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一篇总论
1.穿透作用:是指X线穿过物质时不被吸收的本领,X线的穿透力与管电压相关,与物质的密度和厚度相关。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荧光,它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3.感光作用:由于电离作用,X线照射到胶片,使胶片上的卤化银发生光化学反应,出现银颗粒沉淀,称X线的感光作用.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作用:物质受到X线照射,原子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这种作用称为电离作用。
5.造影检查:用人工的方法将高密度或低密度物质引入体内,使其改变组织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成像区域内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
6。对比剂:引入人体产生影像的化学物质。
7。阴性对比剂:原子序数低、吸收X线少,是一种密度低、比重小的物质。影像显示低密度或黑。包括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阳性对比剂:原子序数高、吸收X线多,是一种密度高、比重大的物质,影像显示高密度或白。包括钡制剂和碘制剂
9.直接引入法:通过人体自然管道、病理瘘管或体表穿刺等途径,将对比剂直接引入造影部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注入法。
10.间接引入法: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将对比剂引入体内,利用某些器官的生理排泄功能将对比剂有选择性地排泄到需要检查的部位而达到造影检查的目的。如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
技术发展
应用评价
CR
计算机x线摄影
优点贝塔分布X线曝光剂量动态范围大,IP可重复使用,与原有X设备匹配,多种处理技术及后处理功能,数字化存储,数据库管理
不足:时间分辨率差,空间分辨率相对比较低,曝光剂量偏高,IP板成本高易老化。
DR
数字X线摄影
特点:曝光剂量低、图像质量高,成像速度快、工作流程短,图像动态范围大,图像后处理功能强,PACS传输。
CT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摄影术
优势CT图像的分辨率高,对病灶的定位、定性准确,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进展:心脏成像,CT灌注,三维CT重建,低剂量扫描,CT内镜技术,CT连续成像.
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应用:静脉DSA(下肢深静脉、门、腔静脉的介入及诊断)
动脉DSA(全身血管造影、血管介入)
动脉DSA较静脉DSA的优势:对比剂量小、浓度低;血管显影清晰;运动性伪影少;辐射剂量低;成像质量高。
应用限度DSA视野小、DSA对患者的移动敏感、DSA失去了参考标志
MR
磁共振成像
特点:多参数成像(T1T2、质子密度加权),多方位成像,组织特异性成像,功能成像、无电离辐射。
局限性:成像速度慢,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病灶不够敏感,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有禁忌症。
唐继尧第二篇普通X线成像技术
1。实际焦点:X线管阳极靶面实际接受电子撞击的面积称之为实际焦点.
2.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摄影方向上的投影。
3。标称焦点:实际焦点垂直于X线长轴方向的投影。X线管规格特性表中标注的焦点为标称焦点。其焦点的大小值称为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4.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5.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6。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
7。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
8。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9。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10.中心线:X线束居中心的那一条线。
11。斜射线:X线中心线以外的线。
12。焦-片距:X线管焦点到胶片(探测器)的距离。
13. 焦-物距:X线管焦点到被照体的距离。
14。物-片距:被照体到胶片(探测器)距离。
第三篇数字X线成像技术
1。模拟:是以某种范畴的表达方式如实的反应另一种范畴.
2.数字图像:成像采用结构逼进法,影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系列亮度值是离散的,每个像点都具有确定的数值,这种影像就是数字图像。
3.矩阵: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示横行和纵列的数字方阵.矩阵越大,图像越清晰,分辨力越强。
4.像素:是在矩阵中被分割的小单元。
5。图像的数字化:是将模拟图像分解为一个矩阵的各个像素,测量每个像素的衰减值,并把得到的衰减值转变为数字,再把每个像点的坐标位置和衰减值输入计算机。
6。采集矩阵:是数字曝光摄影时所选择的矩阵,是每幅画面观察野所包含的像素数目。
7.重建时间:指阵列处理器用原始数据重建成显示数据矩阵所需要的时间。
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8。噪声:是指不同频率和不同程度的声音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数字X线成像中的定义:影像上观察到的亮度水平的随机波动。
9.信噪比(SNR):信噪比是信号与噪声的比.信噪比是评价电子设备灵敏度的一项技术指标.即有用信号强度与噪声强度之比。
10.窗宽(WW):窗宽表示所显示信号强度值的范围.窗宽越大,图像层次越丰富;窗宽越小图像层次就越少,对比度越大.
11.窗位(WL):是指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12.IP板:是CR成像系统的关键原件,是实现模拟影像转换为数字信息载体。由表面保护层、PSL荧光层、基板层、背面保护层组成。
13.光激励发光(PSL):潜影经过激光扫描进行读取,IP被激励后以紫外线形式释放出储存的能量,这种现象叫光激励发光(PSL).
14。谐调处理:也叫层次处理,处理影像的对比 ,调整符合诊断的层次,调节整体密度。如:胸部摄影:肺、纵隔.
15。空间频率处理:通过频率响应的调节,改变影像的锐利度。边缘增强技术、改变显示矩阵.
