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文人——牧隐李穑汉诗中的中国元素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
高丽文人——牧隐李穑汉诗中的中国元素
仓伟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异体蛋白摘  要:“丽末三隐”之一的李穑是一位精通汉文学与儒学的名家。因其有在中国留学、出仕的经历,故而他创作的汉诗中处处可见中国文化的印记。本文从其汉诗对中国元素的吸收和接受的视角出发,试图分析当时域外文人是如何认识、看待中国的,进而借以窥探中韩文学在相互交流中创造的文化相似性问题。
关键词:李穑;高丽;诗人;中国元素
作者简介:仓伟,男,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朝鲜语笔译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中韩文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两房退市[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120-02
一、引言
怪诞家族
韩国的汉诗创作,始于新罗时期,当时以崔致远为代表的新罗才士以遣唐使节的身份来华学习交游,与唐朝文人诗客交游甚广,有力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新罗汉诗的发展。高丽并新罗之后,在不断强化的中国观和事大思想指导下,其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愈加紧密,文人诗客的交流颇为活跃,随之汉诗的创作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文人们汉诗的创作在继承新罗的遗风之后,又有其鲜明特点,唐风、宋韵、元律大行其间,咏史怀古、感伤述怀包含其内,对中国人物、古迹的描摹,以及用典处处可见,高丽大儒李穑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
李穑是高丽末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儒学家,字颖叔,号牧隐,生于1328年,卒于1396年。李穑往返中国,大都处于元朝时期,受在元经历影响,创作了众多汉诗留存于世,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影响深远,显示其汉诗的造诣颇高,诗文字字珠玑。当前对李穑汉诗的研究主要是从《牧隐集》前三十五卷的《牧隐诗稿》着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李穑诗文中对中国人物、地点的描写,典故的引用俯拾皆是,这些中国元素的运用,是那时期高丽文人持有的以身份认同和文化收容为基础的“小中华”意识的具体体现。
二、咏怀诗中的中国人物元素
李穑所在的高丽末期,吏治腐败,百业凋敝。李穑在回到高丽之后,不受朝廷重用,晚年更是因为遭到李成桂等陷害而被流放,与之前在元朝的出仕经历形成巨大反差。政治上的不得意,必然会在诗歌
中得以体现。李穑对高丽王室是赤胆忠贞的,从其写的《周公操》(《牧隐诗稿》卷一)中可以看到渴望复兴王室的一片丹心,其中说道:“维父维兄兮维命之明,金縢以藏兮流言行。风雷作兮鸱鸮咏,赤舃几几兮周之祯”。开题即是西周杰出名臣周公旦,周公摄政期间带领西周走向强盛,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故后世有人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李穑借周公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复兴高丽王朝的迫切心情,最后“赤舃几几兮周之祯”,更是大赞周公美德,朝局动荡之下,临危不惧,自若不失常。
中国千古风流人物,李穑感慨之至。我们从这首诗《有
感》(《牧隐诗稿》卷十七)中可以觉察到李穑对现实的影射,诗曰:
孔明当日独提兵,
一夜营中落大星。
纵使中兴功未竟,
庙前栢树至今靑。
这首七言绝句诗是李穑于五十二岁(洪武12年,即1379年)时创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时中原大地元
明已经易代,高丽朝政更是被权臣所把持,对明采取的和善政策更是引起李穑等士大夫的不满。诗中说到诸葛亮纵使有复兴汉室的愿望,但也含恨逝去,赞扬孔明忠君品格如翠柏般万古长青。
朝局混沌,自感乏力回天,牧隐李穑的隐居想法便如影随至,后来高丽王朝灭亡后,不事二主,回到故乡韩州隐居。高洁的隐士生活更为李穑所向往,中国历朝历代隐士生活也是如此,著有诗《渊明》(《牧隐诗稿》卷二十二)曰:渊明时不识,貌枯气自华。
徐僖
颜公千万钱,即日送酒家。
风霜天地秋,东篱采黄花。
谁知重名教,梨栗生深嗟。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隐逸高风亮节之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被人传唱。李穑在诗中直接描绘了陶渊明笔下山水田园的隐居风光,勾勒出他理解的陶渊明形象,对隐居生活的期待,更是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谁知重名教,梨栗生深嗟”是引用陶渊明诗《责子》中“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的描写,借此感叹时局如此,只有追随天命的平常心。
三、述古诗中的中国地点元素
高丽文人通过出使中原王朝,便以得到游览中国古迹和美景之地的机会,当然大多数没实际到过这些胜地,也可以通过书、画来欣赏名胜的风貌。李穑多次前往元朝,在元进士及第,在元为官,元的大好河山自不必说也是他吟咏的对象。“东吴八咏”为沈休文所作,后来宋朝画家宋复古将其景笔墨成画的史实被《东坡集》所收注。李穑在读《东坡诗注》时,偶然看到“八咏”中《洞庭晚霭》对洞庭景描写,兴致既起,又以《洞庭晚霭》(《牧隐诗稿》卷十)为题,作诗一首:
黄岛大炼油一点君山夕照红,
阔呑吴楚势无穷。
长风吹上黄昏月,
银烛纱笼暗淡中。
我们可以看出诗中第一句就给人强烈的画面感,洞庭湖水,夕阳西下;第二句由景及情,看出宋复古画笔下洞庭晚霭的画面气势;因为李穑并未实地探访,后两句是诗人自己想象的景象,一、二两句的壮丽景象与三、四两句的“银烛”、“纱笼”形成巨大反差,实际的画面景致与想象景象相结合,
120
>乔姆斯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96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隐居   文人   创作   描写   文化   元素   人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