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风险研判及破解路径

第33卷第1期 2021年1月
教师教育研究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Vol. 33,No. 1
Ja n.,2021
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风险研判及破解路径
朱玉成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〇58)
[摘要]终身教职制度是美国高校自发形成的内生型制度,丰富的教职来源、强健的专业保障、完善的学术氛围、畅通的流动机制和宽松的文化环境构成了其繁荣的土壤。我国高校实施预聘-长聘制虽然取得了突出效果,但同 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外生型改革导致利益博弈复杂,制度移植存在水土不服现象;二是“非升即走”
中的培养支持不足,教师“走”后的兜底保障不够;三是晋升前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晋升后易成为“保护 懒汉”的制度。建议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与动力传导链条,关注政策实施的弹性与灵活性;落实预聘期内的培养支 持机制,完善教师“走”后的兜底保障制度;实施适应性与发展性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
[关键词]高校教师;终身教职制度;预聘-长聘制;“非升即走”
[中图分类号]G451. 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 -5905 (2021) 01 -0〇4〇-05
Risk Judgment and Cracking Path of 41 Pre-Employment
Long Appointm entSystem Reform in Universities
Z H U Yu-cheng
(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310058,China)
Abstract:The tenure-track is an endogenous system spontaneously formed by American universities. The rich resources of teaching sources, strong professional growth guarantee, perfect academic conscious atmosphere, smooth talent flow mecha­nism and relaxed cultural recognition en
vironment constitute the soi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enure-track.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employment long employment system in China * 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it has also exposed a series of problems:First, the exogenous reforms have led to a complex game of inter­ests among the various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endemic”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transplan- tation;Second, the lack of training and support for pre-employment teachers and the lack of protection for unemployed teachers;Third, teachers are quick to make quick profits before they are promoted, and become “lazy” after promotion.
The focus of the next phase of reform includes :First, we need to improve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of power transmission to maintain the flexibilit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Second, implement the training support mechanism for teachers in the pre-employment period,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system after teachers leave the post ;Third, implement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that reflects adap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post-tenure review.
