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视新闻的政治性和独立性之辩

日本电视新闻的政治性和独立性之辩
【摘要】日本的大众传媒富有特,它一方面根植于日本传统的历史文化,受政治权威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深受西方民主精神的影响,努力迈向独立自由之路。20世纪中叶兴起的“电视时代”更加显现出政治性和民主性盘根错节的复杂特点。本文将按照历史回溯的方法,从日本电视事业的起步发展入手,重点阐述日本电视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并结合国内政治和世界形势的变化来探究日本电视新闻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国内环境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诞生在特殊环境中的日本电视业集中体现了日本大众媒体的特点——在政治管制与职业精神之间努力寻求平衡点,在东方的传统和西方的现代博弈中谋求发展。
【关键词】电视历史,电视新闻,政治性,独立性
【引言】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历史上有着友好而频繁的交往。但在1894年到1945年的51年时间里,崛起后的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埋下了当代中日两国冲突对峙的种子。1972年,日本与中国建交;随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逐年扩大。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1972年中国大陆和日本的贸易额为11亿美元,2000年中国大陆和日本的贸易额达831.66亿美元。2004年日本对中国大陆投资4900亿日元,中国大陆成为日本第三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在两国关系艰难的2005年,日本对中国大陆投资也较2004年上涨
了19.8%,达到65.3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15%(见表一)。[1]
在中日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却有抬头,影响了政府间的政治合作,因而两国关系被称为“政冷经热”。而这种关系客观上却成为两国媒体关注彼此的推动器。据日本新闻协会的调查,80年代有关中国的报道在日本媒体的国际报道中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90年代有关中国的新闻数量为10753条。在21世纪初期,有关中国的新闻数量剧增,仅2001年一年,朝日新闻就发表了14219条有关中国的报道。[2]
但是丰富的信息并没有对中日关系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有调查数据表明,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正面印象处于下降趋势。1978年,日本的对华亲近感是“感到亲切为21.8%”、“说起来感到亲切为40.3%”,计62.1% ,两年后的1980年“感到亲切”的数字曾经一度达到78.6%。而1989年秋天的调查中显示的数
字为51.6%。2002年日本民众对中国“感到亲切”的为45.6%,“不感到亲切”的为49.1%。这是自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出现的“不感到亲切”超过“感到亲切”答案的第二次出现。[3]
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李普曼的《公共舆论》,1972年马科姆斯和肖运用实证手法对此进行了补充研究,提出了“议题设置机能理论”(agenda-setting function)。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强调特定的议题为人们勾画了现实的图景,人们则通过媒体上的图景来形成自己对社会的认识。[4]
李汉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鉴于大众媒体的强大影响和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对日本大众媒体的研究逐渐兴起。当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日本的报纸,通过量化分析研究报纸中存在偏向的报道比例,也有对比中日两国报纸报道研究两国报纸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定性。这类研究为深入理解日本报纸特点和分析中日关系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但是,在当代社会,对大众媒体及其影响的研究不应忽视另一支重要的力量——电视。
电视在日本的普及率相当高,大约有9成的家庭可以收看到4个以上的频道。日本放送协会(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在2001年6月所做的《全国个人收视率调查》中显示,日本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3小时51分,比1992年多出了30分钟。[3]日本的一项有关“报纸”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8%的受访者表示平常了解新闻的渠道为“电视”,居各类媒体之首;69.5%的受访者回答为“报纸”。在新闻获得方面,报纸已让位于电视。[5]
