形式。”βο人文主义作为最早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它的历史功绩是,不仅使人们从宗教的影响下解脱出来,而
且建设了一个新的文化。
我国有一部分学者把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等同起来,认为人道主义就是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或者反过来说,人文主义就是今天的人道主义。把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视为一回事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在西方语言中,例如
在英语中,在词形上,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没有区别,都是用hum an is m来表示,把hum an is m译成人文主义还是人道主义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把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视为一个意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都尊重人。但是,即使有以上原因,仍不能把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视为一体。先从译名说起。
“人文主义”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德语中,叫hum an is2 m u s,以后陆续在其他西方语言中使用,在我国出版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和工具书中说它来自拉丁文的hu2 m anu s。其意为“人的主义”。由于文艺复兴时期着重复兴古代语言文字,就垫上一个“文”字,译为“人文主义”。βπ经过许多有权威的历史学家的考证,人文主义是从拉丁语的hum an itas,studia hum an itatis逐步演变而来。西塞罗对hum an itas这个词的解释是这样的“自然赋予人的丰满本性(hum an itatis)是与追求学问的兴趣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人对文艺不会陌生。” (16#西塞罗认为求学是人的天性,它包含在人性之内,因此hum an itas很难译成一个相当的汉语词汇,只能根据下文的意思来判断,有时可译为人性,有时可译为文明
、文化和教养。格利乌斯则更强调hum an2 itas文化方面的意思,所用‘人性’一词实相当于希腊文的‘文化修养’(T I A I BE I’D),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由学术的教育与训练,对这些学问致力最勤的人就是最有人性的”。βρ这里说的自由学术指的是自由公民学习的知识,也就是希腊古典著作。西塞罗与格利乌斯共同认为人性借阅读古典著作而存在。所以,把hum an itas译成人性,或译成文化、教养,都没有把它的意义全部表达出来。
Studia hum an itatis指的是罗马时代公民所受的教育内容,既可译作人性学,也可译作人文学,更多的人把它译作人文学科。中世纪基督教统治西方世界以后,这时的hum an itas被理解为人的各种自然特性的综合表现,学校的教育科目规定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7个方面,即所谓的自由七艺。虽然中世纪的教育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古罗马的传统,但不再使用“人文学”一词。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恢复并发展了古罗马作家的界说。萨留塔蒂说:“无论是西塞罗还是和他一样的优秀作家,使用hum an itas一词时指的是学识和美德。” +βσ所谓学识,指在掌握文艺的基础上获得的广博知识。所谓美德,除温和、友善等意思外,尚有举止正确的内容。萨留塔蒂虽然把hum an itas解释为一个多义词,但又认为每个意义都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美德依靠学习古典著作而形成,学识表现为人的美德。他还认为人之美德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忘我地攻读拉丁和希腊的文献而获得的。他说:“对你最尊贵的、最最卓越的、最最值得赞许的是,借古典学识踏上高出于众的阶梯,借尊贵的劳动来提高自己。”βτ萨留塔蒂等人文主义者把hum an itas理解为人的不同精神活动
的综合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译成“文化”。布鲁尼曾说“佛罗伦萨在衰落时期仍保持着“高尚的科学和文化的果实”。χκ这句话中的“文化的果实”一词,原文为hum an itas sem ina,如译为“人性的果实”显然是难
49
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以理解的,还以译成“人文学”为好。布鲁尼对人文学的定义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手段。χλ人文学亦不同于中世纪为学习神学作准备的七艺,是为了掌握与生活、社会有关的知识。
到15世纪末,随着教育内容的革新和人文学的推广,那些教授人文学的教师,研究人文学的学者,学习人文学的学生都被称为人文学者,到人文主义一词出现后,就叫作人文主义者。直到19世纪末,还是此意,只是到20世纪初才迅速地失去它的原意。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一词却出现得很晚,到19世纪才把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一词则在十五世纪就出现了,原意是指教授人文学科的教师或接受世俗教育的人。实际上,在文艺复兴时期,凡是崇尚古典文化、研究古代学术的人都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但是,崇尚古典文化和研究古代学术只是人文主义者的活动形式,而非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人们根据一些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的言行和作品,把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归纳为几个特征: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教会统治,宣扬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观点;否定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反对封建神学禁锢和盲
目信仰,主张个性解放和尊重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和传统观念,提倡研究科学和探索真理等等。这些也就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由于所有这些特征都是反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反封建和反教会也就是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这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兴起这个历史转折时期出现的一种思想,是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市民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时产生的一种思想。
人文主义者并不是一个阶级、也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学术团体,而是泛指文艺复兴时期从事古典学术研究及有关学术思想活动的人们。χµ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变化,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社会上享有特殊利益的知识分子阶层。所谓“人文主义”则是后人从西欧各国的一些著名人文主义者的言论和作品中归纳出来的,与中世纪的教会神学和经院哲学相对立、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相适应的思想特征和总和。其核心是个人主义,其重点是反对宗教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正是从这些特征出发,我们肯定人文主义是具有深远启蒙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早期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它反映了当时西欧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种生气勃勃的、进步的社会思潮。
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人文主义反映了历史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学者们主张用“人文主义”来称呼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运动的一个原因。
人文主义者的最大贡献是传播希腊文化,其结果是希腊文化教育被引入西方的大学和中学,逐渐地开
始了对整个古希腊文献的传播、研究、翻译和解释。现代西方学者能全面地知道希腊文化,是与人文主义者的功绩分不开的。恩格斯曾经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χν而现代欧洲所以能在古代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其中就有人文主义者的辛勤劳动。
