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读后感6篇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读后感6篇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读后感6篇《都柏林⼈》读后感(1):都柏林的迟疑
在简洁的问题上,乔伊斯是海明威的前辈.前辈总不及后辈彻底,况且,有谁能⽐⼀个虚⽆主义者更简洁呢?乔伊斯的简洁有时被描述为"pared-to-the-bone"式的.在《尤利西斯》⾥头,这种鲜明的简洁已被另⼀种东西所代替,《都柏林⼈》却把这种简洁保存得很好.与海明威那种武夫似的简洁相⽐,乔伊斯仿佛显得更优雅----但实际上并不是更优雅,⽽是更迟疑.乔伊斯的段落间存在着这⼀迟疑,它把⽂本的节奏拉长了,造出恍惚的效果.这简直是⼥性化的,让⼈想起伍尔芙.然⽽当然不是伍尔芙----伍尔芙是回旋,⽽乔伊斯只是迟疑.他的迟疑是在每次下⼑前的⼀刻;下⼑之后,总是能成功地保证"贴⾻⽽削".这么说吧:《都柏林⼈》⾥的乔伊斯是神情恍惚、动作柔软⽽迟缓的削⽊⼈,他的⽊品光滑整洁;海明威是⿇利的削⽊⼈,噼⾥啪啦砍出⼀件光秃秃的好看玩意⼉;⽽伍尔芙⽐乔伊斯更恍惚、更柔软,并且她只爱细致地雕刻旋涡状的装饰物.
《都柏林⼈》读后感(2):⼤师的⼩书
(2011年5⽉号《书城》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说:“打开世界地图,并不等于周游了世界。”⽂学也⼀样,说再多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雪莱”、“托尔斯泰”也没有⽤。⽂学是要⼀本⼀本读着,⼀个巷⼦⼀个巷⼦⾛下来的,谁也代替不了。
退⼀步讲,嚼别⼈吐出来的⽢蔗渣有什么乐趣!那些耸⼈听闻⽽⼜不知所云的概念和名词,给予我们的只不过是榨⼲了汁汁⽔⽔的所谓“⽂学常识”。听得越多,越围绕作品形成⼀个符咒,⼏乎变成卡夫卡的“城堡”,使⼈⽆法进⼊。这真是⼀个有趣的悖论——评论读得越多,越是不想读原作。“名著就是谁都知道却⼈⼈不想去看的书。”可谓⼀语道破。
沸沸嚣嚣的评论有时还真是⼀场⽆预谋的。之前基于不知从哪⼉听来的粗浅印象,我⼀直对乔伊斯怀有深刻的偏见。对⼤名⿍⿍的意识流、如雷贯⽿的现代主义,从来都是望⽽⽣畏、敬⽽远之的,总觉得它们⽆外乎华⽽不实的⽂学实验,只是捉弄⼈的花纹和漩涡。直到我在课堂上看到《阿拉⽐》那篇⼩⽂——这就是乔伊斯!窘迫⽽敏感的⼈呵!他的东西总莫名其妙地勾起⼈的回忆。很神奇的⼩说,它不把你勾进它的故事⾥,相反,它拉你回溯你⾃⼰的世界——家中的⽊桌,⼩孩⼦的嬉闹,向晚的灯光,昨⽇和远⽅,那⾥民情淳
朴,⼼地洁⽩。令⼈不胜感慨。
