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母源16号染体单亲二体与胎儿生长受限

混合型母源16号染体单亲二体与胎儿生长受限
王晔 纪媛君 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广东广州 
510080)【摘要】 目的 
探讨2例因“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就诊的胎儿遗传学病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收集2
例胎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羊水细胞的核型分析和染体微阵列分析,后续抽取父母外周血确认纯合区域的来源。对其中1例病例胎盘的3处位点取样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推测单亲二体的可能发生机制。结果 
2例胎儿羊水细胞的染体核型结果均正常,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存在16号染体末端的纯合区域(regionsofhomozygosity,ROH),长度分别为6.97Mb(位于16p
13.3)和16.42Mb(位于16q22.3q24.3)。经过父母和胎儿的snp
位点进行分析,确定这2例胎儿为单亲同二体和单亲异二体的混合型母源16号染体单亲二体[uniparentaldisomy16,UPD(16)]。最后对其中1例胎儿胎盘3个部位取材样本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situhy
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胎盘绒毛细胞中16号染体三体比例占95%以上,证实为限制性胎盘嵌合体。结论 
环氧乙烷
母源性16号染体单亲二体和胎儿生长受限表型的直接关联仍需要深入研究,该表型可能是由于胎盘限制性嵌合三体所引起,我们的结果为
理解16
号染体单亲二体对胎儿和胎盘的临床效应提供了新数据。【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单亲二体;染体微阵列分析;荧光原位杂交【中图分类号】 R714.55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
d.2020.04.0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80104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项目(2018A030310244) 通信作者:周 ,zhouyi6@mail.sy
su.edu.cn犆狅犿狆犾犲狓犿犪狋犲狉狀犪犾狌狀犻狆犪狉犲狀狋犪犾犱犻狊狅犿狔16犪狀犱犳犲狋犪犾犵
狉狅狑狋犺狉犲狊狋狉犻犮狋犻狅狀犠犪狀犵犢犲,犑犻犢狌犪狀犼
狌狀,犣犺狅狌犢犻 犇犲狆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犗犫狊狋犲狋狉犻犮狊牔犌狔狀犲犮狅犾狅犵狔,犜犺犲犉犻狉狊狋犃犳犳犻犾犻犪狋犲犱犎狅狊狆犻狋犪犾,犛狌狀犢犪狋 狊犲狀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
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犌狌犪狀犵
狕犺狅狌510080,犆犺犻狀犪 犆狅狉狉犲狊狆狅狀犱犻狀犵犪狌狋犺狅狉:犣犺狅狌犢犻,犈 犿犪犻犾:狕犺狅狌狔犻6@犿犪犻犾.狊狔狊狌.犲犱狌.犮狀【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犗犫犼犲犮狋犻狏犲 ToidentifythegeneticcausefortwoChinesefetuseswith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犕犲狋犺狅犱狊 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wasusedtodetectRegionofhomozygosity(ROH),while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wasusedtoidentify
chromosomeabnormalities.犚犲狊狌犾狋狊 Inthisstudy,weidentifiedtwointrauterinegrowthrestrictedfetusescarrying
amaternalUPD16withsegmentalhetero andisodisomyusingtheAffymetrixCytoScanHDSNP array
andtheUPDtool.WealsoperformedFISHtoidentitytrisomymosaicismofchromosome16(over95p
ercent).WethenexploredtherelationshipbetweenclinicalabnormalitiesandUPD16.犆狅狀犮犾狌狊犻狅狀 Considering
UPDmechanismofpotentialimpactonthefunctionoftheplacenta,thegeneticcomp
ositionofchromosome16,wethinkmorestudiesareneededtofurther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FGRandUPD16.【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Fetalgrowthrestriction;Uniparentaldisomy;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Fluorescentinsituhy哈拉丁
虚拟实验室
bridization.
