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病因,源于医疗实际;理论创新,服务现代临床

伏邪病因,源于医疗实际;理论创新,服务现代临床
赵进喜;赵岩松;贾海忠;齐文升;张玉平;刘宁;梁腾霄;刘轶凡
【摘 要】伏邪发病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源自《内经》,完善于温病学家,是为了服务临床实际而创立.伏邪的性质与部位虽多有争议,但关键还是以发病具体临床表现为根据.近年伏邪概念被不断拓展,而且出现了泛化现象.对此应该客观理解,应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临床上,应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判断伏邪,重视祛邪气、扶正气、调精神等,以期截断病情,改善预后.深入理解伏邪理论,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现代临床.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7(010)012
【总页数】4页(P1468-1471)
【关键词】伏邪;病因学;温病学;临床思维
【作 者】虚拟电话赵进喜;赵岩松;贾海忠;齐文升;张玉平;刘宁;梁腾霄;刘轶凡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慈方中医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49
伏邪理论是中医学病因理论,尤其是温病病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部分起病发病与新感温病相异的特殊温病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诊治思路,同时也对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正确理解应用伏邪理论,解决现代临床难题?近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专家,对此展开讨论。谨总结如下。
1 伏邪发病理论,源远流长
刘宁副主任医师:
一般认为伏邪理论为温病学派重要的病因理论。伏,藏也,伏邪者,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
发病的病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伏气温病,即指外邪侵袭人体以后,未能即时发病,邪气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肤,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的温病。广义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包括外感、内伤,即如清代王燕昌《王氏医学》所说“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核、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
小妖精们来了伏邪理论源远流长,《内经》《伤寒论》以及后世金元四大家都曾论及。《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论伏气发病。王叔和《伤寒论·平脉法》指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也提到伏气。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更指出“据《难经》温病,本是四种伤寒,感异气而变为温病也”,认为伏寒复感时邪而发温病。金元刘完素《河间六书》认为“冬冒其气而内生拂热”,张子和《儒门事亲》指出“人之伤于寒也,热郁于内”“浅则发为春温,若春不发,夏则发为热病”,明代王履《医经溯洄集》指出“寒者……其身中之阳,虽始为寒邪所郁,不得顺其渐升之性,然亦必欲应时而出,故发为温病也”,认为还是一个寒邪束表导致的体内阳气不得宣发,气郁化火,伏寒变温。清初吴又可著《瘟疫论》,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其后吴瑭则把温病分为三类,一是伏气温病,二是天时之病,三是非其时而有其气,至此伏气温病理论
则渐趋完善。任继学教授认为伏邪可分为外感伏邪和杂病伏邪,外感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支气管哮喘等,杂病如血管性痴呆,冠心病、肝硬化、慢肾衰、TIA、原发性癫痫、痛风等,其发病皆有伏邪存在。
总结历代医家论述伏邪发病的机理,喻嘉言根据病因病机不同,把春时温病分为三类:其一冬伤于寒,春日发病,认为发于太阳经;其二是冬不藏精,春时感邪发病,病发于少阴经;第三种是冬季伤于寒,冬又不藏精的,是太少同病,表里俱病。而柳宝诒《温热逢源》,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则认为:伏邪发病的过程是由内而外的,以温病卫气营血言,是由血及气的,与新感温病按照卫气营血、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不同。王士雄《温热经纬》也指出“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认为伏气温病的发病是直接从血分发病,由里达表的过程。
可见,伏邪理论,虽在中医病因学尤其是在温病病因学理论中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学说,但实际上古今医家的认识实在是仁智各见,古代医家如张景岳等,甚至对伏邪发病理论持否定态度。