我从来没看到过写初恋写得如此⼲净的⽂字。那份感情宛若神明,似乎捧着它就⾜以睥睨万物。歌德说:“我爱你,与你何涉?”⽂中说的⼤抵就是这个吧。⼩家伙的⼥神甚⾄不具备⼀个名字,只说是“曼根的”。可他会在沉沉的⾬夜躲在⿊漆漆的后客厅⾥悸动得难以⾃持,颤抖着喃喃⾃语:“啊,爱!啊,爱!”多么纯粹!屠格涅夫也有⼀篇《初恋》,可是相⽐之下是⼤孩⼦了,更为注重青春的躁动和奔突的荷尔蒙的⼒量。
⼩说最后是⼀场幻灭。爱情(确切的说,这⾥还只是单恋)的魔⼒让⼈骄傲得不⾃量⼒,让⼈错以为拿着那柄宝剑可以⽆往不胜,甚⾄能跟整个世界对峙。经过漫长的、惴惴不安的期待,⼜⼏经波折,终于千难万险地来到了“阿拉⽐”。可是等待他的那个“阿拉⽐”是打烊后荒凉阒寂⽽⼜陌⽣疏离的“阿拉⽐”,他⼿⾜⽆措了,萌⽣出⼀种巨⼤的失落感。对他来说,长廊尽头传来的熄灯的喊声就像是在灰姑娘⼼头敲打的⼗⼆点钟声——所有的辉煌和梦幻陡然消失了,内⼼⽆限怅惘。这种怅惘与其说是他对那个“魅⼈的阿拉⽐”的不满,不如说是他长途跋涉的疲累,是朝圣前的兴奋所必然带来的淡淡绝望。
⼩男孩与成⼈世界。这就是《阿拉⽐》结尾处的图式。那个
似乎神秘⽽不可解的王国横亘在他⾯前,他怎么敌得过那个世界呢?!他困惑地向⾥张望着。
打败他的不是现实,⽽是突然的⾃省。事实上,他的极乐和⾄痛都发⽣在⾃⼰的内⼼。爱恋也好,苦痛也罢,⾃始⾄终都是内在的、不为⼈知的,甚⾄可以说是想象性的。让他受折磨的并不是外部的境遇,⽽是⼀直梦着的他忽然发现⾃⼰其实是在做梦。单单这种醒来就已经让他惊愕得不得了了。
刚⼆⼗出头的乔伊斯在这个故事上拿捏得如此到位,竟能把感情刻画得这么细腻、这么有质感!真是令⼈钦佩讶异。
《阿拉⽐》可以称得上是乔伊斯短篇⼩说集《都柏林⼈》中最好的作品之⼀。我⼀直认为,⼩说家在
短篇中才见功⼒。读这个集⼦,总觉清⽓逼⼈,让⼈想起初冬有太阳的早晨,路两旁草叶上的⽩霜。⽣命旋归宁静,隐隐约约的忧伤像矮房⼦上⽅停得安安稳稳的雾。他笔下的⼈物好像都在出神,⼏乎有点像睡着了⼀样,每个⼈都很安耽,于是灵魂的些微搅动皆成波澜。
诗⼈的美德是节制。成功的写作都有着⼀种看似不经意的⾃控⼒。《都柏林⼈》都像是⼩酒馆⾥听来的故事,他给它们罩上了⼀层昏黄的光晕。除了少数⼏篇(如《⽆独有偶》、《母亲》)略有些闹
热,叙述基本上都是不动声⾊的,⼜每每于结尾处有惊⼈的扭转,让你在漫不经⼼中魂悸魄动。即使是这种猝不及防的天启式的灵光乍现(乔伊斯⾃⼰称作“epiphany”)也并不浓烈,照样是安安静静的。这样写⼩说真可谓炉⽕纯青,直⼊化境。我甚⾄不想分析他的技法,因为它们总是与叙述融为⼀体,隐秘得⼏近让你感觉不到。
⾄于《都柏林⼈》的主题,众⼝⼀词,都说是揭露都柏林⼈的⿇痹(出于乔伊斯1906年5⽉5⽇致葛兰特?理查兹的信中提及的“moralparalysis”)。这就像鲁迅揭露国民劣根性⼀样⼏乎成为定式。于是,评论铺天盖地地认为这部短篇⼩说集反映的就
