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起源与发展

气功的起源与发展
    气功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未见直接的文献资料,目前是根据几个间接文献的互相佐证推测的。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吕氏春秋古乐篇》就有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筋骨瑟缩不达”之疾的记载。《黄帝内经》也有用导引、按跷来骨关节病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导引按跷”。 
    1975年在青海乐都地区柳湾三坪台出土的马家窑时期的文物——浮雕彩陶罐上,是一个练气功站桩的人形,说明中华气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 
      一、殷周时期的气功萌芽 
      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创时历,应用干支纪日法,制造石器、骨器,进而是青铜器。农业生产较前发展,生活和文化较前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渐增进。虽然天体运动与神话相伴,周天之说已见端倪,对身体各部分结构已有观察,对疾病的危害也已有所认识,并具有了一定的医药知识。这都为气功养生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传说殷时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得益于“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中国人名大辞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称黄帝之师,见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发白复黑,齿坠更生。”(《云笈七签》)说明殷时已有气功导引养生法的存在。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创编“舞”用以疏通经络,理气导滞,以防治郁滞不通之疾,这种“舞”已类似今天的健身气功。 
      二、先秦诸子与气功  贸易伙伴网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相继出现,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积极探索生命的生长壮老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卫生保健方法,导引、食气(服气)、吐纳、行气之术逐渐为人们所采用,为气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除了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外,也为探索气功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它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守
春江花月夜教案一法”也出自该书,故《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很有影响。 “守一”的“守”是指“意守”,“一”是指意念集中为“一”。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类功法传世。所谓“守中”,即在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或脏腑,或自然景物之内,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处天和之中。 
    《庄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泉水的资料音虚)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则说明了习练气功的目的只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已。 
    孟子提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练气功要重视道德修养的修身方法,这与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观念:“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宋、尹则把老子的“道”和“气”统一起来,认为“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遍流万物而不变”(《心术》)。又进一步提出了精、气、神的概念,其“气论”对气功学的基础理论有很大影响。 
    动静结合的观点则首见于《吕氏春秋》,吕氏首先指出了“静”的重要性,“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接着又指出了“动”的重要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由于静与动对人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吕氏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2 气功的起源与发展上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专以养生为务的“神仙家”,其中的突出代表有被后世广为传扬的王乔与赤松子,他们对气功的影响也很大,致使不少功法都冠以二者的名字。 
    《战国玉铭》又称《行气玉佩铭》、《行气玉铭》以及《行气铭》,据专家考证,这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一件反映气功历史的珍贵文物,也是到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锻炼的实物,在这一中空但未透顶的十二面体玉制饰物上,刻有四十五个铭文,表明在战国时代气功功法确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战国至汉初成书的第一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奠定了古老气功的医学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从气功锻炼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古人对远古时期人们修炼气功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已有了三调的雏形。《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是一种社会医学,它所奠基的气功学,古时称为“黄老之学”,恰好符合当代的“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是气功锻炼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理。《素问遗篇刺法论》更介绍了气功慢性病的具体方法。后世练功的“入静”、“气贯丹田”、“舌抵上腭”、“叩齿吞津”、“玉液还丹”等等,也都由此而来。 