Key Words:high school teacher, tenure-track, pre-employment long appointment system, “up-or-out”
全面发展观
终身教职制度(Tenure-track)作为美国高校 表着一种学术认可,更代表了一种身份地位、薪酬中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并行的三大基石,不仅代 待遇乃至安全保障。学界在论及终身教职制度存在
[收稿日期]2020 -03-29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N D JC03Z);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9T120497)
[作者简介]朱玉成,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E-mail:*************〇
—40 —电视台
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风险研判及破解路径
的合法性地位时观点纷呈,有的强调这项制度对保 护学术自由的极端重要性,例如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A A U P);有的则注重这项制度在选聘人才上的优 越性,例如部分国内学者和管理者。尽管学界对终 身教职制度功能的理解尚未形成绝对的共识,但这 项制度的三个基本功能是确定无疑的:筛选、激 励、保障。[1]所谓筛选,即通过较长的学术历练与 观察期“选优汰劣”;所谓激励,即依靠考核和薪 酬的杠杆作用激发教师学术潜能;所谓保障,即赋 予合格者以长聘教职的职业安全保障。近年来,随
着我国众多高校逐渐采纳美国“非升即走”式终 身教职制度,这一改革必将被更大范围地效仿。在 这个过程中,大胆借鉴十分必要,小心求证同样关 键。如何革除美式制度的弊端,避免因环境差异导 致的水土不服?如何保障不同性质高校、不同岗位 教师的核心利益?如何准那些属于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成为着力点,使改 革落地生根并实现制度化建构?这些问题必将引起 更多、更深人的讨论。
一、终身教职制度的历史缘起及国内外 发展现状
终身教职制度是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倡导发起 的旨在保障教师工作权的一项制度安排,包含前期 的“非升即走”(Up-or-out)规则以及与此相联系 的长期聘任制度。教师一旦选择进人长聘轨道,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后,要么顺利通过得到长聘 资格,要么被淘汰走人。凭借“试用期”的筛选 甄别,高校大幅减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 象,有效避免了“庸人积淀”的情形;通过“锦 标赛”式的激励考核,高校将教师自身利益和学术 发展指标实现了捆绑,以此形成了对青年教师的强 大激励效应;依靠类似“终身制”的长聘职位,教师被赋予不被解聘、不受干扰的职业安全保证,从而使自身的学术活动免受政治和其他权力的侵 犯。其中,丰富的教职来源、强健的专业保障、完 善的学术氛围、畅通的流动机制和宽松的文化环 境,构成了这项制度在美国发展和繁荣的土壤。
以1993年清华“非升即转”改革,以及2003年北大聘任和职务晋升改革为契机,我国高校也开 始陆续引
进美式终身教职制度,对新人职教师实施 “非升即走”,以及带有终身取向的预聘-长聘制 改革。®我国实施这项改革既有强化激励的经济性 考量,也有保证稳定的制度性目的,核心意图可归 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预聘期的长时段考察以及 更严格的筛选考核,遴选出一批高水平的新教师;二是通过“非升即走”或者“非升即转”,淘汰、消化掉一批不适合在高校发展的教师;[2]三是通过 长聘合同留住一批优秀教师,让高水平教师队伍拥 有更好的稳定性。从实际效果看,预聘-长聘制改革对打破人事聘任的“铁饭碗”,建立“能进能 出”的用人机制,强化教师学术激励,以及保障教 师职业安全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我们同时 也要看到,这一制度尚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在 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科研“”、人事管理 “双轨制”、青年教师幸福感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并加以克服。
二、终身教职制度的国外发展经验与我 国实践困境
尽管终身教职制度因制度上的比较优势而受到 国内外学界的推崇,但它并非是一个完美的制度。高校与企业的差别,国际经验与中国特的平衡,学术标准与行政程序的耦合等,都是极易引发争论 的问题。推行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痛点、难点、阻 点、堵点在哪?是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合理,或者实 施本身存在缺陷,还是由于制度不适应我国土壤导 致水土不服?这项制度在我国应如何革除美式制度 的弊端以获得生机?这些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萨纳克(_)外生型改革导致利益博弈复杂,制度移植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应对方式问卷