是都柏林⼈的冷漠僵化、⿇⽊⽆知、腐败怯懦、虚伪狡诈、市侩乏味、阴沉⽆趣、精神空虚……似乎天底下所有的缺点都被都柏林⼈拣了去。我倒觉得这种评论未免有点太道德感了,忽视了其他声⾳。(这种“道德感”是简单的,它⽤的语⾔是仿佛事不关⼰似的、贴标签式的评断。)这些定论将先⼊为
主的意见强加于读者,⽆意中给作品判了死刑。
不客⽓地说,⼤伙都⾃觉不⾃觉地被乔伊斯给误导了。他真的写的是都柏林吗?现实世界实际上⼀⽆是处,如果缺失了⼼灵的参与。他教给⼤家的是这样⼀种对⽣活的审视,⽽这种审视是全⼈类的。如果说他是“⽤⼀种处⼼积虑的卑琐的⽂体来描写”,那他也是要把
⼈们从卑琐之中解救出来。在他那⾥,⼼灵和现实是不协和的,你⾛你的,我⾛我的。内⼼世界丰富⽽深邃,洞⽳似的,⼈⽣就此⽆限展开。压根没什么好与坏,只要你以⼀颗⾚⼦之⼼坦诚⾯对就是了。
读乔伊斯的《都柏林⼈》,不由得感叹,历史⽆不是重复。相隔⼀个世纪了,这本⼩书读上去还是那么贴近,总有某种境遇让⼈感到似曾相识。可以说,我们的现实⽣活跟书中的⼩⼈物没有丝毫隔阂,有时甚⾄就是他们的翻版。这种随处可得的熟悉感能给我们莫⼤的慰藉。因为⽂学说到底是⼀种沟通,是穿越千⼭万⽔,说⼀声“我懂”。
《妹们》、《偶遇》、《阿拉⽐》写认认真真的⼩孩⼦,世界向他们张开。《伊芙琳》写⾯临抉择时的极度紧张。结尾处⼤开⼤合,空空茫茫的未知,到底何去何从?⼈仿若是命运的惊涛骇浪中⼀棵⽆依的芦苇,被某种不可控的⾮理性的东西席卷裹挟。⽽《车赛以后》那⼀句“天亮了!”简直就像上帝的审判,停不下来的、让⼈精疲⼒竭的舞鞋应声⽽断。《⽆独有偶》中抄合同的⼩职员的⽣存状态
让⼈想起马克思所说的“⼈的异化”。卡夫卡笔下也有类似的境况,但笔触截然不同,更逆来顺受些。《悲痛的往事》极为打动我,那个对⾃⼰⽆⽐严苛的⼈被“⼈⽣的盛宴”排斥在外,唯有永世的孤独。《死者》从啰啰嗦嗦的舞会写起,开始险些看不下去。直读到⽂末,所有
的细节汇成涨落不⼀的潮⽔,那么撼⼈⼼魄,下⾬的夜晚那个站在花园⾥为爱⽽死的年轻⼈,仿佛我也瞧见了。⼩说结
尾,“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那么静谧,那么博⼤,那么悲悯……
乔伊斯很坏,咕咕哝哝的,把什么都说得朦朦胧胧,让你⾃⼰去探寻。在我看来,⽂学最⼤的乐趣就在于发现,有些主题太过显明的篇什(如《圣恩》、《纪念⽇,在委员会办公室》)反⽽算不上上乘之作。
爱尔兰的国都在乔伊斯笔下就像个贫瘠萧索、了⽆⽣趣的⼩镇,⽆所事事的少年游来荡去。都柏林真的就那么不可救药吗?这个叛离故⼟的浪⼦当时让家乡⼈伤透了⼼。然⽽有趣的是,现在乔伊斯这个名字却⼏乎成为爱尔兰的代⾔,每年6⽉16⽇向他致敬的“布鲁姆⽇”(Bloomsday,出⾃乔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也成了都柏林的狂欢盛会,其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国庆⽇。