16。动态范围控制:在协调处理和空间频率处理前自动进行,是一种在单幅影像显示时提供宽诊断范围的影像增强的新型影像处理算法。★胸部、四肢
17。DR:即直接数字X线摄影,X线穿过人体后由FPD探测的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
18.DR的双能减影术:又称两次曝光法,即以X线管输出不同能量(KVP)对被摄物体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两次曝光,获得两幅图像或数据,进行图像减影或数据分离整合,分别生成软组织密度像、骨密度像和普通DR胸部像3幅图像。
第四篇CT成像技术
1。密度分辨力:指在低对比度情况下,图像对两种组织之间最小密度的分辨能力,常以百分数表示。如0.2%,5mm,0.45Gy。
2。时间分辨力:对于静止器官的成像,时间分辨力是指影像设备单位时间内采集图像的帧数,它与每帧图像的采集时间、重建时间、螺距以及连续成像能力有关.对于运动器官的成像,时间分辨力还指扫描野内用于图像重建所需要扫描数据的最短采集时间。
3。空间分辨力: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密度分辨力大于10%时,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以LP/cm表示。
4。CT值:CT值是重建图像中像素对X线吸收系数的换算值,单位为亨氏单位(HU)。
高志林
5.部分容积效应:又称体积平均值效应。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时,所测得的CT值是它们的平均值,因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其中任何一种组织的CT值。
6.周围间隙现象:同一平面上相邻结构边缘分辨不清。
7.伪影:CT图像中与被扫描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称为伪影,产生原因较多。
8.普通扫描(平扫):指血管内不注射对比剂的CT扫描。可采用横断面扫描和冠状面扫描,可以是逐层扫描或螺旋扫描。
9.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后的CT扫描,可以采用逐层扫描或螺旋扫描。
10。实时增强监测技术:亦称自动跟踪法,指增强扫描时利用专用软件对靶血管的CT值进行实时监测,根据靶血管(靶器官)兴趣区(ROI)CT值的变动,自动(或手动)触发预定的扫描程序。
11。造影扫描:是指对某一器官或结构直接或间接注入对比剂后进行CT扫描的方法。所用云南基层网络党建
对比剂多数为阳性对比剂,也可使用中性及阴性对比剂.造影扫描分为血管性造影扫描和非血管性造影扫描两大类。
12。血管性CT造影扫描:是指经介入选择性显示某器官或组织的动脉或静脉血管的CT扫描技术。
13.非血管性CT造影扫描:是指经穿刺或自然通道等引入对比剂,对器官组织进行非血管性造影,然后进行CT扫描的检查方法。
14.CT灌注成像(CTP):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对选定的层面或器官进行持续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或器官每一体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然后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组织血流灌注的各项参数,并通过阶赋值形成彩灌注图像,借助特殊软件以此来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
15。CT血管成像技术(CTA):指经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在靶血管内对比剂达到峰值时进行螺旋扫描采集容积数据,利用CT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组出靶血管的3D图像。
16.CT导向穿刺活检:是以CT图像作为导向工具进行介入诊断和。
17。低剂量螺旋CT:指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降低X线曝光参数,允许适度噪声,尽量降低被检者辐射剂量的螺旋CT扫描技术。
18.能谱CT成像:利用X线的能量谱进行的CT成像。
第五篇DSA成像技术
1。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只保留血管影像;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为血管病变诊断及介入提供真实的立体图像.是目前诊断血管疾病最可靠的影像技术,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2。 蒙片:合胞病毒与普通平片图像完全相同,而密度相反的图像,也即正像,同透视像,通常为不含造影剂的图像,可以为造影序列中任一帧图像,可以是动态蒙片。mask片即蒙片。
3.能量减影:也称双能减影,边缘减影。即进行兴趣区血管造影时,同时用两个不同的管电压,如70kV和130kV取得两帧图,作为减影对进行减影,由于两帧图像是利用两种不同的能量摄制的,所以称为能量减影.临床较少应用。
4.时间减影:时间减影是DSA的常用方式.在注入的对比剂进入兴趣区之前,将一帧或多帧图像作mask像储存起来,并与时间顺序出现的含有造影剂的充盈像一一地进行相减。这样,两帧间相同的影像部分被消除了,而造影剂通过血管引起高密度的部分被突出地显示出来。
因造影像和mask像两者获得的时间先后不同,故称时间减影。
5.混合减影:基于时间与能量两种物理变量,先作能量减影再作时间减影。
6.再蒙片:重新确定mask像,针对不自主运动
7。补偿滤过:在X线管与患者之间放入附加衰减材料,提供均匀的X线衰减。
8。移动伪影:因移动使减影对配准不良在影像上形成的伪影。
9.饱和伪影:当视野内某些部位对射线衰减极小时,使局部视频信号饱和,形成均匀亮度的无信号区,妨碍与之重叠的有用结构的观察。
第六篇MR成像技术
1。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处在静磁场中人体内的原子核磁化后,在外加射频磁场作用下发生共振而产生影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2。梯度系统:是指与梯度磁场有关的梯度线圈及电路单元。它利用梯度线圈产生相对主磁场来说较微弱的随空间位置线性变化的磁场,并叠加在主磁场上。其功能是对MR信号进行空间编码,以确定成像层面的位置和厚度。
3.自旋(spin):微观粒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绕其特定轴旋转的特性.自旋产生环形电流,形成磁场;原子核就相当于一个小磁体,从而具有磁矩.
4.自旋磁矩:在有自旋特性的原子核周围存在的这个微观磁场是磁偶极子,就是所谓的原子核的自旋磁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2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图像   扫描   成像   影像   进行   血管   造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