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日本简史考试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5X6
大化改新肉桂酸
大化改新一般指大化改新(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更多含义请参阅 大化改新(多义词) 。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一事件又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圣德太子改革
7世纪初日本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自593年担任摄政以来,即致力于提高王权的改革。603年,制定冠为位十二阶,以整顿朝廷贵族官僚的身份制度,加强朝廷纲纪。第二年,制
宪法十七条,作为贵族必须遵守的政治规范。同时号召笃敬三宝(佛、法、僧),崇尚佛教,在全国修建许多寺院。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圣德太子积极摄取大陆文化。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还在外交政策上实行了重要改革。607年,派遣小野妹子为谴隋使,谋求和隋建立 对等的外交关系。此次改革主要限于道德观念方面,没有涉及社会根本问题,收效不大。但是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日平等友好邦交,尤其是派遣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为日本日后的文明与进步以及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应仁之乱
日本室町幕府末期封建领主间的内乱,亦称应仁之乱(おうにん の らん)、文明之乱。发生于应仁元年(1467)至文明九年(1477),故名。此后日本进入战国时代。
勘合贸易
明代外国来华进行朝贡贸易的一种称呼,也称“贡舶贸易”。明初实行海禁后,只允许外国与明朝廷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及各自方物土产来华,明朝廷收贡品、购方物后,以“国赐”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国物品。各国贡期或3年,或5年。对日本则规定10年一贡。贡舶必须持有明廷事先所颁“勘合”(执照签证)。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关原合战
关原之战即关原合战(日本战国时期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的战役)。
关原合战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战国时代发生于美浓国关原地区的一场战役。战役双方均动员了超过十万兵力,多数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场,是应仁之乱以来全日本的最大规模的内战。此战是德川家康与丰臣秀赖的家臣石田三成的直接对决。由于其战争的胜负影响了谁可以拥有天下,所以此战也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最终在小早川秀秋叛变之下,使这场战争在一天内分出了胜负,德川家康取得了统治权,为其建立德川幕府奠定了基础。
参勤交代
参觐交代即参勤交代。
参勤交代,亦称为参觐交代。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参勤交代起源于镰仓时代时,御家人前往镰仓执行官职。战国时代时,部分大名在居城外的城下町聚集服从主君的武士。丰
臣秀吉掌权后,在大坂城、伏见城、聚乐弟等城堡,赐予大名屋敷,由大名的妻子居住,大名则一年需要前往一次。这成为了参勤交代的原形。
西南战争
西南战争发生于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2月至9月间,是明治维新期间平定鹿儿岛士族反政府叛乱的一次著名战役。因为鹿儿岛地处日本西南,故称之为“西南战争”
岩仓使节团
岩仓使节团,明治4年11月12日(1871年12月23日)至明治6年(1873年)9月13日,日本政府派遣至美国及欧洲诸国访察之使节团。
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
大正民主运动
大正民主运动是指从1905年日俄战争后的反对日俄媾和运动至1925年的普选法制定的二十年间,在日本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中,以要求议会政治和普选权为主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思潮的总称。
特需景气
“特需景气”发生于1950年6月后,即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和平宪法”的框架下,日本没有国家交战的权利。但实际它又是美国的军火后方基地,美军在战争中所需的不少战争物资由日本供给。突然到来的大量需求即为“特需”,这个景气即为“特需景气”。1952年12月,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最高水平
洛克希德事件
洛克希德事件,发生于1976年与昭和电工事件、造船丑闻事件、里库路特事件并称日本战后四大丑闻事件。然而洛克希德事件并不是由日本司法机关发现的,而是始于1976年2月爆发在美国的洛克希德公司行贿案。洛克西德公司是当时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和军火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主要是依靠行贿打开国外市场的,因此,美国的许多飞机制造商向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跨国公司小组进行了举报。
虎牢旧金山体制
1948年起,随着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的实现,美苏之间冷战的展开,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开始从中国转向日本,对日政策也由削弱转变为扶植,日本经济得以重建。
1951年9月4日,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有52个国家参加。9月8日和会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和会上,苏联等国质疑和约草案,但在美国的强制下,最终有49个国家在和约上签字。
根据《旧金山和约》,1952年美国结束了对日公开占领,日本取得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受美国控制。
上述两个条约和一个协定的签署,虽然在法律上承认了日本的独立地位,但事实上,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继续牢牢地控制着日本,日本处于美国的半占领之下,这就是所谓的“旧金山体制”。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1961~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由池田勇人内阁制定并实施