乔伊斯对都柏林是有感情的,所以他才会那么厌恶它。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嘛。事实上,没有⼈能
摆脱故乡的影⼦,⽆论⾛多远。故乡就像胎记⼀样,因不可抹去⽽痛恨。乔伊斯眼⾥有泪光,也有怀旧的伤感,可他还是⽤《都柏林⼈》和他的祖国说了再见。
那个诗⼈船长康拉德的出发是驶向神秘之域,是穿越时空之
旅。⽽乔伊斯的出发只是离开。去哪?不知道,也不在乎。外⾯就好,要去闯荡。就像《偶遇》中对远⽅的渴望——“可是我想,⼀直呆在家⾥不可能有真正冒险的经历,⾮到国外去不⾏。”还有《⼀朵浮云》⾥⼩钱德勒的抱怨:“毫⽆疑问,要想发迹,必须远⾛⾼飞。在都柏林,你什么也⼲不成。”以及《死者》中加布⾥埃尔脱⼝⽽出的“我的祖国已经让我厌烦了,厌烦了!”如果说康拉德的出发是⽣机勃勃的,那么乔伊斯的出发只能说是茫然⽆措的。《⼀朵浮云》中,⼩钱德勒梦想着从伦敦凯旋的⽼朋友能给他⼀个出⼝,却惊讶地发现那不过是个呛⼈的烟囱。原来外⾯也是茫然,也是虚空。康拉德可以兴冲冲地奔向另⼀个世界,⽽在乔伊斯这⾥,世界只有⼀个呀。
剧作家易⼘⽣强调在⽇常⽣活中理想的坚持,⽽乔伊斯却说,若要葆有理想,必须离开世俗熏染的⽇常。天主教,财富,政治,宴会,家庭,爱情,婚姻,独⾝……他轻轻否决了这⼀切。因为⼈⼀旦投⼊⽣活的洪流,会⽴马被淹没。
⽂学是不可复原的,或者说,⽂学不可通过⾮⽂学的途径复原。我们⼤可以就《都柏林⼈》的情节梗概侃侃⽽谈,说上⼏百遍,然⽽它的魅⼒绝不局限于那个⼲巴巴的故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解
读都是⼀种误读,因为失去了它原始的新鲜和⽣命。
洋洋洒洒,给乔伊斯的《都柏林⼈》写了⼀⾸长长的抒情诗,可还是⼼⽣惶恐,觉得写得再长,也只不过⼀种以偏概全的抽离和遮蔽。
《都柏林⼈》读后感(3):令⼈绝望的⼀剂毒药
絮絮叨叨绵密的开头,充溢着私⼈感觉的准确语句,以及随之⽽来的顿悟和发现并由此对读者情绪的击打,像⾬⽔⼀样洒在这本并不厚重的⼩说集的每个⾓落⾥。
1
都柏林⽓候温和,爱尔兰盛产天才。叶芝、希尼、乔伊斯、王尔德、贝克特、萧伯纳、特雷弗……你将不得不发现,这些闪耀在⽂学史上的名字都是天才型选⼿,他们没有为⽂学奉献什么“⼀分耕耘⼀分收获”式的⽆聊例⼦,也⽆意于在固有谱系⾥再添上⼀位合格者,⽽是以⾃⼰的智慧和个性不断拓宽⼈们的固有认知,⼀个弹丸之地的⼩岛,在两个世纪⾥涌现出如此多优秀的
⽂学家,且并⽆滥竽充数欺世盗名者,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起爱尔兰⽂学家的光芒,爱尔兰本⾝显得黯淡许多,这个处于欧洲边陲的⼩⼩岛国,是萧伯纳嘴⾥揶揄的“英国佬的另⼀个岛”,除了⽂学家之外,它⼤概只有健⼒⼠啤酒为⼤家所熟知,爱尔兰的⾸都都柏林,虽然从中世纪起就⽂脉深厚,
有“⼤学城”的美誉,但与德国⾸都柏林的撞名却让它⼀直在中国名声不彰。
