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名词补充四(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一、 冰点论
      该理论最先由李普塞特和罗肯在《政党制度与选民组合》一书中提出,他解释了欧洲政治异乎寻常的稳定性,甚至在法西斯或纳粹主义造成了大破坏,并伴之以危机和灾难后也是如此,尤其体现为政党制度的稳定。但冰点理论是一个稳定规律,并不适用于各种一党制和不成熟的多党制,如东欧剧变后的东欧国家政党体制。
      冰点理论将这种稳定性的的原因归纳为三点:
      1、社会分裂与个人的政党偏好之间的稳定性,所以凝结的社会分裂导致稳定的政党选择,即政党制度的稳定来自于社会分裂的稳定。
      2、政党及其组织本身的自我增强机制,最初的政党建立了地方组织与其选民之间建立了联盟,而且在民主体系下,政党不断的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分裂的变化。
      3、政党制度的稳定性。
 
结论:2000年以来挪威在政党支持方面的巨大波动,以及在一些欧洲国家强大的右翼新运动,可能表明了“老民主国家”中政党制度进一步的不稳定化。同时,几乎所有的老政党都生存了下来,但要么是在一个较低层次上巩固了其地位,要么与相近的派系合并,以提出与过去基本相同的纲领。这可能表明了两个趋势:一方面,现有政党制度有稳固的能力包容最近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即变化了的社会分裂被整合吸收并“再表达”进了旧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来自于新冲突的各种变化,如后物质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并未为新政党创造有利条件,但已经由可供选择的各种渠道,如利益集团和传媒,影响了各政党。但这并未表明冰点理论被拒斥,只是在新的条件下,有新的表现形式。
镜像论(即大众对政党的选择直接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立方法则
它用于揭示单议席选区中投票数和席位数之间的实证关系。该法则最初是由统计结果来表明的而非理论演绎,因此它只是一种近似的描述,而非完美和准确的理论关系。
立法法则表明,在两党政治的现状中,通过单议席选区选举,两党获得的选票比率的立方
即两党最终获得议会席位的比率。因此它表明获得选票较多的党将获得更大的议会席位。但是这个法则有很多限定条件。比如这个所谓的计算公式仅仅在两党投票支持者相对平均分配的状况下有效,如果两党得票差距过大,则大党所得席位将远远超出立法法则的计算比率。
三、 迪维尔热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迪维尔热试图揭示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第一定律:即多数选举制将导向两党制的方向。
第二定律:比例代表制将导向多党制。
在上述两定律中,他最为清晰揭示的是简单多数选举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关系。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
A单次投票的多数选举制会倾向于阻碍或消除小党的发展和存在
B而二次投票的多数选举制会倾向于促进有两大政党制度的形成。
C反过来说,有两个政党的制度会导致建立单次多数选举制。
但是该理论存在很多模糊和不准确的地方,被受批评。比如对全国范围内复杂的选区分布考虑不足,而无法有效揭示全国范围内政党走向的规律。对影响政治发展的其他更为重要因此的欠考虑,比如政治情景。对数据资料想当然的应用等等。但是该定律的提出有效的促进了关于政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四、 联盟理论中的规模原则(最小化获胜联盟法则)
威廉。赖克在博弈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竞选法则,即为了保障选举收益最大化,选举参与者将组建一个规模适当的联盟组织,而不管是少于或超过该组织规模,联盟成员的收益都将受损。寻求该规模点的法则就称为最小化获胜联盟法则。
其实该理论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它建立在很多假设前提下,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但该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联盟的成立和规模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些假设比如:总赌注固定、参与者是理性人、参与者掌握完全外部信息、允许贿赂和给付、需要一定最小量规模的资源,该联盟才能获胜、没有哪个参与者能单独获胜或者假入联盟后的收益都大于单独参选的收
益、联盟规模大小由该成员自己决定、达到一定规模后规模越大则收益越小直到和大联盟相等为止等等。
五、 原初状态(论正义的原则)                无知之幕      约翰。罗尔斯
六、 因果漏斗(历史如何影响行为)差分滤波器      田野理论(莱温)
来自美国选举的经典著作《美国选民》,因果漏斗是一种描绘选举过程发展的解释模型。它旨在给出不同时间段影响选举行为的各种相关因素变化的趋势。在趋近漏斗狭窄的一端,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增加。离漏斗口越远(开口大的一面),客观性因素的影响就越大,而主观性因素反之越小。而在漏斗口近的地方,主观因素加大,并且这些主观认知被更多的“政治化”了。
馒头国家标准
七、 囚徒困境(另外有整理,不必采用书上的)
八、 多米诺理论
艾森豪威尔将军针对当时胡志明政府所提出的一个比拟法则,是美国反共政策的产物。
九、 均势原则
一十、 顺风车效应与落水狗效应
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模型理论,该理论说明,当公布的投票数据预测(或民意测验)出现时,人们存在这样的倾向,即把票要么投给预测中占优的被选举人,要么投给预测中处于劣势的被选举人,要么造成优势更明显,要么造成劣势减弱的效应,前者称为顺风车效应,而后者则称为落水狗效应。该理论用函数表示即V=f(i,p),其中V是公布了民意测验后实际投票结果,I为假设不公布民意测验时的投票结果,P为所公布的民意测验结果,因此V构成IP函数。
该理论的缺点是,它不能反映投票时影响投票心理的所有因素,因此仅仅是一种用于分析媒体对投票影响的模型。其次没有考虑弃权的问题等等。