  单亲二体(uniparentaldisomy,UPD)是指个体的一对同源染体上的部分片段或者整条均来源于双亲中的一方,而没有另一方染体的存在。三体细胞自救和单体细胞的自身复制(单体自救)都可以产生单亲二体。UPD从形成机制来分主要分为单亲同二体(isodisomy,iUPD)及单亲异二体(heterodisomy,hUPD)及混合型3种。早期的研究表明UPD的发生率约为1/3500~1/5000[1],最近Nakka团队[2]对440多万份样本研究后发现,UPD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可达1/2000。许多疑似遗传原因的胎儿和新生儿患者,经过常规临床实践的工作流程,如表型鉴别、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甚至病理活检检查,最终都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未确诊的患者可能会错过潜在的,以及无法评估后续妊娠的复发风险,这对家庭和我们的医疗系统都意味着巨大的负担。随着近年来染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microarray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广泛使用,其对于染体微缺失、微重复,特别是单亲二体等异常的检测,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也大大提高了UPD在产前胎儿中的检出率[3,4],使我们对于UPD在胎儿期的临床表现有了更多的认识。
目前明确涉及印记疾病的染体有6、7、11、14、15、20号染体[5],此外,关于母源性UPD(16)的临床效应也有部分文献报道。在报道的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母源性UPD(16)的临床效应尚存争议,其中少部分病例表型完全正常,多数病例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feta
lgrowthrestriction,FGR),少部分伴有其他系统结构畸形,但涉及的结构畸形不存在特异性[6 10]。因此母源性UPD(16)本身和FGR的关联目前还无法得到明确的结论。我们国内的研究人员也曾经报道过几个母源性UPD(16)的病例[11,12],认为它和FGR的发生存在关联,但是他们并没有对胎盘进行检测来排除胎盘异常而引起FGR的可能性。
本研究中我们对2例早发型FGR的胎儿进行了遗传学相关检测。结果显示,2例胎儿的染体核型为正常,染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存在16号染体末端的纯合区域(regionofhomozygosity,ROH),长度分别为6.97Mb(位于16p13.3)和16.42Mb(位于16q22.3q24.3)。然后对父母进行分析后确定这2例胎儿为单亲同二体和单亲异二体的混合型母源UPD(16)。最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对其中1例胎儿胎盘3个部位取样的胎盘绒毛细胞检测,结果发现3处组织中95%以上的细胞为16号染体三体,证实为限制性胎盘嵌合体。我们进一步探索母源性UPD(16)和FGR的关联,推测母源性16号染体单亲二体和胎儿生长受限表型的直接关联尚不明确。我们的研究为理解16号染体单亲二体对胎儿和胎盘的临床效应提供了新数据。1 材料与方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1 研究对象 2名孕妇均为2019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病人,怀
碳炔孕期间一直在我中心规律产检。2对夫妻均为中国汉族人,自述身体健康,个人无不良生活习惯,孕期前后未接触明显化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胎儿父母非近亲结婚。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获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例病例的详细临床情况描述如下。1.1.1 病例1 孕妇29岁,丈夫31岁,孕1产0,月经规律,周期30d,停经8+6周时超声检测提示“宫内妊娠8+周,胚胎存活”。停经12+周时超声检测提示胎儿大小和孕周相符。停经20+4周时超声检测提示“双顶径47mm,头围168mm,腹围138mm,股骨长28mm,胎儿估重267g,胎儿大小相当于19+周”,脐动脉S/D4.11,腹围、股骨长及胎儿体质量估计均小于正常孕龄的第十位百分数。停经22+3周时超声检测提示“双顶径54mm,头围188mm,腹围152mm,股骨长33mm,胎儿估重355g,胎儿大小相当于21周”,脐动脉S/D4.68,PI1.29,MCA PSV36.6cm/s,PI1.22;头围、股骨长、腹围及胎儿体质量估计均小于正常孕龄的第十位百分数,诊断为早发型FGR”。孕妇CMV、RV、TOXIgM均为阴性。Acl的IgA、IgG、IgM均为阴性,自身免疫相关抗体ANA、ds DNA、SS A、SS B均为阴性。孕妇未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未行无创产前检测(non
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停经23+3周时因早发型FGR行产前诊断羊水细胞学检查,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核型为46,XN。进一步用CMA技术对羊水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16号染体短臂末端存在染体纯合区域.具体位置是16p13
