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读后感-

《四圣心源》之“一气周身”
劳动部黄氏积累数十年经验,将古今学说融会贯通,在医学事业上不懈的努力,对促进医学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四圣心源》一书影响颇大。在阅读该书时,其中“一气周身”的理论让我影响深刻。
“一气周身”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认为“一气”广义上应该等同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的定义范畴,狭义上讲,应该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之象。黄元御先生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归纳出了 “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 ,中焦土气斡旋”的理论模型,该理论非常重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了独特的人体气化理论,该理论根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切中人体生理的本质,有效指导临床辨证立法。供养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整个宇宙都可以看作是气的运行。正如《素问•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亦可以看做是宇宙这个不停运行的大气中的一部分气。而黄元御将这套理论运用到临床上,达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当年
乾隆皇帝久病不愈,请其诊治,获得佳效,于是赐题“妙悟岐黄”赐之,并诏为御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宝命全形论》言: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即是说,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而人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故而黄元御则把这种规律具体地总结为: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黄元御提出的“一气周流”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一脉相承,是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来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它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可谓由源到流,高屋建瓴。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人体的一气周流描述的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中焦来讲的话,主要表现为中焦的脾胃之气。中焦的这一团土气,脾升胃降,其不停息的升降斡旋,犹如漩涡,由内向外,旋转出来,往上左升的部分转出来就是木火之气,往下右降的部分转出来就是金水之气,整个生命的一气周流是浑然一体的。以中焦土气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一气周流中的木火金水只是中焦土气的不同状态而已。并非表现为周围一圈是木火金水,中间单独存在一团土气,不是这样的结构。一气周流的组成结构类似于太极图的结浅源地震
构,它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以五行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人体生命的活动,就好比有一个活动范围一样,这个范围规定为土。在这个范围内,最居中的这一部分定义为中土之气,偏于升发的这一部分叫做木火之气,偏于敛降的这一部分叫做金水之气,实际上都是生命活动之象,都是浑然一体的,并没有截然分开。一气周流学说所描述的这种人体生命活动之象,在人体中的运动变化离不开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表现为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相应协调;如破坏了这一平衡协调,就会出现脏腑经络器官的病变,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有言“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喻嘉言在其著作《医门法律》中说:“其所以统摄营卫、脏腑经络,而令充周无间,环流不息,通体节节皆灵者,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
一气周流学说对阴阳的强调是其上下回周,彼此互根,上下环抱。阴升逐渐化阳,阳降从而逐渐化为阴,并非是指阴阳可独自的由少而壮。五行方面,该理论认为五行是不停息的周流着的五行。“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e100vs ”这体现了一气周流学说的整体运动的观点。天有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为阳;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为阴。天之六气化地之五行,地之五行生天
之六气。人之五行和天之六气是对应的,只有当其中的某一气处于“病态”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其单独的特征,如“木曰曲直”、“火曰炎上”。
该学说在解释人体病理的时候,崇尚中气,兼顾四维。脾胃升降功能是“一气周流”正常与否的决定因素。黄元御认为,中气虚衰,升降失常,百病由生,而导致中气虚衰的病机主要为阳虚土湿,以温阳补土为大法。阳虚土湿病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以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能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人不过就是天地之间的一股气合而成形而已。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间的这股气也不过是阴阳之变化。阴阳就是天地之道,就是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阴阳就是一气之升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所以不仅治病要从阴阳上下功夫,养身长命也要本于阴阳。阴阳虽然变化莫测,总是有其形迹可察的。可以从象的角度来把握阴阳。象也是动态的,它也在随着阴阳不停地变化着,然而却总不能遁其形迹。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达到了数的层次,就可以秋毫在目,预言生死。
医总离不开药。黄元御认为:“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四圣心源》的开篇第一方即“黄芽汤”,便充分代表了黄元御推崇中气的思想。此方由人参、甘草、茯苓、干姜组成,黄元御在方后注明“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黄元御创制的其他诸多方剂也反映了“一气周流”的运行规律,其组方有从左路升发的药物,如麻黄、桂枝、附子、细辛等等;有从右路敛降的药物,如石膏、大黄、五味子等等;有从中焦斡旋的药物,如半夏、茯苓、干姜、甘草,等等。
来春荣天地之间,阴阳之象无处不在。春夏秋冬,寒暑往来,日出月落,昼夜交替,无不是象。乃至病有病象,药有药象,诸象纷然,而终归一致。象即是阴阳之变化,即是一气之周流,天地之间同此一气,所谓天人一也,诸象亦同归此气,一无二致。
总之,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从最本质的气的层次,阐述天地人身之气的运行,因此对变化万千的疾病,要通过症状透见本质,从而对疾病进行精确定位、准确。从人体生命运动的全局出发,准确判断一气周流发生郁滞的环节,灵活采取全局性的方案,往往可以四两拨千斤,以普通寻常之药,取立竿见影之效。新经济时代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5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301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一气   阴阳   周流   理论   人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