可见,有关日本电视的研究对理解媒体影响影响中日关系有更大的帮助。目前对日本电视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但是对日本电视尤其是电视新闻对中日两国形象的研究则较为稀缺。文本即试图在此方面有所收获,结合日本电视业的兴起背景、发展契机、社会影响等内容分析日本电视业对大众认知、情感的作用,并以公共电视台NHK和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电视台为例,探究日本电视新闻富有“日本特”的双重属性,为走进日本电视业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一、日本电视的历史
(一)电视的出现与起步[6]
在探讨日本电视业的历史之前,有必要了解日本广播事业的发展概况。
广播的起源应该追溯到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1920年11月在美国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四年半以后的1925年3月1日,在东京芝蒲的东京高等工艺学校发出了日本最早的电波。在此之后,有报社等近30家公司提出申请要建立广播电台。政府对这些申请进行了统一管理,只批准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各建一个广播电台。这样,社团法人东京广播公司(JOAK)、大阪广播电台(JOBK)和名古屋广播电台(JOCK)获得了许可。从1925年3月到6月之间,相继开播。
从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日本政府感到有必要把广播作为国家思想的指
导手段,于是便决定将三家电台置于严厉的管制之下。作为监督官厅的通信省在1926年4月指令三家电台合并,成立新的社团法人日本广播协会。现在的NHK 的组织框架基本搭好。上述情况足以表明,日本的广播事业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强有力的监控之下作为垄断事业发展起来的。
电视作为广播的后继者,它吸取了广播的优势,但由于电视同时诉诸于人的听觉和视觉,它逐步成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有力的媒体。
20世纪中叶,由于制作、演出的提高及VTR技术的进步,电视开始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20世纪60年代,由于电视机价格下降,1963年美国肯尼迪总统被刺的消息通过卫星进行转播;1964年在东京举办的奥运会向全球播送,电视取得了飞跃性的普及。早上、中午、晚上等3个收视高峰的也在这个时期得以确立。[7]
1952年2月1日,NHK东京电视台最先开始播放电视节目。同年8月,第一个民营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紧随其后。但此时日本电视媒体势单力薄,仅有6个电视频道。
电视广受人们关注始自1959年4月10日播放的《皇太子结婚庆典》。NHK、NTV、TBS分别和地方电视台结成网络,进行了全国性的实况转播,动员人员的规模是空前的,共计1.500人,电视摄像机180台。当时收视者估计为1.500万人。决定电视在大众传媒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这场实况转播。在电视发展史上,1964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继皇太子结婚典礼之后的第二个重要的时期,开幕式、闭幕式、马
拉松赛和女子排球决赛的收视率是前所未有的。尤其需要提及的是,NHK在国际电视界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二)电视新闻的新形式[9]
过去的新闻节目主要是在演播室里拍的图片新闻和电影拍的新闻纪录片(胶片新闻),这样受很大的局限,不能广泛而快速地反映政治、经济、国际等领域的情况。鉴此,1960年4月NHK开辟《今日新闻》栏目(至1972年4月),每晚10:00开始播放20分钟。该栏目采取新的新闻形式将事件的当事人请到演播室直接和观众见面,配以图表、数字、实物等进行解说。或现场直播,由采访记者亲自解说,摆脱了胶片新闻的烦琐和非直接性,提高了人们的观看兴趣和新闻效果。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1962年TBS独辟蹊径,首先使用新闻解说员(播音员),要求不仅是优秀的播音员,而且还要是具有丰富采访经验的新闻记者。首先起用的是《共同通信社》记者田英夫和《读卖新闻》社记者卢川猪武。田英夫稳重的风格、通俗易懂的解说以及浑厚的音韵得到普遍的好评。他和卢川猪武一起作为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创始人而被载入史册。
(三)电视与政治的联姻[8]
电视使得“可以看到的新闻”(播音员出现在电视屏幕或使用图像解说资料)
成为可能。
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许多利用小型、轻便的电视直播器材,对连续发生的事故、事故的现场进行直播的节目。1964年,北部湾事件为契机的越南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事件发生后不久,NHK就播出了特派员自现场发回的报道:《自由前线——南越的美国人》(8月11日)。[6]
电视以政党谈论的形式开辟了新的节目领域也是在这一时期。1969年12月,在举行第32届大选时电视首席播放了政见演说节目。每次的播放时间限定为5分钟以内,最初的30秒介绍经历,其后的4分30秒用来发表政见。在电视与选举的关系方面引人注目的是,在进行参议院选举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有不少文化名人参加了选举。