十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十二、彼得原理    (马克思。韦伯提出相反观点,认为理性官僚组织是最有效率的组织)        墨菲法则
由劳伦斯。J。彼得在同名书中所提出,该原理指出在等级组织中,当人们胜任某一职务并工作顺心轻松后,他就会被提升到更高等级的工作,指到当他遇到自己不胜任的工作时,就无法继续提升了。因此这样的结果将导致每个人最终都处于自己不胜任的工作状态,而导致组织工作效率的低下。简单表述即经过一段时间,每个职位都将被一个不称职的人所占据。该理论提出了精英统治原理面临的一个悖论。
该理论的缺点比如没有含盖组织中其他类型的提升可能性,或存在提升职位反而更加适应工作的情况(突然升华现象)等等。
十三、中间选民定理(各政党及其政策向中间靠拢的原因)
该定理认为:在两党制中,政党表述施政纲要要吸引处于中心位置的选民,它们认为在选举中处于中间标度可以同时吸引两边的选民。因此政党为了获得更多的选民,在政策制定上会更为温和而少走极端,形成政党政策相互靠拢的情况。而这即是中间选民定理。该定理由唐斯在其博士论文《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提出。
十四、廷斯滕定律(社会中心的重力作用)        交错压力假设(即两个同等强大的政治选项同时出现的时候,人们会很难作出政治选择)      邻居效应
该定律出现在廷斯滕《政治行为》一书中。他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团体的选举参与率,以及它对自己政党的忠诚度是由它的相对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即当一个团体的相对实力增强,则其内部的参选率也会随着提高。该命题基于两个隐含的前提:a关联效应对个人的政治行为有重大影响b社会经济的阶级构成是人们在社会关联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该定律应用广泛,但是其缺点在于该定律所强调的社会集团的身份认同及社会关联可能同选区和行政规划并不重合,因此所收集的该类数据可能对选举结果的论证无效。并且现代化的进程将社会集团的忠诚度不断分割,其他各种原因也将冲击对集团的认同。因此该定律的应用也将逐渐失去实际意义。
十五、戴维斯的J曲线(革命何时爆发)
该理论认为:经过持续繁荣后,人民的生活水准突然下滑,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很容易发生。该理论最基本的思想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萧条,人民的期望却未作出相应的同步调整。当实际发展状况和人民期望之间的落差达到某个极限时,革命就会发生。该理论认为革命一般不会发生在欠发达和发达国家,而是常常发生在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
忆韦素园君
枫丹白露画派
但是该理论缺乏对造成革命的其他诸多因素的揭示,而且概念较松散,缺乏操作性,很难解释所谓的“大众革命”等等
十六、大众社会假设(有组织社会崩解的后果)
十七、权力集中与转移理论:民主国家权力、价值冲突理论
十八、冲突交叉论:论冲突线和组织成员资格的交叉
十九、寡头统治铁律:                另:莫斯卡的统治阶级理论
米歇尔斯认为:由于组织需要协调和沟通等技术因素,因此掌握了不同技能的领导和缺乏这些技能的成员之间会形成一定的距离。加之,组织成员会越来越需要这种领导,以至于促生了领导者追求驾驭和统率的欲求。民主选举到最后将促升一种寡头领导的格局,即由民主的前提导向不民主的后果。(缺少批评)
二十、帕金森定律:关于工作量与雇员数量的增长(去网络上查)
二十一、机构设立的规律:关于组织机构的形成、稳定和维持、鞍钢一公司8人被脱硫灰埋压
斯汀库姆创立的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理论。该理论可简要描述为它试图解释组织机构稳定、持续的内外因,以及新的组织创建的条件,组织机构变化和消亡的条件等等相关问题。该理论的一些结论诸如这样一些假设:组织机构和形式的变化取决于它所创建的时期,因此不同时期创建的组织机构,其形式会呈现不同的结构特点;而组织机构当中有些部分是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即有一些成分是从创建开始就保留下来而稳定的因素。
二十二、全方位型政党:              联盟政党
基希海默尔提出的关于二战后许多西欧国家政党发展转型的理论。即政党放弃原来的意识形态“偏见”或淡化自己的阶级成员属性,使自己的无论从政党属性和价值等各个层面兼顾全方位各个方面。转型外在表现主要包括:a政党意识形态包袱急剧减少b高层领导体的地位巩固与否,不再以是否能实现政党的目标为依据而是看以是否有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C个体成员所起作用在下降d淡化自身的阶级属性、宗教派别等因素,鼓励更广泛的吸收拥护者。E确保和各类不同的利益集团都有来往,即处于财政考虑,也出于争取选举支持上的考虑。
对于这种转型趋势的原因,作者认为包括诸如:战后欧洲政党更好地接受了民主竞争的政
治法则;物质财富和福利国家发展的世俗化目标减弱了政党的阶级对立;社会“非意识形态化”的加剧等因素。
该理论也强调,一般而言,只有主要的政党才能转型成功,在比如说小得多的民主国际中,政党不一定想转型。
但是该理论也遭到批评,并被认为逐渐失去意义,而将全方位政党作为往联盟政党转型的一个中间阶段。并且政党类型同时代条件相关,因此是否向全方位政党转变并不是绝对的。
梅式定律:政党的观点模式
该定律认为政党高层精英的观点比中层的观点更接近普通成员。政党中的次级领导者在意识形态上是最极端的,而高层精英则显得更持中。另外,该定律还说明:政党最高层领导者会比非领导者观点更极端些,但却没有中层领导者那么偏激。该结论的原因在于人们在组织中所位居的等级地位是他(她)的政治态度懂得决定因素。但是梅式也将该定律的适用限制在那些为了追逐国家权力、赢得选举而公开竞争的大中型政党。并且这种竞争是制
度化了的,即该定律只适用于充分发展的民主制度。该定律不适用于小型政党、反政府党、一党制或新近民主化国家的政党。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3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0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党   理论   组织   社会   选举   发展   定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