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实质及其研究路向_潘正华

隐喻的实质及其研究路向
潘正华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隐喻是修饰语言还是普通语言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应该按照隐喻的实质、隐喻的研究领域对隐喻进行研究。研究路向包括语用学路向、认知路向与认知语用学路向。
关键词:隐喻;本质;路向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4)05-0061-04
一、引言
隐喻一直以来是语言学的研究内容。随着研究向纵深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也有了不同的看法。隐喻理论研究众多繁杂,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一直以来让人很困惑。然而,这个问题在国内外的论述中为数不多。本文从隐喻的实质是什么以及怎样来研究隐喻这两个方面来介绍隐喻研究,以期对隐喻研究有更宏观的认识。
二、实质
关于隐喻实质的探讨,学者们做了深刻的论述,有的以定义的方式进行了论述,有的则直接冠以实质的名义。在理论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一方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组织我们的概念系统,以认知为中心;另一方认为隐喻仅起变异的效应,在隐喻理解中起到妆饰和情感作用。[1]17 认为隐喻属于比喻语言,这是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属于普通语言则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2]这需要我们从定义谈起。
1. 定义
关于隐喻是什么以及怎样辨别隐喻,麦考麦克(MacCormac)在其著作中提到一些理论,即张力理论(The Tension Theory)、冲突理论(The Controversial Theory)、变异理论(The Deviance Theory)以及其自己的语义变则理论(The Semantic Anomaly Theory)。[1]5-7这些理论有助于界定隐喻,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也讨论了语言和隐喻的关系,认为隐喻首先是思维问题,隐喻语言只是派生的。[3]也就是说,隐喻与普通话语在语言层面上的区别已经没有了。那到底什么是隐喻呢?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指出:“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 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4]昆蒂利安(Quintilian)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短形式。[5]理查兹(Richards)认为,隐喻是语言的运作方式,人们在用一个词或短语时往往会同时有两
种对不同事物的思想在活跃,而这个词或短语的意思正是这两种思想互动的结果。[6]德纳姆(Denham)则认为隐喻是在一定语境下一事物由于未名的相似性用另外的“误用”的词眼的语言修饰。[7]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3]巴塞罗那(Barcelona)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通过这个机制一个经验域被部分映射或投射到一个不同的经验域,以至于人们以第一个经验域来理解第二个经验域。[8]这些定义有的是从修辞的角度,有
————————————
收稿日期:2014-04-25
纯纳什均衡
作者简介:潘正华(1978-),男,湖北阳新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
《三峡论坛》2014年第5期,总第278期
的是从认知的角度,不能说谁优谁劣,更不能说谁对谁错。潘正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动态与静态的角度,对隐喻下了一个定义:隐喻是一概念域向另一概念域映射并“整合”以期达到最佳交际效果,是认知活动的工具。[9]这样,就规避了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对隐喻的认识上的争议。然而,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隐喻所下的定义却从某种角度反映了隐喻的实质。
2. 实质
关于隐喻实质的理论有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ies)、比较论 (comparison theories)、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ies)。替代论关心的是一事物替代另一不相关事物的关系;比较论则是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而建立两者的隐喻关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前部分属于替代论,后部分则属于比较论。比较论的优点是它比替代论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依赖同义域的上下位关系。[1]17-22因此,其比简单的替代在认知方式上更积极。在替代论中,我们满足于等同关系,而在比较论中则是“相似”关系。但什么是“相似性”?为什么只有一部分特性从修饰词映射到主语上,不是其他特性?这些问题比较论都没有很好的回答。因此,塞尔(Searle)指出相似性是一个空洞的词语。[10]相似性因语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相似性是非常不稳定的关系。且比较论不能说明隐喻的创新性及非对称性。理查兹和奥格登(Richards & Ogden)在《意义之意义》中提出了语义三角,认为词语本身不提供“意义”,“意义”是由说话人过去的(和当前的)经验决定的,也就是说是说话人给词语以“意义”。[11]隐喻是我们对所生活的世界的把握。理查兹认为本质上隐喻是概念的,隐喻是不同概念间的借用与交流,是不同语境的转移。[6]因此,隐喻有利于解释意义。理查兹是提出思想的隐喻概念先于语言隐喻的第一人。当我们使用隐喻时,我们大脑中对两个事物有两种思想,但这两种思想体现在一个词或短语上。这个词或短语的意思就是这两种思想互动的结果。理查兹认为隐喻包含着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喻意就是本体和喻体由于具有共同性(ground)相互作用的结果。