从制度演变的逻辑和历史看,美国终身教职制 度是由教师个体发起,行业体呼应,自下而上形 成的制度,是学术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内生型制度。一方面,与美国不同,我国预聘-长聘制作为 高校发动、政府支持、教师配合的外生型制度,本
①不同髙校对长聘教职制度的称法不尽相同,除了将其称作预聘-长聘制外,也有高校将其称作“预聘制”“准T e m m■机制”“固定教职
轨道制”“讲师6年学术评估制度”“短期与长期聘用相结合制度”“聘期制与终身制相结合制度”等,为行文方便,本文将其统一称为“预聘-长聘制”。
—41
2021 年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
质上是由院校而非教师和行业协会主导推出的。这 种从上到下实施、旨在突破终身制“保护壳”的 改革天然缺乏众基础,更容易引发利益纠葛与权 力博弈。教师在制度惯性下存在自我保护动机,打 破“铁饭碗”将其置于不确定境遇必然会引起其 焦虑和抵触情绪;政府面临对高校控制能力减弱的 局面,会担心难以有效管理高校;管理者担心权力 受到削弱和转移,同样容易成为阻滞制度实施的因 素;[”高校似乎是受益者,但高校同样会担忧教师 士气和队伍稳定问题。另一方面,鉴于增量改革触 及
的利益关系较存量领域更易理顺,我国采取了 “以增量撬动存量”的渐进式改革路径,想以此减 少制度推进过程中的阻力。然而,增量改革同样会 带来“转轨”及“接轨”后的一系列问题,例如 新旧双轨间的巨大差距导致“引来女婿,气走儿 子”,局部改革导致“优化增量有余,盘活存量不 足”,制度瓶颈导致“想留的人不一定留得住,想 解聘的人也不一定推得走”等一系列问题。
在美国,实施终身教职制度是具有一些特殊条 件的。所谓特殊,主要是同我国的情况相比较。第 一,美国没有编制和户籍的概念,这样教师“走”与“不走”就很自由。我国高校教师编制涉及社 会地位、职业安全、薪酬待遇、福利保障,户籍牵 涉住房、就医、社保、养老、子女就学等,教师 “走”的时候牵涉的因素太多。第二,美国没有晋 升指标一说,也没有晋升竞争的制约,能否晋升主 要取决于自身的绝对水平。我国高校教师能否晋升 不仅要看自身条件,还要看当年的指标以及竞争者 的相对水平,晋升标准容易发生摇摆和“漂移”。第三,美国“非升即走”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教研 系列教师,而这仅是教师中的一部分人。[4]那些选 择纯教学工作的教师并不受该制度的约束,自然也 就不存在所谓的“非升即走”问题。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往往不细分实施对象,要么采取“一 刀切”的方式,对所有教授以下的教师实施“非 升即走”;要么“因人而定”,对某一时间节点后 的新进教师实施“非升即走”。青年教师全口径进 入预聘轨导致晋升通道被“拉长”“拉细”,不仅 直观上的稳定性降低了,也更容易形成晋升堵塞。
(二)“非升即走”中的培养支持不足,教师“走’’后的兜底保障不够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不仅是一种筛选和聘任制度,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和培养支持制度。它不仅是 高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对教师所做出的 不埋没优秀人才的承诺。[5]美国青年教师进入预聘 轨后会被给予充沛的资源、坚强的保障与丰厚的待 遇,并有专门化平台引领其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 精心培育,高校筛选出货真价实的人才,然后给予 这部分人不受干扰、不被解聘的职业特权。一方 面,我国预聘-长聘制发挥激励的作用有余,但提 供培育扶持的作用不足。终身教职制虽然内含“非 升即走”,但这项任务不能简单地依靠“末位淘 汰”来实现。“非升即走”的精髓在于培育扶持、“选”“育”结合,“末位淘汰”则是通过人为制造 “危机感”来压榨教师潜能,将功利主义无限膨 胀,这无疑是违背这项制度的设计初衷的。另一方 面,我国预聘-长聘制发挥筛选的作用有余,但落 实保障支持的作用不足。我国部分高校往往把青年 教师视为一种可供配置的资源,更倾向于以“筛 选”而非“投资”的方式来获取人才,导致“非 升即走”在很多时候异化成了 “试用期”的概念。
在美国,实施“非升即走”是有一系列条件 保障的,而非残酷地执行高比例的淘汰制。然而在 我国,“非升即走”还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人才流 动,这项制度对我国教师带来的风险可能远超过美 国。一方面,我国当前学术劳动力市场缺乏开放性 和独立性,“走”后的教师很容易在后续的招聘中 受阻。我国缺乏教师自由流动的传统,加上基于熟 人社会的学术圈文化,[6]高校大多不愿意聘任被其 他学校淘汰出局的教师,教师的“走”就会更加 艰难。另一方面,我国当前虽然非常重视对教师“进”的管理,如准入制度、聘任办法等,但相对 忽视对教师“出”的保障,如教师“走”后的兜 底保障、管理衔接等。
教师“走”后身份如何保 留、职称如何互认、待遇如何接轨、岗位如何转 换、保障如何跟进,这一系列问题仍有待制度层面 的完善。
(三)晋升前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晋升后易成为“保护懒汉”的制度
美国实施终身教职制度八十多年来所显现出的 最大问题在于“非升即走”的评价偏差。[7]—方 面,我国实施“非升即走”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风 险在于,它容易导致青年教师的工作重心逐渐向科 研倾斜,而对教学越来越忽视。由于教学主要与薪
—42 —
高校“预聘-长聘制”改革的风险研判及破解路径
