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导师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脑卒中后眩晕经验

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8月第8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8201969
痛,大便偏稀。舌淡红苔白,脉弦滑无力。目前处于缓解期,前方去革廨、茵陈,加菟丝子15g、炒杜仲15g、炙黄英20g,以健脾固肾,扶正止带。14付,服法同前。三诊,2018年6月10日,患者诉分泌物量正常,外阴阴道无瘙痒。偶腰酸,大便偏稀。舌淡红苔白,脉弦滑。妇科微生态复査:正常菌。临近月经前一周,为巩固,续服10月20日方7剂并配合凯尼汀外用7d o嘱患者每于月经前后一周服汤药巩固,连服2个月经周期,随访3月未复发。
按语:患者既往有VVC感染病史,近1年处于反复发作期,况患者时常腰部酸痛,大便濾薄.兼顾舌脉.此为脾肾虚弱之象,脾肾两虚,湿热蕴积,任带失约,则带下量多,且阴道瘙痒。此时以祛除湿邪为重点,以加入大量清湿热药的燥湿止带方联合凯尼汀外用,可有效缓解症状。二诊时患者VVC的症状整体减轻,腰酸便澹仍在,此时修改方剂,加入扶助正气、补益脾肾之药,标本兼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再诊则巩固性,扶正祛邪,内外结合,取得疗效。
4小结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认为其发作机制可能与免疫功能失衡和阴道微生态平衡紊乱有关叫中医则多责之于脾,“湿”为主要因素,同时正气虚弱也是VVC发作的重要原因,故治
疗上一定要注意祛湿与扶正兼顾,根据女性生理周期变化的特点.前后调整用药,并联合凯尼汀外用,中西医结合。日常也要嘱患者注意清洁卫生、少食海鲜牛羊肉等发物、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等,如此才能内外同调,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复发。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242-243.
[2]范瑞强,袁娟娜.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西医结合专
家共识[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12(6):325-327.
王斌导师基于“大气下陷”理论脑卒中后眩晕经验
杨硕王斌.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381)
摘要脑卒中后眩荤为脑血管疾病常见后遗症,“大气下陷”理论由清代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首次正式提出,王师抓住“大气下陷、清阳不升”这一关键病机,以益气升清为主,以升陷汤为主方,效果较好,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大气下陷;升陷汤;脑卒中;中风;眩晕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8-0069-0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叫全球脑卒中发病率平均为0.14%~ 0.2%,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55岁以上患病率增加更加明显。眩晕是脑卒中后遗症中常见的表现之一,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后眩晕最常见于老年人,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后出现的一种感觉障碍,严重者会伴随恶心、呕吐症状。西医本病多采用对症,口服药需要长期服用,有一定毒副作用,然而病情易反复,患者依从性差。祖国医学中的“大气下陷”理论对于脑卒中后眩晕有独特优势,临床疗效显著。
1大气下陷与中风病因病机
fm2009下载
脑卒中后眩晕相当于中医范畴中的“中风后眩晕”,“大气”一词首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之举也”,这里指自然界之气。清代喻嘉言说“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
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期间”,即五脏六腑、大经小络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胸中大气的斡旋作用。清代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正式提出“大气下陷”这一病机,他认为“大气”即《内经》中的“宗气”,宗气是由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化生的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生成的,故而“大气”与脾胃“中气”密不可分。中风一病源于“正气自虚”,正如《医学发明》中所说:“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景岳全书•眩运》中指出中风“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指出中风后眩晕的发生源于中风日久耗损脾胃之气,中焦气虚无力升发清阳,大气陷于下而不能向上滋养清窍,正如《灵枢•素问》所言:“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目为之眩”。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灵枢•邪客》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指出大气具有贯注心脉,行血气的功能,中气不足,大气下陷,气机升降失调,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运行,则气滞血瘀.脉道痹阻,清窍亦失于濡养而不荣,则目眩,正如张锡纯提出:“大气虽在膈上,实能斡旋全身,统摄三焦”。瘀血反过来可以阻遏大气,影响大气斡旋,甚则使大气更虚而下陷益甚(21,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使患者临床症状反复,病情迁延难愈。一项关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证候研究结果显示叫在所有证候中气虚血瘀证型约占一半,并对该型患者血液动力学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发现其血液呈高凝、高黏状态,说明中风后遗症患者体质以气虚血瘀为主,与“大气下陷”病机相吻合。
作者简介:杨硕,男.研究生三年级.中医学研究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
*通讯作者:王斌.男.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工作。