简答(2X15)
简述圣德太子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内容
1.划定冠位12阶
2.制定17条宪法
3.提倡佛教
4.恢复中日邦交
5、编纂史书
影响
圣德太子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氏姓贵族的势力,在贵族中间打下了皇权思想的烙印,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并通过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给中小贵族授与冠位等形式,培养了人才,所以说圣德太子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的准备和先声。但圣德太子的改革是极不彻底的。冠位制是在没有废除氏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仅在畿内及其周边地区的中下级贵族中实行。17条宪法作为训诫,只能起到教化作用,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主要的是没有触动当时社会症结的部民制,所以削弱氏姓贵族势力,提高皇权是极为有限的,更不可能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挽救社会危机。
简述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与主要政策。
无缝钢轨历史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同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出现,冲击了封
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具有资产阶级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验收测试2.黑船冲击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
3.改革派的建立
  幕府末期,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主要政策
1、政治方面(1)废藩置县(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3、军事改革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4、文化方面 ①提倡新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封建文化)②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简述江户时期闭关锁国体制的形成过程与影响。
形成过程
日本闭关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在1635年开始实行,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为止。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来到日本,向日本人民传天主教,饱受压迫的日本农民很快接受了天主教。幕府很快察觉天主教对统治者的严重威胁,遂大肆镇压。杀害天主教徒达二十八万之众。但这样还不能禁止人民信教,幕府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全面
锁国,自1633年到1639年连发五道锁国令,规定全国检举天主教徒,不给天主教在日本有一点立足之地。并禁止一切西方人来日贸易,同时规定日本人在海外者不许回国,日本人不得出海。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短期内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日本的独立与抵制外国的侵略,但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使得日本与世界隔绝,不能与西方先进国家进行文化、科技交流,使得日本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当1852年后美国、俄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用武力要求日本开港时,落后的日本根本无法保持独立或抵制外国的侵略。实证明,德川幕府所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只是在短期对于维护日本独立和抵制外国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注定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维护国家主权,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却使日本由于长期的与世隔绝而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综上,闭关锁国维护了日本内部的自然经济发展,巩固了幕府统治,在一定程度下维护了日本独立。但最大影响是其局限性,在于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于世界.实质上并未从根本上抵制外国侵略。
简述明治宪法的背景与特征。
背景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与欧美列强建立平等外交关系,需要一部近代的宪法。但在当时,除了欧美诸国之外,尚无一个实现立宪政治的 国家。尽管日本民间也有许多宪法草案,但在宪法起草的核心人物伊藤博文看来,“许多草案错将英国、美国和法国的自由主义言论视为金科玉律,企图颠覆国家的 统治秩序。”奥斯曼帝国虽宪法仅仅2年后,宪法政治就不得不遭遇早夭的命运。日本国内的一部分保守派也希望建立绝对君主制体制。因此,伊藤等人希望能够到一部适合日本现状的宪法。这需要以天皇为中心团结全国国民,并赋予议会一定的权力,并能够平衡各方的力量。
特征
该部宪法,兼具立宪主义和国体论的要素,一方面基于立宪主义确立了议会制度,但另一方面议会的权限也受到国体的制约和限制。
1、确立天皇专制制度:宪法确立天皇主权原则;确立天皇居于国家统治权的中心地位;确认天皇拥有独立的统帅权。
2、规定了有限的自由权利
北京新增一起中学聚集性疫情
3、宪法第2章保障臣民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及秘密通信等权利,但其前提是上述权利仍受到相关法律的保留。
4、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立法权由帝国议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大臣掌控,司法权由法院支配。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51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日本   美国   幕府   改革   国家   宪法   制度   德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