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与死亡的情与景——从《一小时的故事》看凯特·肖邦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TR A N SL A TI O N S译林当代外国文论1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新生”与“死亡"——从《一小时的故事》看凯特的情与景
肖邦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
厦门理工学院陈蕾尹康敏dopodo
摘要:《一小时的故事》剖析了妇女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意象(I m age r y)和象征(Sym bol i s m)是其能体现文本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在小说中巧妙运用意象和象征来表现主题的技巧。深刻剖析女性心理、智力和身体各方面的潜能与需要,予读者无限的联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凯特肖邦在《一小时的故事》中意象象征手法的运用和渲染,探讨该小说所蕴涵的自由与死亡的主题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凯特肖邦意象象征死亡自由
引言
凯特肖邦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意象和象征的手法,她之所以能够娴熟地运用这一艺术手法,具有其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象征主义在当时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这为肖邦使用象征手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肖邦在一个充满独立、坚强的女性家庭中成长,少女时就精通法语,喜欢文学和音乐,读过大量欧洲经典作家的作品,有着娴熟的写作技巧。这为她使用象征提供了可能(!)。社会背景也对她的创作产生影响。当时,美困南方女性地位尤其低下,但社会在性道德上却对女性要求非常高,妇女运动并未给她们带来积极的精神生活和完全的身体自由,因此肖邦不可能采取非常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女性的反叛,而象征手法会使作品变得朦胧、模糊,这就是新批评理论所说的一种文本含混(am bi gui t y)。
凯特肖邦在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意象与象征手法,使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作者将其作为刻画人物和组织情节的手段,集中贯穿于整个故事主题,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物形象和小说的结构形式,成为肖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通过景物的变换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对自由的向往,质疑了传统的婚姻。形象地勾勒出一个19世纪末敢于挑战传统、勇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形象及其内心世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女性的悲剧,而且是生命个体在社会规范的制约之下,生存空间逐渐萎缩、直至消失的悲剧②,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诚实的商人房、门、窗所折射出的意境
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锁着的门”(t he cl ose d door)和“打开的窗”(t he op e n w i ndow)这一对意象分别向我们昭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门外的窄问是楼下客厅,那里是亲朋好友聚集的社会活动场所,她在那里获得丈夫死去的消息.她在那里的行为必须迎合传统伦理道德的期许。门外代表着男权社会势力,她把与丈夫有关的人全部抛在楼下客厅里——她的约瑟芬和丈夫的朋友理查兹,这两个人与自己以前的生活有关联,他们与男权社会的观点一致,而现在与他们的关系已经走到尽头了。
当这暴风雨般的悲伤过去后,马拉德夫人很快独自回到自己二楼卧室里,这是全文用笔最多的一个部分,“她不让任何人跟着她”,她疲惫不堪地坐在一把舒服的大扶手椅里,这把椅子被形容为舒适、宽大,正对着开着的窗户,意味着马拉德夫人随时接
①Pe ggy S k agg s,K at e C h opi n,B o st o n:T w ayn e,1995,P.42.
②彭贵菊,“真实的柬缚,虚幻的自由——试论凯特
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l期.第130页。
qq空间打开空白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2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43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女性   象征   意象   手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