.3区段,长度约为6.97Mb(见图1A)。抽取父母外周血进行家系分析后确认胎儿16号染体为混合型母源性单亲二体,给该夫妻进行了详尽的遗传咨询后,夫妻要求终止妊娠。孕妇于27+4周行利凡诺引产,经孕妇知情同意引产时取胎盘3处样本行FISH检测16号染体数目情况,引产儿未发现明显的结构畸形。大体病理提示胎盘大小12cm×10cm×1.5cm,镜下病理提示胎盘见灶性钙化,胎膜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
1.1.2 病例2 孕妇33岁,丈夫31岁,孕1产0,月经规律,周期28d,停经8+4周时超声检测提示“宫内妊娠8+周,胚胎存活”。停经13+2周时超声检测提示胎儿宫内妊娠12+1周。早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提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风险率为1∶32;18号染体三体高风险,风险率为1∶6。NIPT提示非整倍体均未低风险。孕16+2周时超声检测提示“双顶径28mm,头围109mm,腹围77mm,股骨长16mm,胎儿估重98g,胎儿大小相当于14+4周”,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信号消失,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及胎儿体质量估计均小于正常孕龄的第十位百分数,诊断为“早发型FGR”。孕妇未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未行感染、免疫相关检查。孕17+3周时因“早发型FGR、唐筛高风险”行产前诊断羊水细胞学检查,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核型为46,XN。进一步用CMA技术对羊水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16号染体长臂末端存在染体纯合区域.具体位置是16q22.3q24.3区段,长度约为16.42Mb(图1B)。抽取父母外周血进行家系分析后确认胎儿16号染体为混合型母源性UPD,给该
对夫妻进行了详尽的遗传咨询后,夫妻选择终止妊娠。孕妇于20+5周行利凡诺引产,拒绝对胎盘做进一步遗传学分析,引产儿未发现明显的结构畸形。大体病理提示胎盘大小11.5cm×8cm×2.5cm,镜下病理提示胎盘内未见明显钙化,胎膜内见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余未见异常。
1.2 标本采集 经过知情同意,母亲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抽取孕妇羊水20ml,其中10ml接种羊水培养基培养后,按本科室常规制成G显带染体玻片标本;10ml用于提取基因组DNA进行染体微阵列分析。抽取孕妇和丈夫外周血3ml用于提取基因组DNA进行染体微阵列分析,对16号染体纯合区域行家系分析。采用QIAGEN的QIAampDNAMinikit提取DNA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和羊水的DNA。操作过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提取的DNA于-20℃保存待检。
1.3 方法
1.3.1 染体核型分析 无菌环境下将羊水离心弃上清,保留管中约0.5ml羊水细胞层,滴管打均匀后分别接种至2个50ml培养瓶底部,再沿着培养瓶边缘注入3.5~4.5ml的2种不同的羊水培养液,37℃5%CO2恒温培养箱培养。6~7d后更换培养液,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瓶底出现若干形态较好的梭形克隆,传代后继续培养并持续观察,在合适时终止培养。加入50μg/ml秋水仙素,继续培养2.5h,将培养的细胞悬液2000r/mi
n(狉=12cm)室温离心,分离的细胞加入0.075mol/LKCl低渗固定,胰蛋白酶消化及Giemsa染,染体片经G显带,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每个样本计数20个分裂相,至少分析5个分裂相。按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Internationalsystemforcytogeneticsnomenclature2016,ISCN2016)进行染体核型分析和命名。
1.3.2 染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应用QiagenBloodDNAminikit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选用CytoScanTMHD(Affymetrix,USA)芯片,包含约270万个标志物,同时涵盖SNP标志物约75万个及非多态性标志物约195万个,按Affymetrix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限制性酶消化、连接、PCR扩增反应、PCR产物检测、PCR产物纯化、纯化产物定量、片段化、片段化产物标记、杂交、洗涤、染和扫描,然后用ChromosomeAnalysisSuite(ChAS)软件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分析。选择大于100kb且大于
50个以上连续可信探针的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variation,CNV)区域,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指南对数据的临床意义解读分为5类:致病性、可能致病性、临床意义不明、可能良性以及良性变异;对于SNP探针提示的ROH区域,选择大于
10Mb的片段或者大于5Mb位于染体末端的片段。常用参考的患者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ClinVar、DECIPHER、OMIM、GeneReview、UCSC、基因变异的数据库(DatabaseofGenomicVariants,DGV),并通过PubMed等文献搜索对检出的CNV进行分析。对于检测到的ROH,使用UPDtool来进行胎儿该区域的亲缘鉴定和UPD来源区分[13]。
