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地图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地图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读书报告
高俊院士的《换一个视角看地图》[1]一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的地图学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以及有待深化及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与技术。
作者通过参加地图作品的评阅工作,由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作品的描述对象、表达内容、品种、可视化类型等方面缺少创新性,时代气息不浓)引发对于地图学发展的忧虑,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地图的大量需求与现代学者对地图学的理论及发展研究较少而对技术比较热衷之间的矛盾。
在第二部分,作者从人类的生存谈起,讨论了地图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地图不仅是空间认知的工具,还是空间思维的工具,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人类的发展。对于另类空间,同样需要空间认知与思维,但此时需要利用或研究新的地图学理论与方法来解决。
在第三部分,作者讨论了地图被淡化的原因:科技的发展改变或简化了地图的生产设计成本及流程,慢慢的失去人们的重视;地图生产越加普及,相应的价值随之减少;电子地图的出现丰富了地图的品种,拓宽了地图的概念及范围,但是,读者及专业人员对于地图的认识却没有改变;空间数据库使得地图从资源变为产品,对地图来说,其重要性的地位已明显下降等等。
最后,作者对有待深化的理论进行阐述,如拓宽地图的定义矩阵键盘,扩大地图的品种和领域;修正三维将替代二维的观点(因为两种方法各有特,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走出影像将替代地图的误区(因为一幅航空影像对大多数缺少判释能力的读者来说,信息量非常有限标准球,远不如地图的信息量大)等等。
王家耀院士的《创新思维改变地图学》[2]一文创新思维对于地图学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由于创新思维的存在,使得传统地图学发展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传统地图学已经被数字化地图学所取代,正向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地图学转变。
第一部分讲述地图学获得迅速发展和巨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地图本身就是表达复杂地理世界的最伟大的创新思维,因为地图作为一门科学语言,能跨越自然语言和文化而被广泛接受。地图本身就具有投影系统、坐标系统及符号系统等表达客观世界的科学工具。,由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到现代地图学的“开放体系”的转变离不开理论技术创新,因为传统地图主要以经验总结、地图制作、有直接关系的学科为主,而忽略了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忽视了同更高层次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地图制图者自身认识论和使用者认识活动规律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地图学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20世纪5O年代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大科学理论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无疑也为地图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英国学者CBoard1967年将地图作为模型的这一见解使地图学术界把地图视为一种模型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并使模型理论与技术在地图制图中得到普遍运用,使地图进入更加严密的理论模型研究阶段,对促进地图学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地图制图出版技术上的革命首先得益于思维创新,思维创新引发了理论上的突破,并对地图制图与出版技术上的革命起先导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地图学的深入应用。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
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使得地图学从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迈进。其次,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使地图学从地图可视化发展到空问信息可视化再到虚拟地珲环境。再次,计算机技术及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图学从地图分析发展到GIS空间分析再到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最后,空间认知技术及思维科学的发展使地图学从地图空间认知发展到基于思维科学的多模式时空综合认知。
《赛博空间与赛博空间制图》一文阐述了赛博空间是一个虚拟空间,它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形式,它可以是网络空间、虚拟空间等。我们还没有了解赛博空间的本质就开始制图,因此,由于我们的偏见和知识的匮乏就引起了扭曲变形。另一方面,目前的赛博空间制图与地图制图很相似(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精确定位,用符号来表示制图的本质),尤其是专题制图。所以,在赛博空间制成地图前应该将制图对象模型化。
高俊院士《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3]一文主要阐述了由于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传统地图学的三角形还应该添加一个数字地图这一个元素,因此,由三角形发展到现在的地图学四面体。
地图学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为:实地、地图、读者与数字地图。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所示:
实地地图:主要研究如何将实地变为地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表示方法模型化和符号化,其中内容的选择,全依需求而定;
制图综合模型概念的深化,其难点是制图综合的自动化,因为这部分对人以柔克刚作文
的依赖性很大;
从曲面到平面的变换地图投影;
如何平面地图产生立体感虚拟现实、三维地图等等;
读者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地图:主要研究读者是如何认识地图并从中获取信息的。其中涉
及很多问题:人的大脑是如何获取信息的;信息处理的认知科学理论;图形感知的心理学问题等等。地图设计必须遵循人的认知规律,才能充分起到传输信息的作用。
读者实地:研究读者通过读图达到对实际地理空间的认识。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先验知识。在测绘技术与工程领域,目前“自动化”最大的难点,都是空间认知方面的问题,如地图设计、自动综合、自动识别、自动图像匹配等等。
数字地图地图:在地图数字化过程中,图形自动识别是一个关键技术,这是一个涉及人工智能的难题。数字制图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地理空间数据的来源和分析;屏幕设计;编辑数据处理;地图符号设计,注记字体定型和彩的选择;印前编辑处理。但是,如果要制作一幅优秀的地图,计算机时代的地图专家仍然必须具备地图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素养。