如果愿意仔细考究,你会发现爱尔兰独⽴国家的地位到来的如此之晚,从12世纪亨利⼆世率军⼊侵之后,英国⼈⼀直是这座岛的主⼈,并且将这块殖民地并⼊⼤英帝国。1916年反抗英国的复活节起义虽然失败,但点燃了民族独⽴的⽕焰,但由此引发的政治分歧也导致了爱尔兰南北⽅的分裂,借第⼀次世界⼤战之机,爱尔兰⼈不断推进他们的独⽴事业,1921年,英国不得不同意爱尔兰南⽅26郡成⽴⾃由邦,北⽅6郡仍归英国所有,即英国国名中的“北爱尔兰”,⽽独⽴的南⽅彻底退出英联邦则要到新中国建国的同⼀年。虽然独⽴成功,但英国⽂化给爱尔兰施加的影响早已经是深⼊⾻髓,坚不可摧的了。从王尔德到萧伯纳到乔伊斯,他们所受的启发和教育,哪能和英国脱离得了关系呢?⽆须讳⾔,在伦敦的⽂化界站稳脚跟,是爱尔兰知识分⼦的梦想,⽽爱尔兰的艺术家们,在国际上往往⼲脆被冠以“英国”的头衔。当⾃⼰的才华和成绩需要在带着复杂情感的宗主国那⾥得到承认和肯定,⽽对于⾃⼰“瘫痪”的故⼟,却在⼀⽚精神的浑浑噩噩中难以⾔说什么,⽆怪乎乔伊斯要在《都柏林⼈》⾥从不同⾓度呐喊出同⼀个意思“我受够了⾃⼰的故⼟,受够了!”(《死者》),始
终处在英国这样⼀个巨⼤的阴影之下⽽故⼟模糊难辨,这是⼀种别样的乡愁。
2
⼤多数⼈对于乔伊斯的认识,都来⾃于那些天书般的作品的简介,如《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铜绿山
夜》,就像⼈⼈都知道普鲁斯特却⼏乎没⼈读《追忆似⽔年华》⼀样,乔伊斯也成了那种景观似的作家——远远望着,通过他⼈的谈论知道那是⼀座雄伟的⼭峰,但也⽌于远远悬望,却少有⼈愿意去攀登,因为——⾟苦,晦涩,不经济。成为⼀种景观是对乔伊斯这类作家的不敬,因此《都柏林⼈》、《⼀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这些乔伊斯的早期作品更应该被重视,被阅读,成为理解乔伊斯的开始。
《都柏林⼈》读后感(4):如何⾛进乔伊斯的世界?钥匙在这本书⾥!
⼈和书的相遇总是有些偶然。
微核
去图书馆借乔伊斯的《尤⾥西斯》,看到书架上厚厚的三卷,“天书”的评论在脑海⾥蹦出来。⾃⼰能坚持读完它吗?犹豫之间随⼿拿起旁边乔伊斯短篇⼩说集《都柏林⼈》翻阅。
“这⼀次他没救了,第三次中风”。第⼀篇⼩说《两妹》简短
精炼的开头⼀下吸引住我的⽬光,⽴刻决定了解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乔伊斯不如就从《都柏林⼈》开始。尽管《都柏林⼈》是乔伊斯以写实的⼿法完成的作品,如他⾃⼰所⾔“⼤部分都采⽤审慎的平民词语的风格”,但仅凭⽂字平实来判断作品易懂实在是太早了。
回到第⼀篇⼩说《两妹》。这篇⼩说以⼀个孩⼦——“我”的⼝吻描述了常常教导⾃⼰的福林神⽗去世。最初“我”知道神⽗活不了多久,在晚饭时从⼈们谈话中知道他真的去世。⼩说没有直接描述神⽗
在⽣时的情景,⽽是通过孩⼦的内⼼想法和回忆,以及照顾神⽗的两妹的⾔谈中刻画神⽗的形象,并在⼩说的结尾揭⽰神⽗是因打烂圣杯抑郁⽽死。