    先秦时期,社会上已有从事气功研究的术士、方士。气功养生术从休息以利于体力恢复的简单应用,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预防养生、祛病健身的导引气功。如楚国盛行导引行气,著名的方士就有“羡门高豀 、上成郁林、公乐聚榖”(宋玉《高唐赋》)。姜亮夫先生说:“燕齐以求仙方而延年为主,而楚南以养气而外生死为宗,故燕齐多方士,而楚南多隐逸……而导引行气,始于楚南。”(《屈原赋校注》)可见战国后期社会上气功养生术的普遍流行。《素问》即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论(《异法方宜论》)。
    《管子》则谓“故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此乃以稳定形神立法。《荀子修身篇第二》提出“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乘之以调和”,提倡用中和法调节精神与形体。功法已有动功、静功等不同,并且收载在诸子的著作里流传下来。 
    三、秦汉时期的气功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虽然秦朝持续时间不长,但在经济文化方面做了许多统一的工作,为汉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秦汉在医学方面有较大发展,气功学也因此受到良好的影响。尤其是汉初,统治阶级曾一度提倡“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之风盛行一时。政府休养生息,人民安居乐业,客观上对气功的发展是一个促进。即使以后董仲舒提出“尊崇儒术,罢黜百家”,但气功并未因儒家经学的兴盛受到影响,反而在理论认识上有显著提高。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摄生养性的手段。至此,中国气功明显形成了儒、道、释三家。 
    秦汉时期,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论著日多。受先秦诸子的影响,秦汉论著也包罗万象。其中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的论著不少,较有代表的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素书》、《春秋繁露》、《韩诗外传》、《申鉴》、《老子指归》、《论衡》、《老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经》等。除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天文、地理、气候的知识外,有的篇章直接阐发气功养生的内容,其中尤以《吕氏春秋》对发展气功整体论的观点有较大的推动,将天地自然、社会人事、机体生命合为一大系统。后世气功家观察自然、社会与机体生命的关系,多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指导,足见其影响之深。另外《老子指归》对“道”的论述,明确提出“道”即是平衡,是事物形成过程中的相对稳定状态,较先秦诸子所述平衡问题在气功中的应用更为具体。《淮南子》“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万言”。其中淑真、精神、道应、人间等篇所述(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气功基本理论和实践功法的具体阐发。还有《太平经》阐述功法之多,也是其他同时著作所少见的。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首次应用十二消息卦,说明了气功气化学说的数学原理。
3 气功的起源与发展上 
    秦汉时期,气功实践加强,不仅用于预防摄生,也用于外感内伤多种疾病。道士、
医师应用其作为防治疾病的方法,有知识之士用以作为养生法,连普通民众也有应用气功的记载。在摄生防病方面,社会上已流行各种不同作用的功法。如汉荀悦的“关息法”,就重在壮阳。有侧重养阴的功法,静而生阴,多从静功方面入手进行。养阴又多重在精、血、津液等体内物质的获得上,如长沙出土的青铜镜铭文:“尚方佳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渴饮玉泉”即是练气功时吞咽口中分泌出的津液。较多的气功家,还是提倡应用“和”法。如《吕氏春秋》的“精神安乎形”、“心志欲其和”;刘安的“形神志气,各尽其宜”;韩婴的“君子务结心乎一”;董仲舒的“心平和而不失中正”;陆贾的“宁其心而安其性”;徐平的“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尤其是严君平对“和”法的论述:“其为化也(‘其’指道),变于不变,动于不动;反以生复,复以生反,有以生无,无以生有,反复相因,自然是守。”(《老子指归卷三》)是说道在不变中变,不动中动,自身在相对稳定中产生变化的运动。明确阐发了气功的气化作用,从理论上对“和”法进行了深入的总结。除说明秦汉时期广泛应用“和”法之外,还表明秦汉气功对动静、复反、有无等辩证关系的认识,已具较高的水平。 
    值得说明的是,秦汉时期健身气功的应用已很普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上虽仅存44幅图画,但导引姿势复杂多变,运动全身各部,男女老幼都有,都着平民
装束。有的注明了导引作用,并且注意了意识活动要与动作协调,而且已有仿生物的“鹞背”、“龙登”、“熊经”、“鸟伸”,较《庄子》的记载有所发展,显然是后世“五禽戏”的起源之一。 
    华佗在气功学方面的贡献是创制五禽戏,即虎、鹿、熊、猿、鸟五戏。五禽戏为时间较早、系统全面的健身动功功法之一。《三国志pcb技术华佗传》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简要地介绍了五禽戏的由来以及临床上的应用。说明五禽戏较之春秋二禽戏,较之战国末西汉初的导引法又有提高。华佗五禽戏的创制,促进了气功的发展,是其他方法不能相比的。 
      欲望之都论坛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功 
    晋初(又谓汉末)女气功学家魏华存的气功学专著《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问世。就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而论,主要应用人天观、脏象学说研究气功养生法,说明脑神
经及心、肝、脾、肺、肾等五脏。提高了气功对人体结构及脏腑间联系的认识,对后世广有影响。
    晋代医学家、炼丹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对推动古代气功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他认为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可以延年益寿。
韦伯分布    南北朝的陶弘景、陆修静对气功的发展也有较大的贡献。陶弘景著有《养性延命录》、《真诰》,创制了许多具有实际作用的功法。陆修静撰有《三洞经书目录》,为保存南北朝前的气功文献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还有北齐颜之推说的“爱养神明,调护气息”,论述了气功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后世多有效法。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功   发展   导引   功法   时期   养生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