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w3c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时期
历史事件
相关分析
两汉
时期
Ⅰ.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铁器等。
Ⅱ.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②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中国传给铁器、铜器、丝帛等。
.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牛、珍珠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①西汉以前,中国丝绸少量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汉与西域联系渐频,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入中国。③汉武帝时“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西至孟加拉湾沿岸,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丝绸,大获其利。
.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但受安息等国之阻。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海上间接地与汉进行丝绸贸易。《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166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
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大。
②政策:汉政府实行主动开放          的对外政策。
③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通。
④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隋唐
时期
.隋唐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海路自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Ⅱ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如崔致远。许多城市中设有“新罗馆” 致富经2011“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设国学,教儒学。③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唐文化影响很大。
.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
.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岛。唐中期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到天竺。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①隋唐时,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也在唐时传到大食。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表现在:乙酰胆碱受体a.欢迎外人来华b.鼓励国人出访;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d.平等对待他国。
③交通: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交通技术进步。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清
时期
.①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②自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度远航,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郑和下西洋后,很多中国人迁徙南洋定居,他们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元末明初倭寇经常侵扰我国沿海。明中期,朝廷误判形势,严限私人海外贸易。而东南沿海一些奸商勾结倭寇作乱,倭患日深。②明廷命戚继光抗倭,戚家军在台州九战连捷。后戚继光挥师闽、粤,与俞大猷合作抗倭,接连获胜。③至1565年,东南倭寇基本被肃清。
.①自16世纪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②课题结题报告格式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地方官员,编造借口,得许在澳门停留。③后又买通澳门守将,获准每年纳银500两,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④此后,又筑城设炮,立“自治”机构,委官驻军,强占澳门。⑤但此后,明政府一直保有澳门主权。
.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②1661年,抗清将领郑成功率舰队登陆台湾,与荷夷激战获胜。1662年台湾回归祖国。③郑氏三代经营台湾,对台湾的开发和发展贡献巨大。
.①明清之际,俄国侵略者乘虚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清廷多次要求其撤军无效。②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获胜,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③1689年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首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该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的主权。④该条约在第二次战争前后被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破坏。
.①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②清廷仅开广州一口,设“公行”管理外贸。③当时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约3%,外贸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他说汉语,着儒服,宣传西方科学。他献《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等给明朝皇帝,接受召见并获准留居北京传教。②此后,又有一些传教士来华,他们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些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来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④1723年雍正帝下令禁止传教。
★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①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其远洋航行比欧洲人早半个多世纪。
②但远航不是以海外贸易为目的,它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特点:
①自16世纪始,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②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③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④清廷实行闭关政策,这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的作用,但阻碍了中外交流,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
★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稳定性。
②统治阶级的反动性,统治者担心外国人与沿海人民频繁接触影响其统治秩序。
③外来侵略日渐猖獗。
闭关政策的消极意义:
①限制了手工业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正常的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在世界潮流之后。
③使封建自然经济得以延续,助长了统治者的固步自封、虚骄自大。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5: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9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扬州市
标签:中国   发展   贸易   来华   文化   澳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