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联想v460驱动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辨病)和病案书写等内容。
(一)诊法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资料,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到的痛苦或不适,如头痛、耳鸣、胸闷、腹胀等;
“体征”是指客观能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白、喉中哮鸣、大便腥臭、舌苔黄、脉浮数等。
而症状和体征又可统称症状,或简称“症”,古代还有将其称为病状、病形、病候者。
症状虽然只是疾病所反映的现象,但它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而在中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诊病(辨病)
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应讨论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医诊断学时,还不可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难以作出病名诊断。
因此,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怎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疾病的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
(三)辨证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证是对特比萘芬致病因素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
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证″实际包括emme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
①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
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
②“证候”严格地说,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
③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桅杆风”。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其临床表现
(四)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病案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病案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等情况,作如实的记录。
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从外知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丹溪心法》总结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语出《医学心悟》。
《灵枢》将面部分为明堂、阙、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内而脏腑、外而胸背的整个人体皆分属于其中,并说:
“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这便是察面部的情况,以测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
《素问》“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难经》更强调“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于是详细审察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为宗脉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变化;
为心之苗,又为脾胃的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及邪气的性质;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认为人体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脏腑的“缩影”。
(三)以常衡变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素问》“五脉变,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规;奇,指异常、变动;揆度,观察比较、推测揣度的意义。要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知常达变。
中医望、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泽,脉象的虚、实、细、洪,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别的。这就是所谓以我知彼,以观太过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4.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疾病的理论与方法,早在《周礼》便有:“以五气、五声、五,眡其死生”的记载。
公元5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即可通过“切脉、望、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到望神、察、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
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
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则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神圣工巧的技能,并特别重视脉诊,其所提出的独取寸口诊脉法,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历史上最早的病历。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以作为诊疗的原始资料。
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诊疗的经验,将病、证、症及结合,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被公认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他通过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腑为纲辨杂病,将理、法、方、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伤寒杂病论》在疾病的分类上基本作到了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水平,至今仍沿用其整体模式。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的诊病学术思想,记载于《中藏经》中,其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之法,甚为精当。
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分述三部九候寸口二十四脉等脉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的有关医籍中,对于传染病、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断已有比较翔实、具体的记载,阴道后穹窿
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肘后备急方》还记载有“初唯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人内。”这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可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全书共分67门,列出各种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内科疾病论述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详细记载,如外科仅金创病候就有27种,眼科病候有38种,妇科病候有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宋金元时期,在诊断方面的突出论著,如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颇有特。
南宋·崔紫虚的《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对后世颇有影响。
元。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如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的《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防著《幼幼新书》,论述望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金元四大家在诊疗上各有特点,
刘河间诊病,重视辨识病机;
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
朱丹溪诊病,主张“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苟不以相参,而断其病邪之顺逆,不可得也。”
张从正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对各种发疹性疾病的鉴别颇为明确。
明清。对于诊断中的脉诊与舌诊发展尤为突出,同时对于诊病的原理、辨证的方法,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内容十分丰富,论述甚为精辟,尤其是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简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世所推崇。
明末李中梓的《诊家正眼》,清代李延罡的《脉诀汇辨》,周学霆的《三指禅》,徐灵胎的《洄溪脉学》,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也都是专论脉诊的著作。
舌诊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诊著作中,多附有舌图,为其共同特点。
如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120图,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149幅。
对于四诊的综合性研究,影响较大者,如清·吴谦等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清·林之翰的《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脉并重、四诊互参。
清·周学海的《形外诊简摩》、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等,也都有一定成就。
清·汪宏的《望诊遵经》,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辨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
著。
清·陈士铎《辨证录》分叙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七百于证,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
清·喻嘉言《寓意草》提出了极其具体的议病格式,喻氏的议病格式,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值得参考。
提倡先议病后用药,但更重要的是所谓议病用药,实质就是在诊察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
清·程国彭《医学心语》认为对疾病的诊察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辨证的切脉不真,浮沉迟数不分清的缘故。
明·张景岳指出,诊病有其总要,即寒、热、表、里、虚、实、阴、阳八字而已。
切削油配方明清时期对温疫、温热类疾病的认识,更有突破性的发展。
明.吴又可的《温疫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立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并重视察舌、验齿等诊法在辨证上的意思。
薛生白的《湿热条辨》、余师愚的《疫疹一得》、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选用叶天士经验,创温病的三焦辨证法则。
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对于热病之辨证颜舌,经验可贵。
以上记载了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
明清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出现了不少对于传染病诊疗的专著。
如明·卢之颐的《痎疟论疏》,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
专论白喉的著作有《时疫白喉提要》《白喉全生集》《白喉条辨》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11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诊断   辨证   疾病   方法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