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规划TheSocialE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
策略规划
T h e S o c i a l E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广东工业大学外语系彭贵菊*
摘要: 乔治·艾略特是十九世纪英国着名的小说家。她的小说以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复杂而着称,尤其是她的人物塑造更是千人千面、栩栩如生。本文探讨了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即戏剧化策略、作者“插话”策略、描写策略和话语策略,以期揭示出这部煌煌巨着的艺术魅力所在。
关键字:小说人物塑造策略艺术魅力氟化钾
1. 引言
作为一名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 的小说创作才华不仅倍受她同时代同行的赞誉,也是各个时代的批评家热衷的话题。小说家狄更斯在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海蒂的性格刻画不同凡
响,非常深刻而真实,让我不下五十次放下该书,闭上眼睛来想象她这个人……作为故事背景的乡村生活也被描写得有声有,既可信、真实、兴味盎然,又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Chen Jia, 1986: 265)狄更斯提到的海蒂是艾略特的另一部力作《亚当·贝德》中的人物。这位文学泰斗在盛赞艾略特成功的人物塑造的同时,还对她艺术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给予了肯定。在这两点上,中外批评家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每上一个台阶都顶一下*彭贵菊,武汉大学英文系文学硕士,广东工业大学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第二语言习得;联系地址:广东工业大学五山教师村36栋1梯504号,邮编:510640;E-mail
《米德尔马契》是艾略特较成熟的一部作品,也被许多批评家认为是她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约一百五十个“圆型”或“扁平”人物,并将他们安排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再现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由于作家的成功塑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组人物像,既栩栩如生,又有小说人物的独特艺术魅力;读者仿佛能看见他们,听见他们说话,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但同时又能感觉到他们那来自艺术世界的特殊韵味。
小说《米德尔马契》有一个副标题——当地生活研究,在米德尔马契这个充满了“喧嚣”与“骚动”的地方,当地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上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因此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物塑造的成功。在世界小说史上,刻画有血有肉的小说人物一直是摆在小说家面前的一大挑战。水中声速
许多小说家,从理查德逊(Samuel Richardson)到伍尔芙(Virginia Woolf)都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艾略特在创作技巧方面可能不像乔伊斯(James Joyce)和伍尔芙那样特立独行,但我们在阅读《米德尔马契》时,能明显领略到成功的人物塑造给小说带来的熠熠光辉。对小说家的人物塑造策略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以及小说主旨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体验小说的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将从戏剧化策略、作者“插话”策略、描写策略和话语策略几个方面对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物塑造策略进行探讨。
2. 戏剧化策略
小说人物和读者的交流是多方面的,他们有时需要一个舞台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和演绎自己。小说家所要做的就是提供这个舞台,将生活场景戏剧化,以达到塑造人物的目的。《米德尔马契》中的戏剧化场景很多,各种各样的人物被安排在某个特定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读者在感受这种戏剧性效果的同时,也从各个人物的表演中认识和把握他们。如“在病榻前”的一幕中,背景是费瑟尔斯通先生的卧室,主人公
张叶帆是在弥留之际的费瑟尔斯通先生,配角是他的亲戚们:有穷,有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尽管已是奄奄一息,费瑟尔斯通先生此刻仍像给子女们分国土的李尔王一样为亲戚们所敬畏,因为每个人都期待着从他那儿得到点什么。但与李尔王的过分慷慨相比,费瑟尔斯通先生却是个冷酷、乖张而悭
吝的人。他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地戏弄一下他的亲戚们。他让他们相信他们各自都有可能是遗产的受益人,让他们相互猜忌、争斗,而事实上,他早已立下遗嘱,把他所有的遗产都给了一个陌生人。据说这人是他的私生子。像一位导演,费瑟尔斯通先生给了每位亲戚亮相表演的机会,而他们也没放过这样的机会,做了淋漓尽致的表演。邪恶的亲戚们充当了丑角,上演了一幕幕丑剧,只有一贫如洗的玛丽·嘉丝与众不同,她扮演了一个可敬的正面人物。在最后的时刻,费瑟尔斯通先生突然良心发现,想毁掉那份遗嘱,留些钱给一直悉心照顾他的玛丽·嘉丝,可惜他已病得不能动弹,而唯一在身边帮他的就是玛丽本人,但这位诚实的女孩不想以这样的方式获得遗赠,她拒绝帮他完成重立遗嘱的动作。读到这一幕,读者体验到了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所带来的情感洗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戏剧化的叙事,费瑟尔斯通先生的吝啬、狡诈、老于世故,亲戚们的贪婪成性、爱财如命,以及玛丽·嘉丝的诚实、磊落都得到了很好的揭示,一个个个性分明的人物跃然纸上,独见作者深厚的人物刻画功力。
除此之外,作者还十分擅长通过戏剧化场景,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以避免人物塑造中的简单化和类型化,塑造出“圆型”人物。利德盖特向罗莎蒙德求婚的一幕就巧妙地凸现了两位主人公性格的矛盾之处。利德盖特是个雄心勃勃的有志青年,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虽然有时候他也会和女孩子眉来眼去,但并不想谈婚论嫁;而罗莎蒙德却是个胸无大志、贪慕虚荣的女子,她对利德盖特有好感,表面上却又一味打情骂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一天早上,罗莎蒙德独自在家,而利德盖特碰巧来访,
当她单独面对所爱的人时,她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卸去了平时的伪装。“在这一刻,她就像她五岁时一样自然、本真。” (Eliot,1986: 335)  而正是这种瞬间的自然、本真让利德盖特误认为她平时轻佻的举止是出于真正的爱情。更富戏剧性的是利德盖特竟被深深地打动了,他当场向罗莎蒙德求婚,后者也当场允诺。这一幕向我们揭示了在利德盖特沉着、自信的外表下,也有其天真、幼稚的一面,竟会以一个人瞬间的表现判断她的品格,从而为他日后的婚姻悲剧做了铺垫。而一向善于矫饰的罗莎蒙德也会有片刻的真情流露,让利德盖特这样“意志坚定”的人解除了武装。读者在这里深切地感受到了戏剧性反讽的强大震撼力。这一人物刻画策略成功地使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在激烈的冲突中得到集中的展现,唤起读者深刻的情感体验。
3. 作者“插话”策略
认知语言学
电源技术同其他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一样,乔治·艾略特并不把自己“隐含”起来,而是让自己“不时地、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小说中。” (Rutherford, 1998: 79)“(她)从不掩饰自己(在小说中)无所不在的作者这一身份;一次又一次地打断叙事,介入到小说中,发表一些希望读者会郑重考虑的看法。” (Rutherfor d, 1998: 79) 尽管不同的批评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她的这些“评语”对刻画人物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其次,作者有时在进一步展开故事之前会先讲几句,使读者对故事的发展方向有所觉察,并帮助读者
更好地了解故事中人物关系的本质。如在费瑟尔斯通先生宣读遗嘱之前,作者突然想到了诺亚方舟上的动物们。她说:“当动物们成双成对地进入方舟时,可以想象的是这些同在一条船上的动物们相互议论来着;它们肯定想到了这么多种动物共用那有限的草料显然是口多食少,每种动物所得的份额肯定会减少。” (Eliot, 1986: 365)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发现,费瑟尔斯通先生的亲戚们对其遗产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1:33: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8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物   策略   塑造   小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