整篇⼩说情节简单,让⼈感觉两妹只是配⾓,没有故事。我读了⼏遍,为什么⼩说取名《两妹》?这个疑问总是挥之不去。不仅如此,⼩说中提到福林神⽗对孩⼦很好,尽⼼教导他各种知识。然⽽当⽼柯特知道这⼀点后,“对着我看了好⼀会⼉......”,还说“这对⼩孩⼦不好.......当⼩孩⼦看到那样的事物,你知道的,那会影响到......”。通篇来看,孩⼦的⼼理时⽽压抑,时⽽解脱,对周围发⽣的事情总有不解。⼩说中的孩⼦想解开迷惑,书外的读者也在寻求答案。TIEJIANMEN CN
《两妹》的英⽂名称是TheSister。查阅朗⽂字典,sister本⾝
是妹妹的意思,当这个单词写成Sister时,它有“修⼥”的意思。两妹兰妮和艾莉莎既是与福林神⽗出⽣在同⼀房⼦⾥的妹,负责照顾他,也是信奉宗教的修⼥。⽽与宗教有关的⼀些问题恰恰是乔伊斯⼩说讽刺揭露的主题之⼀。所以了解乔伊斯写作的社会背景,是理解他的作品的基础。
高校教师
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活在英国统治下,以天主教作为精神宗教。当时的⼈们呈现出⿇⽊混乱的思维状态和道德观,作为有敏锐⽬光的作家乔伊斯看到社会的弊病,⽤⼩说反映真实现状,表达不满的同时警醒世⼈。他曾经说“我的意图是书写⼀章我国的道德历史,我选择了都柏林作为地点,因为这个城市处于⿇⽊状态的核⼼。”“⿇⽊”是关键词,它是乔伊斯想体现的城市特征,也是理解这篇⼩说的突
破点。
《两妹》的开头段落写到,当“我”盯着神⽗家⾥的窗户时就会说出“⿇痹”这个词,它让“我”⼀边感到恐惧,⼀边想看“怎样把⼈往死⾥折磨的”。这些⽂字传递恐惧,让⼈体会到那时的都柏林是怎样⼀个冷漠、令⼈绝望的城市。
尽管福林神⽗照顾“我”,教导“我”很多,但“我”想起神⽗的脸孔确实害怕。孩⼦对神⽗的死没有太多的悲伤,反⽽有种解脱,
并指出神⽗带着很多忏悔在瘫痪中死去。其实,现实中瘫痪的是⼈们的思想,缺乏觉悟和改变。从都柏林放⼤到整个国家爱尔兰,社会在⽂明的进程上停滞不前,⼈们在保守封闭的氛围下得过且过。借着孩⼦的回忆,神⽗谆谆教诲的场景出现,可是孩⼦与神⽗的相处中透着隐隐的不安。“⾛在阳光下时,我想起了⽼柯特的话。我试着回想那梦中后来发⽣的事......我觉得⾃⼰置
⾝在⼀个遥远的国度,⼀个充满奇异风俗的地⽅——我想是在波斯,但我记不得,梦是在哪⼉结束的。“
当孩⼦见到两妹,两妹给孩⼦的印象和整篇⼩说的基调⼀致,她们毫⽆⽣⽓。兰妮样⼦很难看,絮絮叨叨地扰乱⼈的思绪;艾莉莎则显⽰出茫然⽆⼒的感觉,空洞洞的房间和空荡荡的壁炉⽆疑加强
神⽗死后两妹的孤⽴感,她们俩的⽣活重⼼是尽⼒地照顾神⽗。当神⽗在极⼤的⼼理压⼒下崩溃去世,她们的思想也随之瘫痪了,就算看不到希望也不寻出路,深陷⿇痹状态。