1.3.3 荧光原位杂交 引产胎儿的胎盘去除蜕膜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在胎儿面胎盘绒毛取三个部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将制备完成的细胞片于60℃烤20~30min,2×SSC中浸泡5min,然后向杂交区域加入10μl配好的探针,加盖玻片(20mm×20mm),封片胶封固。于杂交仪上进行变性和杂交。杂交完成后去除封片胶并移去盖玻片,于73℃预热的0.3%NP40/1×SSC溶液中孵育2min,室温0.1%NP40/2×SSC中处理2min,使用75%、85%、95%乙醇各依次处理1min后室温晾干,加10μL4’,6 二脒基 2 苯基吲哚复染液,室温10min后镜下观察分析结果。用OLYMPUSBX51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用CytoVision软件分析影像,计数分析至少200个细胞。
2 结果
2.1 羊水细胞的染体核型和染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2例胎儿的染体核型结果均为46,X
N。2例胎儿的染体微阵列分析结果未发现具有明确临床致病意义的非整倍体和拷贝数目变异,但是SNP探针信号提示胎儿1的16号染体短臂末端(16p13.3,chr16:89560_7064036)有1个6.97Mb的染体ROH区域(图1A);胎儿2的16号染体长臂末端(16q22.3q24.3,chr16:73738443_90163275)有1个16.42Mb的染体ROH区域(图1B)。
图1 2例胎儿羊水细胞的染体微阵列分析提示16号染体末端存在纯合区域
  ROH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血缘一致性或者UPD的原因,由于该ROH区域位于16号染体末端且片段长度较大,结合胎儿早发型宫内生长受限的表型,高度怀疑胎儿16号染体为单亲二体,因此进一步抽取胎儿父母的外周血进行染体微阵列分析。使用UPDtool软件对父母和胎儿的染体微阵列中的SNP信号进行家系分析,结果显示胎儿1的16号染体是母源性单亲二体,并且为母源性单亲同二体(isodisomy,iUPD)和母源性单亲异二体(heterodisomy,hUPD)的混合(见图2A),母源性iUPD位于16p13.3短臂末端区域,长度为6.97Mb;母源性hUPD位于16p13.3q24.3区域,长度为83.2Mb;胎儿2的16号染体也为母源性
图2 UPDtool软件提示胎儿1和2中16号染体为混合型母源性UPD(16)
FracHom:蓝线,数值代表在1K的窗口分辨率下纯合基因型的比例;FracME:红线,数值代表在1K的窗口分辨率下发生孟德尔错误的概率;FracIdentFather:绿线,数值代表在1K的窗口分辨率下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父亲相同的比例;FracIdentMother:黑线,数值代表在1K的窗口分辨率下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和母亲相同的比例(有关本图的更详细说明,请参阅本文的全文)单亲二体,并且为母源性单亲同二体(iUPD)和母源性hUPD的混合(图2B),母源性iUPD位于16q22.3q24.3长臂末端区域,长度为16.42Mb;母源性hUPD位于16p13.3q22.3区域,长度为73.75Mb。2.2 胎盘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对胎儿1的胎盘A、B、C3个不同部位取材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使用的为16号染体着丝粒探针(CEP16),探针荧光颜为红,在A处取材计数的200个胎盘绒毛细胞中,显示3个红信号的细胞占比约为95%,并且在B、C处取材进行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中,3个红信号的细胞占比均大于95%(图3)。我们从胎盘A、B、C3个部位的结果推测,胎盘绒毛细胞中16号染体三体细胞应该占据很高的比例,这也提示该例胎儿存在限制性胎盘嵌合体(confinedplacentalmosaicism,CPM)的现象
图3 胎儿1胎盘绒毛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提示为16 三体3 讨论
FGR是导致围产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还可能带来远期的不良结局。国际上对于FGR的定义至今尚无统一的“金标准”,2019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共识[14]对于FGR的定义为,受病理因素(母体、胎儿、胎盘疾病)影响,胎儿生长未达到其应有的遗传潜能,多表现为胎儿超声估测体重或腹围低于相应胎龄第10百分位。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临床指南均以超声检查作为诊断FGR的金标准[15],诊断早发型FGR(孕周<32周)有3个充分条件:①腹围<第3百分位数;②估测胎儿体重<第3百分位数;③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消失;满足3个充分条件之一或满足腹围或估测胎儿体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61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胎儿   染色体   分析   进行   胎盘   细胞   提示   二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