[6]理查兹由两种不同事物的距离提出了张力(tension)的概念。当两种不同的事物被放在一起的时候,人们的头脑会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隐喻是与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互动论不排除比较,但是其提出了新的见解。后来的学者发展了互动论,其研究重点在相似点的创新上。布莱克(Black)提出隐喻的“过滤作用”(filter)。隐喻从义框(frame)带入聚焦(focus)的是“相关的常见意义系统”(a system of associated commonplaces)。[1]49里科尔(Ricoeur)认为张力来源于隐喻之由于语义邻近(semantic proximity)而并置的所指,隐喻的作用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表达,在此过程中,向我们提供了世界的新信息。[1]53-54郝斯曼(Hausman)认为隐喻创造了新的独特所指,不同于喻源和目标所指。[1]54-55格拉克斯伯格和吉萨(Gluckesberg & Keysar)认为,单纯的相似性不能说明隐喻性。隐喻不是隐含的明喻或可由范畴包含的陈述。隐喻的本体被赋予有待确定的范畴,即喻体,它同时又是该范畴的原型式。[12]吉布斯(Gibbs)则认为隐喻的两个所指项不是临时的偶然的范畴,而是反映人们长期记忆中先前存在的概念的映合。[1]8
关于隐喻的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实质作出了阐释,但是它们也招致了一些批评。因此,学者在不同领域对隐喻进行研究。
三、路向
从语义上来说,隐喻的真值一般来说必然是虚假的,因为两个所指的某些性质之间不真实。因此,莱
文森(Levinson)指出:很显然,解读隐喻光从语义的角度是不够的,因为隐喻的使用和解读都涉及到语境。[13]换句话说,语义方法不能对隐喻做出充分的解释。于是,研究隐喻的非语义路向就走到了前台。
1. 语用学路向
在语用学领域,格莱斯(Grice)认为隐喻是违反质量次则后的话语言外之意;[14]塞尔在奥斯汀(Austi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喻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10]因此,隐喻理解被看成是一个间接的过程。简言之,格莱斯与塞尔的共同点是清楚明白地区分了话语的字面解读和隐喻解读,且隐喻解读预设并引申于字面解读。戴维森(Davidson)区分了意义(meaning)和用途(use)以及语义层面的意义现象和使用者层面受语用因素影响的现象(phenomena),认为隐喻没有隐喻意义,只是一个用法的问题。[15]奥托尼(Ortony)认为不是语言表达本身是隐喻的,而是语言表达的特殊性(particularness)。且奥托尼认为
隐喻的实质及其研究路向
隐喻理解是一个寻本体与喻体共享的特征或者谓词的过程。[16]在里昂(Lyons )看来,由于语境的依赖性而产生的不确定性,所有的隐喻表达与非隐喻表达是没有区别的。[1]
奥托尼,戴维森,里昂和莱文森的共同点是强调了语境在隐喻理解中的重要性。奥斯汀和塞尔则为识别隐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他们更多只是一种语言文字上的思辨,只是在或侧重在理解的一端来看待隐喻。然而,从交际的角度,隐喻的起点应该在说话者一端,隐喻的理解离不开对说话者思维的判断,隐喻理解应该是隐喻产出的逆向,而这些都离不开认知的参与。
2. 认知路向
在认知领域,最早的隐喻研究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点在诗学上更多的是概念性的,在修辞上更多的是语用的。[17]最早提出隐喻是概念性的人是处于理查兹与莱考夫中的承上启下的雷迪(Reddy)。他提出了传导隐喻(Conduit Metaphor),认为说话者把自己的思想(实体)放入词(容器)中,然后通过这个“管道”传递给听话者,听话者从词中提炼出思想。[1]59这个已经向认知迈进了一步。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1]71莱考夫与约翰逊认为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我们的概念系统也是隐喻的。[3]因此,隐喻本质上是概念的。隐喻建立在我们的身体、大脑、心智以及体验之上。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始源域(source domain)至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该映射是部分的,因此一部分特征会被隐藏,而另外一部分会被凸显。[3]福科尼耶和特纳(Fauconnier & 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统一了隐喻分析和其他语言、概念现象的分析来解释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要解释的语言现象。[17]而根据根特纳和克莱门(Gentner & Clement),隐喻理解是把喻体(vehicle)的结构(structure)映射到本体(tenor)上。而这里所说的结构是一种传达基础物(base objects)和目标物(target objects)所共有的关系系统的知识。映射是把喻体的谓词(predicate)转移到本体上。[18]而定义喻体的谓词对隐喻的理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图朗吉奥和斯腾伯格(Tourangeau & Sternberg)的域互动理论(domains-interaction theory)提出了诊断性原则(diagnosticity principle)的假设,从始源域向目标域投射的是高诊断性特征(high diagnostic property),为投射特征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机制。[19]然而,其对相同诊断性特征则显得无能为力。
从雷迪的传导隐喻到莱考夫与约翰逊的始源域目标域映射论,再到福科尼耶和特纳的整合理论,人们对隐喻的认知性的认识一步步提高。他们的研究有的是从隐喻的产出一端,有的则从隐喻的理解的一端。根特纳和克莱门进一步说明什么是映射,图朗吉奥和斯腾伯格则提供了选择投射的特征的机制。然而,认知路向上的隐喻研究忽略了一个问题是语境在隐喻产出与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隐喻必须将认知和语用结合起来。
3. 认知语用路向
说到认知语用角度,我们不得不提的便是其重要代表人物:斯珀伯与威尔逊(Sperber &Wilson)。利兹伯格(Leezenberg)注意到她们的理论其实是对格莱斯理论的重新解释,但放弃了其把隐喻看成是一
种特别的言外之意的观点,也就是背离真值标准的观点。[20]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中,她们注意到命题形式(propositional form)与话语表达的思想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只是一种相似(resemblance)而不是等同,而确定这一相似性的原则便是关联性。她们把隐喻及其他“随意言谈”(loose use)视为利用了一个事实:由于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每一句话语都是说话者思想的近似(resemble)。她们坚信这种结合了关联理论的方法能够直白地解释隐喻。[21]根据关联理论,隐喻通常表达超越标准的意义,隐喻话语说出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语境暗含(contextual implication)。隐喻话语的关联性通过寻语境效果来建立。隐喻的理解同时取决于说话者和听话者:说话者要预测话语走向何方,听话者则在于如何构建。