酬挂钩而与晋升无太大联系,并且教学成果一直不 是学术市场上吃香的筹码,因此很难保证青年教师 在教学和科研上分配同等精力。在巨大的考核压力 下,教师培养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就容易被有意无意 地边缘化。另一方面,“非升即走”的另一个天然 风险在于容易诱发青年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和科研 “”现象。巨大的晋升压力迫使教师以规模 和速度为先,选择快出成果的方向,而无法将更多 精力投人到耗时较长、成败难定的领域。这项制度 虽然能在短期内激励出青年教师更大的潜能,但同 时也容易导致科研成果的虚假繁荣和“泡沫化”,使青年教师过早地出现职业透支和工作倦怠,甚至 消磨青年教师对学术创新的热情和渴望,这是十分 令人担忧的。
终身教职制度的最初目的在于为长聘教授营造 出杰出成果、出大师级人才的学术环境,这种设计 构成了长聘教授永葆学术活力的基本保障,“保护 懒汉”则是这项制度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8]近 年来,终身教职后评估成为确保预聘-长聘制有效 性和维护制度合法性的一个解决方案。然而,这项 制度在激发教师活力方面效果仍比较有限,评估过 程因“同情”“面子”、避免人际纠缠等原因而大 多流于形式,最后得出的意见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 推动教师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我国高校终身教职 后评估虽几经改革,但仍没有从源头上扭转评价的 奖惩职能。终身教职后评估就本质而言仍更类似于 是一种监督制度,与此前实施的聘期考核并无实质 性的区别,在实施过程中也容易异化为对长聘教授 的重复性考核和“再评估”。另一方面,我国终身 教职后评估多指向过去而非面向未来,多为搜集证 据实施监督而非为长聘教授的发展提供支持。由于 教师发展计划没有成为评估的重要部分,也没有基 于评估结果充分落实对长聘教授的支持机制,导致 终身教职后评估中最有价值的保障性与发展性的功 能体现得不够明显。
三、对我国完善预聘-长聘制改革的对 策建议
我国高校实施预聘-长聘制需要改革传统的“国家主导型”制度安排和“自上而下”的执行机制,形成内外部驱动相结合、“上有政策、下有动 力”的制度传导链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注 重全球化思考,准确把握国外终身教职制度的精神 内核,与规范的国际聘任制度接轨;也要关注本土 化运作,形成符合本国特点的专门化道路,避免 “照搬病”“攀高症”和同质化陷阱,真正实现预 聘-长聘制改革的制度
化与合法性建构。
(一)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与动力传导链条,关注政策实施的弹性与灵活性
改革并非是自发产生的,它受外部制度环境和 内部能动性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与过去的改革相 比,如今改革的互动性、关联性明显增强,如果各 领域改革不协同、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制乃至相 互抵触,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我国需要统筹规划 教师身份、编制、地位、薪酬、户籍等一系列现实 问题,完善聘用晋升、人才流动、社会保障、退休 养老等制度顶层设计,使预聘-长聘制改革与国家 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政策协同和双向互动。另一方 面,一项好的制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执行者的信念 认同和利益诉求,使绝大多数制度执行者成为变革 的主动力量,而非改革的牺牲品。我国推进预聘- 长聘制改革需要将“自上而下”的任务驱动方式 转变为“上下互动”的任务和需求双向驱动方式,充分考虑和尊重个体基于“制度性利益”抉择$和 “成本-收益”评估下的参与意愿和价值诉求,更 加关注青年教师体的实际生存状况与心理承受能 力,从而保证多数执行者能够在情感上理解、在价 值上认同、在行动上真正参与改革。
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也非孤立的存在,预 聘-长聘制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实施 的相关条件及背景环境。一方面,高校应充分考虑 自身目标和功能定位的差异,一般来说,那些综合 条件比较好、科研任务饱满的研究型高校可能更适 合预聘-长聘制,地方教学型高校则相对不太适合。w同
时,如果某个学科不是那么侧重科研,或 者对于教师能力的判断还不是很精准,那么双轨并 行,即在提供终身教职的同时也提供非终身教职可 能是一种更为稳妥的选择。另一方面,我国实施预 聘-长聘制需要有一些特殊的制度考量:一是可设
①所谓"制度性利益”,是指在宏观制度环境的约束下,政策执行者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可合法谋求的最大利益。
—43 —
2021 年教师教育研究第1期
立类似“准终身职位”的缓冲机制,设置聘任缓 冲带,留任因指标限制等原因暂时无法晋升的优秀 教师,等名额空出后再进人长聘岗位;二是留足制 度的弹性空间,对一些特殊需求体,如从事长周 期研究的优秀教师、生育子女的女教师、遭遇重大 疾病的教师等,给予减少工作量、暂停试用期考核 或延长试用期等弹性空间。
(二)落实预聘期内的培养支持机制,完善教师“走”后的兜底保障制度