人文主义者不仅是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神学家,他们不仅在倡导、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给后世遗留下他们亲自撰写的大量作品。从上所述,我们看到人文主义者的活动主要在文化教育方面,且人文主义的原词并没有人道的意思,所以把hum an is m译成人文主义为好。“人文”,在中国古语中出现,意即文化。出自《易经》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用中国的一个古老词汇去表达外国的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词汇——hum an itas的内涵比较贴切。至于“人道”,指的是人伦关系。虽然人文主义者重视伦理学,但是他谈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尊严。人文主义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至于人道主义,它只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获得固定的含义——关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含义。索福克勒斯尚在公元前5世纪就认识到人的力量和才智,他说:“奇异的事物虽然多,却没有一件比人更奇异。”χο稍晚于他的修昔底德几乎用现代人的口气来赞美人。他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χπ至于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存在和不存在的尺度。”χθ这句名言,至今还印在现代希腊小学一些语文课本的扉页上,广为流传。普罗塔哥拉肯定了个人理性的积极性。
总之,“人道”一词不如“人文”更能真实地反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面貌。人道主义随着历史的前
进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而人文主义只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概括说来,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一)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二)肯定现实世界,向往名利和享乐,反对禁欲和遁世,痛斥经院哲学;(三)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嘲笑僧侣的愚昧无知,蔑视贵族的世家出身,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四)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实验科学和唯物主义,主张探索自然,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攻击禁欲主义,背弃来世观念,放眼现实世界,相信人的力量;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应发挥人的才能,追求人的理想。人文主义者要求文艺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要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应发展人的个性;号召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还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所有这一切,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人文主义是14至16世纪,在西欧,首先在意大利,在对古典文化发生巨大兴趣和批判罗马天主教神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这就是说,人文主义是在特殊的环境下发生的,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也是伟大的文化建设。
文艺复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在这个时期内,意大利乃至西欧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下转第
164页)
59
动日益丰富、业务范围日益广阔,对文献的简单管理已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而面对国外图书馆复杂的管理办法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又不知如何下手。可以说袁同礼在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管理实践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由简单管理向复杂管理转变的典范。除注重文献的“存、理”外,在图书馆管理中又增加了藏书及时性和合理性的管理、目录的使用和管理、人才的使用和管理、馆内分工协作以及馆际协作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三)促进图书馆从学术研究转向民众教育
当时图书馆界对学术研究异常热衷,袁同礼结合中国国情,及时告诫同仁,不能走进效仿国外的怪圈。图书馆是为社会开办的,为民众开办的,在近代化滞后的中国,民众对图书馆依然淡漠,此时一味追求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似乎有点拔苗助长。应首先注重民众教育,以加强民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及办馆热情。袁同礼的审时度势,对我国近代图书馆健康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四)促进图书馆从馆际合作到国际交流
严格说来,在国际交流方面,袁同礼写的报告、论文不算多,但他是我国图书馆史上开创这种风气,
并使之实现的人。在提倡图书馆间相互合作的初期,国内的馆际协作,一般人还能理解,但跨国的交流,对大部分保守的中国人来说很难接受。为此,袁同礼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倡导,并付之实践。开办了国际交换这项新兴业务工作、建立了图书交换制度,还开始了馆员的交换,这在图书馆史上无此先例,可谓是开了先河,对促进我国图书馆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产生了深远而不可估量的影响。
袁同礼的图书馆学思想,深谋远虑,不仅在当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的措施和方法上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即使在图书馆事业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依然具备着它的历史影响,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接第95页)等方面都发生了全面的、深刻的转折。封建贵族势力的削弱、市民阶层的壮大、农奴的解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这一切变化都标志了人类迈向近代社会的开始。
通过对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时代,是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全面转折的概括。换句话说,包括人文主义在内的、新的社会现象出现在前,概括这些社会现象的名词诞生在后;文艺复兴的内容比人文主义广泛,人文主义只是适应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一个方面。其次,人文主义是在文艺复兴的总环境下产生的。既然文艺复兴有其历史的规定性,那么同样地不能脱离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来谈论人文主义。有过这样
的说法:“如果不去计较人文主义得名的历史原因,单从文化的性质上着眼,则应该可以说,人文主义的适用范围,决不限于文艺复兴那一个时期,也不止于欧洲那一块地域。”人文主义的得名与文艺复兴不同,“人文”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名词,而“文艺复兴”是从西方介绍过来的,所以考察某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历史文化传统。
  ①④⑤⑦χ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5、445、444、446、220页。
②《外国历史常识》(中世纪部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③《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8页。
⑥《世界历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⑧βκ科斯敏斯基・斯卡斯金主编《中世纪史》第一卷,第707页。
scc⑨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三卷上册,第893页。
βλ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第216页。
βµ杭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303页。
βν北大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第314页。
βο《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
βπ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版,第2页。
βθ《罗叶布古典丛书》(T he leob classical L ibrary)第28卷,哈佛大学出版社1967年,第161页。
βρχµ转引自朱龙华《人道主义探源》,《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
quest3dβσχκ《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列宁格勒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89、90页。
βτχλ巴特金《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第7、6页。
χο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6页。
罗兰巴尔特
χπ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90页。
χθ《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8页。
(责任编辑 刘一兵)
461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4:3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7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