斯珀伯与威尔逊从交际与认知的角度,以关联性为主轴,以心理投入与语境效果的比来衡量隐喻等随意言谈的诗意效果。然而,最小的心理投入与最佳的语境效果都是一个不定的量,多小才是最小,多好才是最佳,这都不能确定。一方面,关联理论告诉我们所付出的的心理投入越小,语境效果越大,话语就越关联,另一方面,关联理论又似乎告诉我
《三峡论坛》2014年第5期,总第278期
们语境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心理投入的大小,也就是说心理投入越大,语境效果就越大,话语就越关联。这样,关联理论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关联理论也有自身不可解决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些理论很难归入哪一个路向,如:奥托尼的凸显不平衡模型(salience-imbalance model),[16]以及格拉克斯伯格和吉萨的范畴包含(class-inclusion)理论。[12]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理论,语境是理解隐喻必不可少的,而隐喻的产出是与人的认知分不开的,因此研究隐喻自然要从认知着手。由此看来,认知语用路向是目前隐喻研究的路向,但认知语用路向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结语
隐喻的实质与其研究路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者对隐喻实质的把握决定了研究语言的路向,而研究隐喻的路向则反映了其对隐喻实质的把握。从修辞的角度看待隐喻,更多的是从文体学和语用学的角度,是静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替代论与比较论与语用学路向是紧密相连的。尽管比较论有积极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它只是在相似的基础上。隐喻不仅建立在相似点上,而且能够创造相似点。而且,隐喻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理解的一端,也应该在产出的一端,而这些都离不开认知的参与,是动态的。互动论与与认知路向相关联的。另外,隐喻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的。因此,不难看出,隐喻研究已经从以往的纯修辞研究转向认知语用研究。
注 释:
[1]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年第1期。
[3]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 Aristotle.Rhetorics and Poetry.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54.
[5] 田学军:《隐喻妙笔生花——隐喻之语用视角研究》,北
京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6] Richards, I.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7] Denham, A. E.Metaphor and Moral Experience.Oxfordimdvd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Barcelona, A. 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 // A. Barcelon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Berlin/New York: Moulton de Gruyter 2000:31-58.
[9] 潘正华:《隐喻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6期。
[10] Searle,J. Indirect speech acts . In Cole,P. & J. L. Morgan
绥化学院学报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Y.: Academic Press, 1975: 59-82. [3] 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UP, 1979/1993.
[11] Richards, I. A., & C.K. Ogden. The Meaning of Meaning.
A Havest/HBJ Book, 1923.
[12] Glucksberg,S.& B.Keysar.Understanding Metaphorical
Comparisons:Beyond Similarity. Psychological Review,1990,97:3-18.
[13] Levinson, S. Pragmatics. Cambridge: CUP,1983.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14] 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P. Cole & J.
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1975, Vol.3.41-58.
[15] Davidson,D. What Metaphors Mean. In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滇南明珠网
[16] Ortony, A.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17] 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7年。
[18] Gentner, D. & C. A. Clement. Evidence for Relational
Selectivit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alogy and Metaphor . In Bower,G. H.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 1988,Vol.
22: 307-358.
[19] Tourangeau, R. & R. Sternberg.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Metaphors. Cognition, 1982, 11: 203-244.
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0]Leezenberg,M.Context of Metaphor. Amsterdam:Elsevier,
2001.
[21]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Blckwell,1986/1995.
责任编辑:葛政委
文字校对:刘  琼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42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隐喻   研究   认知   理论   认为   语言   理解   路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