如果仅是以故事来讲,《两妹》这个标题似乎并不切题。然⽽这篇⼩说始于孩⼦的眼睛⾥看到的神⽗“⿇⽊瘫痪”,⽌于茫然空虚的两妹⾝上,整体意境⼀致,两妹俨然是“⿇⽊”的代名词。⼈们没有从信仰⾥到⽀持,也不寻求未来的⽅向,任由⿇⽊⽆为碾压
⼼灵。这篇⼩说中不少对话、⼼理描述隐晦地设置疑问悬念,并让它们统⼀服务于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巧妙透过⽂字推动读者思索。这种写法在《都柏林⼈》中不⽌⼀处。把握⼩说的核⼼主题,是读懂《都柏林⼈》的突破⼝。
《都柏林⼈》收集短篇⼩说共⼗五篇,因其触动伦理道德、社会敏感禁忌⽽⼏经周折,耗费⼗年之久才得以出版。时经百年,依然是经典之作。作为⼩说集开篇的《两妹》,在展现作品⽂学性的同时也体现乔伊斯与众不同的写作技法,它会引领我们发现《都柏林⼈》更多的精彩,⼀步步⾛近乔伊斯。朱霞石
《都柏林⼈》读后感(5):随⼿记下的
1《妹们》
宗教、信仰及其幻灭,冷漠,呆滞
2《偶遇》
少年与⽼年,⼈⽣各个阶段的断裂,潜藏在⼼中的变态
3《阿拉⽐》
爱的虚妄,虚荣⼼,冲动
4《伊芙琳》
爱的虚妄,⾃⼰与责任的冲突,责任与感情,意志⼒之不可避免
的软弱
5《车赛以后》
虚荣,庸俗,“欢乐”的虚伪,市侩的拜物教
6《两个浪⼦》
年轻的荒诞,空虚,卑俗,漠不关⼼,⼈与⼈相互的欺骗与蔑视,寻求意义
7《寄寓》
爱的虚妄,市侩的婚姻与欲望,阴谋,⽣活的空虚本质
8《⼀朵浮云》
⼈的改变,友情中的虚荣与真相,贫富之间的⽭盾⼼态,⾃负与⾃恋,⾃视清⾼与理想
9《⽆独有偶》
⿇⽊,异化,沉沦到不能⾃拔,令⼈悲哀的恶性循环
10《⼟》
可爱的⼈们的⽆奈的⽣命,泪⽔中响起爱尔兰民歌
11《悲痛的往事》
孤独,精神与爱与什么是爱,⾃责,中年⼈对于⼈⽣的检视
12《纪念⽇,在委员会办公室》
爱尔兰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历史与现在,崇⾼与委琐
13《母亲》
虚伪,市侩,吝啬与贪婪,卑俗
14《圣恩》
宗教的虚伪,咬伤⾆头也许象征在宗教性的社会环境压⼒下的失语,爱尔兰的宗教,严肃与⽆聊
轻芳烃
15《死者》
爱的真实与虚妄,欢乐的真与假,⼈与⼈的真诚与逢场作戏,庸俗,冷漠,⽆聊,尴尬,情⾯,死亡,死亡与爱,死亡与所有⼈(作为必然,作为苦,作为罪的罚,作为仅仅是⼀个结束),死亡与⽣《都柏林⼈》读后感(6):《都柏林⼈》的寫作⾵格(莊坤良國⽴臺灣師範⼤學英語系)
喬伊斯的作品,號稱是現代主義的經典。他最為⼈津津樂道的寫作技法是所謂的「靈光乍現」(epiphany)。這種⼿法在⼩說中⼀再重複出現,變成了⼀個喬式的商標。喬伊斯在《史蒂芬英雄》⼀
書中,給這個⽂學表現⽅式下了⼀個定義:「所謂靈光乍現是指⼀種突然的性靈顯現,不論它是以粗俗的語⾔形式或⾝體姿勢,或以⼀段永誌難忘的⼼靈感受⽅式出現。他相信寫⽂章的⼈以戒慎恐懼的⼼情紀
錄這些現象,因為他看⾒⾃⼰就是這些纖細、飄忽的瞬間感受的具體顯現。」(StephenHero188)。