2 源自临床,有利于认识复杂临床问题
齐文升主任医师:
伏邪又称伏气,伏邪理论源于临床实践。临床上一类烈性传染病,发病快,时间短,病情重,突然高热,没有《伤寒论》太阳病阶段的头痛、咳嗽,用新感病因就不好解释。比如当年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发病即见高热、咳嗽,全是里证的表现。并未按卫气营血、六经次序传变。埃博拉,两天即可能出现吐血、七窍出血。古人发现这类病用普通的六经、卫气营血的理论不好解释,就认为是内有热邪潜伏,伺机而发。伏邪发病理论虽形成于明清时代,但实际上是萌芽于《内经》。现代临床一些疾病,如耐药菌引起的难治性泌尿系感染等,除了邪气本身的问题,实际上还常与医源性的因素有关。如过用苦寒、滥用抗生素、年龄太大等,可导致邪气难除,引起邪气潜伏。
赵岩松教授:
伏邪理论主要在于认识层面,是认识疾病的方法。“伏邪”的名词确源于温病,曾思考这个名词出现的原因,应该是古人解释不了外来的邪气起病即见到里热证的现象,所以他们思考是否是邪气提前伏藏进去,然后过时而发,是认识方法的概念,放在层面不太合适。但这个认识论用处很多,不仅可用于解释初起病情较重的里热证,从伏邪角度认识某
数字化展示些难治病也有一定价值。个人认为对于反反复复,很难一下完全解除的病,就可以用伏邪来认识。另外,我们不能不提柳宝诒“抽蕉剥茧,层出不穷”这句话,这句话特别能体现伏邪的内涵。曾诊治一顽固性咳嗽患者,用小青龙汤以后咳嗽大减,但其后舌象从白滑变为黄腻,后又变为白腻、黄燥,反复折腾几回才得以根治,就可以借用伏邪来认识。所以几经反复,就是因为内有伏邪,过程中,邪气会逐渐从里向外表现出来。梁挠度
3 理论创新,深入认识伏邪内涵
齐文升主任医师:
化学分析计量伏邪内涵复杂,与体质也有关系。“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重点在于体质不同邪气从化不同。“冬伤于寒”,寒邪侵犯人体以后,邪气潜伏,并不一定发病。现代传染病学也是这样认识的,如流感为隐性感染,90%不发病,只有小部分人发病。而针对耐药菌感染用伏气理论来解释,深刻认识导致邪气潜伏的原因,对临床有警示作用。如外感病早期,本该解表透邪,一上来就乱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就容易导致邪气内伏。耐药菌感染,西医常请中医会诊,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大青叶等,疗效并不好。何以然?苦寒伤正,抗生素滥用,邪气内伏,导致病情缠绵不愈。
张玉平主任医师:
伏邪发病与正气不足有关。伏邪好像是敌人派来人体内的卧底,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比方说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外边的敌人会来接应,当其内外勾结之时,就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身体正气特别的足,就能够识别这个卧底,就可以把敌人在内部解决。如果我们身体状态不好,识别不了敌人的时候,潜藏着邪气就容易与外边的敌人接应,就容易导致发病。
比方说现在过敏性疾病这么多,花粉可以说是来接应体内卧底的敌人,花粉引动伏邪,就可导致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发病。另外,伏邪是否发病,还有一个正虚的问题。多年研究发现:过敏体质者,都是舌淡胖,多气虚、不爱活动的脑力劳动者,抵抗力差,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识别不了这些敌人,就会引发伏邪发病。所以个人认为伏邪问题与正虚有关。如果体质好,就不会导致发病。
梁腾霄副主任医师:
伏邪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伏邪的内涵实际上也在改变。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并不
只有风寒暑湿燥火,还有痨虫。葛洪《肘后方》还明确提到恙虫病。实际上到了现在,我们已知道是哪一个耐药菌感染,再说伏邪临床意义不大。近期有很多文献说从伏邪论治某某疾病,比如说从伏邪论冠心病斑块,究竟意义何在?
赵进喜教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现代的伏邪概念确有泛化倾向。实际上,伏邪一方面是温病学里面讲的伏邪理论,一方面是内科杂病里为有宿根的疾病。如哮病、痫病、头风,本身都是有宿根的,遇到特殊情况,在特定的时间点、特定的诱因下就会突然发作。如哮病,内有胶固之痰,外有非时之感,非时之感可以说是外感引动,还有因情绪波动发作的,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广义的伏邪。
当然,对伏邪概念的泛化,也要客观认识。在许多情况下,也有启发临床思维的作用。所谓伏痰、伏饮、伏风,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温病里说的伏邪概念,但是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伏邪。了解到底伏的什么邪,对指导临床和预防发作都有一定意义。针对伏痰、伏饮、伏风,甚至包括沉寒痼冷、宿瘀顽痰等,临床治法以及选方用药各有不同。我们不能将伏邪理论无限制拓展,但也不能认为伏邪理论的新说法都不对,只要能启发临床思维,就有
存在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5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11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病   理论   邪气   温病   临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