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部新课标四省联考(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参答)

2023年教育部新课标四省联考(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参答)
24.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19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2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 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                           
B. 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
C. 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                           
D. 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云梯杰克逊
25.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政策,使国家得以控制为数众多的自耕小农,成为秦汉统一国家建立的基础。至唐代中期,大土地所有制最终占据优势。针对这种变化,此后历代为强化政权基础而采取的应对办法是
混凝土氯离子A. 保护地主利益                                   
B. 调整赋税对象
C. 强化抑商政策                                   
D. 抑制豪强大族
26.明中叶,王阳明景仰朱熹等大师讲学于书院,认为书院可“匡翼夫学校之不逮”并在龙冈书院、阳明书院、敷文书院等多所书院讲学二十余年,追随者甚众。该时期书院的兴盛
A.巩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B. 有利于儒家思想体系的调适
C.推动了科举教育的发展                         
D. 有助于强化官方的思想控制
27.康熙帝晚年曾回忆说,当年辅政大臣索尼、鳌拜等人“迫朕杀”与之有怨的尚书苏纳海,他“并未依其言降旨”,索尼、鳌拜等依然宣称是其“旨意”,将苏纳海处绞。这一故事反映出康熙时期
A. 专制皇权逐渐发展                                 
B. 朝廷决策缺乏效率
C. 军机处的权力扩大                                   
D. 内阁掌握政务大权
28.1854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某官员在一份考察太平天国活动的报告中写到,“原本以为一个年轻的刚刚通过斗争而生存的势力,将会是一心渴望得到欧洲人的帮助和合作……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这反映出
A. 太平天国中断与外国的通商贸易       
B. 列强试图扶持太平天国取代清政府
挠脚心论坛
C. 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性           
D. 列强开始与清政府联合镇压太平军
29.1934年1月,在一篇报告中说,“现在我们的国民经济,是由国营事业、合作事业和私人事业这三方面组成的”“我们对于私人经济,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范围之外,不但不加阻止,而且加以提倡和奖励”。由此可知,当时根据地
A. 突破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
B. 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工商业
C. 全面贯彻落实了报告中的方针政策
D. 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形
30. 罗马帝国时代,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包括负责儿童的起居、教育、安全等,帮助其成长。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
A. 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         
B. 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
C.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D. 当时奴隶制度濒临崩溃
31.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诸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壮大。800年,查理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其时他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致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合。据此可知,查理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A. 抛弃了日耳曼人的部落传统                           
B. 全面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C. 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                           
D. 利用了罗马帝国时兴起的宗教力量
32.佛罗伦萨的薄伽丘(1313~1375年)和布鲁尼(约1370~1444年)曾先后为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著书立传。但丁在薄伽丘笔下是“老师”与“新人”,在布鲁尼笔下是“公民”与“爱国者”。这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
A. 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多样性                     
B. 体现人的价值成为社会共识
C. 思想解放重心已转向政治                   
D. 不同社会阶层价值追求分化
33.1816~1858年间,俄国男性世袭贵族数量从8.41万增至11.31万,增幅34.5%,同时,农奴人口从2145.42万增至2483.82万,增幅为15.8%,在1840~1858年,南俄和伏尔加河下游贵族地产总面积从1032.4万俄南增至1264.1万俄亩,增长22.4%。这可以说明,当时俄国
A. 雇佣制大农场初具规模                         
B. 农奴遭受的剥削加深
C. 农奴人身依附关系加剧                           
D. 农奴制并未出现危机
34.在1898~1905年乔治 · 寇松任印度总督期间,英印政府一方面发展教育,改良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大力修筑铁路、发展公共事业等,另一方面又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A. 印度无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B.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严重危及英国统治
C. 英印政府禁止印度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D. 英印政府试图遏制印度民族主义发展
35.1965年,美国约翰逊总统提出的《医疗照顾法案》规定:凡符合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铁路职工退休制度条件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受医疗保险。该法案于当年7月获得通过,全国1960万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为之受益。约翰逊的《医疗照顾法案》
A. 意欲缓和严重经济危机引发的激烈社会矛盾
B. 旨在解决弱势体因“滞胀”而面临的困境
C. 体现了“新政式”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D. 包含了国家全面管理社会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
菲律宾国旗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坚持“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司马光治史,不大究天人之际,而始终注意人事,区分人物的贤奸善恶.《资治通鉴》中记述各种人物,无论是君还是臣,都视其修心治国、立身处世如何,而论其善恶得失。“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于史实,“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书”。
后现代
—摘编自吴怀祺《<资治通鉴>的价值和司马光的历史观》等
材料二:章太炎认为,“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若“人人以旧史为不足信”,则“国之本实蹶也”。“如我学人,废经不习,忘民族之大闲(防),则必沦胥以尽,终 为奴虏而已矣。”“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之类为之灌溉,则蔚然以兴矣。不然,徒知主义之可贵,而不知民族之可爱,吾恐其渐就萎黄也。
     孔氏之教,本以历史为宗。宗孔氏者,当……取前王陈迹可以感怀者,流连弗替。”
——据《章太炎全集》
材料三:伯赞同志说,过去,在反动统治下,写历史文章就像制造炮弹,总想使它具有尽可能大的打击敌人的威力,总要千方百计地把历史同政治斗争的需要直接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必要的。因此,有时候就以古喻今……他认为解放后社会条件起了根本变化,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因此,可以也应当对历史科学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坚持斗争精 神而又避免出现过去的毛病,这样才能使历史科学繁荣起来……他反复强调,要使历史科学具有战斗力,能够不断地战胜非无产阶级思想,首要条件是严格按照历史实际来分析和研究历史,切忌削足适履。
—田余庆《坚持真理无畏无私——深切怀念翦伯赞同志》
(1)以具体史实说明“孔氏之教,本以历史为宗”。(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章太炎和翦伯赞三人观点的共通之处。(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改造。(7分)
索医网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下列材料呈现了观察历史的一个视角。
材料:当公民居住于一个共同的地区,在共同的政府里拥有发言权,并意识到其共同的(想象的或真实的)遗产和其共同的利益,由这些公民组成的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此时民族主义得以体现。自由主义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另拟一个观察世界近现代史的角度,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对分配制度明确指出,“人民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男女同工同酬”。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这几年城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对于过高收入进行了政策性调节,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  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据《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十八大以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
         
   
参答:
24-35:CBBACDADABDC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0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72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历史   收入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