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典型科普网站的交互性应用分析

图1.日本虚拟科技馆的《地球恐龙》
澳大利亚ABC广播的科学频道(www.abc. net.au/science)开设游戏栏目,目前包括27个互动小游戏,游戏的选题主要从公众关心的科技热点问题出发,以自主研发和外包的形式制作。其中由ABC公司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联合制作的Catchment.Detox游戏,让游戏者对种植庄稼、砍伐森林、建设工厂或是国家公园等事务进行决策,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治理环境问题,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让公众了解水的重要性和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该游戏被澳大利亚互动媒体工业协会(AIMIA)评为2008年最佳科学、健康和环境类网站
图2.澳大利亚ABC公司的Catchment.Detox游戏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中国数字科技馆(www.cdstm)曾获得WSA2007电子科学奖,目前已建设了90个不同主题的专题馆,形成了大规模的、以多媒体形式制作的网上专题知识,通过天地奥秘、生命探索、人与自然、历史文明、物质世界、工程技术等六大分类,将90个专题馆分类展示,其中也有丰富的科普游戏。例如让电脑初学者了解电脑组装基础知识的模拟组装、操控飞机的虚拟飞行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古代建筑的拼图、可以动手操作的虚拟化学实验等,让公众在游戏的同时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图3.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首页
1.2 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直观的体验感受
虚拟现实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建筑、教育培训、娱乐、文化遗产保护等各领域,正在逐步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目前国内外的科普网站中也不乏应用的实例。
NASA网站2009年推出了一个名为“he.Earth. 3D”的交互体验(climate.v/Eyes/eyes. html),通过一个制作精美的虚拟地球,将全球气候、卫星的分布情况集为一体展现。地球可以自由旋转、缩放,并用不同颜示意地球表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的指数及分布情况。
图4.NASA网站的虚拟地球
这个虚拟地球的表面有15个大气、海洋、陆地卫星在不停的运动,以线条显示卫星运动的轨迹(如图4),调节卫星的运行速度参数后,可以看到卫星的运动明显有了相应的变化。点击正在运动的卫星,画面立刻切换到卫星的三维模型,能够自由旋转、缩放,卫星的主要部件用蓝的方框标注,旁边附带上文字提示,介绍这个部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为了让人们对卫星的大小能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该体验还提供了将卫星和人、汽车对比大小的功能,此项设计十分用心。
工业数据采集控制图5.将卫星和人、汽车的大小进行对比
美国探索博物馆(ploratorium.edu)将实体博物馆的展教特衍生到了著名的网络虚拟
社区Second.life (第二人生),利用Second.life.的影响力,不定期的在其中搭建虚拟主题展览,如:2009年3月14日的“Pi.day”,纪念圆周率π,还有以往推出的纪念爱因斯坦诞辰、太阳系展览、直播日食等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参观。探索博物馆的这项举措,不仅发挥了三维虚拟社区的优势,同时扩大了该馆的品牌影响力。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
图6.美国探索博物馆在Second.life中
纪念圆周率π的展览、直播日食活动
中国数字科技馆的《航空》、《航天》博览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3D模型、虚拟装配、全景图等内容,飞机、航天器的3D模型可以自由旋转和缩放,《汉唐帝陵》博览馆将
图7.中国数字科技馆《大熊猫探秘》的远程观测历史视频
尼龙6为了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神秘的太空,虚拟天文望远镜也逐步开始应用。据报道,NASA和微软计划联合开发一套系统,让公众可以随时接触到火星、月球及宇宙其他天体的高清晰照片和科学数据,在网站上在线“探索宇宙”,这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图8.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网站的远程观测
图9.中国数字科技馆《享受在物理世界》
图10.中国数字科技馆《古代机械》的“机械拼装”体验
1.5  Web
2.0技术,促进网上互动和参与
互联网已进入以BLOG(博客)、SNS(社交网站)、RSS(聚合内容)、Wiki(维基)等为典型代表的Web2.0时代,如何运用Web2.0的互动参与、自由分享、多人协作等特点,源源不断的由普通公众创造引起他人兴趣,并乐于共同参与和讨论的内容,是科普网站今后探索的方向。
2008年4月创立的“科学松鼠会”(songshuhui. net)是典型的“草根科普博客”,主要成员来自国内外院校
科技传播
的一线科研工作者、媒体的科学作者、编辑,除了以写作的方式参与科学传播外,松鼠会还积极开拓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他们认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容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就像松鼠,为人们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肉剥出来,让普通人
