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谁在控制你?揭秘神经递质》

读书笔记—《谁在控制你?揭秘神经递质
神经系统非常复杂,我个人虽然很喜欢研究精神学,但买了几本《神经生物学》一类的书,最后全都半途而废,内容实在太深奥太枯燥了。今天我整理的这本书是我近几年看到过最友好最浅显的精神医学科普读物,叫做《谁在控制你—探秘神经递质》,来自一名日本作者,他用非常生动易懂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神经递质的真实面目,以及神经递质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对我们客观认识疾病,学会自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插图精美、语言诙谐,也是不错的休闲读物,现在我来摘录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01脑的构成 
人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重量占人体总重的2.5%。大脑占脑容量的80%,是思考、感觉、记忆、语言和运动的中枢部位;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头部的正后方,负责控制运动和保持身体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由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脑干主要负责心跳和呼吸、调节体温及体内环境。
脑的构成
Vol.1
大脑
勒夫波
大脑从表面到深部依次分为大脑新皮质(占大脑皮质的90%)、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基底核三部分,其中大脑表层的新皮质呈灰,因此又叫灰质,这里的神经细胞比较密集,灰质下面呈白的成为白质;继续往里是从进化角度上讲比较古老的皮质—原皮质和旧皮质,也称为大脑边缘系统,而这个部位是与心或者感情密切相关之处;最深层的是基底核,主要负责运动平衡等。
大脑的构成
功率谱其中新皮质按照结构可以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按照功能又可分为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联合区(大脑皮层联合区)等,其中,位于额叶的大脑皮层联合区掌管思考、感情等,是大脑新皮质中最发达的部分(越是高等动物越发达),占新皮层的30%,是脑的最高中枢。上个世纪曾经诞生过一种额叶切除手术,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之后确实控制住了症状,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后来发现患者随之也变得冷漠、痴呆,丧失正常人的大量功能,后来手术废除。
大脑新皮质
大脑边缘系统位于大脑新皮质以下,由扣带回、杏仁核、伏隔核、海马体等组成。我听说过一种精神科外科手术,名叫扣带毁损术,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部位,“毁损”听上去颇为粗暴,因为原理搞不清楚,所以一股脑全都除去,前面的文章也提到过,个人不太推荐这种疗法。
基底核则位于大脑最深处,是聚集神经细胞的部分,由苍白球、壳、尾状核、丘脑下核、黑质等构成。苍白球与壳结合称作豆状核,壳与尾状核结合的部分称作纹状体。基底核受损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如亨廷顿氏舞蹈症、帕金森症等。
Vol.2
张旭东小脑
小脑约为大脑的1/10,大脑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小脑却达到了1000亿个以上,小脑的作用是保持身体平衡,控制运动,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小脑不发达”来调侃自己没有运动细胞,另外酒醉后身体摇晃手脚不协调也是因为酒精影响到了小脑功能。
Vol.3
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神经通路,负责心跳、呼吸、调节体温和体内环境等对维持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的运动,脑干还有很多可以合成神经递质并将其释放入脑的神经细胞。
其中间脑由丘脑、下丘脑、脑垂体和松果体组成,下丘脑控制调控激素分泌的自主神经,脑垂体则分泌维持体内环境平衡的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02神经递质 
Vol.1
神经细胞
构成脑的细胞主要是神经细胞(10%)和神经胶质细胞(90%),而脑的复杂活动均由神经细胞网来完成。神经细胞由慢性病细胞体、树突、轴突(也称神经纤维)、髓鞘组成。细胞体
由细胞核、细胞质等构成;树突负责接收其他神经细胞传递的信号,接收到的信号传到轴突中间,汇集到轴突末端,再继续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的树突。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有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1万个左右的突触
神经细胞
Vol.2
神经细胞内信号传递机理
1. 电信号的传递
神经细胞中的电信号传递是根据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引起的转运过程。通常,细胞膜外钠离子比较多,细胞膜内钾离子比较多,细胞膜有一种可以将膜内的钠转运出去、将膜外的钾转运进来的泵,这个泵通常较多转运钠到细胞外,使得细胞膜外呈正电压,细胞膜内呈负电压的状态。
信号传递时,钠离子通道可以再0.001秒内开放,使钠离子瞬间流到细胞内部,造成电位差
(动作电位),而动作电位使得钾离子外排,细胞恢复到原本状态。电信号就这样在神经细胞中逐个传递,最大速度可达100米/秒左右。
电信号的传递
2. 化学信号的传递
神经递质的树突接收到的电信号会传递到轴突末端,然后传递到下个神经元的树突,而两个神经元接触(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分,称作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芳纶头盔。突触间隙仅有1/50000mm,电信号在这里必须转化为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突触末端感受到电信号后,钠通道开放,钠离子流入,使得突触末端内的突触囊泡释放出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就是与我们疾病相关的核心物质,包括血清素(5-羟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再次开放钠通道,于是再次产生动作电位,化学信号重新转变为电信号,继续传递。
化学信号的传递
那么神经细胞为什么相互间有缝隙,而不直接相连,导致需要采用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这样复杂的方式呢?这就是人脑的奇妙之处,因为电信号速度太快,所有信息将会一股脑涌向全部范围,影响脑的正常运转,例如,癫痫就是电信号传递过多导致的。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可以将必要的信号只传递至合适的部分,这样才能完成更复杂的信息传递功能
3. 神经递质和受体
突触前细胞释放出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细胞的受体相结合,来产生后续的生化反应(比如开放钠通道)。神经递质和受体其实就像钥匙和锁的关系一样,比如5-HT只能与5-HT受体选择性结合。我们服用的药物,甚至是,都是模拟了神经递质的形态,“伪装”成神经递质与受体进行结合,从而同样有激活后续生化反应的效果,这就是他们作用于我们神经系统的基本原理。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迅速分离,过多的神经递质就会被分解氧化或者重新回收,这就分别对应了第一代和第二、三代抗抑郁剂的原理,前者称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就是阻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氧化,后者原理是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吸收,或者叫再摄取。可以
看出,这两种机制都是间接地增加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浓度,从而起到效果。
受体
Vol.3
神经递质的分类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3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51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