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基础知识

动物免疫学基础知识
一、免疫
1、    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 白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 反应。
2、    免疫的基本特性: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特异性、免疫记 忆。
3康柏显示器、    免疫的基本功能:抵抗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此 功能异常时可发生肿瘤)。
4、    免疫的种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 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 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 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 (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如果某些病原体突破了第-•道和第二道防线,即进入人体并 生长繁殖,引起感染。有的有
症状,就是患病;有的没有症状, 称作隐性感染。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机体都经历了一次与病原体 斗争的过程,这种专门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抗原)的识别和杀灭 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譬如得过伤寒病的人对伤寒杆菌有持久的 免疫力,那是因为伤寒杆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加了巨噬 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在体内还产生抗伤寒杆菌的抗体。人体的 免疫系统又能把伤寒杆菌这个“敌人”的特征长期“记忆”下来, 如果再有伤寒杆菌进入,就会很快被识别、被消灭。
能进行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淋巴细 胞。它又分成两种。两种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不一样,一种是在 胸腺内发育成熟,称作T淋巴细胞,是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为B 淋巴细胞。
具有吞食异物的巨噬细胞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它具有 “加工厂”的作用,即巨噬细胞吞噬异物(如细菌、肿瘤细胞等) 后,对异物进行加工处理。处理后的异物(抗原)就与T淋巴 细胞和B淋巳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它本身也能直接杀灭异物或 者产生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B淋巴细胞受病原体刺激后,引起一系列变化,最终转化 成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所产
生的抗体通过各种方式来消灭病 原体,如溶解病原体,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凝集病原体使之 成为较大颗粒让吞噬细胞吞食消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存在于机 体的血液和体液中,这种免疫反应就称为体液免疫。
经处理后的病原体刺激T淋巳细胞后,也同样引起一系 列变化,最终转化成能释放出淋巳因子的致敏淋巳细胸。淋巴因 子种类很多,作用也并不相同,它们积极地参与到免疫反应中, 这种免疫反应通常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者之间 不是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协作,共同发挥免疫作用。获 得性免疫力根据其获得的方式又分为4种:
1.自然自动免疫。一个人得了某种传染病,痊愈后,便不 会得第二次。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是因为自然感染了某种 病原微生物,痊愈后,人体自动产生的;
2.人工自动免疫。用人工的方法使人感染毒性极微的某种 病原微生物,比如接种卡介苗,人们便自动获得了对某种疾病, 如的抵抗力;
3.自然被动免疫。婴儿由母亲身体接受的免疫力。六个月 里的婴儿,其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起来,可是他很少生病。是因 为胎儿的血循环是和母亲相通的,母体的抵抗力通过血液注入胎 儿。
4.人工被动免疫。给病人注射免疫球蛋白等病人即刻获得 相关的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能抵抗同一种微生物的 重复感染,不能遗传。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A、    细胞免疫: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 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 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 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 免疫。同体液免疫一样,细胞免疫的产生也分为感应、反应和效 应三个阶段。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 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 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 也可以说,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既是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力 量,参与免疫防护;又是导致免疫病理的重要因素。
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其免疫源一般为:寄生原生 动物、真菌、外来的细胞团块(eg:移植器官或被病毒感染的自身 细胞),细胞免疫也有记忆功能。
B、    体液免疫
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 分子质量在10, 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 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免疫。抗原和BCR(B 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膜表 面免疫球蛋白(IgM, IgD),由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构成。
白血病女孩王一BCR是存在于B细胞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它不是由抗 原刺激产生的而是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在B细胞膜上的结 构。)的种类都非常多,在体液免疫中B淋巳细胞的BCR直接与 抗原结合。一种B淋巴细胞表面只有一•种BCR。一种抗原侵入体 内,只有带有与这种抗原互补的BCRB淋巴细胞才能与之结 合,只有得到选择刺激的古典诗词百科描写辞典B淋巴细胞克隆才能得到扩增(克隆选 择学说)。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a、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 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b、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发生 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样抗原。
(2)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异性免疫 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但是非特 异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
2018最新国旗法
个过程 才能获得。比如猪瘟在猪中传播很快,但和人类无缘。这是因 为人类天生就不会得这种病;还有炎症反应也是人一生下来就有 的能力。
造纸分散剂固有免疫对各种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能快速反应,同时在非 特异性免疫的启动和效应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 障、胎盘屏障等);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 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其 特点:①作用范围广。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 择性。②反应快。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 和清除。③有相对的稳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也不 因入侵抗原物质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但是,当机体受到共 同抗原或佐剂的作用时,也可增强免疫的能力。④有遗传性。生 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能遗传给后代。因此,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物种免疫。⑤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 基础。从种系发育来看,无脊椎动物的免疫都是非特异性的,脊 椎动物除非特异性免疫外,还发展了特异性免疫,两者紧密结合, 不能截然分开。从个体发育来看,当抗原物质入侵机体以后,首 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而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非 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护能力的基础。
发挥保护功能的几道屏障首先是外围屏障。皮肤粘膜是机体 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的机械阻挡作用和附属物(如纤毛) 的清除作用;皮肤粘膜分泌物(如汗腺分泌的乳酸、胃粘膜分泌 的胃酸等)的杀菌作用;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寄居的正常 微生物丛对入侵微生物的拮抗作用等。其次是内部屏障。抗原物 质一旦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机体后,即遭到机体内部屏障的清 除,包括: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 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1淋巳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微生物 进入机体组织以后,多数沿组织细胞间隙的淋巴液经淋巴管到达 淋巳结,但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会消灭它们,阻止它们在机体内 扩散,这就是淋巴屏障作用。如果微生物数量大,毒力强,就有 可能冲破淋巳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到组织器官中去。这时, 它们会受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的阻挡。这是一类大的吞噬细 胞。机体内还有一类较小的吞噬细胞,其中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 和嗜酸性粒细胞。它们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但与单核吞噬 细胞系统一样,分布于全身,对入侵的微生物和大分子物质有吞 噬、消化和消除的作用。
%1在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如补体、调理 素、溶菌酶、干扰素、乙型溶
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也与淋巴 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一样,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有助于消 灭入侵的微生物。
%1载荷系数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软脑膜、脉络膜和脑毛细管组成,可以 阻止微生物等侵入脑脊髓和脑膜内,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受 损害。血脑屏障随个体发育而逐渐成熟,婴幼儿容易发生脑脊髓 膜炎和脑炎,就是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的缘故。胎盘屏障是由母 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的。这个 屏障既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又能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入侵胎儿,从而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
二、抗原
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 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0:26: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59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免疫   细胞   特异性   抗原   机体   物质   产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