也能领略科学的美妙。我们试图让科学传播并且流行起来。”.正是这钟崇尚体、追求科学时评的坚果精神,科学松鼠会经过短短半年时间的发展已颇具影响力,入会用户近百人,日均IP访问量超过2万,RSS订阅用户超过4万,2008年底获得了“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颁发的“最佳国际博客公众奖”,同时被国内评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2009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化石网”(www.uua)是化石爱好者的聚集地,网站以“互动”、“知识推送”和“社建设”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大量的科普知识内容,获得了WSA2009电子科学奖。由科学时报社主办的科学网(www.sciencenet),服务于科学与高等教育界核心人,目标是“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通过科学家博客、圈子、论坛等版块,凝聚了大量的活跃用户,根据ALexa网站统计,日均.IP.访问量3.1万,日均.PV.浏览量8.7万,这一数据在国内科普网站中名列前茅。
2005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的“苏州科普之窗”()由苏州市科协主办,以苏州地方特科普资源和信息为基础,长期开展科普摄影大赛、科普擂台、每日知识问答等特活动,用户通过答题、提交原创作品参赛换取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实现了网上网下的互动。该网站的特是以活动促参与,提高了网站用户的粘性,也是国内用户较为活跃的科普网站。
2 科普网站交互性的发展趋势
浙江省天台中学2.1 进一步细分的用户人
明确目标人是建设一个好的科普网站的前提。根据用户人的年龄、行业、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划分成不同维度,研究分析不同人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从而定制开发和提供相应的交互功能及内容。例如10岁以下儿童可能爱玩游戏,喜欢动漫作品,一些寓教于乐、风格卡通的科普游戏比较能投其所好;中高年级的青年学生可能更喜欢有些深度的科学内容,愿意和志同道合朋友的相互交流,一些论坛、博客、圈子可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的网站有分别针对儿童、青少年、教师的入口,向这三类人提供不同层次的内容和服务,并通过专家博客的形式与公众分享南极科考的经验,加强了网站与公众的双向互动;日本虚拟科技馆中的部分专题馆将用户人进一步细分,有的内容明确标明是适合5-7岁、10-12岁,其背后是工作人员针对不同年龄层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充分调研和分析。专注某一专业领域也是加强科普网站交互性的方式之一,化石网的人定位十分明确,就是为化石爱好者打造了一个共同的网上家园,相信今后类似日食爱好者、蚂蚁爱好者的科普家园也会陆续发展起来。
2.2 搭建全民参与的社区化平台
搭建开放、协作、共享、互动交流的平台,开展丰富的网上网下活动提高网民参与性等,都是科普网站交互性的重要元素。“科学松鼠会”的“草根科普”模式、Second.life的虚拟社区模式,为科普网站的发
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关注一下目前流行的商业网站,“开心网”(www.kaixin001. com)作为国内SNS社区的代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网站定位在青年白领,通过“朋友买卖”、“争车位”、“菜园”等核心游戏组件在各个办公室蔓延,引发了用户之间自发的“病毒式”传播、口碑传播,用户数量急剧膨胀,根据2009年7月的Alexa统计,网站日均IP访问量360万,日均.PV.浏览量1360万,全球排名第88位。开心网满足了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心理需求,顺应了大众娱乐和恶搞的潮流,有的公司为了防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过度投入在开心网,不得不封了这个网站。一些机构洞察到了这样一个社区庞大的用户体价值,新华社电视、央视经济频道、东方卫视、北京晚报等近二十家媒体已纷纷入驻开心网,用户可以选择关注的媒体“加为粉丝”,之后便可以收到该媒体不定期推送的图文、视频等新闻内容,即满足了用户的内容需求,也服务于媒体的推广需要。截至2009年7月,新华社电视的“粉丝”用户已达24万余人。随着SNS社区的发展,“科普开心网”是否也会诞生呢?
2.3 研究3G及下一代互联网背景下的交互设计
公众的科学素质将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得到不断提高。3G及下一代互联网(CNGI)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普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快速传播的高速路上,科普网站如何提高科普工作的生产能力和传播效率,发挥交互性、可用性特点,做好内容的推送和服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近年来,互联网与广电网、通讯网的“三网融合”概念也逐渐普及,将三大网络的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适应于不同终端,例如将互联网上的内容按一定的技术标准、格式转换形式,在互动电视、手
机上发布播出。
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对科普网站如何面向手机、电视等多种终端的内容定制和交互服务的研究,将网站的信息转化成能针对不同终端的形式,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上网,支配碎片时间的需求。随着CNGI网络带宽速率的大幅度提升,目前以Flash制作的科普游戏和其他受带宽条件限制的大容量科普资源(例如高清视频)将能够更加流畅地展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型多人在线科普游戏将在高带宽的条件下,以更加精细的三维场景、更丰富的交互功能,达到各种科学体验的实时互动。
作者简介
曾敏,男,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从事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管理、网络科普研究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善衍,任福君,雷绮虹等.2007中国科普研究报告[M].北京:科普出版社,2007.
[2]居云峰等.国外科技传播综述(2001—2005)[M].北京:出版社,2007.
[3]乌里克•费尔特.优化公众理解科学——欧洲科普纵览[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矿仪器
[4]徐士进,陈红京,董少春等.数字博物馆概论[M].上海:出版者,2007.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04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学   网站   用户   内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