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学总结

神经生物学总结
1、神经元的定义、分类: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神经元分类:
七七事变论文①根据神经元数目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因此,称假单极神经元。其中一支突起细长,结构与轴突相同,伸向周围,称周围突,其功能相当于树突,能感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胞体;另一分支伸向中枢,称中枢突,将冲动传给另一个神经元,相当于轴突。
双极神经元: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一个是树突,另一个是轴突。
多极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又可依轴突的长短和分支情况分为两型:①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其胞体大,轴突长,在行径途中发出侧支,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②高尔基Ⅱ型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短,在胞体附近发出
侧支。
②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是传导感觉冲动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其突起构成周围神经的传入神经。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
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是传导运动冲动的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的灰质和节内,其突起构成传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终未,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是多极神经元,人类中,最多的神经元,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
③根据神经元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分类:
胆碱能神经元: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能释放乙酸胆碱。
胺能神经元:能释放单胺类神经递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胺、组胺等。如能释放肾上腺素的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如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等。
氨基酸能神经元: 能释放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
肽能神经元:能释放脑啡肽、P物质等肽类物质,这类神经元所释放的物质总称为神经肽。现在认为神经肽不直接引起效应细胞的改变,仅对神经递质的效应起调节作用,故将神经肽称为神经调质。
2、突触的定义及分类: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当神经冲动抵达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导致电压门控2+通道开放,2+进入突触前末梢内,促使一定数量的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然后小泡与突触前膜粘合处出现破裂口,小泡内递质和其他内容物释放到突触间隙;进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产生突触后电位。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两种。
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当兴奋通过化学性突触传递时,主要表现有以下6方面特征:
(一)单向传递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即从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二)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时往往较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化学性
感生电动势突触比在同样长的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得多。反射通路上跨越的化学性突触数目越多,则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三)兴奋的总和在反射活动中,单根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而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能产生传出效应。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测定某—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的放电频率,两者往往不同。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五)后发放在环式联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冲动发放仍能继续一
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
(六)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发生疲劳。
突触分类:
①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分类:
电突触:前后膜间隙窄;双向传导无延迟;缝隙连接的孔径较大。
化学性突触:前后膜以神经递质交互,传导由前膜到后膜,有延迟,结构功能不对称,前膜有突触囊泡,内含神经递质,后膜有(突触后膜致密区);前后膜间隙大。
②根据突触接触接触部位: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轴突突触。
③根据突触的结合形式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受体,首先与内源性配体(递质、调质、激素及细胞性因子等信息分子)或相应药物与毒素等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蛋白质。
杨木单板分类,按药理效应分类: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和阿片受体();④按解剖学定位分类:膜受体(突触前受体-调节神经末梢递质合成与释放、突触后受体-实现跨膜信息转导)、核受体。
⑤按受体跨膜信息转导机制分类:
1)G蛋白偶联受体:由受体、G蛋白和效应酶组成。G蛋白是实现受体和效应器间信息转导的
膜蛋白家族,功能的激活与失活受控于转化开关。受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与受体偶联的相应G蛋白,调节膜上相应效应酶,影响一种或数种第二信使物质的产生与代谢,并通过级联反应,导致效应细胞的功能改变;
2)受体门控离子通道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能与特异配体结合的离子通道组成的受体;
3)酶活性受体:只有一个跨膜螺旋,本身兼有配体的识别部位与激酶活性两部分。
3、跨膜信息转导:细胞外的信息分子(第一信使)特异性地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刺激细胞产生胞内调节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信息传递到细胞特异性的反应系统,进而产生生理或病理性应答反应。
4、神经递质与神经调质:
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出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是化学传递的物质基础。神经调质:神经元、胶质细胞或其他分泌细胞产生和释放,作用于特定受体(不直接参与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或不直接引起效应细胞的功能改变),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基础水平,影响突触后效应细胞对递质的反应性,间接调节神经递质的传递效应。
5、神经递质的种类及特定类型:胆碱类(乙酰胆碱)、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胺、组织胺)、氨基酸类(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抑制性氨基酸如氨基丁酸、甘氨酸)、神经肽类(下丘脑释放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肽类、垂体肽类、脑肠
肽类)、嘌呤类、、。
特定类型神经递质:
马克隆①乙酰胆碱():乙酰辅酶A和胆碱在乙酰基转位酶()催化下生成。胆碱高亲和力载体为合成限速因子,调制胆碱浓度,胆碱为限速底物。合成后因乙酰胆碱转运体部分进入囊泡储存,部分存于胞质。神经冲动引起神经末梢去极化和内流,通过胞裂外排的方式释放。乙酰胆碱受体,分毒蕈碱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和烟碱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②儿茶酚胺()类递质:是指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和肾上腺素(E或)。
合成:以酪氨酸羟化酶(限速酶)、多巴脱羧酶脱羧生成多,经多巴胺羟化酶(特异性标志酶)羟化生成,经苯乙醇氨氮位甲基移位酶(标志酶)催化获得甲基生成。
储存:储存在囊泡中防止递质弥散出神经元,避免胞质内酶的代谢或毒物的作用而失活,并使递质在胞质中保持较低的水平避免损害。依靠囊泡膜上的囊泡单胺类转运体摄取和储存。
释放:通过依赖的胞裂外排方式释放。
失活:1、被细胞外液和血浆稀释到引起突触后反应的阈下值浓度;2、突触前膜转运体重摄取(膜摄取),储存在囊泡中,并在下次冲动时释放(中枢神经系统类递质失活主要方式),突触后膜和非神经组织也可有少量摄取;3、单胺氧化酶()或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降解。受体:1、去甲肾上腺素受体;2、多巴胺受体(主要靶酶是腺苷酸环化酶)。
③5-羟胺:
合成:氨酸经氨酸羟化酶(限速酶,5对其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羟化生成5-羟氨酸,再经5-羟氨酸脱羧酶脱羧生成5-羟胺。5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5分属两个独立的系统。
储存:囊泡储存。
失活:突触前膜转运体重摄取,部分经单胺氧化酶降解。
受体:除53受体,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
股份制商业银行
hdcopy④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
合成:谷氨酸和门冬氨酸为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非必须氨基酸,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经转氨酶作用下分别生成,作为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主要来源是由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水解而成。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1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5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突触   受体   细胞   释放   冲动   效应   传递   神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