本原多项式70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8月第8期I n 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82019
总的来说,脑卒中后眩晕以大气不足,内陷于下,清阳不能出上窍,气虚不能运行血脉,气虚血瘀导致。气虚与血瘀互相影响,使病情反复,缠绵不解。
2升陷汤
升陷汤是张锡纯“大气下陷”的代表方剂,方药组成为“生箭英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方中以黄英为君,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张氏认为黄英“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有“与胸中大气同气相求之妙用”,其补气之力虽不及诸参,但常于补气升阳,补肺健脾以助大气;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为少阳经引经药,能引下陷的大气自左上升;升麻味辛甘,性微寒,主入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能引下陷的大气自右上升;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经,为诸药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行。柴胡、升麻、桔梗三味药配合君药,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恢复大气斡旋气机的功能,使清阳出于上窍,气行则血行,瘀去络通。方中黄英用量犹大,“气有余便是火”,于是佐以甘寒凉润的知母以防气壅生热%全方虽只有六味药,但寒温并用,补升同用,意在药简力专升提大气,恢复其斡旋气机的功能。
3典型病案
鲍某,女,62岁,主因“眩晕间作1年,加重1月”于2017年10月5日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口眼嚅斜、语言不利症状,遂就诊于某医院,査颅脑MR示:新发梗死灶。诊断“脑梗死”。予溶栓、抗凝后出院.出院后眩晕间作,余无不适,1月前无明显诱因眩晕症状加重,为寻求中医故来就诊。刻诊症见眩晕,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口干口渴,无恶心呕吐、无耳鸣、无口眼嚅斜、饮水呛咳等症,纳少,寐欠安,二便调,舌暗苔薄.脉沉。复查颅脑MR示:陈旧性脑梗死,无新发梗死灶。颈椎正侧位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眩晕。辨证:大气下陷,气虚血瘀证。治以益气升陷,活血通络。予升陷汤加减。处方:生黄萇20g、知母10g、柴胡15g、桔梗10g、升麻6g、鸡血藤20g、丹参10g、甘草6g,7剂。二诊诉眩晕、气短乏力及口干口渴均明显改善,饮食亦好转,但偶有睡眠较差,故原方基础上加酸枣仁10g以宁心安神,7剂后诸症好转,嘱不适随诊。
4体会
本病案中,患者既往中风病史,日久耗伤中焦之气,加之年老体虚,脾胃之气较弱,宗气生成不足,病久易大气下陷,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之品无以濡养清窍,故而出现眩晕。后天水谷精微的濡养有赖于脾胃的运化,脾气运化失司,则纳少、乏力,中焦升清无力,心失滋养则气短,津液不能上乘,则口干口渴,气虚无以推动血脉,同时血瘀又进一步阻滞气机运行,相互影响,故出现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最终导致眩晕加重,首诊抓住大气下陷这一关键病机,用升陷汤升阳举陷,加以活血通络之品,气帅血行,周游全身,清窍得以濡养,同时,病案中脉象为沉脉,对临床辨证也起很大的作用,
深悟《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脉象,对指导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定坤.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对策[J].中医药
管理杂志,2014,22(6):830-831.
[2]蒋庆雨,刘强.基于大气下陷理论冠心病PCI术后的临证
述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4):300-302.
[3]江涛,刘金民,尹岭,等.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证型及其血液动
力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3):630-631.
[4]贾建义,周维顺.张锡纯论大气下陷[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6):677-679.
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获奖名单耿立东教授养血祛风法慢性湿疹经验
中国概念股李丽真>耿立东2范玉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2.^东省中医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总结耿立东教授养血祛风法慢性湿疹的临床经验。耿教授慢性湿疹多从血虚辨证,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或为素体虚弱,脾为湿困,化血不足,肌肤失养。根据不同的兼症,采取养血祛风、健脾补血润燥诸法。本文通过列举养血祛风法的典型医案,来解读耿教授的中医思想及辨证思维。
关键词养血祛风;慢性湿疹;耿立东;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8-0070-03
临床上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触之较硬,暗红或紫褐,皮纹显著或呈苔薛样变,皮损表面常覆有鳞屑,伴抓痕、血痂、素沉着,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现代医学对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多采用对症的方案,疗效不稳定。传统医学认为湿疹属于“湿疮”的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现多认为湿疹发病病因有内、外因之,外邪是导致内邪生成的主要因素,内邪又致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但慢性湿疹多与脏腑阴阳气血相关。中医对于湿疹的有独特的见解.也取得了相当的疗效。
耿立东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山东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中西医结合常见皮肤病。耿教授对于慢性湿疹有独到的见解,我们有幸拜师门下,侍诊左右,兹将耿教授运用养血祛风法慢性湿疹的临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2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1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气   治疗   下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