池田勇人出任首相后,充分利用电视为其政权服务。1960年11月他出任自民党、社会党、民主党三党党首政策讨论会,让国家首脑公开在电视里亮相,公开三党党首各自的政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拉近了政治家与众的距离。在同年的内阁选举中,池田又亲自在广播和电视里发表演说,为自民党做广告。11月13日第二次播放“和首相对话”的节目,即一桥大学教授中山伊知郎和池田首相进行对话的情况,池田还衣着朴素地偕夫人上电视演说,使众既感亲切又觉新鲜。电视成了树立公众形象的工具。
(四)“报道时代”的到来[9]
民间电视台一直以娱乐节目为主,人们期待着电视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传媒机构能播放一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在今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1980年10月各台对节目进行改编,开设了报道专栏。为了争取广泛观众,各节目在导手法上下功夫,将重大而复杂的新闻尽量讲解的通俗易懂。主持人不是照稿宣读,而是像跟观众面对面讲话一样进行解说,所以称其为解说员。
1987年4月朝日电视系统推出每月一次时事讨论节目《直播到早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夜开始),依主持人田原总一郎为中心,由评论家、政治家或特约演员为嘉宾,就适时的政治、社会等问题海阔天空,形式极为自然活跃,争论到高潮之处,甚至可以指责对方。除了形式活泼,内容也比较大胆,敢于涉及“禁忌问题”。这一年10月,朝日电视台开始向有协作关系的美国CNN提供新闻节目。
在星期日10:00——11:45播放的《星期日项目》,是一个趣味性较浓、取材广泛的周版报道情报节目。由笑星岛田绅助主持,评论家田原总一郎、高野孟、政治学者高板正尧等任特约嘉宾。其特点是充分发挥主持人和嘉宾的口才,“唇舌战”地逼迫政治家不自觉地讲真话。但后来该节目政治彩逐渐浓厚,以致993年总统选举前后,大多数政治家利用该节目谈党的方针、政策,随后将他们的发言登在第二天的早报上,使之产生样板效应。该节目一直播映至今。与该栏目风格相同的还有TBS《关口宏的星期日早安》。
二、日本电视新闻之菊与刀:自由和专制的博弈[3]
丁晓兵妻子
(一)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
2001年日本的无线放送事业者为348家。其中电视台为127家,中波AM 广播电台47家,短波1家,超短波FM205家。卫星播出事业者为156家,其中广播电视卫星模拟播出2家、数字委托播出事业者19家、数字受托事业者1家。有线事业者669家。1992年开始出现社区电视(152家),195年开始外语节目传输(民间电视台4家)。另外从2002年4月份开始实行新的《电器通信利用放送法》制度。
可来福
(二)信息高度垄断的国家
日本的电视台还通过控股的形式直接控制着地方电视台的运营。除了少数的当地节目之外,大多数节目都是由总台提供。此外,资金以及人事都基本上有总台负责。
1. 历史渊源
美国为了对抗共产党国家,决定将日本作为桥头堡。他们片面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那些战争犯罪被陆续释放,不久又回到国家和各个部门的领导岗位上来。原《读卖新闻》社长正立松太郎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到报社后不但抵制来自本社职员对战争责任追究问题,还广泛展开各种舆论活动。1951年他领头制定了“日本电视放松网构想”,并于两年后成立了日本电视台。
货币基金组织
1956年日本宣布“已经不是战后”,也就是说战后的局面已经结束,日本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7年,年仅39岁的田中角荣就任邮政大臣,其后于10月推出了“放送用频率使用计划”,并一次认可了民间电视台34家公司的36家电视台。从而形成了大城市地区的多家民间电视台和地方的NHK与民间电视台并存的广播电视格局。
2. 战后日本人的精神坐标
战后的日本舆论的力量层面上主要有议会制模式、政党模式、压力团体模式和社会运动模式、大众传媒模式。在社会运动中有大众运动和市民运动两个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也是制造战后日本舆论的当事者。政府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广报活动和政治宣称;通过作为信息源进行日常的舆论操作;通过遇有影响力的记者建立共存关系进行媒体操作;通过动员社会精英和有影响力的舆论领域为舆论施加影响等模式来操作整个舆论的形成。
因此可以说,战后日本的舆论和国民情绪是在政府的媒体对策下,在媒体和舆论领袖的合作的产物。
3. 战后日本的国内情形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时整个社会一片荒芜,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被美国B—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2: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52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电视   进行   新闻   电视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