数字地图实地:研究如何获得地理空间信息并制成数字地图,即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库。
数字地图读者:主要研究数字地图的可视化使用、数据直接使用以及二者结合使用的问题。
孟丽秋的《MISS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DIGITAL CARTOGRAPHY[4]一文主要讨论了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追求技术而忽略了电子地图学理论的研究,熟不知,长此以往,会导致电子地图学的衰落,因为,今天的理论就是明天实践的关键所在。
盐卤水
首先,作者认为自然表示法适合表达实际地物,不适合表达抽象事物。相反,符号表达法可以表达客观世界的真实特征。
其次,作者认为传统的地图设计是完全是由目的驱动的,实际上,它更应该考虑用户的需求。尽管如此,目前的电子地图在很大程度上依旧靠目的来驱动。现在可以将电子地图设计成浏览型地图、分析型地图或一种用于探索的GIS工具,前者只能进行浏览,而第二个可以根据需要对要素进行选择性的显示、控制,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目前正在丢失的或至少研究的不够充分的是分析函数的设计原则。很多学者都是研究函数的接口,对函数之间的交互、联系及是否协调研究较少,用户需要对相关功能进行多次调用才能正在理解其含义。第三种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操作产生新的数据,以便从中探索新的信息。但是,制图学家仅仅注重各种工具的设计开发,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比较,因此显得有些盲目。其结果是,一方面,用户不一定能够成功探索到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功能研究的不够充分,用户只能根据数据进行推断,而得不到确定的信息或知识。
此外,保证地图可用性的最好方式是让用户参与地图的创作。
再次,作者根据地图的用途,将电子屏幕地图分为以下几种:用于浏览、能够吸引用户的
、传递信息并构建新的知识、支持用户作业四种类型,其中,第一种地图的设计要求是第一眼就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且隐藏着一些有用信息。第二种地图应该美观、清晰易读且高度概括。第三种地图应该具备交互性、面向集中广泛的应用。第四种地图应该为用户的任务提供支持,其中两种典型的任务是空间规划与移动任务。
Why Maps Matter in GIScience[5]一文主要阐述了地图在地理信息科学及可视化中的作用,重点强调那些对于可视化发展及地理信息科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发展及趋势。
第一部分对地图的特点进行阐述,地图能够表达、分析及探索真实世界,因为它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表达及可视化复杂世界的部分客观事物及现象,而且已经发展了一整套设计规则来表达空间模式及关系。但是,地图的表达能力有限,而且人们往往将地图学的定义限定在表达层面上。地图重在创造及使用,经典的例子是伦敦图及拿破仑进攻图,前者是有关地图空间分析的最早的史例,尽管它并不是像泰森多边形那样严格意义上的空间分析,但足以显示地图所发挥的作用。
紧接着,作者介绍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相关学科及其联系,如基于位置的服务、过程可视化、二维三维及时间维度等。
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地图外观及表达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在地图的设计及表达内容上,传统的地图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需要可以用它们的GIS三军仪仗队朱振华软件来处理的数字产品,这就要求地图生产部门能够提供现势性强的数据,而且必须主动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其中存在风险,因为数据生产或提供过程中,许多参数需要用户自己来设置,这就给获取数据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维度上,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三维地图不能实现,尽管在多数情况下,二维地图也能满足要求,但是三维地图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帮助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由于技术限制,真三维表达还存在很多问题。
为了有效理解空间关系及模式,有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以及图论、可视化等相关知识。
由于地图是客观世界被选择的事物的符号化表达,负载量均衡的地图有时候比比较拥挤的地图更好用。但是,后者也有其鲜明的用途,我们可以从中提取有用的要素来构成新的地图。在表达方式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方便用户更好的获取信息并作出决策。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地图工作环境的发展及趋势。
在多链接视图中,多个地图、图表等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用户在任何一个视图中的任何一个操作,都会在其他相连的视图中得到反映。目前也存在部分实验系统,如CommonGIS
在地理数据基础设施中,各种经济、商业、地理等数据有机的组织在一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数据,并根据元数据判断谋一份数据是否符合其要求。地理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如OpenGISXML等。
基于位置的服务能够增加服务的需求量,移动地图比纸质地图有更多的优点,只要能够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相应的服务。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合作,如灾害处置等。
数字地图是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外已出现以数字地图为核心的地图数据库、印刷地图、电子地图、移动式地图、网络地图等多种现代地图的开发和应用模式。《数字地图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新方向》[6]一文主要分析和阐述数字地图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新的应用方向。
首先,作者介绍了数字地图的体系结构新框架。在数字地图的理论理论创新方面,首当其中的就是高俊院士于2004年提出了“地图学四面体”的学说,即传统的地图学可概括为由地图、读者和实地3个顶点构成的“地图学三角形”,数字地图出现后,在平面三角形之外增加了一个顶点--数字地图,因此,地图学三角形的3顶点和3条边的关系变为地图学四面体的4个顶点和6条边的关系。此外,作者提出了数字地图研究成果评价的三维结构图,即数字地图的研究成果可从“精度和科学性”、“抽象性和智能性”和“创意性”3个维度进行考量。在数字地图的体系结构方面,从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来看,数字地图由1个本体对象和7个技术环节8部分组成,其中本体对象是数字地图和地图数据库,7个环节分别是数字地图的编制与出版、数据管理、制图综合、可视化、产品体系、共享与版权保护、分析和应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6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地图   地图学   发展   空间   研究   数字地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