“非升即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系列互 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制度体系。—方面,“非升 即走”的重点不在于“筛”,而在于“育”。“非升 即走”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末位淘汰”,这项规 则必须与试用期的培
养扶持与资源保障相结合。我 国高校需要扭转以“筛选”代“投资”的人力资 源理念,聚焦“中长线投资”而非“短线持有”,完善支持和引导机制,健全培养和保障制度,真正 实现“选”“育”结合。另一方面,“非升即走”的目标不应聚焦于“淘汰”,而应落脚于“支持”。高校在加大教师聘任考核筛选精度的同时,应有效 落实对青年教师的资源投入和培养承诺,大幅提高 预聘-长聘轨教师享有的待遇。一是保证资源供给 的充沛性,例如较高的薪酬、担任博导等。二是保 障晋升途径的独立性,预聘-长聘轨教师应享受与 其他校内教师相独立的资源和晋升通道,而无需与 其他资深教授争夺资源,直到其通过晋升。
鉴于我国与美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同,我国高校 推进预聘-长聘制改革需要更加谨慎,提前筑好 “非升即走”的兜底保障机制和权力救济制度。一
方面,高校应健全落聘教师的安置制度,完善教师 “走”后的兜底机制。一是强化归口管理。例如可 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做好落聘教师的管理和善后工 作。二是拓宽横向口径。通过“非升即降”“非升 即转”等方式,对落聘教师进行内部挖潜、自我消 化。例如运用半聘、短聘等形式留任,或转人教辅 序列、实验室岗位等。三是注重外部分流。高校应 主动牵线搭桥,“扶上马送一程”,助力落聘教师 流向合适的单位和岗位。另一方面,我国应完善教 师柔性流动的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构建起更能融合 这一制度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是 健全“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劳动力 市场,强化教师学术职位资源的市场配置,推动教师从“学术-合逻辑性”的单位人向“就业-可雇佣性”的社会人
转变。二是完善教师“走”后 的顶层制度设计,从国家层面统筹劳动保障、离职 补助、失业保险等支持制度,打通职称互认、待遇 接轨、岗位转换等衔接机制,为教师“从容他谋”提供坚强保障。
(三)实施适应性与发展性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
采取什么评价标准取决于选拔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因学校和学科差异而不同的。一方面,预聘- 长聘制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高校,不同高校 应根据自身情况而有所取舍。对研究型高校而言,应重点考核教师的研究能力,将最核心的教研系列 教师纳入预聘-长聘制轨道中来;对于综合型高校 来说,需要兼顾教师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贡献;[31对教学型高校来说,则可以不实行预聘-长聘制,借鉴类似于香港的“讲师体系”。另一方 面,对青年教师潜质的辨识既要非常严格,又要给 予充分时间考验;既要重视自我举证,又要关注量 化评估和质性评价的耦合。一是要强化外部同行评 价和成果代表作制度。高校需要强化适应性、发展 性评价,适当淡化考核筛选的“学术锦标赛”特 征,缓解“非升即走”带来的科研至上和急功近 利现象。二是青年教师的晋升不应是与本院的其他 教师争名额,而应改为与同一领域、同一资历的学 者作横向比较,评价的权力则应归于全国性的学术 共同体。
解决“保护懒汉”及其伴生问题的关键在于 构建有效的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激励长聘教授保 持活力并在新的层次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终身教职后评估不是对长聘教授的重复考核和“再 评估”,不应以搜集证据实施奖惩为目标。教师发 展计划应成为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基于评 估结果及
时回应教师需求,落实对长聘教授的资源 投入和工作支持。另一方面,对长聘教授的评价比 青年教师更为复杂,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复杂 性。一是长聘教授本人在接受评估过程中应享有更 多的自主权,评估政策应由长聘教授、同行与管理 人员等协商确定,并可考虑为长聘教授定制个性化 “套餐式”评价。二是许多长聘教授虽然已经过了 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但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拥
(下转第59页)
铱星
—44 —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2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17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制度   教师   高校   学术   改革   教职   预聘   聘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