換句話說,⼈們以本能從簡單的事件裡去捕捉深刻的意義。透過這種事物意義的瞬間顯現,⼈們照⾒⾃⼰存在的本質。喬伊斯奉⾏此⼀法則,將之轉換為寫作技巧。例如,〈阿拉⽐〉的最後⼀節,⼩男孩懷抱愛的想像,但到達市集時,發現燈光已經暗了⼀半,他聆聽錢幣掉落在托盤的聲⾳,和⼥店員與男顧客打情罵俏的粗俗⾔語,頓覺「憤怒與羞愧」,淚光不禁盈眶。這個靈光乍現的時刻,總結⼩男孩的成⾧與幻滅。〈賽⾞之後〉的最後⼀句話,「各位先⽣,天亮了!」也同樣是靈光乍現,喚醒了醉夢中的吉⽶,去⾯對殘酷的現實。或〈伊芙琳〉的結尾,⼥主⾓掙扎於責任與⾃由,親情與愛情之間,最後⼀刻沒上船跟法蘭克私奔,她「漠然,無動於衷,猶如⼀無助的野獸。眼眸裡裡沒有⼀絲愛戀或告別或曾經相識的神情」。或〈護花使者〉最後⼀節,柯利伸出⼀隻⼿,放在路燈下,掌⼼上⼀枚⾦幣,閃閃發亮。這個靈光乍現的⼀刻,透露出護花使者騙財騙⾊醜陋的真⾯貌。最後,〈死者〉的最後⼀幕雪景,賈伯瑞對真愛與慾望,死亡與再⽣的領悟,在⼀⽚⽩雪中,超脫了世俗⽣命與國族爭議的困局。
喬伊斯聲稱要以「明辨是⾮的刻薄」⼿法來描寫都柏林。這種⼿
法,挑戰道德禁忌,或批判愛爾蘭⼈的倫理價值扭曲,或剖析國⼈的殖民認同錯亂。由於過於直接⾟辣,連出版商都不敢出版,以免惹上⿇煩。例如,〈護花使者〉裡,代表愛爾蘭男性的柯利與雷尼漢,竟然以壓榨⾃⼰的同胞⼥性為榮。或〈寄宿之家〉裡的母⼥,共謀設計將愛爾蘭男⼦,逼⼊婚姻的牢籠。或〈對⽐〉裡的華林頓,在辦公室與酒館受氣,只能回家打⼩孩出氣。〈⼀抹微雲〉裡,在歐洲得意的愛爾蘭知識青年⾼樂賀,卻是個崇拜⾦錢與⼥⼈的庸俗⼈物;被困在家庭牢籠的錢德樂,反⽽有志難伸。〈憾事⼀樁〉裡,男主⼈翁的性別傾向使他被逐出「⽣命的饗宴」,但⼥主⾓與他有愛慕之情,最後因酗酒⽽被⾞撞死。〈死者〉裡,賈伯瑞被艾佛斯⼩批評不愛鄉⼟,不說母語,不認同⾃⼰的國家。從道德的墮落到國家認同的分歧,喬伊斯以諷喻⼿法,無情地刻畫⾃⼰摯愛的祖國同胞,也因此使得這本短篇⼩說集的出版之路,坎坷艱⾟。
喬伊斯⽂學才情⾼,擅⾧⽂體實驗。他喜歡玩弄⽂字遊戲。他擅⾧⽤⽭盾修飾法來表達⼀個模稜兩可的情緒或⼼態。例如,在〈寄宿之家〉裡,他以“wiseinnocence”(刻意的天真)來描寫波麗的早熟世故;以“alittleperversemadonna”(⼀位假惺惺的⼩聖母)來直陳波麗的⾵騷放蕩。在〈賽⾞之後〉,則以「⼼懷感激的被壓迫者」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4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4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两姐妹   作品   英国   读者   社会   故事   伊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